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釜顶冷凝器的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893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配釜顶冷凝器的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装配釜顶冷凝器的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反应釜,尤其是一种装配釜顶冷凝器的 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
技术背景
聚合釜是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及其重要的设备,聚合反应直 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其中的主要瓶颈是反应时间长,反 应速率慢(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会产生大量的热,聚合釜不能及 时移出反应热,造成聚合过程只能在较低的反应速率下反应)制 约着聚合产量,而且助剂消耗也会增加。加装釜顶冷凝器在很大 程度上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以往釜顶冷凝器与聚合釜采用 中心线重合的连接方式,却存在着产生气托现象,使气液流通不 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装配釜顶冷凝器的聚氯乙烯聚合 反应釜,以解决上述釜顶冷凝器与聚合釜安装方式所带来的弊
^山顺。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釜顶冷凝器的聚 氯乙烯聚合反应釜,包括聚合釜、釜顶冷凝器,该釜顶冷凝器呈 倾斜状安装在聚合釜上部,其中心轴线与铅直的聚合釜中心轴线 成一个锐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以往釜顶冷凝器与聚合 釜的中心线重合的连接方式,由于聚合釜的中心轴线是铅直的, 釜顶冷凝器的中心轴线与其产生偏角以后,就减少了气液流通不 畅现象的产生,冷凝下来的液体更容易沿管壁流下来,而气体则 更容易从液流上方通过,实现了气液的分流,彻底解决了原有连 接方式所带来的气托现象,使气液流动通畅,保证了工艺操作的稳定性,更有利于工艺控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所述装配釜顶冷凝器的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如图 l所示,它由聚合釜1和釜顶冷凝器5两部分组成,该釜顶冷凝 器5通过支撑架4呈倾斜状安装在聚合釜1上部,两者通过连接
管件3及阀门2对接,釜顶冷凝器5的中心轴线与聚合釜1的中 心轴线保持一个夹角e (0° 〈 e 〈90° )。
上述釜顶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可使聚合釜增大热负荷,提高 单位时间内移出的热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即缩短了反应时间, 对于SG-5型树脂,聚合反应时间由原来的350-420min,縮短至 210-280min,提高了单釜产量,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权利要求1、一种装配釜顶冷凝器的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包括聚合釜、釜顶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釜顶冷凝器呈倾斜状安装在聚合釜上部,其中心轴线与铅直的聚合釜中心轴线成一个锐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反应装釜,尤其是一种装配釜顶冷凝器的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聚合釜、釜顶冷凝器,该釜顶冷凝器呈倾斜状安装在聚合釜上部,其中心轴线与铅直的聚合釜中心轴线成一个锐角。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以往釜顶冷凝器与聚合釜的中心线重合的连接方式,由于聚合釜的中心轴线是铅直的,釜顶冷凝器的中心轴线与其产生偏角以后,就减少了气液流通不畅现象的产生,冷凝下来的液体更容易沿管壁流下来,而气体则更容易从液流上方通过,实现了气液的分流,彻底解决了原有连接方式所带来的气托现象,使气液流动通畅,保证了工艺操作的稳定性,更有利于工艺控制。
文档编号B01J19/00GK201404801SQ200920148140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
发明者张学辉, 张明友, 曹占国, 曹桂生, 李晓明, 王志杰, 陈炳谦, 陈福新 申请人:唐山氯碱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