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181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回收装置,特别是食品厂等的浮渣、炼铁厂等的浮油的液体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食品厂浮渣或炼铁厂等的浮油的液体予以回收的回收装置中,已有各种各样的提案,并提供于实用上。而这些以往的装置中,由浮筒使液体流入于回收管内的开口部,流入堰浮在液面的构造者占大部分,而使含有比重较轻的的液体越过上述流入堰,从其开口部引进于回管内的构成。
然而,在于这些液体回收装置中,由于其构造的关系,对于含有比重较轻的油的液体的回收并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对于黏度高的油,浮渣等的回收时,会卡在流入堰的开口部,不能顺利的回收,又如由于风等,其液面产生起伏时,开口部也会同样的摇动,而产生回收困难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回收装置,不仅对于比重较轻的油,而且对于黏度高的油或浮渣等也可确实的回收,并在液面起伏时对漂浮物的回收有优越的表现。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回收装置包含一种液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由主浮筒所支承而浮在液体上,并具流入口的回收管;流入堰,活动的套在该回收管外围,并由闸门浮筒所支承而浮在液体上;排出管,设在上述回收管的下部。
上述流入堰具其中央部位为缩径形状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的缩径部分是向外形成V字状槽,该V字状槽的槽底是形成愈靠近上述开口部愈升高的斜坡。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体回收装置的上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中泵浦与浮筒、刮片马达的连接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流入堰的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流入堰的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流入堰的仰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驱动部和收集装置连接关系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例液体回收装置的上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例液体回收装置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浮筒;2闸门浮筒;1a主浮筒上半部;1b主浮筒下半部;4喇叭状吸入口;5闸门连杆导板;6主浮筒框架;7闸门浮筒框架;8主浮筒导管;9闸门浮筒导管;10旋转轴;11闸门浮筒止回装置;12旋转接头;13V字状槽;21水中泵浦;22大R角;23圆盘塑料壳;25电缆保护台;26塑料管;27刮片马达;28滑板叶片;30流入堰;31凸起;32收集装置;37可动杆;35驱动部;32收集装置;36凹槽;39旋转圆盘;40螺丝;41磁铁;44箱子;44a第一空间;44b第二空间;44c第三空间;46输出轴;47旋转圆盘;48螺丝;49磁铁;5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回收装置(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包含由配置成三角形的三只主浮筒1支承,其中主浮筒液面上半部1a体积缩小,增加流动面积,减少回收物干涉,主浮筒液面下半部1b体积加大,增加承受水中泵浦21重量的浮力,可浮在液体(水)上而具喇叭状吸入口4的回收管;流入堰30可活动的套在该回收管外围,由配置成三角形的三只闸门浮筒2所支承,可浮在液体上,且可使油、浮渣、垃圾等漂浮物和液体一起由上述喇叭状吸入口4流入于上述回收管内;排出管设在上述回收管的下部,以排出该回收管内的液体;收集装置32设在于上述流入堰30的开口部位置;及间接性地使该刮板叶片28转动的驱动部35为主要的构成。
回收管由管主体及以螺纹接合在该管主体上部而形成为喇叭状吸入口4的圆锥状部所构成,且在上述管主体的下部以连接件连接于可排出回收管内的液体或混在其中的浮渣等的排出管。上述圆锥状部作为与套在其上而可活动的流入堰30之间的密封部。
三只主浮筒1的中央上下方向,分别贯穿金属制的,其末端有螺纹的棒构件,并为了防止上述主浮筒1从该棒构件脱落,在其上下部位以螺帽加以固定。上述主浮筒1的下部制成棒状构件的主浮筒导管8,其主浮筒导管8另一头端是以固定在螺纹圆盘塑料壳23内。为防止三只闸门浮筒2浮在液体上的状态下转动,而在上述回收管的顶端附近设有竖立的阻挡构件11。
从上述主浮筒1的上部突出的棒构件端相互之间,以连杆6相连,该连杆6以螺帽固定在棒构件上。又在连杆6的内侧装有承载驱动部35用的承载板。
在上述构成中,回收管由三只主浮筒1所支承,浮在液体上,且,形成为可对应于该液体的液面的变化。即,转动构成上述回收管的管主体,由装在该圆盘塑料壳23支承构件的三只主浮筒1,使构成回收管的喇叭状吸入口4的圆锥状部对应于液体的液面。
配置在三只主浮筒1内侧的三只闸门浮筒2是在其中央上部设有突出的轴构件14,而这些轴构件14相互之间是以闸门浮筒框架7所连接。又该闸门浮筒框架7是以固定件固定在轴构件14,使其不致于脱落。上述各闸门浮筒2的内侧面的下部设有向水平方向突出的闸门浮筒导管9,其前端是固定于可活动的套在构成回收管的喇叭状吸入口4的圆锥状部外围而可使液体3和油、浮渣、垃圾等漂浮物流入于上述回收管内的筒状流入堰30的侧面。
上述流入堰30由三只闸门浮筒2支承,可浮在液体上,且形成为经介以三只闸门浮筒2,可对应于液体的液面的变化而上下移动,此外,上述三只闸门浮筒2是由竖立在回收管顶端附近的闸门浮筒止回装置11阻止其在液面上转动。
在流入堰30内孔侧如鸟喙状凸起31(参见图3、图4及图5所示),上部形成具中央部位为缩径形状而连绕到两侧的一对扇形状的开口部,且,在该开口部的缩径部分的两侧,向外形成V字状槽13。而该V字状槽13的槽底是形成为从外端愈靠近上述开口部愈升高的斜坡,其中流入堰30内侧设计成大R角32,水中泵浦21吸入油水其油水黏度沿圆弧流入,流入口中心形成排气孔,不致吸入空气而产生脉动现象。
在面临于设在流入堰30上部的具扇形状的一对开口部的位置,设有将形成在该开口部的缩径部分两侧的V字状槽13上的油、浮渣、垃圾等漂浮搜刮,使其流入于回收管内的收集装置32,该收集装置32是追随于构成驱动部35的一部分的刮片马达27的转动需间接性地转动(请参考图6所示),该刮片马达27被收容于箱子44中所划分的完全密封的第一空间44a空间内,而该箱子44设置在由三只主浮筒1所支承的承载板的中央。
收集装置32装在该旋转轴10上,可由形成该旋转轴10两侧的轴向凹槽36的引导而使可动杆37上下方向移动;该可动杆37上以黏接、螺丝、焊接等适当手段固定滑板叶片28。在上述旋转轴10的顶端,以螺丝40固定旋转圆盘39,在该旋转圆盘39的顶面靠外围处,相隔所定间隔埋置磁铁41;上述旋转圆盘39被收容在箱子44中所划分的第三空间44c空间内。
滑板叶片28由金属或可塑性树脂、橡胶等制成。收集装置32并不只限于此,例如可在旋转圆盘39的下面设置滑板叶片28,且,在该圆盘的中央设方形贯通孔,并使旋转轴10形成为对于该贯通孔的方形轴,而将旋转圆盘装在该方形轴以使其可上下移动的构成。
在构成驱动部35的刮片马达27的输出轴46上,以螺丝48固定同样构成为驱动部35的旋转圆盘47,在该旋转圆盘47的底面靠外围处,所定相同间隔埋置磁铁49。该磁铁49是和上述所定间隔埋置在旋转圆盘39顶面靠外围的磁铁41互以磁力相吸引,以使上述旋转圆盘39可追随于旋转圆盘47的转动,而间接性地转动。上述旋转圆盘47被收容在箱子44中所划分的完全密封的第二空间44b内。上述第二空间44b和第3空间44c之间设有隔板50。
液体回收装置乃如上述的构成,使用时首先使液体回收装置浮在有浮油的液体(水)上。在此情形时,回收泵、液体分离装置、油回收贮蓄槽等所构成的附属设备(图未表示)设置在陆地上,而上述液体回收装置的排出管以连接管连接在上述回收泵。又,转动构成回收管的管主体,以螺纹咬合在管主体的支承构件上下移动,而使构成回收管的流入口的圆锥状部,经介以固定在该支承构件的三只主浮筒2对应于液体的液面。
其次,在此状态下,回收泵受到控制而开动时,浮油和液体(水)会同时经由流入堰30的开口部流入于回收管的喇叭状入口3,经过排水管由上述水中泵浦21送到液体分离装置内,分离成为油和水,水会被回送到供水区,油会贮蓄在油回收贮蓄槽内。
然而,液体中,如有浮渣和垃圾等漂浮物和油同时存在时,该漂浮物难于从流入堰28的开口部流入于回收管内,但会引导到形成在上述开口部两侧的V字状槽13内,而由上述驱动部35使收集装置32的滑板叶片28转动时,可强制性的搜刮积存在上述V字状槽13上的漂浮物,使其顺着上述V字状槽13的倾斜面升高,而和浮油一起引进于回收管内予以回收。
又,收集装置32的滑板叶片28可在于旋转轴10的上下方向移动,因而液体的液面如由于风等而变化使流入堰30的开口部上下摇动时,也可追随其摇动而对应于液面。
又,以刮片马达27为驱动源的驱动部35,和固定在该驱动部35的输出轴46的旋转圆盘47是被收在箱子44内的完全密封的各空间,因而,对于使用在人孔或地下室等湿度高的地方或会浇到水的船上等,具充分的耐用性,可安心的使用。
其次图7及图8是液体回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本例中三只主浮筒1和三只闸门浮筒2的形状也不同。而其它的构成是相同,因而附与相同符号,略其说明。
在本例中,也可获得和上述同样的结果。
如上述构成,由于主浮筒所支承而浮在液体上,具流入口的回收管;和可活动的套在该回收管外围,并由闸门浮筒所支承而浮在液体上的流入堰,因而液体的液面如受到风、水流等影响而起伏变化,引起回收管的摇动时,流入堰的开口部也会追随其摇动,而可将油、浮渣、垃圾等漂浮物予以回收。
并且在面临于流入堰的开口部的位置设有收集装置,因而可由该收集装置将浮渣、垃圾等漂浮物和浮油一起搜刮,经常而确实的将其回收到回收管内。上述收集装置是追随于被主浮筒所支承的驱动部的转动而间接性的转动,因而收集装置如被垃圾等卡住而不能转动时,也可防止驱动部的烧损。
此外,驱动部被收容在完全密封的箱子内,因而使用在地上室等湿度高的地方,或会浇到水的船上等也具充分的耐用性。
此外,由于其流入堰是具其中央部位为缩径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的缩径部分是向外形成V字状槽,该V字状槽的槽底形成为愈靠近上述开口部愈升高的斜坡,因而,被引导到上述V字状槽内的浮渣、垃圾等漂浮物可和浮油一起顺着上述V字状槽的斜面,顺利的越过流入堰,引进于回收管内,予以回收。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由主浮筒所支承而浮在液体上,并具流入口的回收管;流入堰,活动的套在该回收管外围,并由闸门浮筒所支承而浮在液体上;排出管,设在上述回收管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的液体回收装置,其中主浮筒液面上半部体积缩小,主浮筒液面下半部体积加大。
3.如权利要求1的液体回收装置,其中流入堰内侧为大R角。
4.如权利要求1的液体回收装置,其中流入堰上部具有扇形的一对开口部,开口部的缩径部分两侧设有V字状槽,驱动部被收容在完全密封的箱子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回收装置,其中上述流入堰内孔侧凸起,中央部位为缩径形状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的缩径部分是向外形成V字状槽,而该V字状槽的槽底是形成为愈靠近上述开口部愈升高的斜坡。
6.如权利要求4的液体回收装置,其中由驱动部构成的刮片马达输出轴及旋转圆盘以螺丝固定,在该旋转圆盘的底面靠外围处以相同间隔埋置磁铁,该磁铁与带动旋转轴的旋转圆盘顶面靠外围的磁铁互以磁力相吸引。
7.如权利要求1的液体回收装置,其中回收管由管主体及以螺纹接合在该管主体上部而形成的流入口的圆锥状部所构成,且在上述管主体的下部以连接件连接于可排出回收管内的液体或混在其中的浮渣等的排出管。
8.如权利要求1的液体回收装置,其中主浮筒的中央上下方向,分别贯穿金属其末端有螺纹的棒构件,在其上下部位以螺帽加以固定,主浮筒的下部制成棒状构件的主浮筒导管,其主浮筒导管另一头端固定在螺纹圆盘塑料壳内。
9.如权利要求1的液体回收装置,其中在上述回收管的顶端附近设有竖立的阻挡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体回收装置,其不仅对于比重轻的油,而且对黏度高的油或浮渣等,亦可确实予以回收,且可防止水侵入于驱动部,避免其故障。本实用新型包含由主浮筒所支承而浮在液体上,并具流入口的回收管;流入堰,活动的套在该回收管外围,并由闸门浮筒所支承而浮在液体上;排出管,设在上述回收管的下部。
文档编号B01D17/032GK2642382SQ0320693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1日
发明者森洋二 申请人:台湾华尔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