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5269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水和汽作为热介质或能量载体的各类承压锅炉中,腐蚀、结垢与气液夹带是影响锅炉及后续用热或功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障碍,必须得到有效控制。为了防止锅炉腐蚀、结垢与气液夹带现象,防止冷凝水管线的腐蚀,需要对其加入脱氧剂、缓蚀阻垢剂、冷凝水气相缓蚀剂等药剂。现有的加药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药剂溶解不充分的现象,导致药剂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圆柱形,所述罐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与罐体内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贯穿罐体的顶部并延伸出去,所述罐体的上方通过框体设有电机,并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一侧设有进液口和计量泵,并且计量泵位于进液口的下方,所述计量泵的出水口与进液口连接,所述罐体远离进液口的一侧设有出液口,并且出液口上设有阀门,所述罐体内转轴上通过支架设有圆筒,并且圆筒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并且螺旋叶片位于圆筒内,所述圆筒的侧面设有多个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侧面等距设有多个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等距设置在圆筒侧面的多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圆筒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毛刷,并且毛刷与罐体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等距设有四个车轮,并且车轮为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在圆筒的侧面等距排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圆筒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叶片将罐体底部的溶液吸上来,然后再从圆筒的顶端溢出,使得溶液落在搅拌杆上,在圆筒的转动下,从而使的搅拌杆将溶液打散,从而将药剂混合的更加均匀,同时通过计量泵达到精确控制药量的添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的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1、框体2、阀门3、进液口4、计量泵5、搅拌杆6、圆筒7、罐体8、支架9、螺旋叶片10、转轴11、过滤网12、出液口13、车轮14、安装杆15、安装板16、毛刷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杀菌剂加药装置,包括罐体8,罐体8为圆柱形,罐体8内设有转轴11,转轴11的下端与罐体8内的底部活动连接,转轴11的上端贯穿罐体8的顶部并延伸出去,罐体8的上方通过框体2设有电机1,并且电机1的输出轴与转轴11的上端固定连接,罐体8的底部等距设有四个车轮14,并且车轮14为万向轮,通过电机1从而带动转轴11转动,通过转轴11的下端与罐体8内的底部活动连接,从而使得转轴11更加稳定,避免了转轴11发生倾斜,通过车轮14从而方便此装置进行移动,通过车轮14为万向轮,从而方便此装置进行转向。

罐体8的一侧设有进液口4和计量泵5,并且计量泵5位于进液口4的下方,计量泵5的出水口与进液口4连接,罐体8远离进液口4的一侧设有出液口13,并且出液口13上设有阀门3,出液口13的一端设有过滤网12,罐体8内转轴11上通过支架9设有圆筒7,并且圆筒7与转轴11同轴设置,转轴11上设有螺旋叶片10,并且螺旋叶片10位于圆筒7内,圆筒7的侧面设有多个搅拌杆6,搅拌杆6在圆筒7的侧面等距排列,通过计量泵5从而控制加药量,通过转轴11从而使得圆筒7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叶片10将罐体8底部的溶液吸上来,然后再从圆筒7的顶端溢出,使得溶液落在搅拌杆6上,在圆筒7的转动下,从而使的搅拌杆6将溶液打散,从而混合的更加均匀,通过过滤网12防止未溶解的药剂排出。

圆筒7的侧面等距设有多个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等距设置在圆筒7侧面的多个安装杆15,安装杆15远离圆筒7的一端设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上设有毛刷17,并且毛刷17与罐体8的内壁接触,通过圆筒7的转动,从而使得安装杆15带动安装板16进行移动,通过安装板16的移动,从而使得毛刷17在罐体8的内壁上滑动,从而对罐体8的内壁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计量泵5向罐体8内注入溶液,通过电机1从而带动转轴11转动,使得圆筒7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叶片10将罐体8底部的溶液吸上来,然后再从圆筒7的顶端溢出,使得溶液落在搅拌杆6上,在圆筒7的转动下,从而使的搅拌杆6将溶液打散,从而混合的更加均匀,通过打开阀门3,从而将溶解完毕的溶液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