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405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包括设置在反应釜液面以下部分的进料阀,所述进料阀为止回阀,且进料阀中堵住阀体出料口的阀芯头部与阀体出料口周围的阀体部分齐平或凸出于阀体出料口周围的阀体部分,所述阀体处在反应釜内的这一侧与其周围的反应釜壁齐平或凸出于其周围的反应釜壁。本实用新型进料阀关闭后不留死角,防止局部物料不均匀及反应液回流所导致的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产品的纯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反应釜底加料,料液随搅拌快速扩撒,可避免顶部加料的飞溅,反应柔和、加料时快速扩散至浆料后不会产生局部接触,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杂质生成。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加料结构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液相反应的反应釜。
【专利说明】一种反应爸的加料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共沉淀法生产电池级磷酸铁工业生产中,需要同时向反应釜中加入铁源、磷源、碱性调节剂。在加料过程中,加料控制不稳定或者料液下落撞击浆料飞溅后,可能会导致原料液的提前接触,铁源和碱性调节剂接触后,Fe3+在高PH值下瞬间水解生成Fe (OH) 3,并且Fe(OH)3—旦形成并稳定后,在基团外围带有正电荷,会一直留存在浆料中,严重影响磷酸铁品质。在湿法反应中,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物料同时加入反应釜,均难避免料液提前接触和液面飞溅问题。尤其是精细化工中,原料的提前接触生成杂质,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主要解决现有的反应釜顶部并流加料所导致的进料液局部接触和液面飞溅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反应釜液面以下部分的进料阀,所述进料阀为止回阀,且进料阀中堵住阀体出料口的阀芯头部与阀体出料口周围的阀体部分齐平或凸出于阀体出料口周围的阀体部分,所述阀体处在反应釜内的这一侧与其周围的反应釜壁齐平或凸出于其周围的反应釜壁。
[000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06]所述止回阀的阀体中具有料液通道,所述止回阀在料液通道后部有进料口,前端有所述出料口,阀芯的尾部设有挡板,阀体的后部设有阀芯保持架,阀芯可前后滑动地穿过保持架,挡板和阀芯保持架间具有弹性体。
[0007]所述阀体的外围中部设有扳手卡口,外围后部设有外螺纹。
[0008]所述阀芯头部呈倒锥头形。
[0009]所述料液通道在靠近出料口的那一段为收缩通道,收缩通道壁与阀芯之间的间隙供料液通过;所述料液通道在所述收缩通道和保持架之间呈空腔状,且在该空腔处加入扰流装置。
[0010]所述进料阀的后部从进料管口进入与进料管的端部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从沉淀法生产磷酸铁的实践中得到经验,所提出的加料结构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液相反应的反应釜。本实用新型采用止回阀,且采用进料阀处在反应釜内的这一侧采用齐平或凸出结构,进料阀关闭后不留死角,防止局部物料不均匀及反应液回流所导致的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产品的纯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反应釜底加料,料液随搅拌快速扩撒,可避免顶部加料的飞溅,反应柔和、加料时快速扩散至浆料后不会产生局部接触,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杂质生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用于显示止回阀的结构。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尾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0016]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反应釜200的加料结构包括设置在反应釜液面以下部分的进料阀100,所述进料阀为止回阀,且进料阀中堵住阀体出料口 9的阀芯头部20与阀体出料口 9周围的阀体部分10齐平或凸出于阀体出料口周围的阀体部分10,所述阀体I处在反应釜内的这一侧(也即阀体部分10)与其周围的反应釜壁201齐平或凸出于其周围的反应釜壁201。
[0017]所述止回阀100的阀体I中具有料液通道11,所述止回阀在料液通道后部有进料口 8,前端有所述出料口 9,阀芯2的尾部设有挡板7,阀体的后部设有阀芯保持架20,阀芯2可前后滑动地穿过保持架20,挡板7和阀芯保持架20间具有弹性体6。
[0018]所述阀体I的外围中部设有扳手卡口 4,外围后部设有外螺纹5。在扳手卡口 4和外螺纹5的作用下,在反应釜内部通过螺纹把本装置进料阀100的后部从进料管口旋入反应釜进料管202的端部,实现快速安装。
[0019]所述阀芯头部呈倒锥头形或者其它起盖在出料口 9处作用的形状。可以在阀芯头部和阀体I接触部位使用密封垫片。
[0020]所述料液通道11在靠近出料口的那一段为收缩通道,收缩通道壁与阀芯之间的间隙111供料液通过;所述料液通道11在所述收缩通道111和保持架20之间呈空腔状,且在该空腔3处加入扰流装置,可以轻微雾化料液,使料液加入后更易扩散均匀。
[0021]在使用时,开启加料设备,料液从进料口进入,推动阀芯头部,可以实现在反应釜底部加料。停止加料时,弹性体将阀芯往回推动,阀芯头部和阀体接触,关闭出料口,加料准确。并且加料结束后阀芯顶盖退回,阀体顶部平整,没有死角。
[0022]为了避免腐蚀,阀体1、阀芯2等组件可以是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HDPP、HDPE等材质。
[0023]弹性体6可以是高弹性硅胶或者其它材料。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反应釜液面以下部分的进料阀(100),所述进料阀为止回阀,且进料阀中堵住阀体出料口的阀芯头部与阀体出料口周围的阀体部分齐平或凸出于阀体出料口周围的阀体部分,所述阀体(1)处在反应釜内的这一侧与其周围的反应釜壁齐平或凸出于其周围的反应釜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100)的阀体中具有料液通道,所述止回阀在料液通道后部有进料口( 8 ),前端有所述出料口( 9 ),阀芯(2)的尾部设有挡板(7),阀体的后部设有阀芯保持架,阀芯(2)可前后滑动地穿过保持架,挡板(7 )和阀芯保持架间具有弹性体(6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外围中部设有扳手卡口( 4 ),外围后部设有外螺纹(5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头部呈倒锥头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液通道在靠近出料口的那一段为收缩通道,收缩通道壁与阀芯之间的间隙供料液通过;所述料液通道在所述收缩通道和保持架之间呈空腔状,且在该空腔处加入扰流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阀(100)的后部从进料管口进入与进料管的端部连接。
【文档编号】B01J4/00GK204159311SQ201420577103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徐越峰, 宋海申, 张宝 申请人:徐越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