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75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生活污水随处排放的现象十分严重,带来极大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夏天还会引发恶臭,对污水除臭方法大多使用植物液装在容器中然后进行喷洒,从而使污水上方空气得到改善,由于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成普遍现象,排放地点分散,因此需要一种便于移动的污水除臭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推移架以及固定在所述推移架顶部的中央位置的储存桶,所述储存桶左侧的所述推移架顶部端面固定设有除臭组合件,所述储存桶右侧的所述推移架顶部端面固定设有传电机件,所述推移架前后端面固定设置有距离警报器,所述推移架内部中央位置设有第一转轴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底部扩展位架出所述推移架底部端面外且尾稍固设有第一斜面轮,所述第一斜面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顶部与所述推移架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撑台和第二撑台,所述第二撑台右侧的所述推移架底部端面固设有第三撑台,所述第三撑台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侧端连接有向左侧扩展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从右往左贯串所述第二撑台和所述第一撑台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左侧扩展尾稍架出所述第一撑台左侧端面外且内设有第一内花键槽,所述第一撑台和所述第二撑台之间的所述第二转轴外面周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轮配合连接的第二斜面轮,所述推移架左侧底部端面前后对立设有支块,前后两侧所述支块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扩展设置的第三转轴,前后两侧所述支块之间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三斜面轮,所述第三斜面轮右前侧配合连接有第四斜面轮,所述第四斜面轮右侧端面设有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右侧扩展位外面转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推移架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四撑台和第五撑台,所述第五撑台右侧上方的所述推移架底部端面内设有变更机件,所述第四转轴右侧尾稍内设有第二内花键槽。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储存桶内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设有中央转轴,所述中央转轴顶部尾稍与所述储存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中央转轴底部尾稍与所述储存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中央转轴外面左右两侧设有几件搅叶,所述第一转轴顶部扩展位贯串所述储存桶底部端面且尾稍与所述中央转轴底部尾稍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撑台右侧的所述推移架底部设有前后对立设置的引导转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轴前后扩展尾稍分别架出前后两侧所述支块外侧端面外且均固定设有定转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变更机件包括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内设有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左侧尾稍与所述引导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右侧尾稍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引导槽右侧端面内,所述引导槽内平移配合连接有向下扩展的引导杆,所述引导槽内的所述引导杆与所述第一螺杆配合连接,所述引导杆顶部扩展位架出所述推移架底部端面外,所述推移架底部端面外的所述引导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左侧端固定设有向左侧扩展设置的第一外花键轴,所述第五转轴右侧端固定设有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二外花键轴。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外花键轴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外花键轴。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除臭组合件内设有滑通槽,所述滑通槽内设有设置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顶部端与所述滑通槽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底部端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滑通槽底部端面内,所述滑通槽内平移配合连接有滑架,所述滑架与所述第二螺杆配合连接,所述滑架前后两侧端面均固定设有向外侧扩展设置的植物液管,所述滑通槽右侧内壁通联设有沉腔,所述沉腔内平移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滑架右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管端头,前后两侧所述植物液管底部均设有几件除臭头,前后两侧所述植物液管、滑架和管端头通联设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除臭组合件与所述储存桶之间的所述推移架顶部固设有施压泵,所述施压泵顶部与所述管端头之间连接有皮管,所述施压泵右侧端固定设有向右侧扩展并贯串所述储存桶左侧底部端面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开关阀。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传电机件右侧的所述推移架顶部端面设有杆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电机左侧端连接向左侧扩展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从右往左贯串第二撑台和第一撑台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转轴左侧扩展尾稍架出第一撑台左侧端面外且内设第一内花键槽,第一撑台和第二撑台之间的第二转轴外面周固定设与第一斜面轮配合连接的第二斜面轮,推移架左侧底部端面前后对立设支块,前后两侧支块之间转动配合连接前后扩展设置的第三转轴,前后两侧支块之间的第三转轴上固定设第三斜面轮,第三斜面轮右前侧配合连接第四斜面轮,第四斜面轮右侧端面设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四转轴,第四转轴右侧扩展位外面转动配合连接顶部与推移架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四撑台和第五撑台,第五撑台右侧上方的推移架底部端面内设变更机件,第四转轴右侧尾稍内设第二内花键槽,从而实现手动驱动移动以及自动驱动移动的切换工作,能满足不同除臭工作需求,大大减小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植物液的利用率,保证了植物液除臭的均匀性。

2.通过除臭组合件内设滑通槽,滑通槽内设设置第二螺杆,第二螺杆顶部端与滑通槽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螺杆底部端与第三电机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安装于滑通槽底部端面内,滑通槽内平移配合连接滑架,滑架与第二螺杆配合连接,滑架前后两侧端面均固定设向外侧扩展设置的植物液管,滑通槽右侧内壁通联设沉腔,沉腔内平移配合连接与滑架右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管端头,前后两侧植物液管底部均等距排布几件除臭头,前后两侧植物液管、滑架和管端头通联设置,从而实现满足不同高度的除臭工作,同时,通过外侧扩展设置的植物液管提高除臭范围。

3.通过变更机件包括引导槽,引导槽内设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左侧尾稍与引导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螺杆右侧尾稍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引导槽右侧端面内,引导槽内平移配合连接向下扩展的引导杆,引导槽内的引导杆与第一螺杆配合连接,引导杆顶部扩展位架出推移架底部端面外,推移架底部端面外的引导杆内转动配合连接第五转轴,第五转轴左侧端固定设向左侧扩展设置的第一外花键轴,第五转轴右侧端固定设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二外花键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连接以及脱离的切换工作,提高自动化控制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驱动移动以及手动驱动移动的控制切换工作,满足不同除臭工作需要,另外,由于工作过程中保持持续搅拌工作,避免了植物液分层、搅拌不均匀、堵塞除臭头的现象,提高了植物液的利用率,保证了植物液除臭的均匀性,能根据不同高度的调节除臭高度,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外部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内部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除臭组合件内部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内花键槽与第一外花键轴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推移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推移架5以及固定在所述推移架5顶部的中央位置的储存桶8,所述储存桶8左侧的所述推移架5顶部端面固定设有除臭组合件6,所述储存桶8右侧的所述推移架5顶部端面固定设有传电机件7,所述推移架5前后端面固定设置有距离警报器505,通过距离警报器505从而有效控制推移架5使用时防止发生碰撞,所述推移架5内部中央位置设有第一转轴55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5底部扩展位架出所述推移架5底部端面外且尾稍固设有第一斜面轮54,所述第一斜面轮5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顶部与所述推移架5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撑台58和第二撑台59,所述第二撑台59右侧的所述推移架5底部端面固设有第三撑台503,所述第三撑台503内固设有第一电机5031,所述第一电机5031左侧端连接有向左侧扩展设置的第二转轴50,所述第二转轴50从右往左贯串所述第二撑台59和所述第一撑台58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0左侧扩展尾稍架出所述第一撑台58左侧端面外且内设有第一内花键槽501,所述第一撑台58和所述第二撑台59之间的所述第二转轴50外面周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轮54配合连接的第二斜面轮502,所述推移架5左侧底部端面前后对立设有支块53,前后两侧所述支块53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扩展设置的第三转轴532,前后两侧所述支块53之间的所述第三转轴532上固定设有第三斜面轮533,所述第三斜面轮533右前侧配合连接有第四斜面轮561,所述第四斜面轮561右侧端面设有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四转轴56,所述第四转轴56右侧扩展位外面转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推移架5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四撑台564和第五撑台563,所述第五撑台563右侧上方的所述推移架5底部端面内设有变更机件,所述第四转轴56右侧尾稍内设有第二内花键槽562。

其中,所述储存桶8内设有储存腔81,所述储存腔81内设有中央转轴82,所述中央转轴82顶部尾稍与所述储存腔81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中央转轴82底部尾稍与所述储存腔81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中央转轴82外面左右两侧设有几件搅叶821,所述第一转轴55顶部扩展位贯串所述储存桶8底部端面且尾稍与所述中央转轴82底部尾稍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储存腔81内的植物液保持均匀搅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三撑台503右侧的所述推移架5底部设有前后对立设置的引导转轮51,从而实现推移架5转向控制工作。

其中,所述第三转轴532前后扩展尾稍分别架出前后两侧所述支块53外侧端面外且均固定设有定转轮531,从而实现定向转动以及定向动力驱动工作,减轻人工劳动量。

其中,所述变更机件包括引导槽57,所述引导槽57内设有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一螺杆571,所述第一螺杆571左侧尾稍与所述引导槽57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571右侧尾稍与第二电机573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73固定安装于所述引导槽57右侧端面内,所述引导槽57内平移配合连接有向下扩展的引导杆572,所述引导槽57内的所述引导杆572与所述第一螺杆571配合连接,所述引导杆572顶部扩展位架出所述推移架5底部端面外,所述推移架5底部端面外的所述引导杆572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五转轴574,所述第五转轴574左侧端固定设有向左侧扩展设置的第一外花键轴5741,所述第五转轴574右侧端固定设有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二外花键轴5742,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连接以及脱离的切换工作,提高自动化控制率。

其中,所述第二外花键轴5742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外花键轴5741,从而实现第二外花键轴5742的持续保持与第二转轴50的动力配合连接工作。

其中,所述除臭组合件6内设有滑通槽61,所述滑通槽61内设有设置第二螺杆65,所述第二螺杆65顶部端与所述滑通槽61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杆65底部端与第三电机66连接,所述第三电机66固定安装于所述滑通槽61底部端面内,所述滑通槽61内平移配合连接有滑架63,所述滑架63与所述第二螺杆65配合连接,所述滑架63前后两侧端面均固定设有向外侧扩展设置的植物液管631,所述滑通槽61右侧内壁通联设有沉腔62,所述沉腔62内平移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滑架63右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管端头64,前后两侧所述植物液管631底部均设有几件除臭头6311,前后两侧所述植物液管631、滑架63和管端头64通联设置,从而实现满足不同高度的除臭工作,同时,通过外侧扩展设置的植物液管631提高除臭范围。

其中,所述除臭组合件6与所述储存桶8之间的所述推移架5顶部固设有施压泵84,所述施压泵84顶部与所述管端头64之间连接有皮管841,所述施压泵84右侧端固定设有向右侧扩展并贯串所述储存桶8左侧底部端面套管83,所述套管83内设有开关阀831,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除臭工作,方便自动控制以及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传电机件7右侧的所述推移架5顶部端面设有杆件52。

初始状态时,引导杆572位于引导槽57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引导杆572右侧的第二外花键轴5742完全伸入第一内花键槽501内,同时,使引导杆572左侧的第一外花键轴5741最大程度远离第二内花键槽562。

当需要人工拉动除臭工作时,首先通过第一电机5031控制第二转轴50转动,进而由第二转轴50带动第二斜面轮502转动,由第二斜面轮502带动第一斜面轮54以及第一斜面轮54顶部的第一转轴55转动,此时,由第一转轴55带动中央转轴82带动搅叶821实现搅拌工作,然后通过第三电机66带动第二螺杆65正反转动,进而由第二螺杆65带动滑架63沿滑通槽61上下方向平移,直至调节的相应高度时,此时控制第三电机66停止转动,然后通过开启开关阀831以及施压泵84,此时,储存腔81内的植物液经套管83流入施压泵84内,然后经施压泵84加压后通过皮管841流入管端头64、滑架63和植物液管631内,最后经植物液管631底部的几件除臭头6311喷出,此时,通过向右侧拉动杆件52,从而实现人工拉动除臭工作;

当需要自动驱动除臭工作时,首先通过第二电机573带动第一螺杆571转动,由第一螺杆571带动引导杆572逐渐沿引导槽57的左侧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内花键槽501内的第二外花键轴5742逐渐向左侧滑出第一内花键槽501,同时,使第一外花键轴5741逐渐靠近第二内花键槽562,直至如图4所示引导杆572平移至引导槽57内的最左侧位置时,此时,第一外花键轴5741完全插入第二内花键槽562内且配合连接,同时,使第二外花键轴5742右侧段与第一内花键槽501内的左侧段配合连接,此时控制第二电机573停止转动,然后通过第一电机5031控制第二转轴50转动,进而由第二转轴50带动第二斜面轮502转动,由第二斜面轮502带动第一斜面轮54以及第一斜面轮54顶部的第一转轴55转动,此时,由第一转轴55带动中央转轴82带动搅叶821实现搅拌工作,同时由第二转轴50带动第一内花键槽501内的第二外花键轴5742转动,并由第二外花键轴5742带动第五转轴574转动,进而由第五转轴574带动第一外花键轴5741转动,此时由于第一外花键轴5741完全插入第二内花键槽562内且配合连接,进而由第一外花键轴5741带动第四转轴56以及第四转轴56左侧尾稍的第四斜面轮561转动,由第四斜面轮561带动第三斜面轮533以及与第三斜面轮533固定连接的第三转轴532,并由第三转轴532带动前后两侧尾稍的定转轮531转动,从而实现自动驱动移动工作,然后通过第三电机66带动第二螺杆65正反转动,进而由第二螺杆65带动滑架63沿滑通槽61上下方向平移,直至调节的相应高度时,此时控制第三电机66停止转动,然后通过开启开关阀831以及施压泵84,此时,储存腔81内的植物液经套管83流入施压泵84内,然后经施压泵84加压后通过皮管841流入管端头64、滑架63和植物液管631内,最后经植物液管631底部的几件除臭头6311喷出,最后,通过杆件52控制移动方向,即可实现驱动除臭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电机左侧端连接向左侧扩展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从右往左贯串第二撑台和第一撑台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转轴左侧扩展尾稍架出第一撑台左侧端面外且内设第一内花键槽,第一撑台和第二撑台之间的第二转轴外面周固定设与第一斜面轮配合连接的第二斜面轮,推移架左侧底部端面前后对立设支块,前后两侧支块之间转动配合连接前后扩展设置的第三转轴,前后两侧支块之间的第三转轴上固定设第三斜面轮,第三斜面轮右前侧配合连接第四斜面轮,第四斜面轮右侧端面设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四转轴,第四转轴右侧扩展位外面转动配合连接顶部与推移架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四撑台和第五撑台,第五撑台右侧上方的推移架底部端面内设变更机件,第四转轴右侧尾稍内设第二内花键槽,从而实现手动驱动移动以及自动驱动移动的切换工作,能满足不同除臭工作需求,大大减小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植物液的利用率,保证了植物液除臭的均匀性。

2.通过除臭组合件内设滑通槽,滑通槽内设设置第二螺杆,第二螺杆顶部端与滑通槽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螺杆底部端与第三电机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安装于滑通槽底部端面内,滑通槽内平移配合连接滑架,滑架与第二螺杆配合连接,滑架前后两侧端面均固定设向外侧扩展设置的植物液管,滑通槽右侧内壁通联设沉腔,沉腔内平移配合连接与滑架右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管端头,前后两侧植物液管底部均等距排布几件除臭头,前后两侧植物液管、滑架和管端头通联设置,从而实现满足不同高度的除臭工作,同时,通过外侧扩展设置的植物液管提高除臭范围。

3.通过变更机件包括引导槽,引导槽内设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左侧尾稍与引导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螺杆右侧尾稍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引导槽右侧端面内,引导槽内平移配合连接向下扩展的引导杆,引导槽内的引导杆与第一螺杆配合连接,引导杆顶部扩展位架出推移架底部端面外,推移架底部端面外的引导杆内转动配合连接第五转轴,第五转轴左侧端固定设向左侧扩展设置的第一外花键轴,第五转轴右侧端固定设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二外花键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连接以及脱离的切换工作,提高自动化控制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驱动移动以及手动驱动移动的控制切换工作,满足不同除臭工作需要,另外,由于工作过程中保持持续搅拌工作,避免了植物液分层、搅拌不均匀、堵塞除臭头的现象,提高了植物液的利用率,保证了植物液除臭的均匀性,能根据不同高度的调节除臭高度,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