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326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内结晶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氨法脱硫和石灰石一石膏法脱硫。
背景技术
对于塔内结晶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例如氨法脱硫和石灰石一石膏法脱硫,脱硫塔的浆液池一般采用搅拌器实现浆液池的溶液扰动。现有技术中采用搅拌器实现浆液池溶液扰动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 就大型脱硫塔而言,由于搅拌器扰动范围有限,溶液混合不均形成溶液中的亚硫酸盐氧化效果差,而且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容易在池底堆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它具有将浆液循环从浆液池的底部引出,由脱硫循环泵带动浆液由旁路回流至浆液池中,并通过各个旁路回流的浆液在浆液池中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涡流,自行搅拌,适用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和氨法脱硫,能够克服传统带搅拌器的大型浆液池内浆液扰动有限、固体颗粒沉积、氧化效果不佳等缺陷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包括湿法脱硫塔和浆液循环泵,所述湿法脱硫塔中设置有浆液池和喷淋层,所述浆液池位于湿法脱硫塔的底部,所述喷淋层位于湿法脱硫塔的上部,喷淋层的入口端与所述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端通过出口管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路和底流管道;所述浆液池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底流出口,所述底流出口与浆液循环泵的入口端之间通过所述底流管道连通;所述旁路为多条,各条旁路的起点设置于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上,各条旁路的终点与湿法脱硫塔内浆液池的中部或上部连通,各条旁路沿浆液池周向同一方向切向布置。对上述方案进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浆液循环泵包括第一浆液循环泵、第二浆液循环泵和第三浆液循环泵;所述旁路包括第一旁路、第二旁路和第三旁路;所述第一旁路设置于第一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上,所述第二旁路设置于第二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上,所述第三旁路设置于第三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上。对上述优选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各条旁路沿浆液池周向同一方向切向布置。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湿法脱硫塔的截面结构呈圆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为了克服传统大型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反应器浆液池内搅拌器扰动范围有限、 溶液混合不均、亚硫酸盐氧化效果差、固体颗粒容易在池底堆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本装置省去了搅拌器,在浆液池形成涡流,提高亚硫酸盐氧化效果,防止固体颗粒在池底沉积。2.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搅拌器,故能够节省工程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浆液池的底部开设底流出口与底流管道连通,通过浆液循环泵将浆液由底流管道抽至喷淋层及旁路,使浆液循环从浆液池的底部引出形成漩涡诱导,加上旁路在浆液池壁的中部或上部以同一方向回流冲击,使浆液形成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的涡流,克服传统带搅拌器的大型浆液池内浆液扰动有限、固体颗粒沉积、氧化效果不佳的缺陷;由于不需要搅拌器,节省工程投资。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脱硫塔,2-浆液池,3-喷淋层,4-除雾器,5-除雾器冲洗工艺水,6_烟囱, 7-入口烟道,8-浆液循环泵,9-底流出口,10-回流口,11-底流管道,12-旁路,13-浆液循环泵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介绍在图1中,脱硫塔1主要由浆液池2、喷淋层3、除雾器4、烟囱6和入口烟道7等组成,除雾器冲洗工艺水5供除雾器3反冲洗用。首先,在湿法脱硫塔的浆液池底部开口, 优选的,在浆液池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开口,该开口为底流出口 9。然后,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流管道11的一端设置在底流出口 9处,底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浆液循环泵8的入口连接,浆液循环泵8的出口除将浆液送入脱硫塔1中部的喷淋层3形成喷雾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外,其出口还设置用于再循环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旁路12,分多路直接使浆液回流至浆液池,优选的,将旁路设置为三路。三路旁路在浆液池中部或上部位置沿周向逆时针切向布置,或沿周向顺时针切向布置。当采用多个浆液循环泵8时,将多条旁路分散设置于各个浆液循环泵8上。例如,采用三个浆液循环泵8时,每个浆液循环泵8的出口管路上都设置一个旁路12。对于脱硫塔1的结构,优选的,选择横截面呈圆形的脱硫塔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对象,这样能够使浆液在漩涡流动过程中无死角,搅拌更加均勻。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脱硫塔1投运时,循环浆液从浆液池2底部中心的底流出口 9进入底流管道11,3台浆液循环泵8的入口分别接自底流管道11,作为吸收液的浆液经浆液循环泵8的出口管13送入喷淋层3,在脱硫塔1形成喷淋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液循环泵8出口处的部分浆液从旁路12的起点进入旁路12顺着旁路12到达旁路12 的终点,即位于浆液池2侧壁上的回流口 10,之后,回送至浆液池2。浆液池2内的浆液在底部中心的底流出口 9的流体引流和沿浆液池圆周切向布置的三个回流口 10逆时针方向 (或顺时针方向)冲击下形成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的涡流,实现直行搅拌。[0020]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现场后,脱硫塔浆液池不需要搅拌器,利用底流和浆液循环泵的旁路再循环形成涡流,避免固体颗粒的在池底沉积,同时提高亚硫酸盐的氧化效果。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包括湿法脱硫塔和浆液循环泵,所述湿法脱硫塔中设置有浆液池和喷淋层,所述浆液池位于湿法脱硫塔的底部,所述喷淋层位于湿法脱硫塔的上部,喷淋层的入口端与所述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端通过出口管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路和底流管道;所述浆液池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底流出口,所述底流出口与浆液循环泵的入口端之间通过所述底流管道连通;所述旁路为多条,各条旁路的起点设置于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上,各条旁路的终点与湿法脱硫塔内浆液池的中部或上部连通,各条旁路沿浆液池周向同一方向切向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循环泵包括第一浆液循环泵、第二浆液循环泵和第三浆液循环泵;所述旁路包括第一旁路、第二旁路和第三旁路;所述第一旁路设置于第一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上,所述第二旁路设置于第二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上,所述第三旁路设置于第三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条旁路沿浆液池周向同一方向切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脱硫塔的截面结构呈圆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脱硫塔的截面结构呈圆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内结晶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浆液底流式湿法脱硫装置,包括湿法脱硫塔、浆液循环泵、旁路和底流管道;湿法脱硫塔内浆液池底部开有底流出口,底流管道连接底流出口与浆液循环泵入口;浆液循环泵出口与湿法脱硫塔内喷淋层连接;各条旁路沿浆液池周向同向切向布置,连接浆液循环泵的出口处与浆液池的中部或上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浆液循环泵将浆液由底流管道抽至喷淋层及旁路,使浆液循环从浆液池的底部引出形成漩涡诱导,加上旁路在浆液池壁的中部或上部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回流冲击,使浆液形成涡流,克服传统带搅拌器的大型浆液池内浆液扰动有限、固体颗粒沉积、氧化效果不佳的缺陷;节省工程投资,性能稳定,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B01D53/80GK202315693SQ20112048152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姚洪, 孔德友, 杜一庆, 陈竹铭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