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552发布日期:2020-05-22 21:32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磁粉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磁粉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磁絮凝沉淀污水处理工艺中,通常需要设计磁粉回收装置对磁粉进行回收再利用。传统磁粉回收装置的设计,主要关注如何通过磁性装置的设计提高分离效果及磁粉回收率,如专利名称为一种磁絮凝污水处理用磁粉回收利用装置,申请号为cn201910020214.8,但是往往忽略的是污水处理系统内杂质对磁粉回收的影响问题。絮凝沉淀池的污泥中如果具有较大杂质,一方面较大杂质如果粘附在磁性转鼓上,与磁粉一起被收集,影响磁粉的回收效果;另一方面,较大杂质的存在也容易发生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粉分离装置,截留去除污泥中的较大杂质,提高磁粉回收效果,保证装置稳定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磁粉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的本体结构和驱动装置,所述本体结构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磁性滚筒,外壳上设有进泥口、出泥口和出磁粉口,所述磁性滚筒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吸附污泥中的磁粉,磁性滚筒下部设有圆弧挡板,所述进泥口处、圆弧挡板顶部设有除渣滤网,所述出磁粉口处设有二次过滤网;所述磁粉分离装置还包括与磁性滚筒配合的用于收集磁粉的自动贴合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包括刮板、转轴、固定栓、拉伸弹簧和摆臂,所述磁粉分离装置的外壳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固定栓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伸弹簧相连接,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摆臂相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转轴固定,所述转轴穿过磁粉分离装置的外壳的两端,所述刮板向上倾斜安装于转轴上,并与磁性滚筒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刮板磨损后,所述的处于拉伸状态的拉伸弹簧带动摆臂和转轴顺时针转动,所述刮板向下再次自动贴合磁性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除渣滤网水平放置,一端与圆弧挡板连接、一端与外壳连接,除渣滤网、圆弧挡板与进泥口之间的空间构成进泥槽,通过进泥口进入的含磁粉污泥经过除渣滤网进入磁性滚筒与圆弧挡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除渣滤网垂直放置,一端与圆弧挡板顶部连接、一端悬空,除渣滤网、圆弧挡板与进泥口之间的空间构成进泥槽,通过进泥口进入的含磁粉污泥经过除渣滤网进入磁性滚筒与圆弧挡板之间。

进一步的,进泥槽内设有用于防止污泥堆积的倾斜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磁粉分离装置内还设有溢流监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监测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测量进泥液位的液位计,固定安装于外壳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在进泥处设置一级除渣滤网,截留去除污泥中较大杂质,避免其进入磁性滚筒处,并在出磁粉处设二次过滤网,用于进一步的筛除收集的磁粉中的杂质,通过二级过滤除杂,分离磁粉中的杂质,避免杂质粘附在磁性滚筒上,影响磁粉的回收效果,提高回收的磁粉纯度;同时也避免污泥中的杂质造成堵塞问题,保证装置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贴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本体结构;3.驱动装置;4.自动贴合装置;5.外壳;6.磁性滚筒;7.进泥口;8.出泥口;9.出磁粉口;10.圆弧挡板;11.除渣滤网;12.二次过滤网;13.倾斜挡板;14.液位计;41.刮板;42.转轴;43.固定栓;44.拉伸弹簧;45.摆臂;50.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磁粉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1、固定安装于支撑架1上的本体结构2和驱动装置3,本体结构2包括外壳5和安装于外壳5内的磁性滚筒6,外壳5上设有进泥口7、出泥口8和出磁粉口9,磁性滚筒6在驱动装置3的带动下旋转吸附污泥中的磁粉,磁性滚筒6下部设有圆弧挡板10。其中,关于磁粉回收分离装置中的利用驱动装置及磁性滚筒吸附磁粉的技术,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熟知,非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故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首先在进泥口7处、圆弧挡板10顶部设有除渣滤网11,用于截留去除污泥中较大杂质,避免其进入磁性滚筒处;然后在出磁粉口9处设有二次过滤网12,用于进一步的筛除收集的磁粉中的杂质,通过二级过滤除杂,分离磁粉中的杂质,提高回收的磁粉纯度。

本实施例还对磁粉收集装置进行了设计,如图2所示的自动贴合装置的结构,自动贴合装置与磁性滚筒配合,用于收集磁粉。具体是:

自动贴合装置包括刮板41、转轴42、固定栓43、拉伸弹簧44和摆臂45,磁粉分离装置的外壳5上设有安装板50,固定栓43一端通过螺母与安装板5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伸弹簧44相连接,拉伸弹簧44的另一端与摆臂45相连接,摆臂45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转轴42固定,转轴42穿过磁粉分离装置的外壳5的两端(结合图1所示结构),刮板41向上倾斜安装于转轴42上,并与磁性滚筒6紧密贴合。

正常工作时,在拉伸弹簧44弹力的作用下,刮板41总是紧贴磁性滚筒6,从而使得磁性滚筒6上的磁粉可以被刮下。

当刮板41磨损后,刮板41和磁性滚筒6之间存在间隙。由于拉伸弹簧44处于拉伸状态,弹簧的弹力会导致弹簧缩短,从而带动摆臂45和转轴42顺时针转动,使得刮板41向下再次压在磁性滚筒6上,从而实现自动贴合磁性滚筒的功能。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除渣滤网11水平放置,一端与圆弧挡板10连接、一端与外壳5连接,除渣滤网11、圆弧挡板10与进泥口7之间的空间构成进泥槽,通过进泥口7进入的含磁粉污泥经过除渣滤网11进入磁性滚筒6与圆弧挡板10之间,通过磁性滚筒6吸附磁粉,并通过自动贴合装置刮除磁性滚筒6上吸附的磁粉,收集的磁粉可再次加入反应池中参与磁絮凝沉淀。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除渣滤网11垂直放置,一端与圆弧挡板10顶部连接、一端悬空,除渣滤网11、圆弧挡板10与进泥口7之间的空间构成进泥槽,通过进泥口7进入的含磁粉污泥经过除渣滤网11进入磁性滚筒6与圆弧挡板10之间,通过磁性滚筒6吸附磁粉,并通过自动贴合装置刮除磁性滚筒6上吸附的磁粉,收集的磁粉可再次加入反应池中参与磁絮凝沉淀。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3和图4中所示,进泥槽内设有倾斜挡板13,用于防止污泥堆积。如果圆弧挡板10与外壳5的底部贴合,那么在圆弧挡板10与外壳5之间必然具有夹角;如果圆弧挡板10与外壳5的底部不贴合,那么在圆弧挡板10与外壳5之间具有间隙。设置倾斜挡板13,由进泥口7进入的污泥不会在进泥槽内堆积,也可防止污泥未经过磁粉分离而直接由出泥口8排出。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磁粉分离装置内还设有溢流监测装置。溢流监测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测量进泥液位的液位计14,固定安装于外壳5上,实时监测进泥的液位,防止污泥液位过高,影响磁粉分离。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