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接料口的微生态制剂混粉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293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改进接料口的微生态制剂混粉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改进接料口的微生态制剂混粉机,混合舱(1)底部的卸料口(2)上有门槽(3),在门槽(3)内安装活动挡板(4),活动挡板(4)边缘通过销轴(6)连接操作杆(5)。在接料口增设活动挡板以方便调整接料流量,系统运行操控方便节能安全,减少环境粉尘,保护员工身体健康,保证空气的洁净度,生产效率提高,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尤其适于对现有部分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
【专利说明】改进接料口的微生态制剂混粉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态制剂生产中的物料混合设备,尤其是改进接料口的微生态制剂混粉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在化工、化学、油漆、油脂、药品、微生态制剂、日用化工、食品、制药等物品的生产过程,往往需要将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的重量进行混合;以前生产企业多采用流量计或体积比重的方法或机械衡器的计量方法进行配方,不仅工艺控制无法保证,计量精度较低,而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粉体配料系统包括原料的储存体、输送体、称重配料体、除尘体、物料混合体等多种设备,从而弥补了这些计量方法上的缺失,从而保证工艺,减少损失。
[0003]现有设备接料口漏料严重,粉尘大,粉尘太大,员工吸入粉尘量大,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粉尘扩散到车间,车间粉尘大容易发生粉尘爆炸,安全系数降低;粉尘扩散严重造成收率降低,影响经济效益。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不断对现有设备部分结构进行技术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接料口的微生态制剂混粉机,可以控制接料量,防止漏料,提高生产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混合舱底部的卸料口上有门槽,在门槽内安装活动挡板,活动挡板边缘通过销轴连接操作杆。
[0006]尤其是,在混合舱底端的卸料口下方通过连接栓吊装固定加排口,在卸料口底沿和加排口上沿之间的缝隙构成门槽。
[0007]尤其是,在卸料口上固定铰座,操作杆前端铰接在铰座上,操作杆中部通过销轴连接活动挡板边缘,操作杆后端伸出。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接料口增设活动挡板以方便调整接料流量,系统运行操控方便节能安全,减少环境粉尘,保护员工身体健康,保证空气的洁净度,生产效率提高,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尤其适于对现有部分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包括:混合舱1、卸料口 2、门槽3、活动挡板4、操作杆5、销轴6、铰座7、加排口 8、连接栓9。
【具体实施方式】[0011]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在接料口增设活动挡板以方便调整接料流量。
[0012]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合舱1、卸料口 2、门槽3、活动挡板4、操作杆5和销轴6。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混合舱I底部的卸料口 2上有门槽3,在门槽3内安装活动挡板4,活动挡板4边缘通过销轴6连接操作杆5。
[0015]前述中,在混合舱I底端的卸料口 2下方通过连接栓9吊装固定加排口 8,在卸料口 2底沿和加排口 8上沿之间的缝隙构成门槽3。
[0016]前述中,在卸料口 2上固定铰座7,操作杆5前端铰接在铰座7上,操作杆5中部通过销轴6连接活动挡板4边缘,操作杆5后端伸出。手握操作杆5后端,以铰座7为支点,可以旋转移动活动挡板4,以调整卸料口 2排料量。
[0017]前述中,在操作杆5后端或者活动挡板4边缘连接电控驱动装置,就可以实现自动调整收料。
[0018]本实用新型中,微生态制剂混粉机接料口增加活动挡板4,放料通过转动挡板控制,减少接料粉尘扩散。
【权利要求】
1.改进接料口的微生态制剂混粉机,包括混合舱⑴、卸料口⑵、门槽⑶、活动挡板(4)、操作杆(5)和销轴(6);其特征在于,混合舱⑴底部的卸料口⑵上有门槽(3),在门槽(3)内安装活动挡板(4),活动挡板(4)边缘通过销轴(6)连接操作杆(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接料口的微生态制剂混粉机,其特征在于,在混合舱(I)底端的卸料口⑵下方通过连接栓(9)吊装固定加排口(8),在卸料口⑵底沿和加排口(8)上沿之间的缝隙构成门槽(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接料口的微生态制剂混粉机,其特征在于,在卸料口(2)上固定铰座(7),操作杆(5)前端铰接在铰座(7)上,操作杆(5)中部通过销轴(6)连接活动挡板(4)边缘,操作杆(5)后端伸出。
【文档编号】B01F15/02GK203591758SQ201320634235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钟诚, 晏伟, 董云香 申请人:山东高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