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016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桶体(1)、桶体(1)中部的滤板(2)、桶体(1)底部的出液法兰(3)、桶体(1)下部设置的用于支撑所述滤板(2)的支撑层(4)和桶体(1)侧壁上且位于滤板(2)相邻下方的真空抽管(5),所述滤板(2)上布满了钻孔(10);所述滤板(2)与真空抽管(5)之间的桶体(1)内侧壁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真空抽管(5)入口的挡板(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该装置采用玻璃钢制作,方便工人在使用过程中移动。同时,通过为真空抽管增加一块挡板防止滤液进入,增加了真空泵的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真空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过滤稀有金属泥渣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通过真空过滤桶将反应釜中反应后的稀有金属泥渣进行过滤。具体地,现有的过滤装置包括桶体、桶体底部的出液法兰、桶体中部的滤板、桶体下部设置的用于支撑滤板的支撑层和滤板相邻下方且位于筒体侧壁上的真空抽管。其中,桶体上部为敞口,底部为蝶形封盖且中心位置设有出液法兰,滤板上布满了液体通过的钻孔,滤板上设有滤布,真空抽管与真空泵相连。其中,滤板将桶体由上至下分为过滤仓和抽气仓两部分。主要用于将反应釜中反应后的泥渣进行过滤,当泥渣进入过滤仓时,过滤板下的抽气仓通过真空泵抽空气形成负压,使过滤仓中泥渣中的水份经滤板到达抽气仓外排。其中,出液法兰接阀门再接管道到专用容器,使用时关闭阀门,待使用完后打开阀门排出滤液。
[0003] 申请人:发现现有的真空过滤桶为钢结构,重量重且不耐腐蚀。具体地,制作I台OlOOOmm, h800mm的钢构真空过滤桶重量一般700kg左右,不易移动,操作不方便。同时,现有的真空过滤桶在真空泵抽真空时容易吸入液体,会降低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该真空过滤装置在真空抽管入口处设有挡板,防止液体进入真空泵。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包括桶体1、桶体I中部的滤板2、桶体I底部的出液法兰3、桶体I下部设置的用于支撑所述滤板2的支撑层4和桶体I侧壁上且位于滤板2相邻下方的真空抽管5,所述滤板2上布满了钻孔10 ;所述滤板2与真空抽管5之间的桶体I内侧壁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真空抽管5入口的挡板7。
[0006]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真空抽管5入口为斜向外下的斜口。
[0007]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挡板7为L形,其一端斜向下固定在所述滤板2与真空抽管5之间的桶体I内侧壁上,另一端位于所述真空抽管5入口的下方。
[0008]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层4为沿桶体I内侧壁径向设置的多块支撑板。
[000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板的数量为6,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桶体I内侧壁圆周均勻分布。
[0010]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滤板2包括环板8和环板8中心活动设置的中心板9。
[0011]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孔10上部分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孔,下部分为圆柱形孔。
[001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孔10上部为孔径8_12mm的开口,下部为孔径6-10mm 的开口。[0013]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的各结构由玻璃钢制成。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泥渣中的介质不同,可以选用相应型号的玻璃钢制作,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且玻璃钢比重一般为1.7?2.1,如制作I台01000mm,h800mm的玻璃钢真空过滤装置重量约180kg,方便工人在使用过程中移动。同时,通过为真空抽管增加一块挡板防止滤液进入,增加了真空泵的寿命。同时,通过将真空抽管的入口设计为斜口增加了真空泵的抽吸面积。另外,将滤板设计为环板和中心板的组合,中心板可以拆卸,方便清洗和维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过滤装置的仰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孔的外观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抽管的外观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主视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侧视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外观示意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脚的外观示意图。
[0025]图中:I桶体、2滤板、3抽液法兰、4支撑层、5真空抽管、6支脚、7挡板、8环板、9中心板、10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7]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桶体1、滤板2、出液法兰3、支撑层4、真空抽管5和挡板7。其中,桶体I可以为圆柱形结构,其上部为敞口,底部为蝶形封盖。滤板2设于桶体I中部将桶体I内部分为过滤仓和抽气仓,其上表面上放置有滤布(图未示),滤板2的直径与桶体I基本相同,保证密封效果;过滤仓用于盛放稀有金属泥渣,抽气仓通过真空抽管5与真空泵连通形成负压来抽吸泥渣中的水分。出液法兰3设于桶体I底部且与桶体I连通,用于排出抽吸后得到的水,具体地,出液法兰3通过管路与桶体I底部中间位置连通,管路水平设置,出液法兰3位于桶体I 一侧。支撑层4位于桶体I的下部(也位于滤板2的下方)用于支撑滤板2,滤板2水平置于支撑层4上。真空抽管5位于滤板2相邻下方的桶体I侧壁上,用于与真空泵相连;具体地,真空抽管5水平设于桶体I侧壁上,其一端伸入桶体I内部。挡板7设位于滤板2与真空抽管5之间的桶体I内侧壁上,用于遮挡真空抽管5入口(位于桶体I内部左端的开口),也可以理解为挡板7位于真空抽管5的内侧(靠近桶体I中轴线的一侧)。滤板2上布满了钻孔10,用于使液体通过。桶体I底部还设有用于支撑桶体I的支脚6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9,桶体I底部下方沿圆周均匀分布有3个支脚6,支脚6上部为与桶体I底部的蝶形结构配合的弧线结构。
[0028]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的各结构(包括桶体1、滤板2、抽液法兰3、支撑层4、真空抽管5、支脚6、挡板7)由玻璃钢制成,用于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相应地,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桶体I的抗压能力,桶体I的桶壁厚度要大于IOmm (可以为20mm)。具体地,对于Φ 1000mm,厚度20mm,h800的玻璃钢真空过滤装置,其重量约180kg,相同尺寸的钢结构真空过滤装置的重量为700kg,即本装置只有现有装置重量的25%左右。
[002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泥渣中的介质不同,选用相应牌号的玻璃钢制作,如过滤稀有金属泥渣采用相应的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制作,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
[0030]其中,参见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真空抽管5入口为斜向外下的斜口,用于提高真空泵的抽吸面积。
[0031 ] 其中,参见图1、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挡板7为L形,挡板7 —端斜向下(倾斜角度为30-60° )固定在滤板2与真空抽管5之间的桶体I内侧壁上,挡板7另一端位于真空抽管5入口的下方。即挡板7—条直角边的上部斜向内下固定在桶体I内侧壁上,挡板7另一条直角边位于真空抽管5的内侧且斜向外下倾斜。其中挡板的宽度为IOcm左右保证其档液效果。
[0032]其中,如图1和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层4为沿桶体I内侧壁径向设置的多块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定在桶体I底部,其外侧固定在桶体I内侧壁上,其上端水平,其下端的外侧为与桶体I底部的蝶形结构配合的弧线结构。
[003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板的数量最好足够多,保证在负压下良好地支撑滤板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板的数量为6,支撑板沿桶体I内侧壁圆周均匀分布,即相邻支撑板间的夹角为60度,同一直线上的支撑板间具有一定间隙。更具体地,对于Φ IOOOmm的桶体,支撑板的径向长度为350_450mm左右。
[0034]其中,参见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滤板2包括环板8和环板8中心活动设置的中心板9,环板8为圆环形结构,中心板9为圆形结构,中心板9可以置于环板8的内环中,即中心板9可从环板8上拆卸下来,方便桶体内部的清洗和维修。具体地,环板8的内沿与中心板9的内沿楔形配合,通过增加接触面积保证密封性和稳定性;同时,中心板9的直径大于支撑板内沿组成圆的直径保证中心板9可以置于支撑板上。更具体地,对于Φ IOOOmm的桶体、6支撑板、支撑板的径向长度为400mm的过滤装置,中心板9的直径为500mm左右。
[0035]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板2的厚度为15_35mm,保证其过滤效果。其中,参见图3,滤板2上均匀分布有大量的钻孔10,滤板2上布满了竖直钻孔10 ;其中,本实施例中图3中为方便绘制只画了部分钻孔。其中,钻孔10的孔径为6-12mm,相邻钻孔10的距离为10-20mm,保证其过滤效果,该尺寸尤其适用于稀有金属泥渣的过滤。优选地,参见图4,钻孔10上部分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孔,下部分为圆柱形孔,该结构可以配合滤布防止堵塞钻孔。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孔10上部为孔径8-12mm的开口,下部为孔径6_10mm的开口。
[00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泥渣中的介质不同,可以选用相应型号的玻璃钢制作,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且玻璃钢比重一般为1.7~1.1,如制作1台01000mm,h800mm的玻璃钢真空过滤装置重量约180kg,方便工人在使用过程中移动。同时,通过为真空抽管增加一块挡板防止滤液进入,增加了真空泵的寿命。同时,通过将真空抽管的入口设计为斜口增加了真空泵的抽吸面积。另外,将滤板设计为环板和中心板的组合,中心板可以拆卸,方便清洗和维修。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过滤装置;包括桶体(I)、桶体(I)中部的滤板(2)、桶体(I)底部的出液法兰(3)、桶体(I)下部设置的用于支撑所述滤板(2)的支撑层(4)和桶体(I)侧壁上且位于滤板(2)相邻下方的真空抽管(5),所述滤板(2)上布满了钻孔(10);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2)与真空抽管(5)之间的桶体(I)内侧壁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真空抽管(5)入口的挡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抽管(5)入口为斜向外下的斜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为L形,其一端斜向下固定在所述滤板(2)与真空抽管(5)之间的桶体(I)内侧壁上,另一端位于所述真空抽管(5)入口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4)为沿桶体(I)内侧壁径向设置的多块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6,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桶体(I)内侧壁圆周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2)包括环板(8)和环板(8)中心活动设置的中心板(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10)上部分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孔,下部分为圆柱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10)上部为孔径8-12_的开口,下部为孔径6-10mm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的各结构由玻璃钢制成。
【文档编号】B01D29/82GK203417510SQ201320510985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王能往, 邱成超 申请人:黄石大江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