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含盐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680271阅读:来源:国知局
去除大颗粒固体污染物后,用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调节其PH为7.0,再将其引入至处理池中,利用微生物管将上述制备的驯化的微生物引入至处理池中,引入的量与含盐污水按质量比为1:100,对其进行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150r/min,搅拌45min,静置2h;待静置完成后,取下层含盐废水,并以60mL/min的流速向废水中通入粉末状活性炭,并控制温度为30°C,通入的量与含盐废水的质量比为1:2,待通入完成后,搅拌45min后,过滤,排出即可。处理后的废水中无论是含盐量与含有机物都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处理效率提高了 10% ;处理步骤简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成本低。
[0009]实例2
首先取含盐废水排放的沟边土壤与含盐废水按比例I: 15置于曝气池中进行混合搅拌,待搅拌完成后,从其底部对其充入空气并进行曝气,每隔1min曝气一次,总共曝气5次,使得曝气池的溶解氧浓度3mg/L;待曝气结束后,使其静置60min,并从底泥中筛选出培养的枯草杆菌,嗜盐菌,光合杆菌置于底泥发酵罐中,其中枯草杆菌,嗜盐菌,光合杆菌按个数比为1:1:1,且占底泥总浓度10%,对其进行培养;每隔25min,向其均匀洒入营养剂,培养20h,直至微生物菌群的密度达到107CFU/mL时,将其引入至微生物驯化池,并向驯化池中加入驯化池体积1%的生物复合菌液,再次进行营养培养,待培养12h,得到驯化的微生物,所述的营养剂按重量份数计,30份的磷酸二氢钾,25份氨基酸,45份硫酸镁混合而成;将所需处理的含盐废水经过孔径为70目格栅过滤,去除大颗粒固体污染物后,用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调节其PH为6.5,再将其引入至处理池中,利用微生物管将上述制备的驯化的微生物引入至处理池中,引入的量与含盐污水按质量比为1:100,对其进行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120r/min,搅拌30min,静置I;待静置完成后,取下层含盐废水,并以50mL/min的流速向废水中通入粉末状活性炭,并控制温度为15°C,通入的量与含盐废水的质量比为1:2,待通入完成后,搅拌30min后,过滤,排出即可。处理后的废水中无论是含盐量与含有机物都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处理效率提高了 7 % ;处理步骤简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成本低。
[0010]实例3
首先取含盐废水排放的沟边土壤与含盐废水按比例I: 16置于曝气池中进行混合搅拌,待搅拌完成后,从其底部对其充入空气并进行曝气,每隔12min曝气一次,总共曝气5次,使得曝气池的溶解氧浓度3mg/L;待曝气结束后,使其静置55min,并从底泥中筛选出培养的枯草杆菌,嗜盐菌,光合杆菌置于底泥发酵罐中,其中枯草杆菌,嗜盐菌,光合杆菌按个数比为1:1: I,且占底泥总浓度12%,对其进行培养;每隔27min,向其均匀洒入营养剂,培养23h,直至微生物菌群的密度达到107CFU/mL时,将其引入至微生物驯化池,并向驯化池中加入驯化池体积1%的生物复合菌液,再次进行营养培养,待培养14h,得到驯化的微生物,所述的营养剂按重量份数计,35份的磷酸二氢钾,20份氨基酸,45份硫酸镁混合而成;将所需处理的含盐废水经过孔径为75目格栅过滤,去除大颗粒固体污染物后,用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调节其PH为6.7,再将其引入至处理池中,利用微生物管将上述制备的驯化的微生物引入至处理池中,引入的量与含盐污水按质量比为1:100,对其进行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130r/min,搅拌40min,静置Ih;待静置完成后,取下层含盐废水,并以55mL/min的流速向废水中通入粉末状活性炭,并控制温度为20°C,通入的量与含盐废水的质量比为1:2,待通入完成后,搅拌40min后,过滤,排出即可。处理后的废水中无论是含盐量与含有机物都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处理效率提高了 5 % ;处理步骤简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成本低。
【主权项】
1.一种去除含盐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取含盐废水排放的沟边土壤与含盐废水按比例1:15?1:20置于曝气池中进行混合搅拌,待搅拌完成后,从其底部对其充入空气并进行曝气,每隔10?15min曝气一次,总共曝气5?6次,使得曝气池的溶解氧浓度3?4mg/L; (2)待曝气结束后,使其静置50?60min,并从底泥中筛选出培养的枯草杆菌,嗜盐菌,光合杆菌置于底泥发酵罐中,其中枯草杆菌,嗜盐菌,光合杆菌按个数比为1:1:1,且占底泥总浓度1?15%,对其进行培养; (3)每隔25?30min,向其均匀洒入营养剂,培养20?24h,直至微生物菌群的密度达到17CFUAiL时,将其引入至微生物驯化池,并向驯化池中加入驯化池体积I?2 %的生物复合菌液,再次进行营养培养,待培养12?20h,得到驯化的微生物,所述的营养剂按重量份数计,30?40份的磷酸二氢钾,20?25份氨基酸,40?45份硫酸镁混合而成; (4)将所需处理的含盐废水经过孔径为70?80目格栅过滤,去除大颗粒固体污染物后,用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调节其pH为6.5?7.0,再将其引入至处理池中,利用微生物管将上述制备的驯化的微生物引入至处理池中,引入的量与含盐污水按质量比为I: 100,对其进行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120?150r/min,搅拌30?45min,静置I?2h; (5)待静置完成后,取下层含盐废水,并以50?60mL/min的流速向废水中通入粉末状活性炭,并控制温度为15?30°C,通入的量与含盐废水的质量比为1:2,待通入完成后,搅拌30?45min后,过滤,排出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含盐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取含盐废水排放的沟边土壤与含盐废水按比例置于曝气池中进行混合搅拌后进行曝气,待曝气结束后,使其静置,并从底泥中筛选出培养的枯草杆菌,嗜盐菌,光合杆菌置于底泥发酵罐中,对其进行培养,向其均匀洒入营养剂,培氧后,将其引入至微生物驯化池,并向驯化池中加入生物复合菌液,再次进行营养培养,后放入过滤后的含盐废水中,静置,取下层含盐废水,向废水中通入粉末状活性炭,排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处理后的废水中无论是含盐量与含有机物都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处理效率提高了5~10%。
【IPC分类】C02F3/34, C02F101/30, C02F9/14
【公开号】CN105439380
【申请号】CN201510920134
【发明人】黄勇, 薛红娟
【申请人】常州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