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管道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1001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和管道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中和管道反应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充分吸收SO2或CO2气体,使 SO2或CO2气体吸收反应完全,不溢流到大气中而造成污染的中和管道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糖厂中使用的立式管道硫熏中和器有两种,都是由抽气加灰部分和管道反 应部分构成,两种的区别在于其尾管下端的反应器为圆筒伞形式或圆筒带搅拌式,无论是 哪一种配置,其目的都是尽可能完全地抽吸S02气体,反应充分,混和均匀。但无论伞形式 还是搅拌式,都难以达到工艺上的要求,因其重点主要放在化学反应理论分析上,而忽略化 工传递与吸收方面,故上述两者均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气液转递和界面的更新与吸 收,易造成局部过酸或过碱,易造成反应滞后,影响中和指标控制和沉降效果,吸收不了的 S02排出空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0003]同时,由于蔗汁在这种传统的硫熏中和反应器内混合次数少,物质分子相互接触 的次数少,因此还存在着如下缺点(1)反应效果差。造成加入的石灰与SO2或CO2气体和 H3PO4反应不完全,使得蔗汁在后工序继续反应,造成加热器,蒸发罐和煮糖罐的积垢多,产 品白砂糖的SO2含量、水不溶物和混浊度等指标偏高,最终结果是引起产品质量降低,生产 收回率低,生产成本提高。(2)局部过碱。由于反应器加入的石灰乳混合不及时,造成溶液 局部过碱,使得溶液色值提高,澄清效率下降,最终结果是产品质量下降。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和管道反应器,它可以解决现有的普通液硫熏中和反应器 存在的反应不完全,反应效果差,造成产品质量低的问题。[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抽气加灰部分 和管道反应部分,所述的抽气加灰部分下部连接有第一管道反应器,所述的第一反应器连 通泵,在所述泵的出口连接有第二管道反应器;所述的第二管道反应器连通管道反应部分。[0006]上述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是所述第一管道反应器短于第二管道反应器;[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08](I)由于在抽气加灰部分的下部连接第一管道反应器,在管道反应部分连接第二 管道反应器,两反应器之间通过泵连接,因此强化了反应传递,提高了反应速度,使混合更 均匀,更充分,达到稳定加灰的目的,同时两管道反应器能够使S02气体充分地吸收,减少 S02气体溢出大气,减少了大气污染;并能使加入的石灰乳、S02与蔗汁充分混合反应,减少 清汁S02残余量。[0009]( 2 )由于管道反应器内设置有折流板,使蔗汁在流经反应器管道过程中,气相和液 相或液相间能充分混合传递,并在器内产生多次撞击,界面不断更新,互相渗透,同时有超 声波效应伴生,反应完全。[0010]( 3 )器内积垢少,整个榨季基本上不需清洗,减少清洗费用。[0011](4)减少滞后反应。[0012](5)有利节约硫横用量及提闻成品糖质量。


[0013]附图1是现有圆筒伞形式管道硫熏中和器的结构意图。[0014]附图2是现有圆筒带搅拌式的管道硫熏中和器结构示意图。[001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附图4是附图3中的管道反应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明细如下[0018]抽气室1、尾管2、加灰管3、第一管道反应器4、泵5、第二管道反应器6、通道7、散 气箱8、圆筒伞形式反应器9、圆筒带搅拌式反应器10、搅拌装置11、管道反应12、折流板 13。[0019]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0020]如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抽气加灰部分由抽气室I连通抽气室I 的尾管2,设在尾管上2上的加灰管3构成。管道反应部分由散气箱8以及连通散气箱8 的通道7构成。在加灰管3的下部连接有第一管道反应器4,第一管道反应器4连通泵5, 在泵5的出口连接有第二管道反应器6,第二反应器6连通散气箱的通道7。第一管道反应 器4短于第二管道反应器4。第一管道反应器4和第二管道反应器6可用市场上通用的管 道反应器或混合器,这两种管道反应器内都设有将管道反应器内部的蔗汁通道分隔成左右 回旋状的折流板13。蔗汁流经各折流板13时,由于折流板13的的作用,使蔗汁时而左旋, 时而右旋,不断地改变流动方向,不仅能将中心蔗汁推向周边,而且将周边蔗汁推向中心, 同时也在相邻组件连接处的接口上发生强烈的旋转作用,从而造成强烈的高速度的切割效 果,这种完善的径向环流和强烈的切割作用,使蔗汁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与传递能充分进行。[0021]工作时,蔗汁先流经抽气室I抽气,在尾管2的加灰管3处加入石灰水,流经短的 第一管道反应器4,然后用泵5抽出,流经长的第二管道反应器6。在蔗汁流经两管道反应 器时,由于折流板13的的作用,使蔗汁时而左旋,时而右旋,不断地改变流动方向,不仅能 将中心蔗汁推向周边,而且将周边蔗汁推向中心,同时也在相邻组件连接处的接口上发生 强烈的旋转作用,从而造成强烈的高速度的切割效果,这种完善的径向环流和强烈的切割 作用,使蔗汁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与传递能充分进行。同时由于撞击提供了一种能创造良好 微观混和条件,使混和、传递与反应等过程有效进行,保证物料有足够的混合碰撞次数,并 能适应各种反应体系要求。除了具有搅拌反应器具备的功能外,还具备强烈的微观混和,加 速相间反应及界面更新,提高反应效果。[0022]中和汁流经管道反应器达到快速混合撞击效果,蔗汁在流经管道反应器过程中, 蔗汁相互间混合撞击次数多,从而达到快速反应传质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中和管道反应器,包括有抽气加灰部分和管道反应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气加灰部分下部连接有第一管道反应器(4),所述的第一反应器(4)连通泵(5),在所述泵(5)的出口连接有第二管道反应器(6);所述的第二管道反应器(6)连通管道反应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和管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反应器(4)短于第二管道反应器(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中和管道反应器,涉及制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有抽气加灰部分和管道反应部分,所述的抽气加灰部分下部连接有第一管道反应器,所述的第一反应器连通泵,在所述泵的出口连接有第二管道反应器;所述的第二管道反应器连通管道反应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的普通液硫熏中和反应器存在的反应不完全,反应效果差,造成产品质量低的问题。
文档编号B01D53/60GK202844851SQ2012204476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黄桂忠 申请人:黄桂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