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2433发布日期:2019-01-08 22:2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垃圾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中,并以数倍的形式不断的增长,逐渐影响社会生态环境并威胁人们的饮食健康。餐饮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餐饮废弃油脂、餐饮废水和有机物;餐饮废弃油脂的任意排放不仅堵塞下水管道造成城市管网的负担和破坏,还给不法分子提炼地沟油重回餐桌提供了便利。并且,餐饮垃圾含有较高的水分和有机物容易发霉发臭,严重影响餐饮垃圾的收运环境。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可放置于餐厅后厨的餐厨垃圾分类收集设备,对餐厅新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直接处理,先利用固液分离装置对餐饮垃圾进行干化处理,得到含液量低的餐饮固渣,能够更加方便餐厨垃圾的转运。再通过油水分离装置对经固液分离后的餐饮废液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得到餐饮废水和餐饮废油。餐饮废水根据其处理的净化程度排入不同的水处理或水排放系统。而餐饮废油则暂存在油水分离器的储油箱中,当储油箱中的油脂达到收运状态时,通过专门的收油队员进行收运并销售给相关的餐饮废油处理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上述餐厨垃圾分类收集设备,在本地化处理了餐厨垃圾,不仅实现了餐厨垃圾的减量化、分类化收运,还能在源头对餐厨油脂的产量进行固化,减少餐厨油脂的流失风险。

但是,现有技术中,这类设备的储油箱均是密闭状态,只能通过液位计对油箱的油位进行密闭监控;而由于餐饮废油成分的高复杂成分和多变物性,液位计检测常常出现失灵或损坏的现象发生,导致不能准确检测储油箱内的油位。若储油箱内油满不能及时将油箱内的废油转移走,会导致储油箱无法进油,油脂不断在油水分离箱内聚集,当油水分离箱内的油脂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油脂会直接进入餐饮废水的排水通道。又由于油水分离箱的排水管道安装比较隐蔽,很难发现油水分离箱内的油脂排入排水通道内,这样会导致大量的废油进入排水系统中,不仅不能回收其中的废油,还会造成排水系统的污染。同时,因为餐饮废油高复杂成分,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从油水分离箱上端开口通过溢流的方式将油水分离箱中的油层排出油水分离箱,如公开号为CN107792571A公开的高品质餐厨油脂收集装置。而又由于油水分离箱内含有大量的有机小颗粒杂志和水分,油水分离箱的上层很容易微生物发酵形成一层发酵浮层悬浮物,而当油水分离箱中的浮层悬浮物厚度达到一定厚度后,油水分离箱中的油位降低并且浮层会堵塞油水分离箱的出油口,油水分离箱无法正常出油,造成油水分离器的出油障碍,油脂也可能在油水分离箱中聚集,最终排放到排水系统中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储油箱内的液位计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储油箱油满不能及时发现油满、转移油脂进而导致油水分离箱无法出油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及时准确知道油箱油满状态且不会发生储油箱进油障碍的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固液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和储油箱;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设有进料口、排渣口和排液口,所述油水分离箱设有进液口、出油口和排水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排液口与所述油水分离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储油箱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储油箱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储油箱内设置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一端穿过储油箱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储油箱外侧;所述储油箱的外侧设置有接油盒,所述抽油管的出口与所述接油盒内腔连通;所述抽油管的溢油口低于所述储油箱的进油口。上述结构的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包含水、渣、油三相的餐饮垃圾在固液分离装置中进行干化处理后得到含液量低的餐饮固渣和含有少量固渣的餐饮废液。餐饮废液直接排入所述油水分离箱内进行油水分离,餐饮固渣则单独排出固液分离装置进行下一步转运处理。餐饮废液在所述油水分离箱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得到餐饮废油和餐饮废水,餐饮废油直接进入所述储油箱内进行暂存,餐饮废水排出废水处理系统内进行下一步处理。上述固液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对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的储油箱体进行改进。在油箱上设置抽油管,抽油管一端位于储油箱内,另一端穿过储油箱侧壁,延伸至储油箱外。当储油箱内油位到达抽油管的溢油口高度时,储油箱内的油层从抽油管溢出流入接油盒内,由于接油盒位于操作人员较容易观察到的位置,故而很容易观察到储油箱油满状态。并且由于抽油管的溢油口低于储油箱的进油口,储油箱油满状态,油水分离箱内的油层可以继续持续向储油箱内进油,油水分离箱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对储油箱进行改进,设置在储油箱上设置溢油管并配合设置储油箱侧面上端的接油盒能够很方便的观察到储油箱的油满状态,解决了液位计损坏不能及时发现储油箱油满信号的问题,同时抽油管的溢油口低于储油箱的进油口,能够保障储油箱的顺利进油,避免餐饮废油在油水分离箱内聚集最后大量排放到餐饮废水中去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所述接油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储油箱的外侧。接油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储油箱的外侧,储油箱内的油脂满了但不能及时收油时,通过取下接油盒换上大的油脂存储容器,可以避免油脂溢出接油盒,污染设备和地面,优化了油脂收运流程。

更优选的,所述抽油管位于所述储油箱内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油箱的底部。上述结构的储油箱,当储油箱内含有少量的水时,可以通过抽油管优先将储油箱底部的水层排出,进一步实现储油箱内的餐饮废油除水功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油水分离箱上层容易发酵堆积浮层,导致通过溢流方式出油的油水分离箱无法出油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除浮层垃圾功能的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

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固液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和储油箱;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设有进料口、排渣口和排液口,所述油水分离箱设有进液口、出油口和排水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排液口与所述油水分离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储油箱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储油箱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油水分离箱的上端设置有除浮层装置,所述除浮层装置可以将所述油水分离箱内油层上层的悬浮物清除至所述油水分离箱外。上述结构的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餐厨垃圾在固液分离装置中进行固液分离后,餐饮固渣排出固液分离装置进行下一步处理,餐饮废液进入所述油水分离箱内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得到的餐饮废水由油水分离箱的排水装置排出,得到的餐饮废油由所述油水分离箱上端的出油口溢流进入所述储油箱内进行存储。上述固液分离装置、油水分离箱和储油箱均采用现有的结构进行连接组装。在油水分离箱的上端设置除浮层装置可以定期除去漂浮在油层上层的悬浮浮层,避免悬浮物发酵发臭以及悬浮浮层压低油位,阻碍油水分离箱的出油。

优选的,所述除浮层装置由气缸组件组成,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活塞杆把手、活塞杆、活塞和活塞缸;所述活塞缸水平设置于所述油水分离箱的上端,所述活塞缸的底部设置有悬浮物出口,所述悬浮物出口与所述排水装置连通;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缸内,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活塞缸外并设置有所述活塞杆把手;所述活塞缸的前端设置有浮层入口,所述浮层入口低于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出油口5-15mm。所述活塞缸的前端是指远离所述活塞缸把手的一端。当油水分离箱中的发酵浮层厚度积累达到2cm时,油水分离箱中的油位低于其出油口,油水分离箱无法正常出油。拉动所述活塞杆把手,在所述活塞缸内形成空压将上层浮层吸入活塞缸内,再通过活塞缸底部的悬浮物出口将活塞缸内的浮层排出油水分离箱。本实用新型的除浮层装置,利用气缸原理转移油层的上层浮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精确控制除浮层装置的浮层入口高度,减少了除浮层过程中油水分离箱内的油脂流失,并且能及时清除上层浮层,保证油水分离箱的顺利出油。

优选的,所述浮层入口的吸入端具有一水平延展通道,所述水平延展通道低于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出油口5-15mm。上述结构的浮层入口,当油水分离箱的出油口无法出油时,浮层后度达到2cm及以上,水平延展通道位于浮层中间;水平的吸入端能吸走更多的浮层和更少的油脂。更优选的,所述浮层入口吸入端呈扁平状。扁平状的吸入端,吸力更大,更容易将浮层吸走。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浮层入口吸入端的开口逐渐变小。扁平状的喇叭口吸入端,能够吸入更多的浮层,且吸入端浮层的速度相对更小,对吸入端的的浮层波动影响更小,能够进一步减少除浮层装置的油脂吸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水装置位于所述油水分离箱内,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溢流排水管和隔油挡板,所述隔油挡板包围在所述溢流排水管外侧,形成由所述隔油挡板底部进入,经隔油挡板和溢流排水管之间间隙、由溢流排水管顶部进入溢流排水管内,然后由溢流排水管排出油水分离箱的排水通道;所述悬浮物出口位于所述溢流排水管的正上方。将悬浮物出口设置于排水管的上方,悬浮物从活塞缸内排出后,可以随排水管内的餐饮废水排出,减少了浮层的二次清理工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底部相对水平面倾斜,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一,所述排污管一连接至所述油水分离箱底部的最低点;所述储油箱的底部相对水平面倾斜,所述储油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二,所述排污管二连接至所述储油箱底部的最低点,所述油水分离箱的排水装置排出口、所述排污管一和所述排污管二连接在同一个排污水管道上,所述排污管一和所述排污管二上均设有常闭阀门。上述结构的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油水分离箱和储油箱底部倾斜可以方便排渣排污;将两个排污口和油水分离箱的排水管连接在同一个排污管道上,通过一根排污管道排出废水或废渣和污泥,可以方便设备在餐厅后厨的安装和使用。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后、上、下、水平各个方位名词是相对于图5中除浮层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的。其中前是指图5中的左边,后是图5中的而右边,上、下、水平与图5中相同。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对储油箱进行改进,设置在储油箱上设置溢油管并配合设置储油箱侧面上端的接油盒能够很方便的观察到储油箱的油满状态,解决了液位计损坏不能及时发现储油箱油满信号的问题,同时抽油管的溢油口低于储油箱的进油口,能够保障储油箱的顺利进油,避免餐饮废油在油水分离箱内聚集最后大量排放到餐饮废水中去的现象发生。

2、接油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储油箱的外侧,储油箱内的油脂满了但不能及时收油时,通过取下接油盒换上大的油脂存储容器,可以避免油脂溢出接油盒,污染设备和地面,优化了油脂收运流程。

3、抽油管位于所述储油箱内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油箱的底部,可以通过抽油管优先将储油箱底部的水层排出,进一步实现储油箱内的餐饮废油除水功能。

4、在油水分离箱的上端设置除浮层装置可以定期除去漂浮在油层上层的悬浮浮层,避免悬浮物发酵发臭以及悬浮浮层压低油位,阻碍油水分离箱的出油。

5、除浮层装置利用气缸原理转移油层的上层浮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精确控制除浮层装置的浮层入口高度,减少了除浮层过程中油水分离箱内的油脂流失,并且能及时清除上层浮层,保证油水分离箱的顺利出油。进一步优化采用水平延展的扁平状喇叭口吸入端,能够吸入更多的浮层,且吸入端浮层的速度相对更小,对吸入端的的浮层波动影响更小,能够进一步减少除浮层装置的油脂吸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1的B-B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C-C视图。

图6是实施例1的立体视图。

图中标记:1-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外壳,2-接油盒,3-固液分离筐,4-鸭嘴吸口,5-油水分离箱的出油口(储油箱的进油口),6-储油箱,601-排污管二,7-油水分离箱,701-排污管一,8-溢流排水管,9-隔油挡板,10-悬浮物排出口,11-活塞杆把手,12-活塞杆,13-活塞缸,14-活塞,15-抽油管,1501-抽油管的溢油口,16-油水分离箱进液口(固液分离筐的排液口),17-排水管,18-排污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1的高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固液分离筐3和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7和储油箱6。固液分离筐3位于油水分离装置的上方,储油箱6和油水分离箱7水平布置。固液分离筐3的底部具有排液口16,油水分离箱7的顶部设有进液口16,固液分离筐3的排液口16即为油水分离箱的进液口16。油水分离箱7的上端设有出油口5,储油箱6上设有进油口5,储油箱6的进油口5即油水分离箱7的出油口5。油水分离箱7内设施有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包括溢流排水管8和隔油挡板9,隔油挡板9包围在溢流排水管8外侧,形成由隔油挡板9底部进入,经隔油挡板9和溢流排水管8之间间隙、由溢流排水管8顶部进入溢流排水管8内,然后由溢流排水管8排出油水分离箱7的排水通道。油水分离箱7的出油口5高于溢流排水管8的顶部溢流口。油水分离箱7的底部相对水平面倾斜,油水分离箱7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一701,排污管一701连接至所述油水分离箱底部的最低点;储油箱6的底部相对水平面倾斜,储油箱6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二601,排污管二601连接至储油箱601底部的最低点。油水分离箱的排水装置排出口(即溢流排水管8底部)、排污管一701和排污管二601连接在同一个排污水管道上18,排污管一701上和排污管二601上均设有常闭阀门。

储油箱6内设置有抽油管15,抽油管15的一端穿过储油箱6的侧壁上端延伸至储油箱6外侧;储油箱6的外侧设置有接油盒2,抽油管15的出口与接油盒2内腔连通;抽油管15的溢油口1501低于储油箱的进油口5。接油盒2可拆卸地设置于储油箱6的外侧。抽油管15位于储油箱6内侧的一端延伸至储油箱6的底部。

油水分离箱7的上端设置有除浮层装置,除浮层装置由气缸组件组成,气缸组件包括活塞杆把手11、活塞杆12、活塞14和活塞缸13;活塞缸13水平设置于油水分离箱7的上端。活塞缸13的底部设置有悬浮物出口10,悬浮物出口位于溢流排水管8的正上方。活塞14位于活塞缸13内,活塞杆12的一端连接活塞14,活塞杆12的另一端延伸出活塞缸13外并设置有活塞杆把手11;活塞缸13的前端设置有浮层入口4,浮层入口4的吸入端具有一水平延展通道,水平延展通道低于油水分离箱7的出油口5竖直高度d=5-15mm。浮层入口4吸入端呈扁平状且其开口逐渐变小,如图3、图5所示。

实施例1的工作流程如下:

将餐厨垃圾导入固液分离筐3中进行固液分离,经干化处理后的餐饮固渣位于固液分离筐内,通过固液分离筐3的上端将餐饮固渣排出。餐饮废液经固液分离筐3底部的排液口16排入油水分离箱7内。餐饮废液在油水分离箱7内进行油水分离后,得到上层油层和下层水层。上层油脂在油水分离箱7内的上层聚集,下层水层由隔油挡板9底部进入隔油挡板9和溢流排水管8之间的间隙。随从餐饮废液的不断增加内,油水分离箱7内的液位不断升高,当水位高于溢流排水管8的溢流口时,水由溢流排水管8顶部的溢流口进入溢流排水管8排出油水分离箱7。油层在油水分离箱7内不断聚集,当油层积累到一定厚度到达油水分离箱出油口5时,油层逐渐溢流排入储油箱6内。油脂在储油箱6内不断聚集,当储油箱6内的油位到达抽油管15的溢流口1501的高度时,储油箱6内的油层由抽油管15进入接油盒2内,即为储油箱6内的油满。通过抽油管15即可将储油箱6内的油脂进行转移。当储油箱6内的油满后,如果不能及时抽油,可以将接油盒2取下,在抽油管15的出口端下方放置一个大的接油桶进行收油,可以减少对油脂收运时间的要求限制,优化收油流程。由于餐饮废液中含有大量的废水和有机杂质,容易滋生细菌并发酵。油水分离箱7的上层会形成一层发酵浮层漂浮在油层上方。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发酵浮层达到2cm左右时,油层的液面将会低于油水分离箱的出油口5,油水分离箱7将无法出油。通过活塞杆把手11推动活塞14向外移动,发酵浮层由浮层入口4进入活塞缸13,并有活塞缸13底部的悬浮物10排出活塞缸13,悬浮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溢流排水管8,由排水系统排出。长时间使用后,油水分离箱7和储油箱6的底部都会有悬浮物沉积形成污泥。向设备中补水,并将储油箱中的油脂收集完后,打开排污口601和排污口701完成储油箱6和油水分离箱7的内部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