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183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脱水装置包括了污泥脱水装置,污泥脱水装置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污水中的泥和水,现有污泥脱水装置使用电机带动转鼓和螺旋推进器,不能实现转速和差速的调节,使得不同成分的污水在离心过程中使用相同的转数,不能很好的分离,而且电机的转速需要控制,才能有效使得污泥脱水装置工作,可是,现有的电机缺少很好的控制会使得污泥脱水装置的运行不稳定,操作不方便,形式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便,具有监控功能,能实时控制污泥脱水装置的稳定运行,使得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性的污泥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泥脱水装置,由壳体、转鼓和螺旋推进器构成,壳体的底面设有排污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转鼓,在转鼓内设有与其形状相同、并做相对运动的螺旋推进器,在螺旋推进器上固定有螺旋刮刀,螺旋推进器分为锥形脱水段和柱形排水段,在螺旋推进器内设有空心进料管,在锥形脱水段和柱形排水段连接处设有与空心进料管相通的出料口;在转鼓锥形段前端设有排渣口,柱形段后端设有分离液出口,转鼓前端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螺旋推进器后端连接有输入轴,输入轴与副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具有机轴,机轴上安装了轴承,所述电机的下部设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设有显示屏,输入键盘和调速旋转,其一侧设有电源接孔和电机连接孔,所述电控箱内部设有电机控制系统,所述电机控制系统包括TMS320F2812 DSP控制器,过欠压保护器,电机驱动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位置传感器,整流器,IPM功率逆变器和电源模块,所述TMS320F2812 DSP控制器具有XINT1,PWM,PDIPNT,CAP,SPI,I/O和ADC端口,所述XINT1连接过欠压保护器,所述过欠压保护器分别连接整流器和IPM功率逆变器,所述整流器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接孔,所述IPM功率逆变器分别连接电机驱动模块和电机,所述PWM端口连接电机驱动模块,所述PDIPNT,CAP端口分别连接电流检测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和位置传感器分别连接电机,所述SPI,I/O和ADC端口分别连接显示屏,输入键盘和调速旋钮。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底面均设有底脚。

优选的,所述电机驱动模块采用的是PWM信号驱动器,其型号为IR2131。

优选的,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是包括霍尔元件、运算放大器和A/D转换器,所述霍尔元件连接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连接A/D转换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设有SCI接口其用于与上位机通讯,采用RS-232通信,通过上位机给于电机的速度、电流、位置反馈量,以实时发送上位机显示。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采用的是数码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离污水和污泥的功能,且分离效果良好、工作效率高、使用管理维护简单方便,该污泥脱水装置通过电机控制,电机连接的电控箱,可在运行前设定好相关的参数,操作人员只需要定期巡检,不需要专人值守,方便地实现了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装置整体的控制方便,具有监控功能,能实时控制污泥脱水装置的稳定运行,使得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泥脱水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流检测模块的示意图。

图中:壳体1、转鼓2,螺旋推进器3,空心进料管4,分离液出口6,锥形脱水段7,柱形排水段8,排污出口11,电机13,电机轴14,皮带141,轴承142,电控箱15,显示屏16,输入键盘17,调速旋钮18,电机控制系统19,控制器20,过欠压保护器21,电机驱动模块22,电流检测模块23,霍尔元件24,运算放大器25,A/D转换器26,位置传感器27,整流器28,IPM功率逆变器29,电源30,支架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底脚34,电源接孔35,电机连接孔36,上位机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污泥脱水装置,由壳体1、转鼓2和螺旋推进器3构成,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转鼓2,在转鼓2内设有与其形状相同、并做相对运动的螺旋推进器3,在螺旋推进器3上固定有螺旋刮刀,螺旋推进器3分为锥形脱水段7和柱形排水段8,在螺旋推进器3内设有空心进料管4,在锥形脱水段7和柱形排水段8连接处设有与空心进料管4相通的出料口9;在转鼓2锥形段前端设有排渣口5,柱形段后端设有分离液出口6,转鼓2前端通过皮带141与电机13连接;螺旋推进器后端连接有输入轴10,输入轴10与副电机连接;悬浮液经进料管从螺旋体出料口进入转鼓,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比重较大的固相颗粒沉积在转鼓内壁上,与转鼓作相对运动的螺旋刮刀不断地将沉积在转鼓内壁上的固相颗粒刮下并推出排渣口。分离后的清液经液层调节板开口溢流出转鼓。螺旋推进器与转鼓之间运动即为差速转是通过差速器来实现的,其大小由辅电机来控制,从而实现了离心机对物料的连续分离过程。

所述电机13具有机轴14,其为无刷直流电机,机轴14上安装坟了轴承142,皮带安装在轴承上,使得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转鼓的转动,所述电机13的下部设有电控箱15,所述电控箱15设有显示屏16,输入键盘17和调速旋钮18,显示屏16设在输入键盘17和调速旋钮18的上方,所述电控箱15的一侧电源接孔36和电机连接孔35,电源接孔设36在电机连接孔25下方,所述电控箱15内部设有电机控制系统19,所述电机控制系统19包括TMS320F2812 DSP控制器20,过欠压保护器21,电机驱动模块22,电流检测模块23,位置传感器27,整流器28,IPM功率逆变器29和电源模块30,所述TMS320F2812 DSP控制器20具有XINT1,PWM,PDIPNT,CAP,SPI,I/O和ADC端口,所述XINT1端口连接过欠压保护器21,所述过欠压保护器21分别连接整流器28和IPM功率逆变器29,所述整流器28连接电源模块30,所述电源模块28连接电源接孔35,220V交流电源,所述IPM功率逆变器29分别连接电机驱动模块22和电机13,所述PWM端口连接电机驱动模块22,所述PDIPNT,CAP端口分别连接电流检测模块23和位置传感器27,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转子位置,控制无刷直流电机时,DSP控制器根据转子的当前转动位置发送相应的控制字,通过改变PWM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控制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位置是由位置传感器来检测的。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23和位置传感器27分别连接电机13,所述SPI,I/O和ADC端口分别连接显示屏16,输入键盘17和调速旋钮18。

上述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采用TMS320F2812作为控制器用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和发送控制命令,TMS320F2812控制器通过捕捉电机设有的霍尔元件的高速脉冲信号,并且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转子的转动位置,根据转子的位置发出相应的控制,以改变PWM信号的当前值,进而改变直流电机驱动模块中功率管的导通顺序,实现对电机转速和转动方向控制,电机的码盘信号通过TMS320F2812 DSP控制器的CAP端口捕捉,捕捉到的数据存储在寄存器中,以确定当前电机的正反转状态和转速,在系统运行中,过欠压保护器用于检测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果系统中出现过流或欠压状况,启动控制器的电源驱动保护。

所述支架31包括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其底面均设有底脚34。使得支撑稳定。

所述电机驱动模块22采用的是PWM信号驱动器,其型号为IR2131。 IR2131/IR2132是采用高压、高速功率MOSFlET和IGBT的驱动器。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23是包括霍尔元件24、运算放大器25和A/D转换器26,所述霍尔元件24连接运算放大器25,所述运算放大器25连接A/D转换器26。霍尔元件为磁平衡式霍尔元件,该元件的输出为电流信号,并且信号较弱,必须经过精密电阻转换成电压信号,再经过放大处理,得到电流的双极性信。

所述控制器20还设有SCI接口其用于与上位机40通讯,采用RS-232通信,通过上位机控制过程中电机的速度、电流、位置反馈量等参数,以实时发送上位机显示.

所述显示屏16采用的是数码管。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污泥脱水装置,具有离心功能,螺旋的转动速度比转鼓的转动速度快 0 ~ 10 r/min,即螺旋推进器上面的螺旋刮刀与转鼓之间有相对转动,将脱水后的污泥由螺旋刮刀输送出离心机,整体集成性能优良,并且配置了在电控器,在电机控制系统的支持下,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电控器采用大屏幕显示,对污泥脱水系统中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控制参数等连续监控,通过控制屏幕可以实时观察到电机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实时通过输入键盘和调速旋钮来调整,同时还可与上位机实现通讯。

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离污水和污泥的功能,且分离效果良好、工作效率高、使用管理维护简单方便,该污泥脱水装置可通过电机控制,电机连接的电控箱,可在运行前设定好相关的参数,操作人员只需要定期巡检,不需要专人值守,方便地实现了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装置整体的控制方便,具有监控功能,能实时控制污泥脱水装置的稳定运行,使得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性。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