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597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专利号为200420037184.0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ー种新的导阀与主阀的连接结构,具体为导阀上固定有线圈,支架和连接架分别固定于主阀和导阀上,相互可套接并固定连接。该专利通过在支架至少ー侧面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而在对应的连接架内面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凸面。当连接架与支架配合吋,凸面就地处在所述限位槽上,从而可以承担一部分上下压合的压カ载荷;在通过支架两侧面的侧边上对称设置紧扣连接架侧边的限位扣,当连接架与支架配合时连接架两侧面的侧边被该限位扣所扣住,从而防止了连接架与支架前后脱开。该专利虽然改善了连接架与支架的连接接点的受 カ状态,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但是该专利的导阀结构中,没有设置过滤装置,因此,在空调制冷系统中杂质可能会随制冷剂进入导阀内部,严重时可能导致导阀堵塞,从而影响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电磁阀,它具有可防止导阀内部被制冷剂中的杂质堵塞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磁阀,包括主阀和导阀,所述导阀连接有电磁线圈,所述导阀套设有套管,所述主阀和导阀通过毛细管连通,所述导阀的腔体内设有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力配合往复移动的芯铁部件,所述导阀的腔体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连接于所述套管。其中,所述芯铁部件包括芯铁和固定于芯铁的拖动架。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主阀和导阀,所述导阀连接有电磁线圈,所述导阀套设有套管,所述主阀和导阀通过毛细管连通,所述导阀的腔体内设有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力配合往复移动的芯铁部件,所述导阀的腔体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连接于所述套管,通过在导阀腔体内设置过滤网,使制冷剂中的杂质被过滤网阻挡,从而有效地防止导阀被杂质所堵塞,进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导阀;3、过滤网;4、套管;5、芯铁;6、拖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电磁阀,包括主阀和导阀2,所述导阀2连接有电磁线圈,所述导阀2套设有套管4,所述主阀和导阀2通过毛细管连通,所述导阀2的腔体内设有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力配合往复移动的芯铁部件,所述芯铁部件包括芯铁5和固定于芯铁5的拖动架6,所述导阀2的腔体内设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连接于所述套管4,通过在导阀腔体内设置过滤网,使制冷剂中的杂质被过滤网阻挡,从而有效地防止导阀被杂质所堵塞,进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电磁阀,包括主阀和导阀(2),所述导阀(2)连接有电磁线圈,所述导阀(2)套设有套管(4),所述主阀和导阀(2)通过毛细管连通,所述导阀(2)的腔体内设有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力配合往复移动的芯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阀(2)的腔体内设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连接于所述套管(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铁部件包括芯铁(5)和固定于芯铁(5)的拖动架(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磁阀,其包括主阀和导阀,所述导阀连接有电磁线圈,所述导阀套设有套管,所述主阀和导阀通过毛细管连通,所述导阀的腔体内设有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力配合往复移动的芯铁部件,所述导阀的腔体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连接于所述套管,通过在导阀腔体内设置过滤网,使制冷剂中的杂质被过滤网阻挡,从而有效地防止导阀被杂质所堵塞,进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文档编号B01D35/04GK202612796SQ20122026234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董绍永 申请人:董绍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