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125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基于吸附法的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油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挥发问题,油气挥发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还会为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和火灾隐患;目前,部分储油库和炼化厂都安装了油气回收装置对挥发油气进行处理;其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一般采用的是活性炭吸附和单个真空泵解吸的技术路线,单真空泵由于的功率限制无法提供太大的抽气量,从而影响了装置的处理能力;另外,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量过大也会导致活性炭罐温度过高;可见,随着油品储运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油气回收规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常规处理量的油气回收装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其能够解决目前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的不足的问题,克服处理能力不够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和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内设有蛇形盘管,所述真空泵的入口与吸附罐底部所设的旁路管线相连接,所述旁路管线上设有再生阀,所述吸附罐的底部和顶部主管线上分别配有进气阀和排气阀,所述真空泵的出口与吸收塔的塔釜相连接。其中蛇形盘管所起到的作用是进行冷却。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和塔底分别连接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上安装有进油泵和进油阀,所述回油管道上安装有回油泵和回油阀。所述吸附罐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回油阀前面位置处安装有将吸附罐内的蛇形盘管串联连接的支路,所述支路上装有冷却阀。所述真空泵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联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其能够解决目前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的不足的问题,克服处理能力不够的缺点;其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处理能力;有效解决装置吸附量大而引起的活性炭床层温度过高的问题;且其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时无需现场操作,处理量大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3]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真空泵,2和3为进气阀,4和17为再生阀,5和10为吸附罐,6为活性炭,7为蛇形盘管,8和9为排气阀,11为吸收塔,12为冷却阀,13为回油泵,14为回油阀,15为进油阀,16为进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两个并联的真空泵I和两个吸附罐5和10,所述吸附罐5和10内设有蛇形盘管7,所述真空泵I的入口与吸附罐5和10底部所设的旁路管线相连接,所述旁路管线上设有再生阀4和17,所述吸附罐5和10的底部和顶部主管线上分别配有进气阀2和3和排气阀8和9,所述真空泵I的出口与吸收塔11的塔釜相连接;所述吸收塔11的塔顶和塔底分别连接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上安装有进油泵16和进油阀15,所述回油管道上安装有回油泵13和回油阀14 ;所述回油阀14前面位置处安装有将吸附罐5和10内的蛇形盘管7串联连接的支路,所述支路上装有冷却阀12。实施例2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四个并联的真空泵I和四个吸附罐;所述旁路管线上设有四个与吸附罐相对应的再生阀。这样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进气阀3和排气阀8打开,油气沿管线进入吸附罐5中,被罐内的活性炭6吸附;当活性炭6饱和后,进气阀3和排气阀8关闭,再生阀4、进气阀2以及排气阀9打开,吸附罐10进行吸附;真空泵I同时启动对吸附罐5进行解吸,解吸出的油气在吸收塔内被进油泵16导入的汽油喷淋吸收,回收的汽油被回油泵送回罐区;当吸附罐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装置的冷却系统才会启动,冷却阀12打开,回油阀14关闭,回油管道中的汽油先通过吸附罐10和吸附罐5内的盘管7对活性炭床层6进行冷却,然后再回到罐区。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I)和吸附罐(5、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5、10)内设有蛇形盘管(7),所述真空泵(I)的入口与吸附罐(5、10)底部所设的旁路管线相连接,所述旁路管线上设有再生阀(4、17),所述吸附罐(5、10)的底部和顶部主管线上分别配有进气阀(2、3)和排气阀(8、9),所述真空泵⑴的出口与吸收塔(11)的塔釜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1)的塔顶和塔底分别连接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上安装有进油泵(16)和进油阀(15),所述回油管道上安装有回油泵(13)和回油阀(1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5、10)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阀(14)前面位置处安装有将吸附罐(5、10)内的蛇形盘管(7)串联连接的支路,所述支路上装有冷却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I)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联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基于吸附法的一种具有冷却系统和双真空泵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和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内设有蛇形盘管,所述真空泵的入口与吸附罐底部所设的旁路管线相连接,所述旁路管线上设有再生阀,所述吸附罐的底部和顶部主管线上分别配有进气阀和排气阀,所述真空泵的出口与吸收塔的塔釜相连接。其中蛇形盘管所起到的作用是进行冷却。其能够解决目前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的不足的问题,克服处理能力不够的缺点;其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处理能力;有效解决装置吸附量大而引起的活性炭床层温度过高的问题;且其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时无需现场操作,处理量大的优点。
文档编号B01D53/04GK202355985SQ20112039984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
发明者姜春明, 张卫华, 李俊杰, 牟善军, 董国胜, 许光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