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用超滤膜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888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污水过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用超滤膜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而对其净化的过程,广泛应用在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各个领域。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将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过滤,现目前常用的是超滤水。超滤水是一种以筛分为分离原理,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主要利用超滤膜作为过滤的工具。但是超滤膜在将污水过滤后,过滤孔上会残留杂质,导致过滤孔堵塞,使得污水过滤的效果不佳。

因此,专利公开号为cn103877857b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超滤膜过滤装置,包括控制箱和取样箱,控制箱内设有蠕动泵和空气泵,取样箱内设有超滤膜取样组,超滤膜取样组包括取样管、超过滤膜和压板,取样管上设有取样孔,超过滤膜分别设置在取样管的两侧,两个超过滤膜的边缘相互抵接密封,且超过滤膜通过取样孔与取样管连通;取样管的一端与蠕动泵连通;超滤膜取样组的下方设有空气吹扫管,空气吹扫管上设有吹扫孔,空气吹扫管的一端与空气泵连接。该技术方案使用时,向取样箱内加入污水,污水通过超过滤膜过滤后渗透液进入超过滤膜的内部,再通过取样孔进入取样管内,蠕动泵转动,将渗透液抽走;长时间的过滤后,残留在超过滤膜外部的浓缩液内的杂质会吸附在超过滤膜的过滤孔上,将过滤孔堵塞,此时,反转蠕动泵,蠕动泵向信号过滤膜内冲入水,使得超过滤膜鼓起,再通过空气泵向空气吹扫管内吹气,再通过吹扫孔进行吹扫,使得超过滤膜表面的杂质脱落。本技术方案在超过滤膜清洗时,不需将超过滤膜取下,能够直接清洗,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并且清洗的效率高。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超过滤膜是软的,通过从外到内的进行过滤水,会挤压超过滤膜,使得超过滤膜的两侧相互紧贴,导致过滤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污水用超滤膜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超滤膜的两侧易紧贴,导致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用超滤膜过滤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内设有过滤组,过滤组包括贯穿储水箱的导水管,导水管的管壁设有若干通孔,且导水管的外壁套设有多个超滤膜,超滤膜的内部通过通孔与导水管连通;导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导水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筒,进水管上连接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压力调节器,滚筒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装置,滚筒的内壁设有若干凹槽,滚筒与导水管之间设有压板。

本方案技术特征的技术效果:储水箱用于收集过滤后的水;过滤组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导水管用于传导污水,通孔用于引导污水进入超滤膜内部;压力调节器用于调节污水的流速;污水通过进水管流入导水管内,再通过通孔进入超滤膜内,在水压的作用下,超滤膜将渗透液过滤至外部,带有杂质的浓缩液残留在超滤膜的内部,长时间的过滤后,超滤膜的过滤孔上会残留有杂质,杂质会将超滤膜的过滤孔堵塞;此时,停止向进水管内加水,使得进水管内的水进入底部的超滤膜内,全部被过滤,再高速的向进水管内充入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水高速的进入超滤膜内,高速的水对超滤膜上残留的杂质进行冲刷,再排至滚筒内。滚筒转动会产生离心力,由于单位体积内杂质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因此杂质会沿着滚筒的筒壁转动,杂质转动至滚筒内壁的凹槽内时,便停留在凹槽内,剩余的水会呈螺旋状的输送至滚筒的端部进行收集。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通过水泵将污水导入导水管内,再进入超滤膜内部,通过超滤膜将污水进行过滤,超滤膜长时间使用后会在过滤孔上残留杂质,导致过滤孔堵塞;此时,通过压力调节器增加水的流速,使得水高速的进入导水管内,再通过通孔高速的进入超滤膜内,对超滤膜进行冲刷,再打开压板,使得过滤后的浓缩液和杂质被水充入滚筒内,再关闭压板,传动装置带动滚筒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杂质进入滚筒的内壁的凹槽内,水呈螺旋状的向滚筒的端部移动。

本方案能产生的技术效果是:

1、现有技术通过水由外到内的进入超滤膜内进行过滤,会导致超滤膜两侧相互挤压、紧贴,使得过滤的效果不佳,本技术方案通过污水从超滤膜内部到外部,在过滤时,将超滤膜鼓起,在进行过滤,使得超滤膜上的每一个过滤孔均达到过滤的效果,使得过滤的效果好;

2、通过有内到外的过滤后,超滤膜的内部会有杂质残留,不易排出,通过向水泵向导水管内高压的加入水,水从通孔高压的向超滤膜内喷射,将超滤膜内的过滤孔上的杂质进行冲刷,对超滤膜进行清洗;

3、清洗后,通过带有大量杂质的水进入滚筒,滚筒转动,由于单位体积内杂质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因此在滚筒离心力的作用下,杂质沿着滚筒壁转动,因此当杂质移动至凹槽内时,在凹槽内进行收集。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所述超滤膜呈半圆环状,且超滤膜位于导水管的下方。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移动,因此污水在导水管上方的挤压超滤膜的力不够大,对于污水的过滤滤没有作用,将超滤膜设置为半圆环状,能够节约成本。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导水管与储水箱转动连接。高速的水对超滤膜冲刷后,转动导水管,使得冲刷后的水能够快速的将杂质导入导水管内,实现超滤膜内杂质的导出。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导水管一侧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位于导水管上设有压板的一侧,排污管上连接有控制阀。排污管能够将超滤膜过滤后残留的浓缩液排走,避免水质内污染。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滚筒的下方设有支架,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齿圈和安装在支架上的电机,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圈与滚筒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齿轮齿圈配合对滚筒进行传动,传动稳定,并且使用寿命长,工作安全。

优选方案五:基于优选方案四,所述过滤组为多个,且多个过滤组并排设置在导水管上。能够同时进行大量的污水过滤,提高污水过滤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污水用超滤膜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水箱1、过滤组2、导水管21、通孔211、超滤膜22、排污管23、进水管3、水泵4、滚筒5、凹槽51、压板6、支架7、电机8、齿轮9、齿圈10。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用超滤膜过滤装置,包括储水箱1,储水箱1内设有过滤组2,过滤组2包括贯穿储水箱1左右两侧的导水管21,导水管21与储水箱1转动连接,导水管21管壁的底部设有通孔211,导水管21的底部连接有九个呈半圆环状的超滤膜22,且超滤膜22的内部通过通孔211与导水管21连通,超滤膜22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叠加;导水管21的右端连接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右端连接有水泵4,水泵4上设有压力调节器。

导水管2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滚筒5,且导水管21与滚筒5之间设有压板6,导水管21的左端的下方设有排污管23,排污管23上设有控制阀;滚筒5的内壁设有若干的凹槽51,滚筒5的外壁设有传动装置,滚筒5的下方设有支架7,支架7上设有电机8,传动装置包括与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连接的齿轮9,和套设在滚筒5外部且与齿轮9啮合的齿圈10,齿轮9和输出轴之间设有普通平键。

使用本实施例时,首先,通过水泵4抽取污水,污水经过进水管3进入导水管21,再通过通孔211进入超滤膜22内,通过水重力的作用,挤压超滤膜22,使得超滤膜22对污水进行过滤,渗透液通过超滤膜22的过滤孔进入储水箱1,浓缩液残留在超滤膜22的内部和导水管21内。长时间的使用超滤膜22进行过滤,过滤孔上会残留杂质,导致超滤膜22的过滤孔堵塞,使得过滤效果差。此时,关闭水泵4,使得导水管21内残留的水通过超滤膜22过滤完,再打开排污管23上的控制阀,将导水管21内残留的浓缩液排出。关闭控制阀,打开水泵4,通过压力调节器,调节水的流速,使得水高速的进入导水管21,再通过通孔211高速的进入超滤膜22的内部,对超滤膜22的过滤孔上的杂质进行冲刷,再转动导水管21,使得超滤膜22内被冲刷下的杂质进入导水管21内,打开压板6,杂质被水冲入滚筒5内,再将压板6关闭。启动电机8,电机8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带动齿圈10转动,齿圈10带动滚筒5转动,由于单位体积内杂质的重量大于水的重量,因此滚筒5转动的离心力,会带动质量大的杂质沿着滚筒5的筒壁转动,杂质运动至凹槽51时,进入凹槽51内被收集,剩余的水通过滚筒5的离心力,呈螺旋状的向左侧移动,并在左侧进行收集,因此将超滤膜22上冲刷下的杂质进行收集。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