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866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空气过滤器是指空气过滤装置,一般用于洁净车间,洁净厂房,洁净手术室、实验室及洁净室,或者用于电子机械通信设备等的防尘。有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中效过滤器,亚高效及高效过滤器共五种型号。各种型号有不同的标准和使用效能。空气中颗粒物去除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吸附、静电除尘、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及静电驻极过滤等。机械过滤一般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捕获微粒: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机理,其对细小颗粒物收集效果好但风阻大,为了获得高的净化效率,滤芯需要致密并定期更换。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随气流作惯性运动或无规则布朗运动或受某种场力的作用而移动,当微粒运动撞到其它物体,物体间存在的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分子团与分子团之间的力)使微粒粘到纤维表面。进入过滤介质的尘埃有较多撞击介质的机会,撞上介质就会被粘住。较小的粉尘相互碰撞会相互粘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空气中粉尘的颗粒浓度相对稳定。室内及墙壁的退色就因为这原因。初效过滤器主要适用于空调与通风系统初级过滤、洁净室回风过滤、局部高效过滤装置的预过滤

目前现有的空气过滤器过滤效果不好,不容易维护,不方便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容易维护,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空气过滤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过滤器,包括上筒体、下筒体、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上筒体两端焊接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第一法兰焊接在上筒体底部,所述第二法兰焊接在下筒体顶部,所述上筒体顶部焊接有带通孔的挡板,所述下筒体底部外侧安装有支脚,所述下筒体底部中间位置焊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末端安装有排污阀,所述上筒体内安装有空气滤芯,所述空气滤芯一端安装有中部带螺纹孔的端盖,所述空气滤芯包括不锈钢网层、活性炭层、无纺布层和聚丙烯纤维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均有螺纹孔,可以穿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与进气管螺纹连接,端盖中部设有螺纹孔,而进气管末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两者可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网层左侧与端盖焊接,保持不锈钢网层安装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网层、活性炭层、无纺布层和聚丙烯纤维层依次从内至外分布,无纺布层和聚丙烯纤维层过滤效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空气滤芯内有无纺布层和聚丙烯纤维层,可以保持过滤效果好;设置的活性炭层具有去除异味的功能;设置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使得上筒体和下筒体安装和拆卸方便;设置的下筒体内可以灌注水,空气滤芯掉落的灰尘可以沉入到下筒体底部,通过排污阀排出,使得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空气过滤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空气过滤器的上筒体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空气过滤器的空气滤芯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空气过滤器,包括上筒体1、下筒体2、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4,所述上筒体1两端焊接有进气管5和排气管6,上筒体1底部是中空的,下筒体2顶部是中空的,所述第一法兰3焊接在上筒体1底部,所述第二法兰4焊接在下筒体2顶部,所述上筒体1顶部焊接有带通孔的挡板7,挡板7在使用时,方便使用挂钩穿过通孔进行吊装,所述下筒体2底部外侧安装有支脚8,所述下筒体2底部中间位置焊接有排污管9,所述排污管9末端安装有排污阀10,需要排污时,打开排污阀10即可排出下筒体1内的污水,所述上筒体1内安装有空气滤芯11,所述空气滤芯11一端安装有中部带螺纹孔的端盖12,所述空气滤芯11包括不锈钢网层13、活性炭层14、无纺布层15和聚丙烯纤维层16。

所述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4通过固定螺栓17连接。所述端盖12与进气管5螺纹连接。所述不锈钢网层13左侧与端盖12焊接。所述不锈钢网层13、活性炭层14、无纺布层15和聚丙烯纤维层16依次从内至外分布。

在使用时,拆卸下上筒体1即可对空气滤芯11进行更换,由于端盖12与进气管5螺纹连接,转动空气滤芯11即可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