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581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沉降室、反应室和氨喷射器,壳体上设有第一通气口、除灰口和第二通气口,第一通气口位于第一侧壁的顶部。第一蓄热室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蓄热室内设有第一蓄热体。第二蓄热室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二蓄热室内设有第二蓄热体。与除灰口连通的沉降室设在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的底部且与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连通。与第二通气口连通的反应室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蓄热室连通的第三开口,反应室内设有蓄热催化体。氨喷射器向反应室内喷入氨水。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可防止蓄热体和反应室内气体通道的堵塞。
【专利说明】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制造和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燃煤炉窑、玻璃炉窑等工业炉窑,烟气粉尘浓度较高,飞灰粘结附着于蓄热体、催化体孔道中,容易造成孔道的堵塞、装置使用寿命的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可避免气体通道堵塞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气口和除灰口,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部;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一蓄热室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蓄热室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蓄热室内设有第一蓄热体;第二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蓄热室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蓄热室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蓄热室内设有第二蓄热体;沉降室,所述沉降室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沉降室设在所述第一蓄热室和所述第二蓄热室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蓄热室和所述第二蓄热室连通,所述沉降室与所述除灰口连通;反应室,所述反应室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反应室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蓄热室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反应室与所述第二通气口连通,所述反应室内设有蓄热催化体;氨喷射器,所述氨喷射器向所述反应室内喷入氨水。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通过设有第一蓄热室、沉降室、第二蓄热室和反应室,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可沉降在沉降室内,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可对烟气进行两次热交换,经过两次降温的烟气可在反应室内进行脱硝与蓄热,不仅可有效的防止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气体通道的堵塞,延长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可有效的回收烟气热量,提高炉窑的热效率,且可减少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实现节能和减排的目的。
[000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间隔开设置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设在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上且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底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间隔开,所述第二分隔板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上且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壁与所述壳体的内顶壁间隔开,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限定出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所述沉降室和所述反应室。从而使得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蓄热体的比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蓄热体的比表面积。
[0009]具体地,所述蓄热催化体为附着有选择性脱硝催化剂的蓄热件。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降室内设有清灰装置。从而可提高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氨喷射器设在所述壳体的顶壁上且伸入到所述壳体内以向所述反应室内喷入氨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氨喷射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的上方。
[0013]可选地,所述除灰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通气口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00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壳体10、第一通气口 1、除灰口 2、第二通气口 3、第一蓄热室20、第一蓄热体30、第二蓄热室40、第二蓄热体50、沉降室60、反应室70、蓄热催化体80、氨喷射器90、第一分隔板100、第二分隔板110、第一开口 201、第二开口401、第三开口 7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24]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该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可用于燃煤、玻璃炉窑等含尘烟气的工业炉窑。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第一蓄热室20、第二蓄热室40、沉降室60、反应室70和氨喷射器90,其中,壳体10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气口 I和除灰口 2,壳体10的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口 3,第一通气口 I位于第一侧壁的顶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侧壁和第一侧壁相对设置,除灰口 2位于第一侧壁的底部,第二通气口 3位于第二侧壁的底部。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通气口 I和除灰口 2位于壳体10的左侧壁上,第二通气口 3位于壳体10的右侧壁上。
[0026]第一蓄热室20位于壳体10内,第一蓄热室20的顶部设有与第一通气口 I连通的第一开口 201,第一蓄热室20内设有第一蓄热体30。第二蓄热室40位于壳体10内,第二蓄热室40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蓄热室20连通的第二开口 401,第二蓄热室40内设有第二蓄热体50。
[0027]沉降室60位于壳体10内,沉降室60设在第一蓄热室20和第二蓄热室40的底部且与第一蓄热室20和第二蓄热室40连通,沉降室60与除灰口 2连通。反应室70位于壳体10内,反应室70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蓄热室40连通的第三开口 701,反应室70与第二通气口 3连通,反应室70内设有蓄热催化体80。具体地,蓄热催化体80为附着有选择性脱硝催化剂的蓄热件。氨喷射器90向反应室70内喷入氨水。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蓄热体30和第二蓄热体50内设有供烟气通过的通道。
[0028]也就是说,第一蓄热室20通过第一开口 201与第一通气口 I连通,第二蓄热室40通过第二开口 401与第一蓄热室20连通,沉降室60分别与第一蓄热室20和第二蓄热室40连通,反应室70通过第三开口 701与第二蓄热室40连通,从而第一蓄热室20、第二蓄热室40、沉降室60、反应室70限定出气体通道。
[0029]当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应用在工业炉窑上时,炉窑内的高温含尘烟气通过第一通气口 I排入到第一蓄热室20内,第一蓄热室20内的含尘烟气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通过第一蓄热室20内的第一蓄热体30,此时第一蓄热体30可吸收烟气的热量,同时通过第一蓄热室20的含尘烟气中的灰尘由于重力的作用会沉降到沉降室60内,然后经过除尘和第一次降温的烟气通过第二开口 401进入到第二蓄热室40内,且第二蓄热室40内的烟气在从下到上的方向通过第二蓄热室40内的第二蓄热体50,此时第二蓄热体50吸收烟气的热量,以对烟气进行第二次降温以使得烟气的温度可降低至蓄热催化体80的使用温度,接着经过两次降温的烟气通过第三开口 701进入到反应室70内,烟气在反应室70内与喷入到反应室70内的氨水在蓄热催化体80的作用下进行脱硝反应,同时烟气与蓄热催化体80进行换热以降低温度,最后经过三次降温和除尘的烟气从第二通气口 3排出。操作人员可通过除尘口清除沉降室60内的灰尘。
[0030]接着,常温空气可通过第二通气口 3通入到壳体10内,常温空气依次经过反应室70内的蓄热催化体80、第二蓄热室40内的第二蓄热体50和第一蓄热室20内的第一蓄热体30,即常温空气经过三次换热以成为高温空气,最后经过三次加热的高温空气从第一通气口 I排出。[0031]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在含尘烟气在壳体10内进行换热、除尘和脱硝的过程中,除灰口 2处于关闭状态,在常温空气在壳体10内进行换热以形成为高温空气的过程中,除灰口 2处于关闭状态。
[0032]具体地,为了保证第一蓄热体30和第二蓄热体50的蓄热效果且避免灰尘附着在第一蓄热体30和第二蓄热体50内,第一蓄热体30内的通道的尺寸和第二蓄热体50内的通道的尺寸大于灰尘颗粒的尺寸。优选地,第一蓄热体30内的通道的尺寸大于第二蓄热体50内的通道的尺寸。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蓄热体50的比表面积大于第一蓄热体30的比表面积。这样,经过沉降室60后的烟气,含尘量大幅减少,增大第二蓄热体50的比表面积,可增大换热面积,减小装置的体积。
[003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通过设有第一蓄热室20、第二蓄热室40、沉降室60和反应室70,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可沉降在沉降室60内,第一蓄热室20和第二蓄热室40可对烟气进行两次热交换,经过两次降温的烟气可在反应室70内进行脱硝与蓄热,从而通过沉降室60除去灰尘,不仅可有效的防止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的气体通道的堵塞,延长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的使用寿命,且可有效的回收烟气热量,提高炉窑的热效率,且可减少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实现节能和减排的目的。
[0034]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内设有间隔开设置的第一分隔板100和第二分隔板110,第一分隔板100设在壳体10的内顶壁上且第一分隔板100的底壁与壳体10的内底壁间隔开,也就是说,第一分隔板100设在壳体10内,且第一分隔板100从壳体10的内顶壁竖直向下延伸直到第一分隔板100的底壁与壳体10的内底壁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第二开口 401。第二分隔板110设在壳体10的内底壁上且第二分隔板110的顶壁与壳体10的内顶壁间隔开,也就是说,第二分隔板110设在壳体10内且与第一分隔板100间隔开,第二分隔板110从壳体10的内底壁竖直向上延伸直到第二分隔板110的顶壁与壳体10的内顶壁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第三开口 701。其中,第一分隔板100、第二分隔板110和壳体10的内壁限定出第一蓄热室20、第二蓄热室40、沉降室60和反应室70。从而使得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结构简单,成本低。
[0035]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第一分隔板100设在第二分隔板110的左侧,第一分隔板100与壳体10的顶壁、壳体10的左侧壁、壳体10的底壁和第二分隔板110限定出彼此连通的第一蓄热室20、第二蓄热室40和沉降室60。第二分隔板110与壳体10的顶壁、壳体10的右侧壁限定出反应室70。
[0036]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氨喷射器90设在壳体10的顶壁上且伸入到壳体10内以向反应室70内喷入氨水。可选地,氨喷射器90位于第三开口 701的上方。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沉降室60内可设有清灰装置,此时沉降室60内的灰尘可通过清灰装置定时清除,从而提高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1000的自动化程度,其中,该清灰装置可为任何结构,只要清除沉降室60内的灰尘即可。
[00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气口和除灰口,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部; 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一蓄热室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蓄热室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蓄热室内设有第一蓄热体; 第二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蓄热室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蓄热室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蓄热室内设有第二蓄热体; 沉降室,所述沉降室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沉降室设在所述第一蓄热室和所述第二蓄热室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蓄热室和所述第二蓄热室连通,所述沉降室与所述除灰口连通; 反应室,所述反应室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反应室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蓄热室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反应室与所述第二通气口连通,所述反应室内设有蓄热催化体; 氨喷射器,所述氨喷射器向所述反应室内喷入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间隔开设置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设在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上且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底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间隔开,所述第二分隔板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上且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壁与所述壳体的内顶壁间隔开,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限定出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所述沉降室和所述反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热体的比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蓄热体的比表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催化体为附着有选择性脱硝催化剂的蓄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内设有清灰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喷射器设在所述壳体的顶壁上且伸入到所述壳体内以向所述反应室内喷入氨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喷射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口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堵式蓄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文档编号】B01D53/56GK203678252SQ20132078848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吴道洪, 李志远, 张岚 申请人: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