笼式净化单元及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5559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笼式净化单元及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笼式净化单元,包括,旋转笼、驱动机构和吸附介质,旋转笼和驱动机构连接,旋转笼内填充吸附介质,吸附介质随旋转笼转动实现吸附效果最大化;还包括供水系统,润湿吸附介质,且能冲洗吸附介质,保持良好的吸附能力。采用上述的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器,包括外壳和至少一个笼式净化单元,外壳上开设进口和出口,笼式净化单元中的旋转笼固定在外壳内并与外壳的内壁密封连接;还在笼式净化单元的下方固定排污槽,用于排出供水系统冲洗下来的泥浆;进一步地在笼式除尘单元与外壳的出口之间固定喷淋装置,对被处理对象进行二次除尘净化。笼式净化单元具有了自清洗功能,免维护,节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应用于很多领域,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笼式净化单元及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笼式净化单元及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排放的生活或者工业垃圾越来越多, 水污染严重;以及电厂烟气排放,锅炉厂烟气排放,钢铁厂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使得 大气的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变差;以及各类装潢材料,使得室内空气也受到严重 的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大的隐患;等等。面对这样的现状,人们纷纷将研究重心 放到空气净化,水污染净化处理,以及烟气排放前净化处理上,以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因此,很多空气净化器、水处理设备、烟气净化处理设备等净化设备纷纷面市,但是质量参 差不齐,价格也不低,很难被大众接受。因此,亟需研发出一种成本低,实用性强,且净化效 果好的净化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笼式净化单元及采用其的 净化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应用于很多领域,如空气或者烟气的净化处理、水处理以及混 油分离,实用性强。解决了目前的净化设备成本高,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笼式净化单元,包括,旋转笼、驱动机构和吸附介质;旋转笼和驱动机构连接,旋转 笼内填充吸附介质。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笼式净化单元还包括,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箱、泵和至 少一个喷嘴,所述至少一个喷嘴分别与水箱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泵连接在管路上,所述至少 一个喷嘴以喷嘴方向面向旋转笼内的方式固定,用于给吸附介质提供水源。
[0007]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系统中,所述喷嘴为喷射管,喷射管为一端封闭的管,喷射管 开口端与水箱通过管路连通,且喷射管的管壁上开设多个喷水口。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管固定在旋转笼的旋转轴线上,并使旋转笼以管为轴旋转。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介质的填充量为旋转笼的容积的40 %?80% ;较佳地,为 50 %?70% ;最佳地,为60%。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介质为陶瓷颗粒或者炭颗粒。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介质为陶瓷颗粒和铁球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陶瓷颗粒和铁球 的混合的体积比为0.5?1.5 : 1。
[0012] 采用上述本发明的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器,包括,外壳和至少一个笼式净化单元, 外壳上开设进口和出口,笼式净化单元中的旋转笼固定在外壳内并与外壳的内壁密封连 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还包括,排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固定在外壳内的出口附 近,加快预净化对象的流动。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还包括,排污槽,排污槽固定在笼式净化单元的下方,排污 槽上挖设排污口,用于将污水排至外壳外。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箱、循环泵、主管、 多个支管和水槽,水槽、水箱和主管顺次连通,多个支管至主管连通,支管上开设多个喷水 口,在水槽和水箱连通的管路上接入循环泵,主管和支管均固定在外壳的内,在支管下方固 定水槽,以回收支管喷淋下的水。
[0016] 本发明提供的笼式净化单元及采用其的净化器,利用填充在旋转笼内的陶瓷颗粒 或者碳颗粒等吸附介质,对预处理对象中的灰尘颗粒物、有害物质等杂质进行吸附,吸附介 质随着旋转笼旋转,吸附介质与预净化处理对象充分接触,实现吸附介质的吸附效果的最 大化。
[0017] 本发明的笼式净化单元及采用其的净化器应用领域广泛,可以应用于空气或者烟 气的净化处理,吸附介质能吸附空气或者烟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还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 气体,如甲醛等;还可以应用于混油分离,利用粘度大的液体更易于被吸附介质吸附的原 理,将混合的不同的油质分离;还可以用于水处理,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或其他杂质也可以被 吸附介质吸附,起到除杂的作用。
[0018] 当应用于烟气处理时,针对烟气中含有的大量硫化物以及酸性物质,吸附介质采 用陶瓷颗粒和铁球的混合物,两者的混合比例不限,铁球具有如下作用:1、铁球可以对烟 气起到脱硫、脱酸的目的,铁球表面的氧化铁可以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的硫酸铁对环境无污 染;2、铁硬度比陶瓷硬度软,两者在一起可以表面反应生成的硫酸铁会脱落,起到自清洁作 用。
[0019] 进一步地,笼式净化单元中增设供水系统,对吸附介质进行润湿,提高吸附介质的 吸附性能,同时对吸附介质的表面进行冲洗,使吸附介质一直保持良好的表面状态,保持吸 附介质良好的吸附能力。使得笼式净化单元具有了自清洗功能,免维护,节能。
[0020] 本发明的笼式净化单元及采用其的净化器的净化处理效果好,净化后的排放物均 能达到排放标准,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采用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器的内部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3] 图2是图1中笼式净化单元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0024] 图3是图2中A向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外壳,101、进口,102、出口,103、分隔板,104、通孔;2、笼式净化单元,201、 旋转笼,202、驱动机构,203、管,204、连接管;3、第二净化装置,301、主管,302、支管,303、水 槽、304、循环泵,305、水箱;4、排污槽;5、左净化室;6、右净化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结合图1至图3所示,说明本发明的作为笼式净化单元及采用其的净化器的实施 例。
[0028] 实施例1
[0029] 笼式净化单元,包括旋转笼、驱动机构和吸附介质(图未视),旋转笼可以采用旋 转鼠笼,与驱动机构(如,电机)电连接,驱动机构为旋转笼提供旋转动力;旋转笼内填充吸 附介质,吸附介质可以为陶瓷颗粒或者碳颗粒,颗粒的大小以不漏出旋转笼为准。
[0030] 吸附介质的填充量适量即可,可依据预处理对象的流量及污染程度而定,流量小, 污染程度低,填充量就少一些;流量大,污染程度高,填充量就多一些,例如,吸附介质的填 充量可以为旋转笼的容积的40%?80%。
[0031] 针对含有的大量硫化物以及酸性物质的烟气的处理,吸附介质采用陶瓷颗粒和铁 球的混合物,两者的混合比例不限,烟气浓,则铁球所占比例稍大;例如,所述陶瓷颗粒和铁 球的混合的体积比为0. 5?1. 5 : 1。
[0032] 本实施例1的笼式净化单元可以应用于空气净化(除灰尘、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等)、水处理以及混油分离等。
[0033] 实施本实施例1的笼式净化单元时,可以将笼式净化单元中的旋转笼直接固定在 预处理对象(如,空气、混油、水等)的排出口,预处理对象从旋转笼的旋转面上流入旋转笼 内,与旋转笼内的旋转的吸附介质充分接触,对预处理对象进行净化处理。在排出之前经过 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处理,提高排放物的排放标准,环保。
[0034] 实施例2
[0035] 在实施例1的笼式净化单元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净化效果,实现吸附介质的自清 洁,还设置了一套供水系统,包括水箱、泵和至少一个喷嘴,所述至少一个喷嘴分别与水箱 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泵连接在管路上,用于将水箱中的水输送至喷嘴,喷嘴以喷嘴方向面向 旋转笼内的方式固定,使水喷向吸附介质,给吸附介质提供水源,对吸附介质进行润湿,增 加吸附介质的吸附性能,同时,随着喷嘴喷出的水量的增加,吸附在吸附介质表面的污染物 被从吸附介质表面冲洗下来,混合至成泥浆流出旋转笼。即增加一套供水系统后,能对吸附 介质的表面进行冲洗,使吸附介质一直保持良好的表面状态,保证吸附介质良好的吸附能 力。
[0036] 为了方便安装设置,供水系统中以一端封闭的管代替喷嘴,所述管的开口端与水 箱通过管路连通,且所述管的管壁上开设多个喷水口,用于喷水;将管固定在旋转笼的旋转 轴线上,且管的开口端伸出旋转笼以方便与水源连通,并使旋转笼以管为轴旋转,管不动。
[0037] 实施例3
[0038] 采用上述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器,由长方体外壳和至少 一个笼式净化单兀组成,在长方体外壳的两端面上开设进口和出口,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 的笼式净化单元中的旋转笼固定在外壳内并与外壳的内壁密封连接,保证预处理对象由进 口进入净化器后均通过笼式净化单元的旋转笼以进行净化处理。
[0039] 针对实施例2中供水系统的设置,采用实施例2的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器中,在笼 式净化单元的下方固定一排污槽,排污槽上挖设排污口,用于将泥浆排至外壳外。
[0040] 笼式净化单元的固定数量不限,依据被净化对象的污染程度确定即可,污染程度 高,多设置几个,污染程度低,少设置几个即可。
[0041] 实施例4
[0042] 针对对空气或者烟气等气态处理对象的净化,以实施例3的净化器为基础,其中 增设了排风系统(如,排风扇等),将排风系统固定在外壳内的出口附近,加快预净化对象 的流动。
[0043] 实施例5
[0044] 针对污染比较严重的空气、烟气或者水等,为了更加提高净化效果,以实施例3或 者实施例4的净化器为基础,本实施例5的净化器在笼式除尘单元与外壳的出口之间固设 第二净化装置,被处理对象经过笼式除尘单元的净化处理后,再进入第二净化装置进行二 次净化处理,提高净化效果。
[0045] 该第二净化器可以针对被处理对象的类型设置,具体结构不限。
[0046] 例如,针对烟气,其中含有很多的烟尘颗粒,经笼式净化单元处理后,其中仍可能 存在较多的烟尘颗粒,因此,第二净化装置为喷淋装置,烟尘颗粒遇水后,被水包覆,与水一 起落下,起到二次除尘的作用。具体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箱、循环泵、主管、多个支管和 水槽,水槽、水箱和主管顺次连通,多个支管至主管连通,支管上开设多个喷水口,在水槽和 水箱连通的管路上接入循环泵,控制水槽内的水输送至水箱内,并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主 管内,主管和支管均固定在外壳的内,在支管下方固定水槽,以回收支管喷淋下的水。所述 支管的固设个数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固设的位置以保证喷淋下的水与被处理对象完全 接触为准,支管可以为横跨外壳的整个内腔。
[0047] 当本实施例5的具有喷淋系统作为第二净化装置的净化器,采用实施例2具有供 水系统的笼式净化单元为净化单元时,所述供水系统可以由淋水系统提供水源,此时将供 水系统中的喷嘴或者管与淋水系统中的主管连通即可。
[0048] 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净化器的具体实施例,外壳由分隔板分隔成左右两个净化 室,左净化室上端开设进口,其内固定笼式净化单元,底部固定排污槽;右净化室上端开设 出口,其内固定第二净化装置,底部固定水槽。在排污槽和水槽的上端口附近的分隔板上开 设通孔,用以被处理对象流动。在壳体的外部设置水箱和循环泵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支 管以与旋转笼的轴向平行的方式设置,且横跨右净化室的前壁和后壁;笼式净化单元中的 供水系统中的管与第二净化装置中的主管通过连接管连通,两者共用水源。
[〇〇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 笼式净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笼、驱动机构和吸附介质;旋转笼和驱动机 构连接,旋转笼内填充吸附介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式净化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 统包括水箱、泵和至少一个喷嘴,所述至少一个喷嘴分别与水箱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泵连接 在管路上,所述至少一个喷嘴以喷嘴方向面向旋转笼内的方式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式净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中,所述喷嘴为喷 射管,喷射管为一端封闭的管,喷射管开口端与水箱通过管路连通,且喷射管的管壁上开设 多个喷水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笼式净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固定在旋转笼的旋转轴 线上,并使旋转笼以管为轴旋转。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笼式净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介质的填充 量为旋转笼的容积的40%?80%。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笼式净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介质为陶瓷 颗粒和铁球的混合物。
7. 采用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 至少一个笼式净化单元,外壳上开设进口和出口,笼式净化单元中的旋转笼固定在外壳内 并与外壳的内壁密封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槽, 排污槽固定在笼式净化单元的下方,排污槽上挖设排污口。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系 统,所述排风系统固定在外壳内的出口附近。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笼式净化单元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装 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箱、循环泵、主管、多个支管和水槽,水槽、水箱和主管顺次连通,多 个支管至主管连通,支管上开设多个喷水口,在水槽和水箱连通的管路上接入循环泵,主管 和支管均固定在外壳的内,在支管下方固定水槽,以回收支管喷淋下的水。
【文档编号】C02F1/28GK104085950SQ201410367462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王伟 申请人:北京无极合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