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解氨氮的流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5181发布日期:2019-01-04 23:4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降解氨氮的流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降解氨氮的流床装置。



背景技术:

河流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载体,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养殖等经济功能和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涵养水源、塑造景观等生态功能,对城市的兴衰以及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地表水环境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道内的氨氮含量升高,在厌氧条件下,氨氮会通过反应生成胺类物质,使河道发臭。为此,对河道内氨氮有机物的处理一直是河道处理中的重点。

现如今对河道内氨氮的处理通常是通过向河道内投放沸石粉,对水体中的氨氮进行吸附,从而降低氨氮的浓度。但是沸石粉铺撒在需要养护的河道底部之后,随着水体的流动,沸石粉会随着水流逐渐飘走,因此需要多次投放沸石粉,以补充被水流冲走的沸石粉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降解氨氮的流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述废水处理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降解氨氮的流床装置,包括流床本体,流床本体的流体入口连接浮体曝气造流器,所述流床本体内部形成流体通道,且所述流床本体上连接有浮体,通过所述浮体将流床本体浮于水面上,流床本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生物膜附着体,所述流床本体内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格网单元,将流床本体分隔成若干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附着体为人工水草。

进一步的,所述流床本体由铝合金弯曲形成截面呈半圆形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顶部两侧边上均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固定套环,所述浮体穿过所述固定套环与流床本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的外表面上包覆有一层PP棉。

进一步的,所述浮体为PVC管。

进一步的,所述格网单元为由PP棉组成的扇形网格。

进一步的,所述流床本体的外围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桩,用于将流床本体与河流底面连接。

进一步的,两流床本体之间通过固定扣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流床的长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降解氨氮的流床装置,通过将降解氨氮的生物膜附着在流床本体的人工水草上,流床本体浮于水面上,此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有效降解河道中的氮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降解氨氮的流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降解氨氮的流床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降解氨氮的流床装置,包括流床本体1,流床本体的流体入口连接浮体曝气造流器2,所述流床本体内部形成流体通道,且所述流床本体上连接有浮体3,通过所述浮体将流床本体浮于水面上,流床本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生物膜附着体4,所述流床本体内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格网单元5,将流床本体分隔成若干腔室,所述生物膜附着体为人工水草,所述流床本体由铝合金弯曲形成截面呈半圆形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顶部两侧边上均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固定套环6,所述浮体穿过所述固定套环与流床本体连接,所述支撑体的外表面上包覆有一层PP棉,所述浮体为PVC管,所述格网单元为由PP棉组成的扇形网格,所述流床本体的外围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桩7,用于将流床本体与河流底面连接,两流床本体之间通过固定扣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流床的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