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605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是一种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
技术背景 在加压反应釜中金属硫化矿的氧化浸出是一个固、液、气三相参与的非均相反应,要求三相混合均匀,且有尽可能长的接触时间,才有利于硫化矿的氧化浸出,氧气经气体分布器导入固液混合相,再经扩散到达整个反应空间,氧气分布的越均匀,在反应空间停留的时间越长,反应的速度就越快,加压反应釜的生产效率就越高。现有技术中,通常的气体输入方式包括直接采用直管导入的方式,由于直管导入的气体在反应釜中形成的气泡较大、不易与物料均匀混合,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加设分部器的方式进行改良,分布器为静态的,如多喷嘴分布器或微孔分布器,其输入端端可以与进气管连通,输出端为多个细小的喷嘴,将空气通过多个细密的输出口输出,这类分布器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堵塞现象,需要经常停产检修,清洗甚至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堵塞、且便于与外部对接的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以及设置在反应釜体上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进气管连通,所述空腔与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装置,所述空腔设置有连通至搅拌轴外部的出气通道。所述动密封装置包括内圈及外圈,所述内圈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圈可相对于内圈转动。采用这样的结构,结构简单。所述外圈与内圈气密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避免液体流入。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有气密腔,所述空腔与进气管通过气密腔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气体更加便利地进入。所述气密腔与空腔之间设置有多个连通口。采用这样的结构,气体通过多个连通口进入,避免堵塞。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有桨叶,所述桨叶位于出气通道上方。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出气通道出的气泡桨叶细化,形成较细小的气泡,使气泡更加细密、气泡寿命更长,使反应更加充分。所述桨叶为轴流式桨叶。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出气通道出的气泡在轴流式桨叶形成的湍流作用下集结并沿旋转轴轴向上升,较大的气泡通过轴流式桨叶时,被轴流式桨叶细化,形成较细小的气泡,使气泡更加细密、气泡寿命更长,使反应更加充分。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有涡轮式搅拌器,所述涡轮式搅拌器位于轴流式桨叶下方。采用这样的结构,出气通道导出的气泡在涡轮式搅拌器与轴流式桨叶形成的湍流作用下集结并沿旋转轴轴向上升,较大的气泡通过轴流式桨叶时,被轴流式桨叶细化,形成较细小的气泡,使气泡更加细密、气泡寿命更长,使反应更加充分。所述出气通道设置在涡轮式搅拌器上,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与空腔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涡轮式搅拌器的叶片上。采用这样的结构,使气体排出时具有一定的轴向离心力,进一步提升气体排出时的流通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密封装置,将出气通道设置在动态的搅拌轴上,利用搅拌轴的离心力将形成的气泡甩出,避免了杂质堆积并堵塞出气口,同时,由于设置了动密封装置,动态气体分布器与外部的进气管的连接处不随搅拌轴转动,从而便于外部的进气管与动态气体分布器连接。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态气体分部器的示意图。图中标记搅拌轴一I ;空腔一2 ;进气管一3 ;动密封装置一4 ;内圈一401 ;外圈一402 ;气密腔一403 ;通气口一404 ;出气通道一5 ;轴流式桨叶一6 ;涡轮式搅拌器一7 ;叶片一8 ;反应釜体一 9 ;电机一 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9、以及设置在反应釜体9上的搅拌轴1,搅拌轴I与驱动装置相连,搅拌轴I为空心轴,搅拌轴I的内部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空腔2,搅拌轴I固定连接有桨叶,桨叶为轴流式桨叶6,轴流式桨叶6指桨叶的主要排液方向与搅拌轴I平行,此处轴流式桨叶6的主要排液方向为沿搅拌轴I轴向向上。搅拌轴I固定连接有涡轮式搅拌器7,涡轮式搅拌器7位于轴流式桨叶6下方,涡轮式搅拌器7在旋转时造成高度湍动的径向流动,涡轮式搅拌器7的主要排液方向为沿搅拌轴I轴向向上。涡轮式搅拌器7上设置有出气通道5,出气通道5 —端与搅拌轴I内部的空腔2连通,出气通道5的另一端设置在涡轮式搅拌器7远离搅拌轴I的一端。搅拌轴I固定连接有动密封装置4,动密封装置4位于轴流式桨叶6上方,动密封装置4包括与搅拌轴I固定连接的内圈401、以及与内圈401动密封连接的外圈402,当搅拌轴I旋转时,内圈401与搅拌轴I随动,外圈402不随动,外圈402和搅拌轴I上均设置有进气管3,设置于外圈402上的进气管3与设置于搅拌轴I上的进气管3连通,设置于外圈402上的进气管3与进氧管连通。实施例2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9、以及设置在反应釜体9上的、与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的搅拌轴1,反应釜体9为密闭的容器,可连通设备并对至其内部进行加压,搅拌轴I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即搅拌轴I为空心轴,空腔2与进气管3连通,空腔2与进气管3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装置4,进气管3的另一端可连通至反应釜体9的外部,进气管3与反应釜体9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以保持反应釜体9内部的高压密封。空腔2设置有连通至搅拌轴I外部的出气通道5,当搅拌轴I旋转时,动密封装置4上与进气管3连接处不与旋转轴随动,并将进入空腔2内的气体通过随搅拌轴I同步转动的出气通道5输出至液体中。实施例3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9、以及设置在反应釜体9上的、与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的搅拌轴1,反应釜体9为密闭的容器,可连通设备并对至其内部进行加压,搅拌轴I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即搅拌轴I为空心轴,空腔2与进气管3连通,空腔2与进气管3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装置4,进气管3的另一端可连通至反应釜体9的外部,进气管3与反应釜体9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以保持反应釜体9内部的高压密封。动密封装置4包括内圈401及外圈402,内圈401与搅拌轴I固定连接,外圈402可相对于内圈401转动,外圈402与内圈401气密连接,进气管3可拆装连接在外圈402上,进气管3通过外圈402与空腔2连通,空腔2设置有连通至搅拌轴I外部的出气通道5,当搅拌轴I旋转时,动密封装置4上与进气管3连接处不与旋转轴随动,并将进入空腔2内的气体通过随搅拌轴I同步转动的出气通道5输出至液体中。实施例4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9、以及设置在反应釜体9上的、与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的搅拌轴1,反应釜体9为密闭的容器,可连通设备并对至其内部进行加压,搅拌轴I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即搅拌轴I为空心轴,空腔2与进气管3连通,空腔2与进气管3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装置4,进气管3的另一端可连通至反应釜体9的外部,进气管3与反应釜体9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以保持反应釜体9内部的高压密封。动密封装置4包括内圈401及外圈402,内圈401与搅拌轴I固定连接,外圈402可相对于内圈401转动,外圈402与内圈401气密连接,外圈402与内圈401之间设置有气密腔403,空腔2与进气管3通过气密腔403连通,气密腔403上设置有多个连通至空腔2的通气口 404,进气管3可拆装连接在外圈402上,进气管3通过外圈402与空腔2连通,空腔2设置有连通至搅拌轴I外部的出气通道5,当搅拌轴I旋转时,动密封装置4上与进气管3连接处不与旋转轴随动,并将进入空腔2内的气体通过随搅拌轴I同步转动的出气通道5输出至液体中。实施例5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9、以及设置在反应釜体9上的、与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的搅拌轴1,反应釜体9为密闭的容器,可连通设备并对至其内部进行加压,搅拌轴I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即搅拌轴I为空心轴,空腔2 与进气管3连通,空腔2与进气管3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装置4,进气管3的另一端可连通至反应釜体9的外部,进气管3与反应釜体9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以保持反应釜体9内部的高压密封。动密封装置4包括内圈401及外圈402,内圈401与搅拌轴I固定连接,外圈402可相对于内圈401转动,外圈402与内圈401气密连接,外圈402与内圈401之间设置有气密腔403,空腔2与进气管3通过气密腔403连通,气密腔403上设置有多个连通至空腔2的通气口 404,进气管3可拆装连接在外圈402上,进气管3通过外圈402与空腔2连通,空腔2设置有连通至搅拌轴I外部的出气通道5,当搅拌轴I旋转时,动密封装置4上与进气管3连接处不与旋转轴随动,并将进入空腔2内的气体通过随搅拌轴I同步转动的出气通道5输出至液体中,搅拌轴I固定连接有轴流式桨叶6,轴流式桨叶6位于出气通道5上方,从出气通道5导出的气泡在轴流式桨叶6形成的湍流作用下集结并沿旋转轴轴向上升,较大的气泡通过轴流式桨叶6时,被轴流式桨叶6细化,形成较细小的气泡,使气泡更加细密、气泡寿命更长,使反应更加充分。实施例6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9、以及设置在反应釜体9上的、与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的搅拌轴1,搅拌轴I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即搅拌轴I为空心轴,空腔2与外部的进气管3连通,空腔2与进气管3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装置4,动密封装置4包括内圈401及外圈402,内圈401与搅拌轴I固定连接,外圈402可相对于内圈401转动,外圈402与内圈401气密连接,外圈402与内圈401之间设置有气密腔403,空腔2与进气管3通过气密腔403连通,气密腔403上设置有多个连通至空腔2的通气口 404,进气管3可拆装连接在外圈402上,进气管3通过外圈402与空腔2连通,空腔2设置有连通至搅拌轴I外部的出气通道5,当搅拌轴I旋转时,动密封装置4上与进气管3连接处不与旋转轴随动,并将进入空腔2内的气体通过随搅拌轴I同步转动的出气通道5输出至液体中,搅拌轴I固定连接有轴流式桨叶6,轴流式桨叶6位于出气通道5上方,搅拌轴I还固定连接有涡轮式搅拌器7,涡轮式搅拌器7位于轴流式桨叶6下方,出气通道5设置在涡轮式搅拌器7上,出气通道5的一端与空腔2连通,出气通道5的另一端连通至涡轮式搅拌器7的叶片8上,使气体排出时具有一定的轴向离心力,进一步提升气体排出时的流通性。从出气通道5导出的气泡在涡轮式搅拌器7与轴流式桨叶6形成的湍流作用下集结并沿旋转轴轴向上升,较大的气泡通过轴流式桨叶6时,被轴流式桨叶6细化,形成较细小的气泡,使气泡更加细密、气泡寿命更长,使反应更加充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体、以及设置在反应釜体上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进气管连通,所述空腔与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装置,所述空腔设置有连通至搅拌轴外部的出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装置包括内圈及外圈,所述内圈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圈可相对于内圈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与内圈气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有气密腔,所述空腔与进气管通过气密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腔与空腔之间设置有多个连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有桨叶,所述桨叶位于出气通道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为轴流式桨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有涡轮式搅拌器,所述涡轮式搅拌器位于轴流式桨叶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设置在涡轮式搅拌器上,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与空腔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涡轮式搅拌器的叶片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动态气体分布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以及设置在反应釜体上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进气管连通,所述空腔与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装置,所述空腔设置有连通至搅拌轴外部的出气通道,通过动密封装置,将出气通道设置在动态的搅拌轴上,利用搅拌轴的离心力将形成的气泡甩出,避免了杂质堆积并堵塞出气口,同时,由于设置了动密封装置,动态气体分布器与外部的进气管的连接处不随搅拌轴转动,从而便于外部的进气管与动态气体分布器连接。
文档编号B01J3/03GK202410671SQ20122002501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9日
发明者赵林, 龙泽彬 申请人:四川顺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