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料加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184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粉料加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粉料加湿车。



背景技术:

在粉料(如淀粉)的加工过程中,当粉料太干燥时,需要加水进行加湿以调节含水量。现有的入水的方法为将粉料和水都从圆柱形容器的上端加入,由于为以开放的方式加入粉料,故会产生扬尘现象,为了防止粉料高度的增加而将加水嘴埋没过深导致加水不通畅,加水嘴是设计为距离粉料的最高处有一段距离,通过掉落的方式将水滴到粉料中,水产生的冲量会导致粉料的扬尘现象加剧尤其是刚开始粉料的高度较低时。所以设计出能够对粉料进行加湿且能够防止扬尘的汽车成为一种现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加水调节含水量时产生扬尘现象的粉料加湿车,解决了现有的开放式倒入粉料和滴入水进行粉料加湿所存在的容易产生扬尘现象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粉料加湿车,包括车架和若干支撑车架的车轮,所述车架上设有驾驶室和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圆柱形容器、伸入所述圆柱形容器内的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搅拌电机,所述圆柱形容器的底壁上设有进粉口,所述圆柱形容器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浮动板,所述浮动板将所述圆柱形容器分割为位于浮动板下方的混合室和位于浮动板上方的储水室,所述浮动板上设有连通储水室和混合室的渗水孔,所述转轴的下端上设有位于混合室内的搅拌叶片,所述浮动板滑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出粉通道,所述出粉通道设有连通搅拌室的出粉孔,所述浮动板上设有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转轴通过所述滑槽配合滑块驱动所述浮动板转动。使用时,粉料经进粉口伸入,水储存在储水室内,水经渗水孔进入粉料被搅拌均匀而加湿,加湿好后的费力经出料孔和出料通道抽出。本技术方案使用过程中浮动板始终压在粉料上,既能够使得水为渗入的方式进入粉料又不会产生粉料覆盖水的进入口过深导致进水不畅的现象产,实现了对粉料的浮式注入水,不会产生扬尘。粉料为输入密封空间的,克服了倒入粉料而产生的扬尘现象。高粉料顶端的平整性,不容易产生局部落差过大导致渗水效果变差。将转轴设计为出粉的通道,结构紧凑性好。将给粉料加湿的机构集成在车上,加湿机构进行移动时方便,便于加湿机构在不同的地方轮流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浮动板的下表面设有沿圆柱形容器周向分布径向延伸的刮片。能够进一步提高浮动板转动时将粉料顶端刮片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正转时搅拌叶片对位于圆柱形容器内的物料产生向上的推力、反转时搅拌叶片对位于圆柱形容器内的物料产生向下的推力,所述出粉孔位于所述搅拌叶片的下方。搅拌叶片能够对粉料进入和输出产生助力作用。

本发明包括进粉干管,所述进粉干管的一端同进料泵连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进粉支管同所述进粉口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容器底壁的外部。能够降低本发明的重心,提高平稳性。

本发明还包括抽料泵,所述抽料泵的进口端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出粉通道贯通所述螺纹段的端面,所述抽料泵通过所述连接螺母连接在所述外螺纹段上同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加湿时将连接螺母和转轴脱开,取出粉料时接上。

本发明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滑杆,所述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辐转动连接有沿轮辋轴向贯通轮辐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有若干沿传动轴周向分布的利用汽车行驶使产生的风驱动而驱动传动轴转动的迎风叶片,所述迎风叶片位于轮辋的外侧,所述传动轴还设有位于轮辐内侧的若干沿传动轴周向分布的通过传动轴驱动转动而朝向车轮吹风的吹风叶片,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上的升缩杆,所述升缩杆的另一端同挡风板连接在一起,挡风板设有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的连杆,所述挡风板仅且完全遮挡住所述迎风叶片中位于所述传动轴的轴线上方的迎风叶片,所述挡风板位于迎风叶片的前方。本发明的汽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向后吹的风(以下称为后吹风),后吹风吹向吹风叶片时由于挡风板的作用、只有转动到位于传动轴下方的吹风叶片才能够被风吹到而产生驱动传动轴转动的力矩(如果不设置挡风板则上下叶片产生的力矩基本平衡,传动轴会不能够转动)。传动轴被转动后驱动吹风叶片转动,吹风叶片转动而产生吹车轮内侧的风,实现对车轮内侧的散热。挡风板设计为遮挡在转动到位于转轴的轴线上方的迎风叶片、便于方便地实现伸缩杆不对后吹风吹向位于转轴的轴线下方的迎风叶片产生遮挡作用,以提高后吹风的利用率。挡风板设置的吹风叶片的前方对吹风叶片进行遮挡,能够提高不需要被后吹风驱动的吹风叶片不被后吹风吹到而产生力矩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包括储水腔,所述挡风板内设有连接孔和朝向所述车轮喷射的挡风板部喷孔,所述连接孔和储水腔通过朝向连接孔内开启的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挡风板部喷孔通过朝向挡风板部喷孔开启的第二单向阀同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伸缩杆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当伸缩杆伸长时,连接孔内压力下降从而使得第一单向阀开启且第二单向阀关闭、第一单向阀开启的结果为储水腔内的水流向连接孔。当缩杆缩短时,连接孔内压力上升从而使得第一单向阀关闭且第二单向阀开启、第二单向阀开启的结果为连接孔内的水从挡风板部喷孔排出到车轮上,实现对车轮的喷水冷却。进一步提高了车轮的冷却降温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包括若干个可伸缩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分段,所述分段设有分段部喷孔,所述分段部喷孔通过朝向分段部喷孔开启的第三单向阀同所述连接孔连通。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轮的喷水降温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腔设置在所述挡风板内。结构紧凑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迎风叶片为平板结构,所述迎风叶片所在的平面同所述传动轴平行。能够提高对后吹风能量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滑杆位于传动轴的上方。能够避免伸缩杆遮挡后吹风吹向需要被后吹风驱动的迎风叶片。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将水加入粉料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扬尘现象;移动时方便;能够利用汽车行走产生的风对车轮内侧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能够利用伸缩杆的伸缩实现对车轮的水冷、不但冷却效果好,而且实现了一物二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除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车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伸缩杆和挡风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车架1、驾驶室11、滑杆14、车轮2、轮辋21、轮辐22、传动轴3、迎风叶片31、吹风叶片32、挡风板4、连杆41、连接套42、连接孔43、挡风板部喷孔44、第一单向阀45、第二单向阀46、储水腔47、伸缩杆5、滑套51、分段52、首段521、中段522、尾段523、分段部喷孔53、第三单向阀54、圆柱形容器6、进粉口61、浮动板62、滑块63、混合室64、储液室65、渗水孔66、刮片67、盖68、抽料泵69、连接螺母691、搅拌电机7、转轴71、螺纹段711、搅拌叶片72、滑槽73、出粉通道74、出粉孔741、进粉干管8、进粉支管81、送料泵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粉料加湿车,包括车架1。车架1设有驾驶室11、驱动本发明行走的驱动系统、两排支撑车架的车轮2和圆柱形容器6。圆柱形容器6设有进粉干管8、转轴71和盖68。进粉干管8的另一端同送料泵83的出口端对接在一起。转轴71的上端设有螺纹段711。盖上设有抽料泵69。抽料泵69的进口端连接有连接螺母691。

车架图2,圆柱形容器6的底壁上设有若干进粉口61。进粉口61通过进粉支管81同进粉干管8的一端连通。圆柱形容器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浮动板62。浮动板62将所圆柱形容器6分割为混合室64和储液室65。混合室64位于浮动板62的下方。浮动板62在自重的作用下能够掉落。储液室65位于浮动板62上方。浮动板62上设有若干渗水孔66。渗水孔66连通储液室和混合室。浮动板6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刮片67。刮片67沿圆柱形容器6周向分布径向延伸。

圆柱形容器6底壁的外部安装有搅拌电机7。搅拌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同转轴71的下端连接在一起。转轴71沿竖直方向延伸。转轴71伸入圆柱形容器6内。转轴71的下端上设有搅拌叶片72。转轴71正转时搅拌叶片72产生向上吹的气流、转轴71反转时搅拌叶片72产生向上吹的气流。转轴71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出粉通道74。出粉通道74贯通转轴71的上端面。出粉通道74设有连通搅拌室的出粉孔741。出粉孔741位于搅拌叶片72的下方。转轴71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73。

浮动板62滑动套设在转轴71上。浮动板62上设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块63。转轴71通过滑槽73配合滑块63驱动浮动板62转动。

参见图1和图2,通过本发明对粉料加湿的方法为,通过送料泵83将粉料经进料干管8、进粉支管81和进粉口61输送到混合室64内,混合室64内的粉料的堆积升高将浮动板62抬起。水倒入储液室65内经渗水孔66渗入混合室64内的粉料内。搅拌电机7驱动转轴71正转,转轴驱动搅拌叶片72和浮动板62正转,搅拌叶片72对粉料产生搅拌作用的同时驱动粉料上升。浮动板62转动时刮片67起到将粉料顶部铺平的作用。

加湿完成后取出粉料的方法为:停止转轴转动,将连接螺母691密封连接在螺纹段711上。然后启动抽料泵69,抽料泵使混合室内的粉料经出粉孔741、出粉通道74、连接螺母691和抽料泵69而抽出。

使用时,本发明能够像现有的汽车一样进行行走。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3,车架1上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杆14。车轮2包括轮辋21、轮辐22和伸缩杆5。

轮辐22转动连接有传动轴3。传动轴3连接有若干沿传动轴周向分布的利用汽车行驶使产生的风驱动而驱动传动轴转动的迎风叶片31。迎风叶片31为平板结构。迎风叶片31所在的平面同传动轴3平行。

滑杆14位于传动轴3的上方。滑杆14同传动轴3垂直。伸缩杆5的上端设有滑套51。滑套51滑动套设在滑杆14上。伸缩杆5的下端同挡风板4连接在一起。挡风板4设有连杆41。连杆41设有连接套42。连接套42套设在传动轴3上。挡风板4仅且完全遮挡住迎风叶片31中位于传动轴3的轴线上方的迎风叶片。挡风板4位于迎风叶片的前方。

参见图4,传动轴3沿轮辋21轴向贯通轮辐22。迎风叶片31位于轮辐22外侧。传动轴3还连接有若干沿传动轴周向分布的吹风叶片32。吹风叶片32位于车轮的内侧。吹风叶片32朝向轮辋和轮辐内侧吹风。伸缩杆5包括若干个可伸缩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分段52构成。

参见图5,挡风板4内设有储水腔47、连接孔43和挡风板部喷孔44。储水腔47和连接孔43通过朝向连接孔内开启的第一单向阀45连通。挡风板部喷孔44同连接孔43连通。连通挡风板部喷孔44换热连接孔43的通道上设有朝向挡风板部喷孔开启的第二单向阀46。挡风板部喷孔44为沿朝向车轮的内侧的方向进行喷射的。分段52共用3段。3段分段52分别为首段521、中段522和尾段523。连接孔43的外端设有内翻边。首段521为管体结构。首段521的一端设有同连接孔43上的内翻边配合的外翻边、另一端设有内翻边。首段521可滑动且密封地穿设在连接孔内。中段522为管体结构。中段522的一端设有同首段521上的内翻边配合的外翻边、另一端设有内翻边。中段522可滑动且密封地穿设在首段521内。尾段523可滑动且密封地穿设在中段522内。尾段523的一端设有同中段522上的内翻边配合的外翻边。中段522和首段521的内部空间都同连接孔连通。中段522和首段521上都设有分段部喷孔53。分段部喷孔53为沿朝向车轮的内侧的方向进行喷射的。分段部喷孔53同连接孔连通。分段部喷孔53设有朝向分段外部开启的第三单向阀54。

参见图1、图3、图4和图5,当本发明的车行驶时,会产生后吹风,后吹风吹向位于传动轴3下方的迎风叶片31,迎风叶片31产生转动而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驱动吹风叶片转动从而产生吹向轮辋轮辋内侧的风,实现对车轮内侧的风冷。在车轮转动过程中,伸缩杆即沿滑杆滑动,有穿设伸缩而适应传动轴位置的变化。当伸缩杆伸长时,第一单向阀开启、第二和第三单向阀关闭,储水腔内的水流向连接孔内。当伸缩杆缩短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和第三单向阀开启,连接孔内的水经挡风板部喷孔和分段部喷孔而喷向轮辋轮辐的外侧,实现对车轮的水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