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空气、水、纳米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净化功能的转化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68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具有空气、水、纳米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净化功能的转化动能装置,主要由主体压力槽、吸入连接管、排出连接管及双漏斗装置所组装成。



背景技术:

已知使用者仅限于机械燃烧后产生动能,或电力产生动能的单项功能。例如,机械点火后直接产生动能毫无其他动作,该动作没有其他功能并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使用者不能借以减低其所带来的伤害及多种有害物质产生。此外,目前已知无此技术及装置。从历史来看,千年以来,大家都知道燃烧后所产生的物质,无论是对空气、水的实质污染、或对自身及大家的身体实质健康危害,在已知的防治方式方法中,从来无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积极作为,反倒是消极的回避与无奈的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空气、水、纳米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净化功能的转化动能装置,其利用自然空气、水纳米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后,空气、水转化浮力产生动能结构装置,主要是净化地球并可自清装置内部,其滤清物选自50种以上天然物质制成粒子,并以气体、液体、固体型态于内,而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装置,由吸气接头、集纳米空气承接头、集于压力室内、排气接头组成,其中吸气接头内装设有过滤网,而过滤网由玻璃纤维所制成,排气接头排入水中,由空气、水受压力切割水分子团后,当水分子还原为水分子团时,为逼出空气变成连续引起微爆,而再度切割其它水分子团,水分子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加,急速排出空气。此时完全撑起船载体等,所以所有的动力来自空气(如上所述:同理如放置于水槽内,将空气、水结合一体,将动能转换为推动力的输出效能,净化所有污染物如戴奥辛、二氧化硫、铅、铜等。以下为水处理已知应用,将水槽内分成净水槽可循环使用及污水处理槽,所以本实用新型原则上不需马达,如有需要亦可用马达辅助,其所有设备皆可自动逆、反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空气、水、纳米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净化功能的转化动能装置,由主体压力槽、吸入连接管、排出连接管及双漏斗装置所组成,其中,

该主体压力槽的上面、下面分别装设第一逆流开关,后方端面装设吸入口,并于吸入口装设第二逆流开关,通过第二逆流开关连接吸入气体或液体的吸入连接管,前方端面装设排出口,并于排出口装设第三逆流开关,通过第三逆流开关连接排出连接管,而主体压力槽的内部为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室,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装设支撑杆,并于支撑杆上装设有内叶扇,左端面、右端面外侧分别连接一马达,马达连接扇叶片;

该双漏斗装置由第一漏斗型装置的底端连接第二漏斗型装置的底端,第一漏斗型装置和第二漏斗型装置的漏斗开口的前端面均装设过滤网,内端面均装设叶扇片,并在第一漏斗型装置和第二漏斗型装置的近底部的端面装设有多个止流扇片装置,主体压力槽经由排出连接管与双漏斗型装置连接。

优选地,其中第一漏斗型装置和第二漏斗型装置装设的止流扇片装置具体是由止流扇片孔上方装设止流扇片,第一漏斗型装置和第二漏斗型装置的斜面两侧均装设马达及扇叶片。

优选地,其中主体压力槽为圆形体或方形体。

优选地,其中吸入口与排出口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组成为一个约100公分直径的收集空气漏斗口,漏斗口装设逆回流开关,由一条直径12.7厘米孔径的管线连接到直径100公分主体压力槽内。另、一个约100厘米直径的收集船只排废气漏斗口,船只排废气口四周有耐高温可伸缩塑料套筒,支架约5厘米高(可随船只排气口变换高度),可固定于船载体,漏斗口装设逆回流开关,由一条直径12.7厘米孔径的管线连接到直径100厘米主体压力槽内。圆筒压力槽再由12.7厘米孔径的管线接续连接至水下长100公分的双漏斗口中间位置孔径12.7厘米,双漏斗口径分别100厘米。双漏斗口分前、后方,前方漏斗口伸长30厘米,后方漏斗口伸长30厘米四分之三突出体,靠船体下方四分之一无须突出体。

本实用新型将空气动能转换为浮力、及推动力的输出效率约20~40%。所以本实用新型原则上不需马达打入空气,如有需要亦可用马达打入空气。另,利用压力槽内气旋原理,将其中空气纳米化旋转滚筒粒子,滚动内部材料(50种天然材料粒子)转化净化后,再接管到12.7厘米孔径将无杂质新鲜空气排入到长100厘米双喇叭口中间位置12.7公分,直径入口100厘米的喇叭口进入、出口分别为100厘米的喇叭口于其中间利用水流吸入空气,让空气与水充分结合产生微气泡,转化成浮力、推动力的新型装置。可含气化体、液化体、固体三种型态转化净化、动能装置上,而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装置由吸气接管,集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的多样、多重的结构装置,排气接管及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室所组成,并以气旋粒子滚动打击方式,可将所有尘璊、细菌、烟味、等微小粒子以上述方式处理后转化净化。本动能装置绝非一般过滤网采吸附式方式,我们经过实验后因采打击滚动方式,所以在运行中可以达到包覆式创新科技,小至如超威米等物体,大至如棒球体积物体皆可达到其效能。

其中吸气接管与排气接管内装设有过滤网,使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在用户将本装置安装完成后,再配合利用集尘装置,即可减少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能将其转化净化,达到空气标准化的规格。

改善水质且对鱼、珊瑚及海草、海中生物皆有帮助,可增加海藻的生存,增加海中食物。所有船载体、车载体、航空载体等装入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后,碳排放问题即可解决。因为二氧化碳会在水面、陆地上影响空气浓度,使水温、气温上升,如我们可以利用船载体等将二氧化碳打入海中不但保护海藻的生存,增加海中食物,更具有清洁的效果,同时解决水、空气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空气的气动力作用转动叶片,将空气的动能转换成浮力及推动力。风场应在船载体、车载体、航空载体等高处迎风面,空气能与风叶扫撂面积及风速三次方成正比,空气风速愈大,纳米水分子愈高,可产出的浮力及推动力也愈多。至于实际发出浮力及推动力则必须考虑叶片效率、传动机械效率因素。

举例100吨位就使用100厘米入出口经过本装置,于船载体前方两侧水面以下二个装设;其它依此类推,可以安装多个或安装更大或更小。物体在液体(气体)中所受浮力及推动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力。根据浮力、及推动力定律可以算出:当物体飘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当物体处于下沉状态,浮力小于重力。纳米机二个装设内部为100公分漏斗形中间10厘米再来100厘米反漏斗形。其它依此类推,可以安装多个或安装更大或更小。压力槽内(预留孔位3~5个)具有接收空气的风管,具有接受虹吸现象的海水(也可加装抽水马达)。深入水中支撑架:1.空气直接灌入。2.压力槽内的空气与水混合在一起后灌入。3.预留3~5个孔位可以灌入的孔位。其中深入水中的管路顺便固定本纳米机,以便深入水中可以固定,为方便接受水压前大中间小后方也大。更可随水压而自动旋转位置。(亦可不要,对动力耗损不大)。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后碳排放问题可得到解决,因为二氧化碳会在水面上影响空气浓度,使水温上升,如我们可以利用船载体、车载体、航空载体等将二氧化碳、氧气等打入海中,再借由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增加水中含氧量。形成洁净水质。不但改善水质且对鱼、珊瑚及海草、海中生物皆有帮助,可保护海藻的生存,增加海中食物;更具有清洁的效果,解决水污染问题,更可为自身创造“解决温室效应、空气污染、水污染”、“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NOx、Sox等及烟雾的排放”、“随处可使用不影响他人”,亦避免使用者受歧视及纷争等。

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装置的吸气接管插入集烟承接头,并在吸气接管装设一开关(利用虹吸原理),吸气接管连接排气室,再连接排气接管,并在排气接管上装设一开关(利用大气压力原理),机械排出烟雾时经由吸气接管内过滤网过滤后,再经由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利用加速度碰撞原理),净化室内的排气接管排出新鲜空气及收集所有烟雾。另外,我们所发展的旋转粒子滚动打击方式装置(本装置前所未见),可将所有尘螨、细菌、烟味、等微小粒子以上述的方式处理。小至如超微米等物体,大至如棒球体积物体皆可达到其效果,绝非现有技术中一般过滤网所采用吸附式方式或利用地心引力沉积,所使用面积过大,耗费过多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我们经过实验后因采打击滚动方式,所以在运行中可以达到包覆式创新科技如超微米等物体。例如:吸尘器、排油烟机、汽车尾气、汽车内空气滤清器、自来水厂进出水口、家庭用进出水口、家庭用进出气口、所有环保进出水口及进出气口等皆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前所未有的,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具有装卸方便简易,更可达到清洁空气、节能减碳的目的。人类有史以来对于空气、水污染无法克服的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利用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装置后,能减低烟雾排放量,减少用户因使用装置所带来的伤害。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装置能使用户在使用装置后,空气中完全无有害物质。例如;在船载体上可改善水质且对鱼、珊瑚及海草、海中生物皆有帮助,可保护海藻的生存,增加海中食物。所有船载体、车载体、航空载体等装入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后碳排放问题即可解决。因为二氧化碳会在水面上影响空气浓度,使水温上升,如我们可以利用船载体等将二氧化碳打入海中不但保护海藻的生存,增加海中食物,更达到清洁的效果,解决水污染问题,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装置。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能提供使用者减低其所带来的伤害。更可使使用者达到节省耗材、绿化环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空气的动能转换成浮力。风场应在船载体、车载体、航空载体等高处迎风面,面积及风速成三次方正比,空气风速愈大,水分子中含空气成分愈高,可产出的浮力也愈多。根据浮力定律可以算出:当物体飘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当物体处于下沉状态,浮力小于重力。浮力(B) = 物体在液体中所减轻的重量=物体在空气中重量-物体在液体中的重量=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强化风力(空气)、纳米水(水)、交替运用动、植物生长环境及条件(阳光),当我们在陆地上种树时可能所耗能源、水及空气的压力纾解是100时,相当我们在海中种树的百分之一的耗损,所产生的效能更是无法比拟,解决地球十大环境议题,更是一次满足处理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完全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NOx、SOx及烟雾排放。

2.本实用新型能改善能源应用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产品增加船载体、车载体、航空载体等、机械、燃料的稳定性与清洁性。

4.本实用新型能保鲜鱼类及清洁鱼类等,解决水污染问题。

5.本实用新型利用纳米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净化后,转变动能新型装置,驱动船载体、车载体、航空载体等。

6.本实用新型能改善空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NOx、Sox等及烟雾排放空气质量完全改善彻底解决地球暖化。

7.本实用新型能改善水质且对鱼、珊瑚及海草、海中生物皆有帮助,保护海藻的生存,增加海中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漏斗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漏斗型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压力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中:

1’ 双漏斗装置;

1,2 漏斗型装置;

11 叶扇片;

12,22 过滤网;

13,23 漏斗开口;

14,24 支撑杆;

3 吸入连接管;

3’ 吸入口;

3” 第二逆流开关;

4 排出连接管

4’ 排出口;

4” 第三逆流开关

5 主体压力槽;

A’ 具有空气、水、纳米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净化功能的转化动能装置;

A,A” 止流扇片装置;

A1 止流扇片孔;

A2 止流扇片;

B1,B2 第一逆流开关;

C 内叶扇;

D 支撑杆;

E 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室;

M,M1 马达;

F,F1 扇叶片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空气、水、纳米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净化功能的转化动能装置A’,主要由主体压力槽5、吸入连接管3、排出连接管4及双漏斗装置1’所组成,其中主体压力槽5的上、下表面装设第一逆流开关B1,B2,后方端面装设吸入口3’并装设第二逆流开关3”,进而连接吸入连接管3,前方端面装设排出口4'并装设第三逆流开关4”,进而连接排出连接管4,通过排出连接管4与双漏斗型装置1’连接,主体压力槽5内部为旋转粒子滚动打击包覆式净化室E,左、右端面装设支撑杆D并于支撑杆D上装设有内叶扇C,主体压力槽5的左、右端面外侧连接一马达M1,马达M1连接扇叶片F1,如图3所示。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漏斗型装置1的漏斗开口13的前端面装设过滤网12,漏斗开口13的内端面装设叶扇片11及支撑杆14,在漏斗型装置1近底部端面的适当处装设多个止流扇片装置A;由止流扇片孔A1上方装设止流扇片A2,双漏斗型装置1’的斜面两侧适当处装设马达M及扇叶片F,马达M连接扇叶片。

如图2所示,为双漏斗装置1’是由漏斗型装置1的底端连接漏斗型装置2的底端,其中在漏斗开口13、23的前端装设过滤网12、22,及在内端装设内叶扇11、21及支撑杆14、24,再于近接头端面适当处装设有止流扇片装置A、A”。如图4所示,其主体压力槽5的吸入方向I的吸入口3’连接吸入连接管3,而排出方向O的排出口4’连接排出连接管4,连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双漏斗装置1’的止流扇片装置A、A”。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