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IC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239发布日期:2019-03-15 20:2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IC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IC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IC(internal circulation,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厌氧反应器,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根据新陈代谢对氧的需求情况,废水处理技术分为好氧与厌氧技术,废水的厌氧处理是非常经济的技术,在废水处理的成本上比好氧处理相对要便宜得多。IC缺点尤其在污水可生化性不是太好的情况下,由于水力停留时间比较短去除率远没有UASB高,增加了好氧的负担。另外,IC由于气体内循环,特别是对进水水质不太稳定的厂,导致IC出水水量极不稳定,出水水质也相对不稳定,有时可能还会出现短暂不出水现象,对后序处理工艺是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IC厌氧反应器,用以提高污染物去除率、保证出水水质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导泥板、布水器和沉淀槽,所述布水器上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布水器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布水器设置在所述锥形导泥板的中间,所述布水器与所述锥形导泥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沉淀槽位于所述锥形导泥板与所述罐体侧壁之间;

所述罐体下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沉淀槽连接;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一级三相分离器、二级三相分离器、三级三相分离器、第一升流管、第二升流管、第三升流管和回流管;所述三级三相分离器位于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的上方,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位于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升流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集气罩,所述第一升流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之间;所述第二升流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气罩,所述第二升流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和三级三相分离器之间;所述第三升流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三级三相分离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升流管、第二升流管和第三升流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内;所述回流管的上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下端位于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的下方;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置有出气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IC厌氧反应器中,优选地,所述布水管由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组成,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半径比为4~5:3:2:1~0.5。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IC厌氧反应器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半径比为4:3:2:1。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IC厌氧反应器中,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丁氰橡胶圈、三元乙丙橡胶圈、氟橡胶圈或硅胶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罐体内设置了一级三相分离器、二级三相分离器和三级三相分离器,提高了传质效果,促进了产甲烷菌的繁殖和增长,增强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在罐体底部设置了锥形导泥板、沉淀槽和排污管,可以方便地将沉淀物排出。布水管由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组成,其半径比为4~5:3:2:1~0.5,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进入罐体内的废水流速保持相对稳定,提高了布水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气液分离器,3-出水管,4-锥形导泥板,5-布水器,6-沉淀槽,7-排泥管,8-排污阀,9-布水管,10-出水孔,11-进水管,12-密封件,13-一级三相分离器,14-二级三相分离器,15-三级三相分离器,16-第一升流管,17-第二升流管,18-第三升流管,19-回流管,20-第一集气罩,21-第二集气罩,22-出气管,23-第一段,24-第二段,25-第三段,26-第四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新型IC厌氧反应器,如图1至3所示,包括罐体1,在罐体1上端设置有气液分离器2;在罐体1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管3;在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导泥板4、布水器5和沉淀槽6,在布水器5上设置有布水管9,在布水管9上设置有出水孔10;布水器5与进水管11连接;布水器5设置在锥形导泥板4的中间,布水器5与锥形导泥板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2,该密封件12为丁氰橡胶圈;沉淀槽6位于锥形导泥板4与罐体1侧壁之间;罐体1下部设置有排泥管7,在排泥管7上设置有排污阀8,排泥管7与沉淀槽6连接;锥形导泥板4可以将沉淀下来的沉淀物导入沉淀槽6中,方便将污泥从排泥管7排出。

在罐体1内设置有一级三相分离器13、二级三相分离器14、三级三相分离器15、第一升流管16、第二升流管17、第三升流管18和回流管19;三级三相分离器15位于二级三相分离器14的上方,二级三相分离器14位于一级三相分离器13的上方;第一升流管1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集气罩20,第一升流管16的下端位于一级三相分离器13和二级三相分离器14之间;第二升流管1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气罩21,第二升流管17的下端位于二级三相分离器14和三级三相分离器15之间;第三升流管18的下端位于三级三相分离器15的上方;第一升流管16、第二升流管17和第三升流管18的上端位于气液分离器2内;回流管19的上端与气液分离器2连接,下端位于一级三相分离器13的下方;气液分离器2上设置有出气管22。第一集气罩20和第二集气罩21可以分别将一级三相分离器13和二级三相分离器14分离的沼气进行收集,通过第一升流管16和第二升流管17进入气液分离器2,沼气被分离,从出气管22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布水管9由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3、第二段24、第三段25和第四段26组成,其半径比为4:3:2:1。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