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463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废物包括由一切生物所产生的废物,例如动物排泄物、动物尸体、植物枝叶、厨余等。

现有技术对生物质废物的处理是直接进行发酵,处理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提供了能一种生物垃圾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包括主体、输送机构、切削机构和注入机构;所述主体包括外壳、挤出板和隔板,所述外壳包围呈具有一进料开口的工作腔,所述挤出板和所述隔板将所述工作腔依次分隔成切削腔、落物腔和发酵腔,所述进料开口与所述切削腔连通,所述挤出板设置多个挤出网眼;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开口,用于将原物料送入所述切削腔;所述切削机构包括滚筒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滚筒同轴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滚筒位于所述切削腔,所述滚筒外缘设置有多个切削刃,所述切削刃的切削端距离所述挤出板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挤出网眼的直径;所述注入机构包括输送筒、旋转杆、第二电机、螺旋叶、和封闭板,所述输送筒设置于所述落物腔的底部并伸入所述发酵腔中,所述输送筒包括相连通的旋转通道和挤压通道,所述旋转通道倾斜设置,所述挤压通道水平设置,所述旋转杆同轴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杆位于所述旋转通道中,所述螺旋叶螺旋环绕设置于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通道朝向所述挤出板一侧开设有落物开口,所述挤压通道朝向所述发酵腔的一端开设有挤压开口,所述挤压开口与所述发酵腔连通,所述挤压开口的边缘位于一封闭平面,所述封闭平面的外法线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封闭板转动安装于所述挤压开口的上边缘,初始时所述封闭板封闭所述挤压开口。

其中,所述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进料开口的底部,所述输送机构延伸至所述切削腔,所述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一挡板,所述挡板转动安装于所述进料开口的上边缘,初始时所述挡板的底部边缘接触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面。

其中,所述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外壳内壁开设有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动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挤出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容纳于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容纳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且所述第一滑动杆弹性支撑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滑动杆弹性支撑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

其中,所述滚筒外缘包括切削外缘和挤压外缘,所述切削外缘呈圆弧形,所述切削刃均布于所述切削外缘,所述挤压外缘呈光滑曲面,所述挤压外缘与所述切削外缘平滑过渡,所述挤压外缘的外径大于所述切削外缘、小于所述切削刃端部所在圆弧的半径。

其中,所述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元件,所述挤出板呈圆弧板状结构,所述外壳开设有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与所述挤出板相适配,所述第二圆弧槽与所述挤出板相适配,所述第一圆弧槽与所述挤出板同轴,所述第二圆弧槽与所述挤出板同轴,所述挤出板的第一侧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圆弧槽,所述挤出板的第二侧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圆弧槽,所述第三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圆弧槽内,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用于对所述挤出板施加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弹性力。

其中,所述滚筒外缘截面呈圆形,所述切削刃均布于所述滚筒外缘。

其中,所述第二圆弧槽内设置有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挤出板的第二侧设置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由永磁材料制成,当所述挤出板滑动一触发距离时,所述磁性开关被触发,所述第一电机制动。

其中,所述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发酵腔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包括主体、输送机构、切削机构和注入机构;所述主体包括外壳、挤出板和隔板,所述外壳包围呈具有一进料开口的工作腔,所述挤出板和所述隔板将所述工作腔依次分隔成切削腔、落物腔和发酵腔,所述进料开口与所述切削腔连通,所述挤出板设置多个挤出网眼;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开口,用于将原物料送入所述切削腔;所述切削机构包括滚筒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滚筒同轴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滚筒位于所述切削腔,所述滚筒外缘设置有多个切削刃,所述切削刃的切削端距离所述挤出板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挤出网眼的直径;所述注入机构包括输送筒、旋转杆、第二电机、螺旋叶和弹性封板,所述输送筒设置于所述落物腔的底部并伸入所述发酵腔中,所述输送筒包括相连通的旋转通道和挤压通道,所述旋转通道倾斜设置,所述挤压通道水平设置,所述旋转杆同轴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杆位于所述旋转通道中,所述螺旋叶螺旋环绕设置于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通道朝向所述挤出板一侧开设有落物开口,所述挤压通道朝向所述发酵腔的一端开设有挤压开口,所述挤压开口与所述发酵腔连通,所述弹性封板与所述挤压开口相适配,所述弹性封板的边缘由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组成,所述第一边缘密封粘接于所述挤压开口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弹性抵压于所述挤压开口边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生物质废物进行切碎后进行发酵,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挤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C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00、输送机构200、切削机构300和注入机构400。

主体100包括外壳110、挤出板120和隔板130,外壳110包围呈具有一进料开口104的工作腔,挤出板120和隔板130将工作腔依次分隔成切削腔101、落物腔102和发酵腔103,进料开口104与切削腔101连通,挤出板120设置多个挤出网眼105,设置挤出板120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原物料的切碎粒度。

输送机构200设置于进料开口104,用于将原物料(即生物质废物)送入切削腔101,输送机构200具有一输送面201,输送面201水平设置或者朝向进料开口104倾斜设置,倾斜角度小于10°。进一步而言,输送机构200为辊道式输送机、链板式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

切削机构300用于切削原物料,切削机构300包括滚筒310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安装于外壳110,滚筒310同轴安装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320,滚筒310位于切削腔101,滚筒310外缘设置有多个切削刃311,切削刃311的弯曲方向与滚筒310的旋转方向相适应,切削刃311的切削端距离挤出板120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挤出网眼105的直径,切削刃311对原物料的切碎物起到一定的挤压作用,原物料的切碎物挤压落入落物腔102。

注入机构400用于将切碎物注入发酵腔103中,注入机构400包括输送筒410、旋转杆420、第二电机430、螺旋叶440和封闭板450,输送筒410设置于落物腔102的底部并伸入发酵腔103中,输送筒410包括相连通的旋转通道411和挤压通道412,旋转通道411倾斜设置,挤压通道412水平设置,旋转杆420同轴安装于第二电机430的输出轴,旋转杆420位于旋转通道411中,螺旋叶440螺旋环绕设置于旋转杆420,旋转通道411朝向挤出板120一侧开设有落物开口401,挤压通道412朝向发酵腔103的一端开设有挤压开口402,挤压开口402与发酵腔103连通,挤压开口402的边缘位于一封闭平面,封闭平面的外法线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钝角(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依靠封闭板450的重力即可封闭挤压开口402),封闭板450转动安装于挤压开口402的上边缘,初始时封闭板450封闭挤压开口402。初始时,封闭板450封闭挤压开口402,避免了发酵室内的气体进入落物腔102内,当切碎物进入落物开口401内,在螺旋叶440的螺旋传输下进入挤压通道412内,设置挤压通道412的好处是切碎物一定程度封闭挤压通道412,从而避免了发酵室内的气体进入落物腔102,由于切碎物不断进入挤压通道412,切碎物在挤压通道412内被挤压,以至于封闭板450被打开,切碎物进入发酵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生物质废物进行切碎后进行发酵,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

其中,输送机构200安装于进料开口104的底部,输送机构200延伸至切削腔101,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一挡板600,挡板600转动安装于进料开口104的上边缘,初始时挡板600的底部边缘接触输送机构200的输送面201,设置挡板600的好处是使得切削腔101相对封闭,避免了切碎物被甩出进料开口104。

其中,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330和第二弹性元件340,外壳110内壁开设有第一滑动槽106和第二滑动槽107,第一滑动槽106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滑动槽107沿竖直方向延伸,挤出板12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滑动杆121和第二滑动杆122,第一滑动杆121滑动安装于第一滑动槽106,第二滑动杆122滑动安装于第二滑动槽107,第一弹性元件330容纳于第一滑动槽106,第二弹性元件340容纳于第二滑动槽107,且第一滑动杆121弹性支撑于第一弹性元件330,第二滑动杆122弹性支撑于第二弹性元件340。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第一弹性元件330和第二弹性元件340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挤出板120卡死滚筒310。

第一弹性元件330可以为弹簧、弹片、气动杆等,优选地,第一弹性元件330为弹簧。第二弹性元件340可以为弹簧、弹片、气动杆等,优选地,第二弹性元件340为弹簧。

其中,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出气管500,出气管500与发酵腔103连通。出气管500用于将发酵腔103内的气体排出。

进一步参照图5,滚筒310外缘包括切削外缘301和挤压外缘302,切削外缘301呈圆弧形,切削刃311均布于切削外缘301,挤压外缘302呈光滑曲面,挤压外缘302与切削外缘301平滑过渡,挤压外缘302的外径大于切削外缘301、小于切削刃311端部所在圆弧的半径。设置挤压外缘302的好处是方便将切碎物挤出。

进一步参照图6,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元件350,挤出板120呈圆弧板状结构(由两同轴的圆柱面包夹形成的实体),挤出板120的圆心角小于180°,外壳110开设有第一圆弧槽108(由两同轴的圆柱面包夹的空腔)和第二圆弧槽109(由两同轴的圆柱面包夹的空腔),第一圆弧槽108与挤出板120相适配,第二圆弧槽109与挤出板120相适配,第一圆弧槽108与挤出板120同轴,第二圆弧槽109与挤出板120同轴,挤出板120的第一侧滑动安装于第一圆弧槽108,挤出板120的第二侧滑动安装于第二圆弧槽109,第三弹性元件350设置于第一圆弧槽108内,第三弹性元件350用于对挤出板120施加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弹性力。第三弹性元件350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挤出板120卡死滚筒310。当滚筒310被挤出板120卡住时,挤出板120在第一圆弧槽108(第二圆弧槽109)内滑动。

其中,滚筒310外缘截面呈圆形,切削刃311均布于滚筒310外缘。

其中,第二圆弧槽109内设置有磁性开关360,磁性开关360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挤出板120的第二侧设置有触发部123,触发部123到磁性开关360的弧长为触发距离,触发部123由永磁材料制成,当挤出板120滑动一触发距离时,磁性开关360被触发,第一电机制动。

进一步参照图7至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生物质废物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00、输送机构200、切削机构300和注入机构400;主体100包括外壳110、挤出板120和隔板130,外壳110包围呈具有一进料开口104的工作腔,挤出板120和隔板130将工作腔依次分隔成切削腔101、落物腔102和发酵腔103,进料开口104与切削腔101连通,挤出板120设置多个挤出网眼105;输送机构200设置于进料开口104,用于将原物料送入切削腔101;切削机构300包括滚筒310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安装于外壳110,滚筒310同轴安装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320,滚筒310位于切削腔101,滚筒310外缘设置有多个切削刃311,切削刃311的切削端距离挤出板120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挤出网眼105的直径;注入机构400包括输送筒410、旋转杆420、第二电机430、螺旋叶440和弹性封板460,输送筒410设置于落物腔102的底部并伸入发酵腔103中,输送筒410包括相连通的旋转通道411和挤压通道412,旋转通道411倾斜设置,挤压通道412水平设置,旋转杆420同轴安装于第二电机430的输出轴,旋转杆420位于旋转通道411中,螺旋叶440螺旋环绕设置于旋转杆420,旋转通道411朝向挤出板120一侧开设有落物开口401,挤压通道412朝向发酵腔103的一端开设有挤压开口402,挤压开口402与发酵腔103连通,弹性封板460与挤压开口402相适配,弹性封板460的边缘由第一边缘461和第二边缘462组成,第一边缘461密封粘接于挤压开口402边缘,第二边缘462弹性抵压于挤压开口402边缘。初始时,弹性封板460封闭挤压开口402,避免了发酵腔内的气体进入落物腔102内,当切碎物进入落物开口401内,在螺旋叶440的螺旋传输下进入挤压通道412内,设置挤压通道412的好处是切碎物一定程度封闭挤压通道412,从而避免了发酵室内的气体进入落物腔102,由于切碎物不断进入挤压通道412,切碎物在挤压通道412内被挤压,以至于弹性封板460被打开,切碎物进入发酵腔1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