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496771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及高效脱硫除尘方法,特别是一种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号为2811222及4047910及中国专利号为00259070.0的文献均公开了一种 离心湿式除尘器,用于除去气体介质中的尘粒。但是,上述装置利用离心力原理除尘时, 对大颗粒效果很好,而对直径在微米尺度的微细尘粒则除尘效果并不很好,因此,这种设 备适合于除去直径相对较大的粉尘,对于直径很小的粉尘,例如,直径在微米尺度的粉尘, 其除尘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仅依靠离心方式脱水,难以除去气体中直径小于20Pm的水 滴,致使部分粉尘以含尘水滴形式排入大气,造成二次污染;部分气体在内部形成往复循环 回路,增加了不必要的能耗;不能应用于脱硫,而相当一部分含尘烟气中有二氧化硫的存 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离心湿式除尘器不能有效除去微小颗粒粉尘的缺陷,提供一种对含尘 气流中大小颗粒均能有效去除的湿式高效除尘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预净化塔、动力系统和净化分离塔,所述预净化塔横截 面为圆形,其下侧设置有切向进气口,上侧设置有动力系统的进气口,预净化塔的底部设 置有污水出口,顶部之上设置有喷水结构;所述净化分离塔的下侧设置有动力系统的出气 口,上部设置有清洁气体出口,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风机、电机和 传动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的风机为叶片式风机,所述动力系统内设置有喷向风机叶片和轮 毂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净化塔内设置有稳流柱,喷水结构在稳流柱外壁和预 净化塔内壁上形成水膜,稳流柱的底端位于预净化塔的底端,顶端封闭且位于预净化塔上 部动力系统进气口区域,所述稳流柱的直径大于细微粉尘与气流同时旋转上升的回转直径。所述切向进气口的风速为18-22米/秒,预净化塔的圆截面积与切向进气口面积之比值 在7-10之间,稳流柱的直径与预净化塔的直径比值在0.25-0.4之间。稳流柱的顶部与预净化塔内壁之间装有隔离片,隔离片呈现水平状。隔离片将旋流气体转化为直流气体。稳流柱的直径是有要求的,如果直径过大,则导致预净化塔内的气流速度增大,使除 去大颗粒粉尘的除尘效率下降,如果直径过小,则稳流柱上的水膜不能接触到旋转上升的 细微粉尘,失去除尘效果, 一般取切向进气口的风速取为18-22米/秒,预净化塔的圆截面 积与切向进气口面积之比值在7-10之间,稳流柱的直径与预净化塔的直径比值在0.25-0.4 之间。保证了稳流柱的直径大于细微粉尘在与气流同时旋转上升的回转直径。所述净化分离塔的下侧动力系统的出气口与清洁气体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净化分离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含尘水收集的锥形漏斗,所述锥形漏斗内设置有长 条形档板。锥形漏斗的底部设有在含尘水重量作用下自动打开的重力平衡阀。所述重力平 衡阀包括密封板、作为转轴的铰点、配重缍,所述铰点位于密封板上,铰点一侧的密封板 贴紧锥形漏斗底部开口,另一侧的密封板上设置配重锤,所述铰点与铰座相连,所述铰座 安装在锥形漏斗上。所述锥形漏斗的出口为重力平衡阀转动时形成的开口。在所述净化分离塔内,所述动力系统出气口的上方与净化分离塔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向 下喷水的水雾喷淋装置。所述预净化塔和所述净化分离塔外筒体的直径相同,上下连接为一体,且净化分离塔 位于预净化塔的上部,所述净化分离塔底部的锥形漏斗探入所述预净化塔内。所述重力平 衡阀关闭时,净化分离塔和预净化塔不能相通。所述重力平衡阀开启时,净化塔内的含尘 水排入预净化塔。所述预净化塔顶部之上设置的喷水结构为上述的水雾喷淋装置。上述喷水结构、射流装置和水雾喷淋装置的喷淋水采用碱液,能脱去含尘烟气中的二 氧化硫。所述净化分离塔的下侧动力系统的出气口与清洁气体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还设置有第二 稳流柱,所述第二稳流柱顶端封闭,其直径与净化塔直径之比值在0.2-0.3之间,所述气液 分离器位于第二稳流柱顶端与清洁气体出口之间或者位于第二稳流柱外壁与净化分离塔内 壁之间的环行区域内。采用上述湿式高效除尘装置的湿式高效除尘方法,包括预净化工艺、动力洗涤工艺、 气液分离工艺,所述预净化工艺是在具有稳流柱的预净化塔内完成的,即含尘气体沿所述 预净化塔下侧的切向进气口从切线方向高速进入预净化塔底部,沿稳流柱外壁与预净化塔5内壁形成的环形通道形成向上的旋流,通过隔离片后,气体由旋流转化直线流,从预净化 塔上部侧壁的动力系统的进气口排出到动力系统内,同时,预净化塔顶部之上有喷水向下 喷淋,喷淋水在净化塔内壁和稳流柱外壁形成内外双层水膜流向塔底,并在环形通道内形 成水滴落入塔底;所述动力洗涤工艺包括电机带动叶片式风机为气体进入和排出预净化塔 和净化分离塔及在动力系统内的运动提供动力,和射流装置向高速转动的叶片及轮毂喷水; 气液分离工艺是在净化分离塔内完成的,将从动力系统排出的气体经过气液分离器,使水 分与气体分离。所述动力洗涤工艺和气液分离工艺之间还设置有雾化除尘工艺,所述雾化除尘工艺是 在净化分离塔内完成的,所述雾化除尘工艺是对从动力系统排出并进入到净化分离塔的气 体进行雾化喷淋处理,使气流被清洗,然后气体在净化分离塔内绕第二稳流柱作旋流运动, 通过气液分离器,从其顶部排出。所述净化分离塔内与气体分开的水分沿净化分离塔进入底部设置的锥形料斗,通过重 力平衡阀的开启排出净化分离塔。技术效果-本发明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由于在预净化塔内设置有稳流柱,稳流柱的直径是有要 求的,如果直径过小,则稳流柱上的水膜不能接触到旋转上升的细微粉尘,失去除尘效果, 因此所述稳流柱的直径大于细微粉尘与气流同时旋转上升的回转直径。因此本发明对含尘 气流中大小颗粒均能有效去除。稳流柱不但能使含尘气体只能绕稳流柱平稳旋转上升,而且在绕稳流柱旋转的过程中,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气体中颗粒大的粉尘被甩至预净化塔内壁,被水膜捕获;而更细微的 颗粒由于所受的离心力小,旋转的半径小,且对于旋转半径小于稳流柱半径的细微灰尘, 将在运动过程中碰撞到稳流柱的外壁,而被其上的水膜捕获;加上喷水结构的喷水,在环 形通道内运动的粉尘一部分因碰撞作用被下落的水滴捕获,捕获了粉尘的水膜及水滴流入 预净化塔底部形成含尘水。预净化塔的底部设有排污口,便于含尘水的收集和排出。因此, 本发明在预净化塔采用稳流柱能较好地对含尘气流中大小颗粒均能有效去除。如果稳流柱直径过大,则导致预净化塔内的气流速度增大,使除去大颗粒粉尘的除尘 效率下降, 一般取切向进气口的风速18-22米/秒,预净化塔的圆截面积与切向进气口面积 之比值在7-10之间,稳流柱的直径与预净化塔的直径比值在0.25-0.4之间。这样的数值范 围能保证大小颗粒粉尘的除尘效果。净化分离塔的下侧动力系统的出气口与清洁气体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置有气液分离 器,能使水分与气体有效分离。在净化分离塔内,所述动力系统出气口的上方与净化分离塔内之间设置有向下的水雾 喷淋装置,再次对气体进行清洗。动力系统内的射流和水雾喷淋使气体中的灰尘被水滴捕获,成为含尘水滴,与气流一 起运动,在离心力作用下, 一般大于20Pm的水滴碰到净化分离塔内壁而与气体分离,颗 粒小于20Pra的水滴,在经过气液分离器时,通过气液分离器的碰撞和捕捉效用,水滴与 气体分离。水滴通过聚合,在气液分离器上形式大水滴,流入净化分离塔底部。防止了粉 尘以水滴的形式排入大气,避免了粉尘的二次污染。净化分离塔的底部设有锥形料斗,以便于含尘水的收集,锥斗内设有长条形挡板,可 以防止气流产生进入锥形料斗的旋风。锥形料斗的底部安装有重力平衡阀,重力平衡阀一般是关闭的,使锥形料斗的底部与 预净化塔的顶部不能直接相通。防止了气体从净化分离塔向下进入预净化塔与风机之间形 成局部往复循环回路而降低能耗。。当料斗内含尘水聚集到一定程度,重力平衡阀在含尘水 的重力作用下开启,含尘水通过平衡阀的开口排入预净化塔的顶部。预净化塔和净化分离塔一体化可以节省场地,节约喷淋用水。净化分离塔的含尘水排 入预净化塔,其中的水作为预净化塔的喷淋水,减少了水的消耗。为了制造和安装的方便, 整塔可以分段制作、安装,再通过联接,形成一个整体。当本发明的喷淋水采用碱液时,能脱去含尘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实现除尘脱硫一体化, 大大节省单独除尘和脱硫的费用。设置第二稳流柱是为了防止部分气体在净化塔内形成轴向直流,从净化塔的中心排出, 气体若是在塔内形成轴向直流,则其中的水滴无法与气体分离。


图1是本发明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重力平衡阀与锥形漏斗的连接和其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预净化塔,2动力系统,3、净化分离塔,11、切向进气口, 12、排 污口, 13、稳流柱,14、隔离片,21、动力系统2的进气口, 22、动力系统2的出气口, 23、风机,24、电机,25、传动系统,26、射流装置,31、水雾喷淋装置,32、清洁气体 出口, 33、气液分离器,34、锥形漏斗,35、重力平衡阀,341、长条形档板,331、分离器叶片,351、重力平衡阀密封板,352、铰点,353、配重锤,354、铰座。36,第二稳流 柱。参见图1和图2,图中所示的湿式高效除尘脱硫)装置,包括预净化塔l、动力系统2 和净化分离塔3,本实施例的预净化塔1和净化分离塔3为一体结构,横截面均为圆形,净 化分离塔3位于预净化塔1之上,当然二者可以不为一体结构,也可以分体制作后通过连 接结构或焊接为一体。预净化塔l下侧设置有切向进气口 11,上侧设置有动力系统2的进 气口 21,该进气口 21也是预净化塔1的出气口,预净化塔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 12, 预净化塔1顶部之上设置有喷水结构,该喷水结构在本实施例的预净化塔1和净化分离塔3 为一体结构的情况下可为净化分离塔3排出的含尘水;净化分离塔3的下侧设置有动力系 统2的出气口 22,上部设置有清洁气体出口 32,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33,第二稳流柱 36;动力系统2包括风机23、电机24和传动系统25,动力系统2的风机23为叶片式风机, 动力系统2内设置有将水或水雾喷向风机叶片和轮毂的射流装置26 (见图2),在预净化塔 l内设置有稳流柱13,稳流柱13的底端位于预净化塔的底端,顶端封闭且位于预净化塔上 部动力系统2进气口21区±或,切向进风口的风速为18-22米/秒,预净化塔的圆截面积与切 向进气口面积之比值在7-10之间,稳流柱直径与预净化塔直径之比值在.0.25-0.4之间。稳 流柱13的存在使净化塔内排出的含尘水流到预净化塔1内,在预净化塔内壁和稳流柱外壁 形成内外双层水膜流向预净化塔l塔底,并在环形通道内形成水滴落入塔底;从预净化塔l 下侧的切向进气口 11进入预净化塔1的高速上升的旋流会在中心产生负压,负压周围的气 流形成紊流,使气流处于不稳定状态,但由于稳流柱13的存在并处于高速旋流的中心,从 而使气流中心无法产生负压区,只能绕稳流柱平稳旋转上升;这样,含尘气体在绕稳流柱 13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气体中颗粒大的粉尘被甩至预净化塔1内壁,被水 膜捕获,更细微的颗粒由于所受的离心力小,旋转的半径小,且旋转半径小于稳流柱13半 径的细微灰尘,在运动过程中碰撞到稳流柱13的外壁,而被其上的水膜捕获,而在环形通 道内运动的粉尘一部分因碰撞作用被下落的水滴捕获,捕获了粉尘的水膜及水滴流入预净 化塔底部形成污水。稳流柱的直径与气流速度、预净化塔直径是相关联的,进气口的风速 取为18-22米/秒,预净化塔的圆截面积与进气口面积之比值在7-10之间,稳流柱的直径与 预净化塔的直径比值在0.25-0.4之间。稳流柱的顶部与预净化塔内壁之间装有隔离片,隔离 片呈现水平状。隔离片将旋流气体转化为直流气体。优选地,稳流柱13封闭的顶端为锥形。在稳流柱13的顶部附近和预净化塔1之间装 有隔离片14,在隔离片下方,气体作高速旋流运动,气体穿过隔离片后,由旋流转化为直流进入动力系统2的进气口 21 。在净化分离塔3的下侧动力系统2的出气口 22与清洁气体出口 32之间的塔体内设置 有气液分离器33。在净化分离塔3内,动力系统2出气口 22的上方净化分离塔3内还设置 有向下喷水的水雾喷淋装置31,有助于使含尘气体进一步被清洁。净化分离塔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含尘水收集的锥形漏斗34;锥形漏斗34内设置有长条 形档板341,防止气流产生进入锥形料斗的旋风。锥形漏斗34的底部安装有重力平衡阀35 (见图3),平衡阔35主要由密封板351、铰 点352、配重锤353组成,通过铰点352与铰座354相连,铰座354安装在锥形漏斗34上。 平衡阔35可绕铰点352转动。当锥形漏斗34内收集的含尘水不多时,在配重锤353的作 用下,密封板351紧贴在锥形漏斗34的底部,防止了净化塔3与预净化塔1相通,从而避 免了部分气流从净化塔3进入预净化塔1,再通过风机2,在此三者之间形成局部往复循环 回路。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当锥形漏斗34内收集的含尘水多,其重量超过配重锤353的 作用时,重力平衡阀35绕铰点352逆时针转动,密封板351离开锥形料斗34的底部,形 成了一个开口,排出含尘水,当含尘水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在配重缍353的作用下, 重力平衡阀35绕铰点352顺时针转动,密封板351贴合到锥形料斗34的底部,水流通道 关闭。净化塔内设置第二稳流柱是为了防止部分气体在净化塔内形成轴向直流,从净化塔的 中心排出。保证了气液分离的可靠性。采用上述湿式高效除尘装置的湿式高效除尘(脱硫)方法,包括预净化工艺、动力洗 涤工艺、气液分离工艺,所述预净化工艺是在具有稳流柱13的预净化塔1内完成的,即含 尘气体沿所述预净化塔1下侧的切向进气口 11从切线方向高速进入预净化塔1底部,沿稳 流柱13外壁与预净化塔1内壁形成的环形通道形成向上的旋流,从预净化塔1上部侧壁的 动力系统的进气口21排出预净化塔1到动力系统2内,同时,净化分离塔3内排出的含尘 水在预净化塔l内壁和稳流柱13外壁形成内外双层水膜流向塔底,并在环形通道内形成水 滴落入塔底;所述动力洗涤工艺包括电机24带动叶片式风机23为气体进入和排出预净化 塔1和净化分离塔3及在动力系统2内的运动提供动力,和由射流结构26向高速转动的叶 片及轮毂喷水;气液分离工艺是在净化分离塔3内完成的,将从动力系统2排出的气体经 过雾化除尘工艺,通过净化分离塔3内壁和气液分离器33脱水,使水分与气体分离。从预净化塔l出来的气体,除了含有粉尘外,还有一定的水分。粉尘会对风机23的叶 片产生磨损,还会在叶片和轮彀上结垢。动力洗涤工艺就是由射流装置向叶片喷水, 一是在叶片上形成水膜,避免粉尘对叶片的磨损;二是对叶片和轮彀进行冲刷和洗涤,防止粉 尘结垢在叶片和轮彀上,大幅度提高风机的可靠性和寿命;三是水喷向叶片后,由于叶片 的转速高达每分钟上千转,会产生高速、高强度和各个方向的飞溅,飞溅的水滴在运动中 又互相碰撞,形成更多的水滴,致使大量的粉尘被水滴捕捉。上述的雾化除尘工艺是在净化分离塔3内完成的,所述雾化除尘工艺包括首先对从动 力系统2排出并进入到净化分离塔3的气体进行雾化喷淋处理,使气流被清洗,然后气体 在净化分离塔3内作旋流运动,从其顶部排出。具体地,从风机23出来的气体,沿切线方 向进入净化分离塔3,在出气口22上方,水通过雾化喷嘴雾化成微小水滴,雾化水与气体 混合,通过碰撞、捕获等作用,气体中的粉尘与水滴结合,气流被清洗。气体在净化分离 塔3内作旋流运动,从其顶部排出。由于雾化水滴很小,被气流带动一起作旋流运动,此 时水滴己与粉尘充分结合,成为了含尘水滴。在离心力作用下,颗粒较大的水滴碰到净化 分离塔3内壁而与气体分离,其余的水滴,在经过气液分离器33时,水分与气体分离。净 化分离塔3内与气体分开的水分沿净化分离塔3进入锥形漏斗34。气液分离器33主要由环绕成一周的分离器叶片331组成,安装在净化分离塔3的顶部。 叶片331有一定的倾角或折弯。当气流以一定速度从气液分离器33的叶片331之间通过时, 其运动方向有所改变,含水气流碰撞到叶片上,水滴和气体分离。清洁气体从净化分离塔3 顶部排出。净化塔内设置第二稳流柱是为了防止部分气体在净化塔内形成轴向直流,从净化塔的 中心排出。保证了气液分离的可靠性。一般运用离心力原理除尘的时,只对大颗粒有效,而本发明装置及工艺,对大小颗粒 均有效,而且稳流柱13上的水膜对最小颗粒的粉尘有极高的吸收效率,同时,稳流柱13 防止了旋流中心产生负压区,保证了气流运动的稳定性,保证了粉尘运行的有序性,增加 了粉尘被气体捕捉的机率,提高了除尘效率,减少了气流阻力。不同方式的多级雾化喷淋 式的洗涤,提高了粉尘被水滴捕捉的概率,保证了除尘的可靠性。动力洗涤工艺使风机具 有了自洁功能,提高了风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使用本发明装置,避免了单纯采用依靠离心力脱水的状况,通过离心力和气液分离器 复合脱水,脱水效率大幅提高,防止了粉尘以含尘水滴的形式排入大气,避免了粉尘的二 次污染。防止了部分气体在净化塔内形成轴向直流,保证了气液分离的可靠性。使用本发明装置,气体不能从净化塔3进入预净化塔1,避免了气体在装置内部形成往 复循环回路,减少了能耗。在使用本发明装置及工艺进行除尘(脱硫)时,预净化塔1和净化分离塔3可以分体 布置。为了节省场地,节约喷淋用水,应将预净化塔1和净化分离塔3 —体化。即在一个 整塔内,上部为净化分离塔,下部为预净化塔。净化分离塔3的含尘水排入预净化塔1,其 中的水作为预净化塔1的喷淋水,减少水的消耗。为了制造和安装的方便,整塔可以分段 制作、安装,再通过联接,形成一个整体。使用本发明装置及工艺,当喷淋液由水改为碱液时,可以除去气体中的硫,实现除尘 脱硫一体化,脱硫效率》90%。用碱液脱硫时,其吸收二氧化硫的物理过程与除尘相同,但 还伴随有化学反应等过程。本发明对于d》1 u m的粉尘,除法效率达99%以上。
权利要求
1、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预净化塔、动力系统和净化分离塔,所述预净化塔横截面为圆形,其下侧设置有切向进气口,上侧设置有动力系统的进气口,预净化塔的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顶部之上设置有喷水结构;所述净化分离塔的下侧设置有动力系统的出气口,上部设置有清洁气体出口,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风机、电机和传动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的风机为叶片式风机,所述动力系统内设置有喷向风机叶片和轮毂的射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净化塔内设置有稳流柱,喷水结构在稳流柱外壁和预净化塔内壁上形成水膜,所述稳流柱的底端位于预净化塔的底端,顶端封闭且位于预净化塔上部动力系统进气口区域,所述稳流柱的直径大于细微粉尘与气流同时旋转上升的回转直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向进气口的风速为 18-22米/秒,预净化塔的圆截面积与切向进气口面积之比值在7-10之间,稳流柱的直径与 预净化塔的直径比值在0.25-0.4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柱的顶部与预 净化塔之间装有隔离片,所述隔离片为水平状布置,气流穿过隔离片后流态发生变化, 由旋流转化为直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高效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 设置在所述净化分离塔的下侧动力系统的出气口与清洁气体出口之间;在所述净化分离塔 内所述动力系统出气口的上方还设置一雾化喷淋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湿式高效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净化分离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含尘水收集的锥形漏斗,所述锥形漏斗内设置有长条形档板, 所述锥形漏斗的底部装有重力平衡阀。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高效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力平衡阀 包括密封板、作为转轴的铰点、配重锤,所述铰点位于密封板上,铰点一侧的密封板贴紧 锥形漏斗底部开口,另一侧的密封板上设置配重锤,所述铰点与铰座相连,所述铰座安装 在锥形漏斗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高效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净化塔和所 述净化分离塔外筒体的直径相同,上下连接为一体,且净化分离塔位于预净化塔的上部, 所述净化分离塔底部的锥形漏斗探入所述预净化塔内,所述预净化塔顶部上面设置的喷水 结构为所述净化分离塔内收集和排出的含尘水。
8、 湿式高效脱硫除尘方法,包括预净化工艺、动力洗涤工艺、气液分离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预净化工艺是在具有稳流柱的预净化塔内完成的,即含尘气体沿所述预净化塔下 侧的切向进气口从切线方向高速进入预净化塔底部,沿稳流柱外壁与预净化塔内壁形成的 环形通道形成向上的旋流,从预净化塔上部侧壁的动力系统的进气口排出到动力系统内, 同时,预净化塔顶部之上的喷水结构向下喷淋,喷淋水在净化塔内壁和稳流柱外壁形成内 外双层水膜流向塔底,并在环形通道内形成水滴落入塔底;所述动力洗涤工艺包括电机带 动叶片式风机为气体进入和排出预净化塔和净化分离塔及在动力系统内的运动提供动力, 和射流结构向高速转动的叶片及轮毂喷水;气液分离工艺是在净化分离塔内完成的,将从 动力系统排出的气体经过气液分离器,使水分与气体分离;所述喷淋水为水或含有碱液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式高效脱硫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洗涤工艺和气 液分离工艺之间还设置有雾化除尘工艺,所述雾化除尘工艺是在净化分离塔内完成的,所 述雾化除尘工艺包括首先对从动力系统排出并进入到净化分离塔的气体进行雾化喷淋处 理,使气流被清洗,然后气体在净化分离塔内作旋流运动,从其顶部排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湿式高效脱硫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分离塔 与预净化分离塔上下一体化设置,实现气液分离工艺的净化分离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含尘 水收集的锥形漏斗,所述锥形漏斗的底部装有控制含尘水流入预净化分离塔内的重力平衡 阀。
11、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者,所述的湿式高效脱硫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分离塔内设有第二稳柱,防止部分气体在净化塔内形成轴向直流,从净化塔的中心排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预净化塔、动力系统和净化分离塔,所述动力系统的风机为叶片式风机,所述动力系统内设置有喷向风机叶片和轮毂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净化塔内设置有稳流柱,喷水结构在稳流柱外壁和预净化塔内壁上形成水膜,稳流柱的底端位于预净化塔的底端,顶端封闭且位于预净化塔上部动力系统进气口区域,所述稳流柱的直径大于细微粉尘与气流同时旋转上升的回转直径。本发明对含尘气流中大小颗粒均能有效去除。
文档编号B01D53/78GK101322908SQ20081011749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1日
发明者李华开 申请人:北京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