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7366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燃煤电厂排风设备的机械部件。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排放出的烟气含有SO2,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不仅会对人和植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引起酸雨,危害生态系统,加速建筑、工程设备等材料的腐蚀。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新建火力发电机组必须上脱硫系统。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技术由于成本低、稳定性高和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得最广泛的一项脱硫技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如图1所示,但是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的烟气-烟气再热器GGH装置故障较多,由于堵塞和磨损严重,大大的影响了脱硫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自从2006年以后,在中国新建的机组都不使用烟气-烟气再热器GGH。烟气-烟气再热器GGH的取消带来了严重的石膏雨问题,影响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周边环境。

在不带GGH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净烟气与经喷嘴雾化后的石膏浆液碰撞混合后,携带大量液滴,这些液滴富含了Ca(OH)2、CaSO3以及CaSO4等物质。携带大量液滴的烟气流速在除雾器截面上分布不均,导致区域烟气流速超过临界速度,造成二次携带,大大降低除雾器效率。高速的烟气由烟囱排入大气,形成净烟气带浆现象,产生石膏雨。因此,通过减弱二次携带来控制净烟气的液滴携带量,可以有效避免石膏雨的产生。

目前,减低烟气中液滴携带量一般是通过除雾器来完成。常见的除雾器板型有折线板以及弧形带倒钩板。除雾器通过惯性碰撞、直接拦截和扩散3种机理捕获液滴。烟气进入除雾器后,流向改变。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撞击在迎面的壁上。在烟气冲刷作用下,壁面上的液膜汇集形成较厚的水帘后沿壁流下,从而达到脱除目的。

如果液滴粒径小于15微米,则液滴能够随烟气直接通过除雾器叶片。另外,烟气流速大于除雾器的临界流速时,除雾器发生二次携带,大液滴撞击叶片,飞溅出多个小液滴,另外烟气冲刷叶片表面上的液膜,卷起并带走小液滴。影响“石膏”的因素主要是除雾器性能,而叶型对除雾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脱硫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除雾器的除雾效果并不理想,单纯使用折线板以及弧形带倒钩板式除雾器来降低烟气中液滴含量不能保证脱硫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除雾器存在容易发生二次携带、除雾效果不理想、难以保证脱硫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小二次携带的高效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以实现提高脱硫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效率、增加除雾效果的目的。

为了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下。

一种除雾器叶片,所述除雾器叶片沿其中通过的气流方向截面形状呈凸起状,所述凸起状的凸槽侧设置有倒钩,其中所述凸起状的凹槽侧也设置有倒钩,所述倒钩的开口侧朝向气流流入的方向。

为了提高强度和抗腐蚀性,所述除雾器叶片材料采用聚丙烯材料。

所述除雾器叶片的厚度为1-4毫米之间。

所述倒钩的半径取值为10-15毫米之间。

所述倒钩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15-25度之间。

另外,所述凸槽侧的倒钩与凹槽侧的倒钩延气流流入方向间隔为20毫米。

其中,所述除雾器叶片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小于0.64。

特别地,所述除雾器叶片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小于0.32。

一种除雾器,包括进风侧、出风侧,在进风侧和出风侧之间安装有一片以上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除雾器叶片。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烟气流速低时,新增凹槽侧倒钩可以捕捉收集烟气中的小液滴,提高脱除效率。

2、在烟气流速高于临界速度时,高速烟气中的大液滴冲击叶片上聚集的液膜,造成小液滴飞溅,而新增凹槽侧倒钩可以有效地捕捉飞溅起来的小液滴和高速烟气携带的小液滴,减弱烟气的二次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雾器叶片的形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雾器叶片的形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雾器叶片的倒钩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以下公开详细的示范实施例。然而,此处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出于描述示范实施例的目的。

然而,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公开的具体示范实施例,而是覆盖落入本公开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换物。在对全部附图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同时应该理解,如在此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列出项的任意和所有组合。另外应该理解,当部件或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接”到另一部件或单元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部件或单元,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部件或单元。此外,用来描述部件或单元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按照相同的方式理解(例如,“之间”对“直接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雾器叶片,所述除雾器叶片沿其中通过的气流方向截面形状呈凸起状,所述凸起状的凸槽侧设置有倒钩,其中所述凸起状的凹槽侧也设置有倒钩,所述倒钩的开口侧朝向气流流入的方向。

烟气流速过高产生二次携带源于以下2个原因:①大液滴撞击叶片,飞溅出多个小液滴;②烟气冲刷叶片表面上的液膜,卷起并带走小液滴。折流板式和弧形带倒钩式除雾器是利用液滴与固体表面碰撞而将雾沫凝聚并捕集的,脱硫塔内气流流速分布不均,有很大区域除雾器处于超临界速度环境工作。大液滴的撞击和高速烟气冲刷卷吸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了烟气的二次携带,导致不带GGH的WFGD系统石膏雨的生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加凹槽侧倒钩来提高脱除效率,特别是可以有效减弱烟气的二次携带。烟气流速低于临界速度时,凹槽侧倒钩可以有效捕捉收集烟气中的小液滴,提高脱除率。当烟气流速高于临界速度时,一方面高速烟气中大液滴撞击叶片液膜造成小液滴飞溅,新增凹槽侧倒钩可以有效地捕捉飞溅起来的小液滴。另一方面高速烟气沿叶片流型流动,进入新增凹槽侧倒钩,烟气所携带的小液滴会被倒钩所捕捉,大大降低烟气带液量。从而大大减弱了二次携带。

因为除雾器叶片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为了提高强度和抗腐蚀性,所述除雾器叶片材料采用聚丙烯材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除雾器叶片的厚度为1-4毫米之间,这样能够保证除雾器叶片的强度,也避免了阻塞风道。

对于烟气的液滴捕捉过程中,为了提高捕捉效率,所述倒钩的半径取值为10-15毫米之间。

所述倒钩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15-25度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凸槽侧的倒钩与凹槽侧的倒钩延气流流入方向间隔为20毫米。

为了降低除雾器叶片的风阻,所述除雾器叶片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小于0.64。

特别地,所述除雾器叶片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小于0.32。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除雾器,包括进风侧、出风侧,在进风侧和出风侧之间安装有一片以上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除雾器叶片。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在烟气流速低时,新增凹槽侧倒钩可以捕捉收集烟气中的小液滴,提高脱除效率。

2、在烟气流速高于临界速度时,高速烟气中的大液滴冲击叶片上聚集的液膜,造成小液滴飞溅,而新增凹槽侧倒钩可以有效地捕捉飞溅起来的小液滴和高速烟气携带的小液滴,减弱烟气的二次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距离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微小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距离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