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机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834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破碎机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生产领域,特别是破碎机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破碎机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于物料颗粒的加工,方便物料使用。现在大部分的破碎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非常大,除尘效果差,影响环境质量和工人健康。特别是机器附近由于粉尘聚集而能见度非常低,严重影响安全生产。而且现有的具有防尘效果的破碎机,主要是利用负压装置除尘,结构比较复杂,除尘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碎机除尘装置,该破碎机除尘装置可以利用重力作用除尘,降低除尘成本,增加生产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破碎机除尘装置,包括箱体和限量出料结构;

所述箱体包括按长方体构造顺次连接的第一箱体壁、第二箱体壁、第三箱体壁和第四箱体壁,所述第一箱体壁和第三箱体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箱体壁和第四箱体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箱体壁、第二箱体壁、第三箱体壁和第四箱体壁的上边沿均设置有用于与破碎机相连接的链接孔;所述第一箱体壁上设置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三箱体壁上设置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对称设置;

所述限量出料结构包括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壁和第三箱体壁上且相互配合的第一限量出料组件和第二限量出料组件;所述第一限量出料组件包括第一配重、第一挡板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缝隙下侧的所述第一箱体壁外侧;所述第一挡板穿设于所述第一缝隙内,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壁上;所述第一挡板包括位于所述箱体外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配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量出料组件包括第二配重、第二挡板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缝隙下侧的所述第三箱体壁外侧;所述第二挡板穿设于所述第二缝隙内,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第三箱体壁上;所述第二挡板包括位于所述箱体外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配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二端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可绕其旋转的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所述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的可旋转角度为0°-270°;所述第一页片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在位于所述箱体外的部分,所述第二页片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壁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缝隙下侧的位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挡板可绕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箱体内向下旋转;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可绕其旋转的第三页片和第四页片,所述第三页片和第四页片的可旋转角度为0°-270°;所述第三页片固定于所述第二挡板在位于所述箱体外的部分,所述第四页片固定于所述第三箱体壁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缝隙下侧的位置,用于使所述第二挡板可绕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箱体内向下旋转。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喷雾器。

优选地,所述喷雾器有2-4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壁或第三箱体壁上设置有喷雾电动开关,所述喷雾电动开关与所述喷雾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雾电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壁上位于所述第一缝隙上侧的位置;所述喷雾电动开关与所述第一配重到所述第一转轴的垂直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喷雾电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三箱体壁上位于所述第二缝隙上侧的位置;所述喷雾电动开关与所述第二配重到所述第二转轴的垂直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除尘装置,直接将经粉碎机粉碎的物料输入箱体内,借助配重和物料的重力来控制物料的出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粉碎机出料的粉尘量,且将粉尘与物料一起做为出料,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第一转轴上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的设置,使得第一配重不能在平衡位置处以转轴为轴做逆时针旋转运动;第二转轴上第三页片和第四页片的设置,使得第二配重不能在平衡位置处以转轴为轴做顺时针旋转运动;而在落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物料重量≤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的重量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位于平衡位置而闭合,在落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物料重量>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的重量时,第一挡板绕第一转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挡板绕第二转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而使得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均向上运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第二端在箱体内向下运动而打开,实现限量出料的目的;

(3)喷雾器的设置,可以向输入箱体内的物料喷洒水雾而避免粉尘的飞扬,使破碎的物料、粉尘和水雾在箱体内混合,将粉尘融入物料中,避免排放时产生粉尘,进一步达到除尘的目的;

(4)喷雾电动开关的设置,可以控制喷雾器喷洒水雾,方便操作;

(5)喷雾电动开关的具体位置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配重随所述第一挡板向上做旋转运动、或第二配重随所述第二挡板向上做旋转运动时,第一配重或第二配重旋转到喷雾电动开关处时会向上推动喷雾电动开关,使其打开,进而控制喷雾器喷洒水雾;之后,所述第一配重随所述第一挡板向下做旋转运动、或第二配重随所述第二挡板向下做旋转运动时,对喷雾电动开关的推动作用逐渐消失,使喷雾电动开关恢复原位而关闭,进而控制喷雾器停止喷洒水雾,所述喷雾电动开关能借助所述第一配重随所述第一挡板的旋转运动或所述第二配重随所述第二挡板的旋转运动而自动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实现对喷雾器的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除尘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除尘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除尘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简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除尘装置,包括箱体6和限量出料结构;所述箱体6包括按长方体构造顺次连接的第一箱体壁61、第二箱体壁62、第三箱体壁63和第四箱体壁64,所述第一箱体壁61和第三箱体壁6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箱体壁62和第四箱体壁6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箱体壁61、第二箱体壁62、第三箱体壁63和第四箱体壁64的上边沿均设置有用于与破碎机相连接的链接孔5;所述第一箱体壁61上设置有第一缝隙8,所述第三箱体壁63上设置有第二缝隙8’,所述第一缝隙8和所述第二缝隙8’对称设置;

所述限量出料结构包括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缝隙8和所述第二缝隙8’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壁61和第三箱体壁63上且相互配合的第一限量出料组件和第二限量出料组件;

所述第一限量出料组件包括第一配重2、第一挡板3和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缝隙8下侧的所述第一箱体壁61外侧;所述第一挡板3穿设于所述第一缝隙8内,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壁61上;所述第一挡板3包括位于所述箱体6外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箱体6内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挡板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配重2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限量出料组件包括第二配重2’、第二挡板3’和第二转轴4’;所述第二转轴4’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缝隙8’下侧的所述第三箱体壁63外侧;所述第二挡板3’穿设于所述第二缝隙8’内,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4’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第三箱体壁63上;所述第二挡板3’包括位于所述箱体6外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箱体6内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挡板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配重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挡板3’的第二端相互配合用于盛接物料。

箱体6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圆筒状或椭圆桶状结构,只要能保证第一挡板3与第二挡板3’可以相互配合即可。

这种设置直接将经粉碎机粉碎的物料输入箱体6内,借助第一配重2和落于箱体6内第一挡板3上物料的重力、以及第二配重2’和落于箱体6内第二挡板3’上物料的重力来控制物料的出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粉碎机出料的粉尘量,且将粉尘与物料一起做为出料,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可绕其旋转的第一页片41和第二页片42,所述第一页片41和第二页片42的可旋转角度为0°-270°;所述第一页片41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3在位于所述箱体6外的部分,所述第二页片42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壁61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缝隙8下侧的位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挡板3可绕所述第一转轴4在所述箱体6内向下旋转所述第二转轴4’上设置有可绕其旋转的第三页片41’和第四页片42’,所述第三页片41’和第四页片42’的可旋转角度为0°-270°;所述第三页片41’固定于所述第二挡板3’在位于所述箱体6外的部分,所述第四页片42’固定于所述第三箱体壁63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缝隙8’下侧的位置,用于使所述第二挡板3’可绕所述第二转轴4’在所述箱体6内向下旋转。

所述第一页片41和第二页片42的可旋转角度为0°-270°,是指二者的最小旋转角度可为0°,最大旋转角度为270°,当第一页片41的旋转角度为0°、第二页片42的旋转角度为270°时,二者就以第一转轴4为转轴形成了一个呈90°角的支架,此时如果把第二页片42固定(相当于本申请中固定于第一箱体壁61外侧),则这个支架中第一页片41(相当于固定于第一挡板3上)可以在0°-270°之间转动,但是不能在最小旋转角度处(相当于第一挡板3位于平衡位置)向反方向转动。第三页片41’和第四页片42’的情况与此类似。

转轴4上第一页片41和第二页片42的设置,使得第一配重2不能在平衡位置处以第一转轴4为轴做逆时针旋转运动;第二转轴上第三页片41’和第四页片42’的设置,使得第二配重2’不能在平衡位置处以第二转轴4’为轴做顺时针旋转运动;而在落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上的物料重量≤第一配重2和第二配重2’的重量时,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位于平衡位置而闭合,在落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上的物料重量>第一配重2和第二配重2’的重量时,第一挡板3绕第一转轴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挡板3’绕第二转轴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而使得第一配重2和第二配重2’均向上运动、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的第二端在箱体内向下运动而打开,实现限量出料的目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破碎机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箱体6的位于所述第一缝隙8下侧的第一箱体壁61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配重2或者第一挡板3的第一端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箱体6的位于所述第二缝隙8’下侧的第三箱体壁63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配重2’或者第二挡板3’的第一端的底部;用于在落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上的物料重量≤第一配重2和第二配重2’的重量时,对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的第一端起支撑作用,使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位于平衡位置而闭合,避免第一挡板3的第一端因第一配重2较重而向下运动,以及避免第二挡板3’的第一端因第二配重2’较重而向下运动,进一步避免由此造成的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的第二端向上运动而翘起。同样达到上述限量出料的目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6的内壁上设置有喷雾器(图中未示出),优选2-4个,用以向输入箱体内的物料喷洒水雾而避免粉尘的飞扬,使破碎的物料、粉尘和水雾在箱体内混合,将粉尘融入物料中,避免排放时产生粉尘,进一步达到除尘的目的,同时也有效利用粉尘,防止原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箱体壁61或第三箱体壁63上设置有喷雾电动开关1,所述喷雾电动开关1与所述喷雾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喷雾器喷洒水雾,方便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喷雾电动开关1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壁61上位于所述第一缝隙8上侧的位置;所述喷雾电动开关1与所述第一配重2到所述第一转轴4的垂直距离相等。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喷雾电动开关1设置于所述第三箱体壁63上位于所述第二缝隙8’上侧的位置;所述喷雾电动开关1与所述第二配重2’到所述第二转轴4’的垂直距离相等。

用于使所述第一配重2随所述第一挡板3向上做旋转运动、或第二配重2’随所述第二挡板3’向上做旋转运动时,第一配重2或第二配重2’旋转到喷雾电动开关1处时会向上推动喷雾电动开关1,使其打开,进而控制喷雾器喷洒水雾;之后,所述第一配重2随所述第一挡板3向下做旋转运动、或第二配重2’随所述第二挡板3’向下做旋转运动时,对喷雾电动开关1的推动作用逐渐消失,使喷雾电动开关1恢复原位而关闭,进而控制喷雾器停止喷洒水雾,所述喷雾电动开关1能借助所述第一配重2随所述第一挡板3的旋转运动或所述第二配重2’随所述第二挡板3’的旋转运动而自动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实现对喷雾器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除尘装置,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链接孔5将其与破碎机的出料口固定连接,然后破碎机破碎后的物料直接输入箱体6内,落于呈闭合状态的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上,在落于挡板3上的物料重量≤配重2的重量时,挡板3由于转轴4上第一页片41和第二页片42所形成的支撑作用而位于平衡位置,保持闭合状态。而当落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上的物料重量>第一配重2和第二配重2’的重量时,第一挡板3的第二端由于重力而以第一转轴4为轴向下做旋转运动,第二挡板3’的第二端由于重力而以第二转轴4’为轴向下做旋转运动,进而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打开;同时,第一配重2随第一挡板3的运动而以第一转轴4为轴向上做旋转运动,第二配重2’随第二挡板3’的运动而以第二转轴4’为轴向上做旋转运动,进而推动喷雾电动开关1,进而自动打开喷雾器,使得物料从打开的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之间排出的同时,喷雾器启动并喷洒水雾,将粉尘融入物料中再排出。不仅起到了除尘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而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上的物料排完之后,由于第一配重2的重力作用及第一转轴4上第一页片41和第二页片42所形成的支撑作用,以及第二配重2’的重力作用及第二转轴4’上第三页片41’和第四页片42’所形成的支撑作用,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又回复到平衡位置,呈现闭合状态。然后破碎机破碎后的物料继续输入箱体6内,落于呈闭合状态的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3’上,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破碎机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除尘装置,直接将经粉碎机粉碎的物料输入箱体内,借助配重和物料的重力来控制物料的出料,有利于降低粉碎机出料的粉尘量,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将粉尘与物料一起做为出料,可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本使用新型的破碎机除尘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方便,有利于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