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的解毒及脱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7996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的解毒及脱色方法。



背景技术:

亚氨基二乙腈是生产草甘膦的关键性原料,在亚氨基二乙腈的生产过程中伴生大量不能循环利用的废液,主要成分为羟基乙腈、氨基腈、硫酸铵以及腈类聚合物等,属于危险废物中的HW38有机氰化物,废物代码为261-067-38。此类废液为黑红色粘稠废液,具有有机物质浓度高、难降解、含盐量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性,处理难度较大,国内外可借鉴的相关处置技术资料基本没有,加上此废液氰化物含量严重超标,是各类废水处理难题中的难题。

目前处理亚氨基二乙腈的方法主要有焚烧法、生化法和综合利用法。

焚烧法:专利US63665775A公开了焚烧法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废液经石灰中和预处理后喷入焚烧炉,温度控制在800~1000℃中间,停留0.3~10s后燃烧分解为无毒无害气体。处置路线可行,但设备投资高,腐蚀性大,结焦严重,运行成本高。

生化法:专利CN1911837和CN1907881公开了一种难降解含腈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酸性条件Fe-C微电解,硫酸亚铁还原和絮凝沉淀工艺处理废水。此法反应时间在5小时以上,产生新的气相污染,处理后的废水盐含量高,后续处理工作困难。

综合利用法:专利CN103483031A、CN102285824A、CN101391911B等公布了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生产肥料的方法,改法是在废液中加入催化剂和分散剂后接种生物菌,经发酵、水解、养分调配、造粒、干燥等工序后生成产品。废液处置周期较长,需要大型发酵场地,较难得到普遍应用。

现发明一种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的解毒及脱色方法,在常温常压下操作,工艺简单,适用性强,工业化运行效果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处理工艺简单、处置成本低、运行效果稳定的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的解毒及脱色方法。

一种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的解毒及脱色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如下:

(1)向废液中加入碱,调节废液为碱性;

优选的,步骤(1)所述碱为石灰;

优选的,步骤(1)所述碱性条件是调节废液的pH为10.0~12.0;

(2)在步骤(1)后的废液中加入氧化剂,充分反应;

优选的,步骤(2)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加入量为所述废液总重量的1%~15%;

优选的,步骤(2)所述充分反应是氧化反应时间不得少于30min;

(3)在步骤(2)后的强碱性废液中加入混合脱色剂,反应完全,得处理出水;

优选的,步骤(3)所述强碱性废液为pH≥12.0,混合脱色剂为镁盐与漂白粉的混合物,镁盐为MgCl2·6H2O;

优选的,步骤(3)所述脱色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镁盐:漂白粉=1:(0.3~1.0),加入量为所述废液总重量的2%~8%;

优选的,步骤(3)所述反应完全是反应时间为30min~60min。

本发明利用先氧化后脱色工艺处理亚氨基二乙腈废液,其工作原理为:(1)用石灰调废液pH为碱性,石灰中的Ca2+与废液中的硫酸铵反应生成CaSO4沉淀,释放出氨气用水吸收后可当碱液循环使用;(2)碱性条件下,H2O2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活性较高的羟基自由基,引发和传播自由基链反应,加快有机氰化物的氧化分解;(3)在强碱性条件下,带正电荷的Mg2+与废液中水解电离的负电荷基团发生电中和反应生成稳定的螯合物,此类螯合物借助MgCl2·6H2O在高pH下水解产生的Mg(OH)2胶体沉淀物通过多核络合物之间的粘结、架桥和网捕作用聚沉,生成有色絮凝物,从水中沉淀下来,达到脱色的目的。加上漂白粉的氧化和漂白作用,使处理出水的总氰化物含量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

本发明与现有处理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常温常压操作,工艺简单,适用性强,工业化运行效果稳定,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环保效益显著;处理后的出水总氰化物小于0.5mg/L,色度小于等于30度。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以某企业的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为处理对象,原样:pH=4.2,总氰化物=298.8mg/L,色度=2500度;

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该亚氨基二乙腈废液进行处理:

在上述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中加入石灰固体,调节废液pH至10.0,按废液总重量的12%投加双氧水,搅拌反应40min;继续加入石灰使废液pH=12.0,然后按废液总重量的7%投加混合脱色剂,脱色剂配制比例为六水氯化镁:漂白粉=1:0.8(m/m),搅拌反应30min,静止,固液分离所得滤液即为处理出水;

出水检测结果:总氰化物=0.425mg/L,色度=28度。

实施例2

以某企业的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为处理对象,原样:pH=4.8,总氰化物=98.3mg/L,色度=1400度;

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该亚氨基二乙腈废液进行处理:

在上述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中加入石灰固体,调节废液pH至11.0,按废液总重量的8%投加双氧水,搅拌反应30min;继续加入石灰使废液pH=13.0,然后按废液总重量的4%投加混合脱色剂,脱色剂配制比例为六水氯化镁:漂白粉=1:1(m/m),搅拌反应30min,静止,固液分离所得滤液即为处理出水;

出水检测结果:总氰化物=0.181mg/L,色度=15度。

实施例3

以某企业的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为处理对象,原样:pH=5.5,总氰化物=132.7mg/L,色度=1600度;

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该亚氨基二乙腈废液进行处理:

在上述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中加入石灰固体,调节废液pH至11.0,按废液总重量的6%投加双氧水,搅拌反应50min;继续加入石灰使废液pH=12.5,然后按废液总重量的6%投加混合脱色剂,脱色剂配制比例为六水氯化镁:漂白粉=1:0.7(m/m),搅拌反应60min,静止,固液分离所得滤液即为处理出水;

出水检测结果:总氰化物=0.333mg/L,色度=29度。

实施例4

以某企业的亚氨基二乙腈预处理废液为处理对象,原样:pH=9.5,总氰化物=41.8mg/L,色度=500度;

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该亚氨基二乙腈废液进行处理:

在上述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中加入石灰固体,调节废液pH至12.0,按废液总重量的2%投加双氧水,搅拌反应30min;继续加入石灰使废液pH=12.0,然后按废液总重量的4%投加混合脱色剂,脱色剂配制比例为六水氯化镁:漂白粉=1:0.5(m/m),搅拌反应60min,静止,固液分离所得滤液即为处理出水;

出水检测结果:总氰化物=0.257mg/L,色度=20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其他的任何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构思前提所做的任何修改、替换、简化、改进等,应视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