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820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以煤、石油焦或渣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工业制氢等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脱除合成气中CO2和C0S、H2S等酸气体的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低温甲醇洗是上世纪50年代德国林德公司和鲁奇公司共同开发出的酸性气体净化工艺,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工艺中。国内大连理工大学从1983年开始就从事低温甲醇洗装置模拟分析优化研究工作,于1993年成功地开发出了低温甲醇洗装置模拟系统(RPS, Rectiosl Process Simulator)。研究背景为60万吨/煤气化制甲醇工艺。现有的低温甲醇洗装置包括甲醇洗涤塔、CO2解析塔、H2S浓缩塔、甲醇热再生塔、甲醇/水分离塔、尾气洗涤系统。甲醇洗涤塔是据酸性气体在低温甲醇中的溶解度不同,脱除合成气中的COS、H2S, CO2,吸收了酸性气体的甲醇富液经过减压、气提、加热等方式进行再生。如图1所示,现有的低温甲醇洗工艺如下:自变换来的5.4MPa、40°C的变换气I与闪蒸气压缩机C3001送来的循环气2汇合,为防止变换气冷却到冰点以下出现结冰现象,喷入1303kg/h的贫甲醇液23,然后经原料气换热器E3001与净化气4、二氧化碳5、尾气6换热冷却至-20.15°C,再经水分离器V3001分离出甲醇水溶液后,干燥的原料气进入甲醇洗涤塔T3001。甲醇洗涤塔T3001分上下两部分,下塔部分主要用于脱硫,上塔部分又可分为三段:顶段为精洗段,用-54. 99°C、358906kg/h的贫甲醇流股24来吸收气体中尚存的少量CO2和H2S,以确保去下游的净化气4中CO2彡3%,H2S ( 0.1ppm ;中间两段为CO2吸收段,用经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换热后的精洗段洗涤液31,在-35.75°C下进入CO2吸收段吸收气体中的CO2 ;C02吸收段的流出液30经3#甲醇激冷器E3005、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冷却后,回流至CO2吸收段吸收气体中的CO2 ;大约52%甲醇富液25从上塔底部塔盘取出,在甲醇冷却器E3017与净化气4换热,再经2#甲醇激冷器E3004冷却到-31.65°C,经减至1850kPa进入2#循环气闪蒸罐V3003,使溶解在甲醇液中的大部分H2蒸出来。下塔脱硫时仅需上塔已吸收了 CO2的部分甲醇液,其量约为总量的48%,经下塔洗涤后包含全部硫的甲醇液26从甲醇洗涤塔T3001塔底部流出,分别在甲醇换热器E3007、1#甲醇激冷器E3003换热冷却,经减压至1850kPa后,进入1#循环气闪蒸罐V3002,使溶解在甲醇液中的大部分H2闪蒸出来。1#循环气闪蒸罐V3002和2#循环气闪蒸罐V3003闪蒸出来的H2通过循环气压缩机C3001,提压到5560kPa经压缩机水冷器E3002冷却到_40°C,送回到入口的原料气管线上再利用。从2#循环气闪蒸罐V3003底部引出的含CO2不含硫的甲醇液32,经节流膨胀,压力降到0.29MPa,进入CO2解析塔T3002塔顶部,闪蒸出大部分CO2气体,一部分作为CO2解析塔T3002上部的回流液37,一部分作为H2S浓缩塔T3003上部的回流液36。[0009]从1#循环气闪蒸罐V3002底部引出的含硫和CO2甲醇液33,经节流膨胀,压力降到0.35MPa,进入CO2解析塔T3002中部第8块塔板处,在此,部分CO2和H2S从甲醇液中解析出来,甲醇溶液38送入H2S浓缩塔T3003,闪蒸出部分CO2和H2S后经提压得到富甲醇液34,依次经过3#贫甲醇冷却器E3008、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进入甲醇闪蒸罐V3007分离,液体部分35再经加压去甲醇换热器E3007换热,然后闪蒸气13、液体部分35同时进入CO2解析塔T3002塔下塔,因进塔甲醇液温度已由-63.13°C升到-28.88°C,随着温度的升高,CO2在甲醇中的溶解度降低,在CO2解析塔T3002下塔解析出大量的CO2。从CO2解析塔T3002底部的甲醇液39进入H2S浓缩塔T3003塔中部后,进一步被低压氮气15气提出CO2,这部分CO2随同气提氮与CO2解析塔T3002塔顶气的二氧化碳5 —起经原料气换热器E3001回收冷量。克劳斯加氢尾气14进入H2S浓缩塔T3003塔底。H2S浓缩塔T3003底部甲醇液41温度为-43.460C,经加压,依次入2#贫甲醇冷却器E3009和1#贫甲醇冷却器E3010温度升高到87.4°C,然后进入甲醇热再生塔T3004第26块塔板上。溶解于甲醇液中的全部H2S、CO2被再生塔再沸器E3011加热产生的甲醇蒸汽气提,同时由甲醇水/分离塔T3005塔顶蒸馏出的甲醇蒸汽22气提。加热出来的酸性气体夹带部分甲醇蒸汽的酸性气/甲醇16由塔顶引出,经酸性气水冷器E3012冷却后,大部分甲醇蒸气被冷凝,经回流液罐V3006分离出甲醇冷凝液42作为回流液,送回到甲醇热再生塔T3004塔顶部,离开回流液罐V3006顶部的富硫蒸汽17,在H2S馏分换热器E3014中被预冷,然后在甲醇热再生塔的酸性气激冷器E3013中进一步冷却。在此,几乎所有的甲醇蒸汽均被冷凝,再经酸性气分离器V3005分离,冷凝液40送到H2S浓缩塔T3003塔底部加以处理,而酸性气18部分循环至H2S浓缩塔T3003的第25块塔板上,部分经H2S馏分换热器E3014回收冷量后送至界外硫回收。从甲醇热再生塔T3004底部取出再生甲醇43,在1#贫甲醇冷却器E3010内被冷却后送到甲醇收集罐V3004,然后加压到6.5MPa,经甲醇水冷器E3018冷却后,除少量作为喷淋甲醇外,其余经2#贫甲醇冷却器E3009、3#贫甲醇冷却器E3008冷却到-54.99 °C后,送到甲醇洗涤塔T3001塔顶部作为 精洗段洗涤液。从水分离器V3001来的甲醇/水27在甲醇/水分离塔进料加热器E3016中与由甲醇热再生塔T3004塔底经冷却后的贫甲醇45换热,温度升至60.80°C经甲醇/水分离塔进料分离器V3008进入甲醇/水分离塔T3005塔的第21块塔板上,同时,洗涤尾气后的洗涤水51加压后,在水换热器E3019中升温送至甲醇水/分离塔T3005塔的第13块塔板上,它们共同参与蒸馏。塔底蒸汽由甲醇/水分离塔再沸器E3015换热产生,经51块塔板蒸馏后甲醇蒸汽直接送入甲醇热再生塔T3004,而由甲醇水/分离塔进料加热器E3016冷却后的贫甲醇45送至甲醇水/分离塔T3005顶部作为回流液。塔底的废水49在水换热器E3019中回收热量后,排放至废水处理系统,其排放量为2277kg/h。由于气体溶解在液体中为放热过程,因此随着低温甲醇中酸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甲醇的温度逐渐升高,为了保证甲醇对酸性气体的吸收能力,必须外界提供冷量。维持低温甲醇洗装置在低温下运行主要是通过冰机向系统内补充冷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能耗的低温甲
醇洗工艺装置。[001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甲醇洗涤塔、H2S浓缩塔、甲醇热再生塔,所述甲醇洗涤塔从上至下依次为精洗段、CO2主吸收段及脱硫段,所述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流经循环甲醇冷却器流入换热器,使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与H2S浓缩塔中部的富甲醇液换热。具体的连接关系为:一种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甲醇洗涤塔、CO2解析塔、H2S浓缩塔、甲醇热再生塔及甲醇/水分离塔,所述甲醇洗涤塔从上至下依次为精洗段、CO2主吸收段及脱硫段,所述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管路连接循环甲醇冷却器后再连接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同时与H2S浓缩塔中部的富甲醇液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甲醇洗涤塔利用气体在低温甲醇中溶解度的不同,对酸性气体选择性的吸收。所述CO2解析塔通过降低压力,使得溶解在低温甲醇中CO2的解析出来。所述H2S浓缩塔通过气提、减压等方式将CO2解析,解析出的H2S气体用贫甲醇液再一次吸收,使H2S得到浓缩。所述甲醇热再生塔是通过加热的方式将H2S解析,使甲醇获得再生。所述甲醇/水分离塔,体系中的水分会影响操作,因而将甲醇与水进行分离。所述循环甲醇冷却器,吸收过程为放热过程,为了保证吸收效果,将甲醇利用解析时的冷量进行冷却。所述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在流经循环甲醇冷却器之前先流经3#甲醇激冷器。具体地说,所述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管路连接3#甲醇激冷器、循环甲醇冷却器后再连接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3#甲醇激冷器利用液氨作为冷公用工程冷却甲醇。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原有的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在甲醇洗涤塔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管路连接3#甲醇激冷器、循环甲醇冷却器后再增加换热器,在所述的换热器中,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与来自H2S浓缩塔中部、经3#贫甲醇冷却器冷却的富甲醇液进一步换热,冷却,能够更充分利用H2S浓缩塔中部的富甲醇液的冷量,使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的温度降低,因此,在之前连接的3#甲醇激冷器中,可大大减少氨冷用量,使回流液在经过3#甲醇激冷器时不必冷却至原有工艺的温度,而在后续增加的换热器中,利用H2S浓缩塔中部的富甲醇液的冷量,使回流液的温度降到适合的温度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个换热器,可以大大减少整个工艺的氨冷用量,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新增的换热器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换热器的管程入口与循环甲醇冷却器的CO2主吸收段流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管程出口与CO2主吸收段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壳程入口与3#贫甲醇冷却器的壳程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循环甲醇冷却器的壳程入口连通。所述H2S浓缩塔底部连接有2#贫甲醇冷却器。在所述2#贫甲醇冷却器中,贫甲醇利用H2S浓缩塔塔底流股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将所述H2S浓缩塔底部连接的2#贫甲醇冷却器的换热面积增大。所述H2S浓缩塔底部连接的2#贫甲醇冷却器的换热面积增大16.58%。所述甲醇热再生塔底部连接有甲醇水冷器。从甲醇热再生塔底部取出再生甲醇,经冷却后送到甲醇收集罐,然后加压,经甲醇水冷器冷却后,少量作为喷淋甲醇,其余送到甲醇洗涤塔塔顶部作为精洗段洗涤液。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甲醇热再生塔底部连接的甲醇水冷器的换热面积增大。所述甲醇热再生塔底部连接的甲醇水冷器的换热面积增大58.74%。例如,将所述H2S浓缩塔底部连接的2#贫甲醇冷却器的换热面积增大990m2 ;将所述甲醇热再生塔底部连接的甲醇水冷器的换热面积增大430m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大换热面积的方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从现有技术中获知。本实用新型增加2#贫甲醇冷却器的换热面积的目的是充分利用H2S浓缩塔底部甲醇液的冷量。增加甲醇水冷器的换热面积的目的是通过进一步降低3#甲醇激冷器的氨
冷耗量。本实用新型通过适当增大2#贫甲醇冷却器的换热面积,减小其换热温差,从而使得出2#贫甲醇冷却器管程的贫甲醇流股温度由-36.6°C,降低到本发明中的-38.84°C。出3#贫甲醇冷却器壳程的富甲醇流股由原来的-47.83°C降低到本发明中的-49.69°C。富甲醇流股由-49.69°C降低到-47.8°C的冷量供给新增的换热器。3#甲醇激冷器与新增的换热器都是CO2吸收段的流出液流股上的换热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3#甲醇激冷器会相应的减少与新增换热器等同的换热量来满足平衡,即,可大大减少氨冷用量。与已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工艺装置进行低温甲醇洗工艺,虽然冷却水用量增加了 22.73%,但氨冷用量较原有工艺节约10.2%。由于冷却水的价格成本远低于氨冷,所以本实用新型方案可显著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且可以达到现有的节能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 艺装置只需在原有工艺装置上稍加改造即可,在节约运行成本的同时也可以节约改造成本。

图1是原有低温甲醇洗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温甲醇洗的工艺流程图。图1中:T3001-甲醇洗涤塔;T3002-C02解析塔;T3003_H2S浓缩塔;T3004_甲醇热再生塔;Τ3005-甲醇水/分离塔;C3001-循环气压缩机;V3001-水分离器;V3002_1#循环气闪蒸罐;V3003_2#循环气闪蒸罐;V3004-甲醇收集罐;V3005-酸性气分离器;V3006-回流液罐;V3007-甲醇闪蒸罐;V3008-甲醇/水分离塔进料分离器;1-变换气;2_循环气;4_净化气;5_二氧化碳;6-尾气;13_闪蒸气;14_克劳斯加氢尾气;15_低压氮气;16_酸性气/甲醇;17_富硫蒸汽;18_酸性气;22_甲醇蒸汽;23_贫甲醇液;24_贫甲醇流股;25_甲醇富液;26_包含全部硫的甲醇液;27_甲醇/水;30_C02吸收段的流出液;31_精洗段洗涤液;32_含CO2不含硫的甲醇液;33_含硫和CO2甲醇液;34-富甲醇液;35_液体部分;36-H2S浓缩塔上部的回流液;37_C02解析塔上部的回流液;38-甲醇溶液;39-C02解析塔底部的甲醇液;40_冷凝液;41-H2S浓缩塔底部甲醇液;42_甲醇冷凝液;43_再生甲醇;45_冷却后的贫甲醇;49_废水;51_洗涤水;E3001-原料气换热器;E3002-压缩机水冷器;E3003_1#甲醇激冷器;E3004_2#甲醇激冷器;E3005-3#甲醇激冷器;E3006-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7-甲醇换热器;E3008_3#贫甲醇冷却器;E3009-2#贫甲醇冷却器;E3010-1#贫甲醇冷却器;E3011-再生塔再沸器;E3012-酸性气水冷器;E3013-酸性气激冷器;E3014_H2S馏分换热器;E3015-甲醇/水分离塔再沸器;E3016-甲醇水/分离塔进料加热器;E3017-甲醇冷却器;E3018_甲醇水冷器;E3019-水换热器。图2中:NEW-换热器;其他与图1相同。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一种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甲醇洗涤塔T3001、H2S浓缩塔T3003、甲醇热再生塔T3004,所述甲醇洗涤塔T3001从上至下依次为精洗段、CO2主吸收段及脱硫段,所述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30流经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流入换热器NEW,使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30与H2S浓缩塔T3003中部的富甲醇液34)热。所述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30在流经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之前先流经3#甲醇激冷器E3005。一种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甲醇洗涤塔T3001、CO2解析塔T3002、H2S浓缩塔T3003、甲醇热再生塔T3004及甲醇/水分离塔T3005,所述甲醇洗涤塔T3001从上至下依次为精洗段、CO2主吸收段及脱硫段,所述CO2主吸收段流出液30管路连接3#甲醇激冷器E3005、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后再连接换热器NEW,所述换热器NEW同时与H2S浓缩塔T3003中部的富 甲醇液34管路连接。所述换热器NEW的管程入口与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的CO2主吸收段流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NEW的管程出口与CO2主吸收段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NEW的壳程入口与3#贫甲醇冷却器E3008的壳程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NEW的壳程出口与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的壳程入口连通。所述H2S浓缩塔T3003底部连接有2#贫甲醇冷却器E3009。将所述2#贫甲醇冷却器E3009的换热面积增大990m2。所述甲醇热再生塔T3004底部连接有甲醇水冷器E3018。将所述甲醇热再生塔T3004底部连接的甲醇水冷器E3018的换热面积增大430m2。通过本实用新型工艺装置进行低温甲醇洗工艺过程如下:自变换来的5.4MPa、40°C的变换气I与闪蒸气压缩机C3001送来的循环气2汇合,为防止变换气冷却到冰点以下出现结冰现象,喷入1303kg/h的贫甲醇液23,然后经原料气换热器E3001与净化气4、二氧化碳5、尾气6换热冷却至-20.15°C,再经水分离器V3001分离出甲醇水溶液后,干燥的原料气进入甲醇洗涤塔T3001。甲醇洗涤塔T3001分上下两部分,下塔部分主要用于脱硫,上塔部分又可分为三段:顶段为精洗段,用-54.99°C的贫甲醇流股24来吸收气体中尚存的少量CO2和H2S,以确保去下游的净化气4中CO2彡3%,H2S ( 0.1ppm冲间两段为CO2吸收段,用经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换热后的精洗段洗涤液31,在-36°C下进入CO2吸收段吸收气体中的CO2 ;C02吸收段的流出液30经3#甲醇激冷器E3005冷却到-24.29°C后进入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冷却到-34.19°C后,再进入换热器NEW中与来自H2S浓缩塔T3003中部的富甲醇液34进一步换热,冷却到-35.90°C,然后回流至CO2吸收段吸收气体中的CO2 ;大约52%甲醇富液25从上塔底部塔盘取出,在甲醇冷却器E3017与净化气4换热,再经2#甲醇激冷器E3004冷却到-31.65°C,经减至1850kPa进入2#循环气闪蒸罐V3003,使溶解在甲醇液中的大部分H2蒸出来。下塔脱硫时仅需上塔已吸收了 CO2的部分甲醇液,其量约为总量的48%,经下塔洗涤后包含全部硫的甲醇液26从甲醇洗涤塔T3001塔底部流出,分别在甲醇换热器E3007、1#甲醇激冷器E3003换热冷却,经减压至1850kPa后,进入1#循环气闪蒸罐V3002,使溶解在甲醇液中大部分H2闪蒸出来。1#循环气闪蒸罐V3002和2#循环气闪蒸罐V3003闪蒸出来的H2通过循环气压缩机C3001,提压到5560kPa经压缩机水冷器E3002冷却到_40°C,送回到入口的原料气管线上再利用。从2#循环气闪蒸罐V3003底部引出的含CO2不含硫的甲醇液32,经节流膨胀,压力降到0.29MPa,进入CO2解析塔T3002塔顶部,闪蒸出大部分CO2气体,一部分作为CO2解析塔T3002上部的回流液37,一部分作为H2S浓缩塔T3003上部的回流液36。从1#循环气闪蒸罐V3002底部引出的含硫和CO2甲醇液33,经节流膨胀,压力降到0.35MPa,进入CO2解析塔T3002中部第8块塔板处,在此,部分CO2和H2S从甲醇液中解析出来,甲醇溶液38送入H2S浓缩塔T3003,闪蒸出部分CO2和H2S后经提压得到富甲醇液34,依次经过3#贫甲醇冷却器E3008、新增的换热器NEW、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温度由-63.13°C依次降低到-49.690C >-47.8°C >-28.88°C后,进入甲醇闪蒸罐V3007分离,液体部分35再经加压去甲醇换热器E3007换热,然后闪蒸气13、液体部分35同时进入CO2解析塔T3002塔下塔,因进塔甲醇液温度已由-63.13°C升到-28.88_29°C,随着温度的升高,CO2在甲醇中的溶解度降低,在CO2解析塔T3002下塔解析出大量的CO2。从CO2解析塔T3002底部的甲醇液39进入H2S浓缩塔T3003塔中部后,进一步被低压氮气15气提出CO2,这部分CO2随同气提氮与CO2·解析塔T3002塔顶气二氧化碳5 —起经原料气换热器E3001回收冷量。克劳斯加氢尾气14进入H2S浓缩塔T3003。H2S浓缩塔T3003底部甲醇液41温度为-43.46°C,经加压,入2#贫甲醇冷却器E3009和1#贫甲醇冷却器E3010后,与再生后的贫甲醇换热,温度依次升高到35.43°C、87.4°C,然后进入甲醇热再生塔T3004第26块塔板上,溶解于甲醇液中的全部硫和0)2被再生塔再沸器E3011加热产生的甲醇蒸汽气提,同时由甲醇/水分离塔T3005塔顶蒸馏出的甲醇蒸汽22气提。加热出来的酸性气体夹带部分甲醇蒸汽的酸性气/甲醇16由塔顶引出,经酸性气水冷器E3012冷却后,大部分甲醇蒸汽被冷凝,经回流液罐V3006分离出甲醇冷凝液42作为回流液,送回到甲醇热再生塔T3004塔顶部,离开回流液罐V3006顶部的富硫蒸汽17,在H2S馏分换热器E3014中被预冷,然后在甲醇热再生塔酸性气激冷器E3013中进一步冷却,在此,几乎所有的甲醇蒸汽均被冷凝,再经酸性气分离器V3005分离,冷凝液40送到H2S浓缩塔T3003塔底部加以处理,而酸性气18部分循环至H2S浓缩塔T3003的第25块塔板上,部分经H2S馏分换热器E3014回收冷量后送至界外硫回收。从甲醇热再生塔T3004底部取出再生甲醇43,在1#贫甲醇冷却器E3010内被冷却到44.14°C后送到甲醇收集罐V3004,然后加压到6.5MPa,经甲醇水冷器E3018冷却后,除少量作为喷淋甲醇外,其余经2#贫甲醇冷却器E3009、3#贫甲醇冷却器E3008冷却到-54.99°C后,送到甲醇洗涤塔T3001塔顶部作为精洗段洗涤液。从水分离器V3001来的甲醇/水27在甲醇/水分离塔进料加热器E3016中与由甲醇热再生塔T3004塔底经冷却后的贫甲醇45换热,温度升至60.80°C经甲醇/水分离塔进料分离器V3008后进入甲醇/水分离塔T3005塔的第21块塔板上,同时,洗涤尾气后的洗涤水51加压后,在水换热器E3019中升温送至甲醇/水分离塔T3005塔的第13块塔板上,它们共同参与蒸馏,塔底蒸汽由甲醇/水分离塔再沸器E3015换热产生,经51块塔板蒸馏后甲醇蒸汽直接送入甲醇热再生塔T3004,而由甲醇水/分离塔进料加热器E3016冷却后的贫甲醇45送至甲醇水分离塔T3005顶部作为回流液。塔底的废水49在水换热器E3019中回收热量后,排放至废水处理系统。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特征以及低温甲醇洗工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以及工艺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以及工艺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表I优化前后公用工程用量对比
权利要求1.一种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甲醇洗涤塔(T3001)、H2S浓缩塔(T3003 )、甲醇热再生塔(T3004),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洗涤塔(T3001)从上至下依次为精洗段、CO2主吸收段及脱硫段,所述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30)流经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流入换热器(NEW),使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30 )与H2S浓缩塔(T3003 )中部的富甲醇液(34)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30)在流经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之前先流经3#甲醇激冷器(E30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NEW)的管程入口与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的CO2主吸收段流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NEW)的管程出口与CO2主吸收段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NEW)的壳程入口与3#贫甲醇冷却器(E3008)的壳程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NEW)的壳程出口与循环甲醇冷却器(E3006)的壳程入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2S浓缩塔(T3003)底部连接有2#贫甲醇冷却器(E300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2#贫甲醇冷却器(E3009)的换热面积增大16.58%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热再生塔(T3004)底部连接有甲醇水冷器(E301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 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甲醇水冷器(E3018)的换热面积增大.58.74%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甲醇洗工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甲醇洗涤塔、H2S浓缩塔、甲醇热再生塔,所述甲醇洗涤塔从上至下依次为精洗段、CO2主吸收段及脱硫段,所述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流经循环甲醇冷却器流入换热器,使CO2主吸收段的流出液与H2S浓缩塔中部的富甲醇液换热。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H2S浓缩塔底部连接的2#贫甲醇冷却器及甲醇热再生塔底部连接的甲醇水冷器的换热面积。通过本实用新型工艺装置进行低温甲醇洗工艺,虽然冷却水用量增加22.73%,氨冷用量较原有工艺节约10.2%,由于冷却水的价格成本远低于氨冷,所以本实用新型方案可显著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且可以达到现有的节能效果。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3139876SQ20122073114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郭欣, 李士雨, 李金来 申请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