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378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技术中用于液体的混合、固体溶质与液体的快速混合溶解等的混合的装置基本上都是采用机械搅拌装置,如桨叶式搅拌器等。传统的搅拌式混合装置,存在体积大,功耗高的缺点。利用搅拌式的混合装置,不能将搅拌装置设置于生产管线上,无法实现在线的混合。实用新型内容[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功率小、效率高的混合装置。[0005](二)技术方案[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包括:壳体、芯轴和振动发生器,所述壳体为空心圆筒,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 ;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轴孔,所述芯轴安装在轴孔中,芯轴一端伸入壳体中;所述芯轴伸入壳体的部分设有多排振动片,所述振动片的外径小于壳体内径;所述振动发生器与芯轴连接。[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多排隔挡片,所述隔挡片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直径大于芯轴直径;所述隔挡片和振动片交错排列,并设有间隙。[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与芯轴在壳体内的一端连接。[0009]优选的,所述振动发生器为超声波发生器。[0010]优选的,所述隔挡片和振动片都为碟片状。[0011]优选的,所述隔挡片和振动片都由圆形薄板制成。[0012]优选的,所述圆形薄板的板面具有凹凸纹理。[0013]优选的,所述隔挡片为对称结构或者非对称结构。[0014]优选的,所述振动片为对称结构或者非对称结构。[0015](三)有益效果[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混合装置的芯轴上设置多排振动片,振动片在振动发生器的驱动下带动待处理的材料振动混合,达到待处理的材料混合或者细化成小分子结构材料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混合效果好和功耗低等优点。可以将本混合装置安装在管线上,流体流过即可实现混合,实现在线的液体混合。进一步的, 在壳体上设置多排隔挡片,隔挡片与振动片交错排列,并设置有间隙,形成来回折返的流体通道,提高混合或者细化效果。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 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纵向剖视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横向剖视图;[0019]图中,1:壳体;2:芯轴:3隔挡片;4:振动片;5:进口 ;6:出口 ;7:弹性连接件;8:振动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22]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包括:壳体1、芯轴2 和振动发生器8,壳体I为空心圆筒,壳体I两端分别设有进口 5和出口 6 ;壳体I的一端设有轴孔,芯轴2安装在轴孔中,芯轴2的一端伸入壳体I中;芯轴2伸入壳体I的部分设有多排振动片4,振动片4的外径小于壳体I内径;振动发生器8与芯轴2连接,带动芯轴2振动。混合装置工作时,待处理的材料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从进口 5流入混合装置,振动发生器8的驱动芯轴2和振动片4振动,振动片4的振动传递到在流体通道内流通的材料上,引起材料的振荡,使材料充分混合或者分离,从出口 6沿箭头B的方向流出混合装置。[0023]进一步的,壳体I内壁设有多排隔挡片3,隔挡片3设有内孔,内孔直径大于芯轴2 直径;隔挡片3和振动片4交错排列,两者之间留有间隙。交错排列的隔挡片3与振动片4 之间的间隙、振动片4的外径小于壳体I内径的空隙以及隔挡片3设有的内孔真径大于芯轴2直径的空隙连通,形成一个来回折返的流体通道。混合装置工作时,待处理的材料从进口 5流入混合装置,在混合装置中沿流体通道流动,材料在上一个阶段是从轴心向四周流动的,下一个阶段材料则由四周流向轴心,如此反复,折流前进。待处理的材料在流体通道中折流前进,材料所经过的流体通道距离成倍增加,所受到振动片4的振动作用也成倍增多,处理效果成倍增大,能够获得更好的产品。在特定情况下,材料也可以沿相反的方向流动进行处理。[0024]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固定芯轴2,芯轴2伸入壳体I的一端与壳体I连接,同时为了不影响芯轴2的振动性能,壳体I设有弹性连接件7,弹性连接件7与芯轴2在壳体I内的一端连接。弹性连接件7能够让芯轴2在一定幅度内自由的振动,并且不影响芯轴2的稳定效果 ,保证装置的安全性。[0025]进一步的,振动发生器8优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带动芯轴2和振动片 4做高频振动,能够对流过流体通道的材料有激荡作用。[0026]进一步的,隔挡片3和振动片4都由圆形薄板制作而成,并且制成碟片状结构。圆形薄板的板面上可以有凹凸纹理,用以增大待处理材料与混合装置的摩擦力,降低混合材料在混合装置中的流速,同时,增大振动片与材料的接触面积,使处理的效果更好。[0027]进一步的,隔挡片3沿轴心方向选用对称结构或者非对称结构。振动片4沿轴心方向选用对称结构或者非对称结构。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可以选择对称结构或者非对称结构。[0028]本混合装置用于柴油等油品加水的乳化,其工作过程是:柴油与水各自通过计量装置后,一同进入到该装置的进口,混合液体在来回折返的流体通道内流动过程中,受到振动发生器带动的振动片的高频推动振荡,柴油被打散成微小的液滴与水充分接触混合,最终形成稳定的乳化液。[0029]本混合装置用于污水的预处理,其工作过程是:污水从进口进入混合装置,在来回折返流体通道内流动过程中,受到振动发生器的震荡作用,其中的大分子团被打散成小分子团,有利于下一步的深度处理。[0030]本混合装置用于液体与固体的混合溶解,其工作过程是:液体与固体粉末或颗粒各自通过计量装置,一同由进口进入混合装置,混合后的固体和液体的材料在来回折返的通道内流动过程中,受到振动发生器带动的振动片的高频振荡,加速了固体的溶解速度,从出口流出时,固体完成溶解,形成稳定的溶液。[0031]本混合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液体的均匀混合,其工作过程是:多种液体各自通过计量装置,一同由进口进入混合装置,混合后的液体来回折返的流体通道内流动过程中,受到振动发生器带动的振动片的高频振荡作用,加速了混合速度,从出口流出时,能够完全混合,形成稳定的混合液。[00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通过在混合装置的芯轴上设置多排振动片,振动片在振动发生器的驱动下带动材料的振动混合,达到待处理的材料混合或者细化成小分子结构材料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混合效果好和功耗低等优点。可以将本混合装置安装在管线上,流体流过即可实现混合,实现在线的液体混合。并且使用广泛,可以用于两种或多种液体的充分混合,也可以用于液体与固体物质的混合溶解。进一步的,在壳体上设置多排隔挡片,隔挡片与振动片交错排列,并设置有间隙,形成来回折返的流体通道,提高混合或者细化效果。[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芯轴和振动发生器,所述壳体为空心圆筒,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 ;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轴孔,所述芯轴安装在轴孔中,芯轴的一端伸入壳体中;所述芯轴伸入壳体的部分设有多排振动片,所述振动片的外径小于壳体内径;所述振动发生器与芯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多排隔挡片,所述隔挡片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直径大于芯轴直径;所述隔挡片和振动片交错排列, 并设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弹性连接件, 所述弹性连接件与芯轴在壳体内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生器为超声波发生器。
5.如权利要求1或者4所述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片和振动片都为碟片状。
6.如权利要求1或者4所述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片和振动片都由圆形薄板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薄板的板面具有凹凸纹理。
8.如权利要求1或者4所述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片为对称结构或者非对称结构。
9.如权利 要求1或者4所述的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片为对称结构或者非对称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振动激荡式混合装置,其包括壳体、芯轴和振动发生器,壳体为空心圆筒,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壳体的一端设有轴孔,芯轴安装在轴孔中,芯轴的一端伸入壳体中;芯轴伸入壳体的部分设有多排振动片,振动片的外径小于壳体内径;振动发生器与芯轴连接。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混合效果好和功耗低等优点。可以安装在管线上,流体流过本混合装置即可实现混合,实现在线的液体混合。进一步的,壳体内壁设有多排隔挡片,隔挡片设有内孔,内孔直径大于芯轴直径;隔挡片和振动片交错排列,并设有间隙,形成来回折返的流体通道,增加材料与振动片的接触,达到更好的混合或者细化效果。
文档编号B01F11/00GK203139952SQ20132015487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王利民, 刘和平 申请人:北京中衡国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