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三段式双电机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695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三段式双电机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三段式双电机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白炭黑的需求持续增长,白炭黑在橡胶制品中的作用为补强剂,同时还具有抗老化性能;生产白炭黑的主要方法为气相法和沉淀法,目前国内厂家大都采用的沉淀法生产白炭黑,沉淀法生产白炭黑时采用工业水玻璃与酸反应,经沉淀、过滤、洗涤、打浆、干燥而得到白炭黑,在打浆过程中,利用搅拌罐搅拌白炭黑虑饼,现有搅拌罐搅拌效率低,并且有搅拌不均匀质量不高的问题,虽然公开号为:cn103752203b,公开了一种白炭黑搅拌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特殊结构来达到使得白炭黑混合均匀的问题,同时利用支架平台与搅拌罐的浆料的旋转反向来达到稳定搅拌罐的问题,但由于浆料重力原因,浆料容易沉积在搅拌罐底部,同时由于用于搅拌白炭黑浆料的罐体较大,搅拌叶片不能过大,导致其靠近搅拌罐内壁的浆料不易均匀打浆,该装置利用支架平台反转保持搅拌罐稳定,其对设备要求高,占地面积大,生产厂家需要对厂房进行改造,费时费力,并且效果不佳,因为反转速度不能太快,太快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反转速度过慢就不能达到稳定搅拌罐的目的;另公开号为:cn103466639a,公开了一种白炭黑打浆机,该打浆机通过在搅拌罐的罐体上下分别设置搅拌电机来防止浆料沉积的问题,但还未能避免浆料沉积的问题,并且由于下端的搅拌叶片与上端的搅拌叶片受力不均,更易导致搅拌罐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白炭黑生产用的三段式双电机搅拌装置,解决了搅拌罐搅拌效率低,浆料易沉积,靠近搅拌罐内壁的浆料搅拌不均匀,罐体晃动等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罐体的上、下端对应设置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第一搅拌轴,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第二搅拌轴,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同轴固定在搅拌罐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分别设有三段搅拌杆,第一搅拌轴上的三段搅拌杆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减小,第二搅拌轴上的三段搅拌杆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罐体的内侧壁上纵向设置两竖若干个平滑弧形凸块。

所述罐体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出气孔,出气孔连接气泵。

所述第一搅拌轴的长度为第二搅拌轴的两倍。

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上的三段搅拌杆都在水平位置,并且搅拌杆的两端都设有搅拌片。

所述第一搅拌轴从上向下的第一段搅拌杆上的搅拌片竖直布置,第二段搅拌杆和第三段搅拌杆上的搅拌片与水平面10-15度角倾斜布置,从而对浆料有向上的力。

所述第二搅拌轴上的搅拌片都与水平面10-15度角倾斜布置,从而对浆料有向上的力。

所述第一搅拌轴上的一侧搅拌杆端点的连线与第二搅拌轴上另一侧搅拌杆端点的连线同线。

所述两竖平滑弧形凸块在罐体对边同一平面上,并且两竖平滑弧形凸块错开布置,平滑弧形凸块大小相同,从侧面透视两竖平滑弧形凸块正好为一竖没有间隙的条形。

所述罐体的侧壁上端设有进料口,侧壁底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第一搅拌轴一侧的3个搅拌杆端部的连线与最上端搅拌杆为60度角;第二搅拌轴一侧的3个搅拌杆端部的连线与最下端搅拌杆为60度角。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首先利用双电机在达到同样搅拌速率的情况下,会大大减小对罐体的晃动,同时可以减少在使用一个电机时,对电机的负载增加,延迟电机使用寿命,利用第二电机在搅拌浆料的同时,可防止浆料部分沉积,第二搅拌轴的搅拌片在旋转时利用离心力也会使浆料克服部分重力与上部的浆料混合,为了提高速率和防止沉积,第一搅拌轴上的搅拌片同时利用离心力的作用防止浆料过快下降;而第一搅拌轴上的搅拌杆和第二搅拌轴上的搅拌杆分布安排有力于搅拌轴受力均匀,提高搅拌速率,减少无用功,在使用时,上下两个驱动电机由于工作频率不同,对搅拌轴的转动频率也不同,可以防止由于同频的原因导致罐体晃动,在罐体的低端设有出气孔,通过气泵将干燥过滤后的空气泵入罐体内,将沉积浆料再次吹起,配合第二搅拌轴完善沉积现象;在侧壁设置两竖平滑弧形凸块,可以将靠近罐体侧壁的浆料再次送入浆料中心,提高浆料随机运动性,从而从上到下,从外到内都可整体有效提高搅拌速率,并且降低电机功耗,从根本上解决罐体晃动问题,生产厂家不需对厂房进行改造,便于简单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切面图。

图3为本发明罐体的底端出气孔示意图。

在图中,1、罐体2、第一驱动电机3、第二驱动电机4、第一搅拌轴5、第二搅拌轴6、三段搅拌杆7、搅拌片8、平滑弧形凸块9、出气孔10、进料口1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罐体1的上、下端对应设置第一驱动电机2、第二驱动电机3,第一驱动电机2连接第一搅拌轴4,第二驱动电机3连接第二搅拌轴5,第一搅拌轴4和第二搅拌轴5同轴固定在搅拌罐罐体1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搅拌轴4和第二搅拌轴5分别设有三段搅拌杆6,第一搅拌轴4上的三段搅拌杆6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减小,第二搅拌轴上的三段搅拌杆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罐体1的内侧壁上纵向设置两竖若干个平滑弧形凸块8,两竖平滑弧形凸块8在罐体1对边同一平面上,并且两竖平滑弧形凸块8错开布置,平滑弧形凸块8大小相同,从侧面透视两竖平滑弧形凸块正好为一竖没有间隙的条形,当靠近罐体1侧壁上的浆料经过平滑弧形凸块8时,浆料受阻向罐体中心方向而去,同时将若干个平滑弧形凸块8单个单个布置,增加浆料运动的随机性,有效提高靠近罐体1侧壁浆料的搅拌效果,将第一搅拌轴4的长度设为第二搅拌轴5的长度的两倍,是因为第二搅拌轴受力大,在不影响搅拌速率的情况下,降低电机功耗,减小罐体晃动,并配合搅拌杆、搅拌片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速率;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端设有进料口10,侧壁底端设有出料口11。

在提高搅拌速率和防止罐体1晃动的同时,还需防止浆料沉降,大部分的沉降通过第二搅拌轴完成,同时在罐体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出气孔9更进一步防止沉降,同时在搅拌过程中,从低端上升的空气能够一直提供浆料运动的随机性,出气孔处设置单向阀,防止浆料进入出气孔9。

所述第一搅拌轴4从上向下的第一段搅拌杆上的搅拌片7竖直布置,第二段搅拌杆和第三段搅拌杆上的搅拌片与水平面10-15度角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搅拌轴5上的搅拌片都与水平面10-15度角倾斜布置,上述布置安排,都是为了克服浆料重力,防止浆料过快沉降,再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两个驱动电机负载减小并震动频率不同,可很好的降低罐体1晃动。

搅拌片7与搅拌杆6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可以更换搅拌片7,适用与不同物料的搅拌。

所述第一搅拌轴4一侧的3个搅拌杆端部的连线与最上端搅拌杆为60度角;第二搅拌轴5一侧的3个搅拌杆端部的连线与最下端搅拌杆为60度角,通过角度的布置,增加搅拌轴在搅拌时的稳定性,并且第一搅拌轴4和第二搅拌轴5协调配合,使得浆料分段搅拌互相不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