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车和釉车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640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釉车和釉车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釉车和用于它的搅拌器。
背景技术
陶瓷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釉料需要频繁来往于仓库与各条生产线。由于釉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性,而且送釉要求釉料比重控制在1.90左右,导致釉料很容易粘在容器的内壁,非常难以清洗。清洁强度和难度很高,清洁不彻底就会使几种不同性质的釉料混在一起弓丨起质量波动,给生产线埋下隐患。现有的釉车为立方体或圆柱体,釉料在运送过程中来回产生的晃动,使整个釉料容器的重心来回移动,路面稍有不平就会侧翻,不仅不安全而且浪费大。釉料在车里存放都易沉淀并且结块,造成生产线使用的时候不仅难放而且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釉车,其方便在生产线运输釉料,釉车重心稳,釉料不容易洒出,而且容易清洁。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釉车的搅拌器,能很方便地防止釉料结块,保持釉料均匀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釉车,包括车体和盛釉筒;所述盛釉筒位于车体上,所述盛釉筒由下部的棱柱体和上部的锥体构成,所述锥体顶部设置有筒口,该筒口设置有可拆卸的盖子,所述棱柱体侧壁下方开设有下釉口。
所述棱柱体为正五棱柱或者正六棱柱。用于上述釉车的搅拌器,包括桶盖、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桶盖可与所述筒口配合,所述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桶盖,所述搅拌轴由所述搅拌电机驱动,所述搅拌叶安装于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叶包括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所述副搅拌叶铰接于所述主搅拌叶。 所述主搅拌叶与搅拌轴焊接连接。所述搅拌叶包括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所述副搅拌叶为首尾相邻依次铰接的多级副搅拌叶,其中第一级副搅拌叶铰接于所述主搅拌叶。所述主搅拌叶为长条片状,所述副搅拌叶为长条的V形角铁;所述主搅拌叶的末端伸入所述副搅拌叶的V形内部,再由固定旋转轴穿过所述副搅拌叶的V形与主搅拌叶的末端,将所述主搅拌叶与副搅拌叶铰接。所述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为不锈钢钢板制成。所述固定旋转轴为螺栓。所述主搅拌叶的长度小于所述筒口。本实用新型的釉车,盛釉筒为下大上小的形状,重心稳定,盛釉筒不容易侧翻,而且锥体顶部的筒口较小,釉料不容易洒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在送釉的过程中,或者釉料到达生产线后,取下盖在筒口的盖子,装上搅拌器进行搅拌,防止釉料沉淀结块。桶盖直接置于筒口上,将搅拌轴和搅拌叶伸入盛釉筒内进行搅拌即可。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釉车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的一个实施例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的铰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展开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釉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和盛釉筒;所述盛釉筒位于车体上,所述盛釉筒由下部的棱柱体和上部的锥体构成,所述锥体顶部设置有筒口,该筒口设置有可拆卸的盖子,所述棱柱体侧壁下方开设有下釉口。盛釉筒为下大上小的形状,重心稳定,盛釉筒不容易侧翻,而且锥体顶部的筒口较小,釉料不容易洒出。所述棱柱体为正五棱柱或者正六棱柱,或者为面数大于5的任何正棱柱。正棱柱容易制造,又相对稳定,内部空间不存在难以清洁的死角。用于上述釉车的搅拌器,如图2,包括桶盖、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桶盖可与所述筒口配合,所述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桶盖,所述搅拌轴由所述搅拌电机驱动,所述搅拌叶安装于所述搅拌轴。送釉的过程中,或者釉料到达生产线后,取下改在筒口的盖子,装上搅拌器进行搅拌,防止釉料沉淀结块。桶盖直接置于筒口上,将搅拌轴和搅拌叶伸入盛釉筒内进行搅拌即可。所述搅拌叶包括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所述副搅拌叶铰接于所述主搅拌叶。主搅拌叶与副搅拌叶可以折叠和伸缩,方便用于不同尺寸的盛釉筒。所述主搅拌叶与搅拌轴焊接连接,安装稳固牢靠。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包括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所述副搅拌叶为首尾相邻依次铰接的多级副搅拌叶,其中第一级副搅拌叶铰接于所述主搅拌叶。由于副搅拌叶为多级,因此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盛釉筒,当盛釉筒较大时,展开更多级的副搅拌叶即可。参照图3和图4,所述主搅拌叶为长条片状,所述副搅拌叶为长条的V形角铁;所述主搅拌叶的末端伸入所述副搅拌叶的V形内部,再由固定旋转轴穿过所述副搅拌叶的V形与主搅拌叶的末端,将所述主搅拌叶与副搅拌叶铰接。采用这样结构的搅拌叶,在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打开之后,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自动成为一条直线。所述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为不锈钢钢板制成,不易产生杂质,而且强度高。所述固定旋转轴为螺栓,安装拆卸方便。所述主搅拌叶的长度小于所述筒口,较容易将搅拌叶送入筒口中。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釉车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桶盖、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桶盖,所述搅拌轴由所述搅拌电机驱动,所述搅拌叶安装于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叶包括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所述副搅拌叶铰接于所述主搅拌叶。所述副搅拌叶为首尾相邻依次铰接的多级副搅拌叶,其中第一级副搅拌叶铰接于所述主搅拌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车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叶为长条片状,所述副搅拌叶为长条的V形角铁;所述主搅拌叶的末端伸入所述副搅拌叶的V形内部,再由固定旋转轴穿过所述副搅拌叶的V形与主搅拌叶的末端,将所述主搅拌叶与副搅拌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车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叶与搅拌轴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车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叶与副搅拌叶设置为可以折叠和伸缩。
5.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盛釉筒和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釉车搅拌器;所述盛釉筒位于车体上,所述盛釉筒由下部的棱柱体和上部的锥体构成,所述锥体顶部设置有筒口,该筒口设置有可拆卸的盖子,所述棱柱体侧壁下方开设有下釉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体为面数大于等于5的正棱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叶的长度小于所述筒口。
专利摘要釉车搅拌器包括桶盖、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桶盖可与所述筒口配合,所述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桶盖,所述搅拌轴由所述搅拌电机驱动,所述搅拌叶安装于所述搅拌轴。釉车,包括车体、盛釉筒和釉车搅拌器;所述盛釉筒位于车体上,所述盛釉筒由下部的棱柱体和上部的锥体构成,所述锥体顶部设置有筒口,该筒口设置有可拆卸的盖子,所述棱柱体侧壁下方开设有下釉口。本实用新型的釉车,盛釉筒不容易侧翻,而且锥体顶部的筒口较小,釉料不容易洒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在送釉的过程中,或者釉料到达生产线后,取下盖在筒口的盖子,装上搅拌器进行搅拌,防止釉料沉淀结块。桶盖直接置于筒口上,将搅拌轴和搅拌叶伸入盛釉筒内进行搅拌即可。
文档编号B01F7/18GK203123892SQ20122065532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钟保民, 祁国亮 申请人: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淄博卡普尔陶瓷有限公司, 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 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