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洗型渠道式重介质粉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543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清洗型渠道式重介质粉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易清洗型渠道式重介质粉捕捉器。



背景技术:

重介质混凝沉淀水处理技术是指近年来正迅速得到发展的快速混凝沉淀技术,例如专利号为CN201520699417.1的一种高效重介质/活性炭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专利号为CN201510042955.8的一种轴流式高效重介质磁分离器,专利号为CN201520658318.9的一种重介质粉絮体解絮机等等。重介质混凝沉淀水处理技术在自来水或污水处理过程中以投加微米级优化粒径的惰性高密度软磁性重介质粉作为絮凝核,在一定水力学条件下形成高浓度和大密度的复合絮体,使水质得以迅速澄清。但是,重介质粉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粒径分布完全符合水处理工艺需求,其中或多或少会混含有粒径小于规定要求的重介质粉微粒。这些小于规定粒径要求的重介质粉微粒,在水处理过程中,例如在沉淀池出水工艺段,会随水流漂到后道工序(如滤布滤池、深床滤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工艺段的处理效果。

目前,当沉淀池出水工艺段中含有重介质粉微粒的水经过汇流水渠往后道工序时,尚未有用于去除水中细小重介质粉微粒的专门设备,而重介质粉微粒随水漂流到后道工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处理效果,而且传统重介质粉捕捉器由于吸附了很多细小重介质粉微粒,所以难以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清洗型渠道式重介质粉捕捉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易清洗型渠道式重介质粉捕捉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部的捕捉组件,所述捕捉组件包括多排平行设置在框架的顶杆和底杆之间的永磁棒组件,所述永磁棒组件上横向固定设置止滑固定杆,所述框架的上端固定设置纵向排列的吊杆,所述吊杆的顶部横向固定设置横杆,所述横杆上固定设置吊耳和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永磁棒组件包括滑柱、设置在滑柱内的永磁棒和设置在滑柱顶部和底部的减震块,所述减震块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两个永磁棒的长度。

进一步的,相邻两排所述永磁棒组件呈折线形设置,且相邻两排所述的永磁棒组件之间距离相等且距离均为同一永磁棒组件中两相邻永磁棒的0.5-2倍。

进一步的,所述止滑固定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外框,所述外框之间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弧形结构的卡弧,所述卡弧对称设置,且形成卡环,所述卡环与滑柱一一对应,且卡环套接在滑柱外侧,所述外框之间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止滑固定杆选用钢铁材质或永磁铁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重介质粉捕捉器倾斜设置在水渠内且重介质粉捕捉器的支架垂直于水渠的侧面,所述重介质粉捕捉器的侧面与水渠底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5-90°。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两侧及底端均设置有安装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广泛推广,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有多排永磁棒组件,多重捕捉,提高捕捉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排永磁棒组件的永磁棒呈折线形设置的方式,后排的永磁棒组可以二次吸附前排永磁棒组所没能吸附到的重介质微粒,多排永磁棒组起到多重吸附作用,从而整体上提高了重介质粉捕捉器去除重介质粉微粒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吊杆、横杆及吊耳的设置,保证了重介质粉捕捉器的强度,同时还便于重介质粉捕捉器的提升和下放,对于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的重介质捕捉器的安装和拆卸清洗,使用更方便。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止滑固定杆不仅能够对永磁棒组件进行固定,确保在水流冲击压力下重介质粉捕捉器的使用寿命,而且便于止滑固定杆安装在滑柱上和从滑柱上取下,使用时,永磁棒的顶部应与水面齐平,应根据捕捉器表面吸附重介质粉的具体情况,不定期地将捕捉器从水中取出,取出后,将捕捉组件倒置或侧向晃动,永磁棒因磁力作用而被吸附在止滑固定杆位置,于是被吸附在滑柱表面的重介质粉因失去永磁棒的磁力而很容易被清除;清除完毕后,再将捕捉器放回原位,解开止滑固定杆使永磁棒落回到捕捉器底部区域,捕捉器重新开始吸附水中的重介质粉。

(5)本实用新型的重介质粉捕捉器倾斜设置在水渠内,倾斜设置重介质粉捕捉器能够降低水流与永磁棒之间的相对速度,减少水对吸附在永磁棒表面的重介质粉的冲刷作用,从而增加重介质粉的捕捉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两侧及底端均设置有安装连接件,便于将重介质粉捕捉器固定在水渠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止滑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永磁棒组件、21滑柱、22永磁棒、23减震块、3止滑固定杆、31外框、32卡弧、33转轴、34卡扣、4吊杆、5横杆、6吊耳、7把手、8安装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易清洗型渠道式重介质粉捕捉器,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内部的捕捉组件,捕捉组件包括多排平行设置在框架的顶杆和底杆之间的永磁棒组件2,永磁棒组件2上横向固定设置止滑固定杆3,框架1的上端固定设置纵向排列的吊杆4,吊杆4的顶部横向固定设置横杆5,横杆5上固定设置吊耳6和把手7。本实用新型吊杆4、横杆5、吊耳6及把手7的设置,保证了重介质粉捕捉器的强度,同时还便于重介质粉捕捉器的提升和下放,对于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的重介质捕捉器的安装和拆卸清洗,使用更方便。

如图1所示,永磁棒组件2包括滑柱21、设置在滑柱21内的永磁棒22和设置在滑柱21顶部和底部的减震块23,减震块23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两个永磁棒22的长度。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至多排永磁棒组件,多重捕捉,提高捕捉效果,图1以1排永磁棒组件示意。相邻两排所述永磁棒组件2呈折线形设置,且相邻两排所述的永磁棒组件2之间距离相等且距离均为同一永磁棒组件2中两相邻永磁棒的0.5-2倍。本实用新型相邻两排永磁棒组的永磁棒组件2呈折线形设置方式,后排的永磁棒组件2可以二次吸附前排永磁棒组所没能吸附到的重介质微粒,多排永磁棒组件2起到多重吸附作用,从而整体上提高了重介质粉捕捉器去除重介质粉的效率。

如图2所示,止滑固定杆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外框31,外框31之间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弧形结构的卡弧32,卡弧32对称设置,且形成卡环,所述卡环与滑柱21一一对应,且卡环套接在滑柱21外侧,外框31之间的一端通过转轴33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34连接,止滑固定杆3选用钢铁材质或永磁铁材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止滑固定杆3不仅能够对永磁棒组件2进行固定,确保在水流冲击压力下重介质粉捕捉器的使用寿命,而且便于止滑固定杆3安装在滑柱上和从滑柱上取下,使用时,永磁棒22的顶部应与水面齐平,应根据捕捉器表面吸附重介质粉的具体情况,不定期地将捕捉器从水中取出,取出后,将捕捉组件倒置或侧向晃动,永磁棒22因磁力作用而被吸附在止滑固定杆3位置,于是被吸附在滑柱21表面的重介质粉因失去永磁棒的磁力而很容易被清除;清除完毕后,再将捕捉器放回原位,解开止滑固定杆3使永磁棒22落回到捕捉器底部区域,捕捉器重新开始吸附水中的重介质粉。

本实施例中,重介质粉捕捉器倾斜设置在水渠内且重介质粉捕捉器的支架垂直于水渠的侧面,重介质粉捕捉器的侧面与水渠底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5-90°。优选的,重介质粉捕捉器的侧面与水渠底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本实用新型的重介质粉捕捉器倾斜设置在水渠内,倾斜设置,能够降低水流与重介质粉捕捉器永磁棒组件2之间的相对速度,减少水对吸附在永磁棒表面的重介质粉的冲刷作用,从而增加重介质粉的捕捉效果。

本实施例中,框架1的两侧及底端均设置有安装连接件8,便于将重介质粉捕捉器固定在水渠内。优选的,安装连接件8为安装固定环或安装固定扣。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