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基复合材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591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纸基复合材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及回收废纸基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装置。
废旧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不仅在经济上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减轻环境污染及维护生态平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由于复合材料——复合纸的大量使用,所以日益引起人们对该种材料回收的重视。
在涉及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方面,民主德国公开了一项复合纸的的回收技术,该技术先将纸/薄膜复合材料在碎浆机中进行间歇分离,用浓缩纤维的回水稀释并洗出塑料,把回收的残留塑料冲稀,最后,纤维原料经洗涤分选切断浓缩贮存磨浆稀释后用旋流式净化器进行净化除去铝颗粒(回收铅)。该技术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有碎浆机、振筛、旋流式净化器、除砂器、筛分器、精浆机等。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废纸经碎浆机碎解后,使塑料和铝箔成为小碎屑,这种轻体物质极易堵塞筛孔排出口,须经常停机清除;废纸在处理过程中纤维切断程度显著增加,影响了强度所属设备种类多、工序多,难以普遍推广,不利于迅速就地回收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简单装置即可把纸塑复合材料分离成纤维和塑料,它不须要庞杂的设备,因而大大降低了操作装置费用。由于规模小、造价低廉,可以分散使用,适合乡镇企业使用。通过对两组分的有效回收,有助于使废旧物料作为二次资源重复利用,既减轻了环境的负荷,又促进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附加装置——高浓除砂器、涡流除砂器及流体杂质分离器,使得纸铝一类的复合材料所含的纤维、铝箔被回收。
本装置外形的上部与底部为一圆柱形,中部为一倒置的圆台,在装置内有一个可抽出的圆筒形网笼,网笼由框架和丝网构成,在框架上部有一环状外沿,其环形面宽度为装置半径与网笼半径之差。装置内壁表面轴向方向上有数根筋棱。在装置本体外侧有一支撑架,在支撑架上有一个可以上下升降并能水平方向上自由旋转的承重台,在承重台上装有电机及安装在电机主轴上的推动器(叶轮)。当进行分离时,推动器由装置顶部探入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借助水溶液的作用,对基材的润胀和渗透,各组分之间产生微许分层,所以降低分离处理时间,能源消耗降低。在完成润胀和渗透条件下,经搅拌、挤压、柔搓、纤维之间的摩擦等一系列过程,使得纤维从膜片分离开来,并经离心力作用,通过网笼孔眼甩向容器的四壁,特别是受到容器上筋棱的阻力而减速下降,滑向集料口,塑膜则留于网笼内。
另外,网笼的丝网也起到一个振筛的作用,分离了纤维和塑料,所以这样简化了工艺,减少了工序过程,降低了设备的投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不产生碎解,即不对塑料进行破碎。该装置不对纤维进行切断,纤维强度不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
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该装置由外壳(1)、筋棱(2)和网笼(5)所组成,网笼(5)由框架(3)和金属丝网(4)构成,该网笼为圆筒状,用8目单织丰斜纹磷铜网衬手框架内侧面和底面,网笼网面平整,网身有一定的挺度,网笼可由装置内拉出和装入。
在分离过程中,位于网笼内已经离解的纤维在推动器叶轮(8)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网孔而被甩向网笼外环流区域(6),经与装置器壁特别是筋棱(2)的碰撞,在重力作用下滑向侧锥形集料区(7),塑料则留于网笼(5)内。
装置外有一个可上下升降可在水平方向自由旋转的承重合,承重台上的电机带动旋转轴上叶轮(8)可探入装置内工作。叶轮为螺旋桨式,高速旋转引起轴向流动的搅动器件是三瓣叶片,转速不低于1500rpm。强烈端动,形成高剪切水流。蒸汽入口管(9)可使用废汽或热水,(10)为热电偶温度计插孔。
权利要求1.一种废纸基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它包括传动部分、承重台,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本体外形上部与底部为圆柱形,中部为一倒置的圆台,体内有一可抽出的网笼(5),网笼(5)由框架(3)和丝网(4)构成,电机主轴上装有推动器叶轮(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及回收废纸基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装置。该装置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固定的倒置圆台所构成的圆筒内有一可装入和拉出的活动式网笼。该装置借助于水溶液对回收材料的润胀和渗透,在机械力作用下,使材料经搅拌、挤压、揉搓、纤维之间摩擦等过程,各组分之间由微许分层到纤维逐渐从回收材料上脱落,从而使材料得以分离、回收。本装置结构简单,回收率较高,且无污染。利用本装置可简便、有效地从纸塑、纸铝、回收料中回收纸浆、塑料和铝箔。
文档编号B09B3/00GK2081766SQ8920874
公开日1991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4日
发明者郭增春 申请人:郭增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