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浮沉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7933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新型气浮沉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沉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浮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溶气气浮装置从溶解空气和析出条件可分为真空气浮装置和加压溶气气浮装置,但真空气浮装置存在溶解度低、气泡释放有限,需要真空装置,运行维护困难等缺点,因此,为了使装置达到最佳处理性能,亟需一种新型气浮沉降装置。而且传统气浮装置通过溶气罐静压溶气,必须配有一系列相关装置,如空压机、溶气罐、水栗、控制系统、释放器、阀等,由于不能做到气体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减压释放后容易产生大气泡,影响气浮处理效果。本公司的气浮沉降装置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形成浮渣层,从水中分离出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摒除常规气浮装置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气浮沉降装置,即一种加压溶气气浮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用以下技术方法实现的:该新型气浮沉降装置由溶气系统、气浮池、刮渣机、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控制系统、加压栗、压力容器罐和配套设备等组成。
[0005]所述溶气系统采用EDUR气液多相栗作为溶气栗,气液多相流栗水平安装,栗和电机同轴,采用机械密封。将空气和回流水一起从栗进口管道直接吸入,利用该栗特殊的叶轮结构,高速旋转的多级叶轮将吸入的空气多次切割成小气泡,并将切割后的小气泡在栗内的高压环境中瞬间溶解于回流污水中。再经过减压阀释放成乳白色的溶气水,使絮凝颗粒上浮,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通过溶气栗产生的气泡直径可以小于30微米,吸入空气最大溶解度达到100%,溶气水中最大含气量达到30%,栗的性能在流量变化和气量波动时十分稳定。溶气栗在气浮沉降箱内部通入溶气水,大量的微小气泡与注水井返出液充分接触,使非水溶性微小油珠、悬浮物附着在微小气泡上,增大其浮力,使其迅速上浮,从而使液体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大部分变为浮油。通过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将上浮的油和悬浮物刮到集油槽,通过集油管将浮渣送到油箱,通过集水管将处理后的送到清水区,由三缸栗回注到井内。
[0006]所述气浮池是整机除油的核心装置,位于刮渣机的下方,其中每个区域均有排空管,可以保证箱内的液体在每个区域均可排放干净。内部通入溶气水,大量的微小气泡与注水井返出液充分接触,使非水溶性微小油珠附着在微小气泡上,增大微小油珠的浮力,使其迅速上浮,从而使液体中的乳化油及分散油的大部分变为浮油。
[0007]所述刮渣机位于气浮池上方,由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牵引完成刮渣程序。通过刮渣机的刮板将上浮的油和悬浮物刮到集油槽,通过集油管将浮渣送到油箱,通过集水管将清水送到清水区,由三缸栗回注到井内。
[0008]所述控制系统是该新型气浮沉降装置的中心,可以根据进液量设置溶气栗的参数,达到需要的除油率。
[0009]所述加压栗和压力溶气罐均设置在液体进入气浮池之前的管道上。
[0010]所述配套设施包含压力表、放气阀、减压阀等,压力容器罐配备有压力表、放气阀和减压阀,加压栗、压力容器罐、气浮池等连接官道上均设置有减压阀。
[0011]该新型旋流除砂装置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①该气浮沉降装置在油田水处理工艺中,在国内领先于其他处理工艺,除油和悬浮物的效果比较明显,除油率可达95%以上,从而降低了后续过滤器的工作负荷;②采用采用气液多相栗溶气,不但可省去其中的多数装置,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而且由于气泡细微、弥散均匀,气浮处理效果得到大幅度改善整个溶气系统采用整体型结构以便于安装,运行稳定性几乎不受液体流量和气液比波动的影响,这为气浮工艺的控制提供了极好条件;同时系统的气水比可自动调节,平衡气水比,使溶气系统达到最佳状况;④性能长期稳定、易操作易维护、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示意图。
[0014]其中I是溶气系统、2是气浮池、3是刮渣机、4是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5是控制系统、6是加压栗、7是压力容器罐,8是压力表,9是放气阀,10是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和图2所示,该新型气浮沉降装置由溶气系统1、气浮池2、刮渣机3、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4、控制系统5、加压栗6、压力容器罐7和配套设备等组成。所述溶气系统I采用EDUR气液多相栗作为溶气栗,气液多相流栗水平安装,栗和电机同轴,采用机械密封。所述气浮池2是整机除油的核心装置,位于刮渣机的3下方,其中每个区域均有排空管,可以保证箱内的液体在每个区域均可排放干净。所述刮渣机3位于气浮池2上方,由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4牵引完成刮渣程序。所述控制系统5是该新型气浮沉降装置的中心。所述加压栗6和压力溶气罐7均设置在液体进入气浮池之前的管道上。所述配套设施包含压力表8、放气阀9、减压阀10等,压力容器罐配备有压力表、放气阀和减压阀,加压栗、压力容器罐、气浮池等连接官道上均设置有减压阀。
[0016]具体实施例为,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新型气浮沉降装置是通过在气浮沉降箱底部安装EDUR气液多相栗作为溶气栗,通过溶气栗产生的气泡直径可以小于30微米,吸入空气最大溶解度达到100%,溶气水中最大含气量达到30%,栗的性能在流量变化和气量波动时十分稳定。溶气栗在气浮沉降箱内部通入溶气水,大量的微小气泡与注水井返出液充分接触,使非水溶性微小油珠、悬浮物附着在微小气泡上,增大其浮力,使其迅速上浮,从而使液体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大部分变为浮油。通过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将上浮的油和悬浮物刮到集油槽,通过集油管将浮渣送到油箱,通过集水管将处理后的送到清水区,由三缸栗回注到井内。气浮在油田水处理工艺中,在国内领先于其他处理工艺,除油和悬浮物的效果比较明显,除油率可达95%以上,从而降低了后续过滤器的工作负荷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18]应当指出,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条件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的方案,这些变化的方案也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气浮沉降装置,由溶气系统、气浮池、刮渣机、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控制系统、加压栗、压力容器罐和配套设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系统采用m)UR气液多相栗作为溶气栗,气液多相栗水平安装,栗和电机同轴,采用机械密封;所述气浮池是整机除油的核心装置,位于刮渣机的下方,其中每个区域均有排空管,可以保证箱内的液体在每个区域均可排放干净;所述刮渣机位于气浮池上方,由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牵引完成刮渣程序;所述加压栗和压力容器罐均设置在液体进入气浮池之前的管道上;所述配套设备包含压力表、放气阀、减压阀,压力容器罐配备有压力表、放气阀和减压阀,加压栗、压力容器罐、气浮池连接官道上均设置有减压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浮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将上浮的油和悬浮物刮到集油槽,通过集油管将浮渣送到油箱,通过集水管将处理后的送到清水区,由三缸栗回注到井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浮沉降装置。该装置由溶气系统、气浮池、刮渣机、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控制系统、加压泵、压力容器罐和配套设备等组成。溶气系统采用EDUR气液多相泵作为溶气泵,气液多相流泵水平安装,泵和电机同轴,采用机械密封。气浮池位于刮渣机的下方,其中每个区域均有排空管,可以保证箱内的液体在每个区域均可排放干净。刮渣机位于气浮池上方,由液压马达驱动链式刮板系统牵引完成刮渣程序。加压泵和压力溶气罐均设置在液体进入气浮池之前的管道上。配套设施包含压力表、放气阀、减压阀等,压力容器罐配备有压力表、放气阀和减压阀,加压泵、压力容器罐、气浮池等连接官道上均设置有减压阀。使用方便,环保节能安全。
【IPC分类】C02F1/40, C02F1/24
【公开号】CN204848331
【申请号】CN201520468790
【发明人】张建华, 王振东, 张振, 马潮, 李未琴, 顾景隆, 王薇, 王燕燕, 孙东磊, 田艳松, 郭玉凤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