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吸附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806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吸附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剂。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环保意识的加强,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城市污水处理率也逐年提高,污水厂的污泥产生率也急剧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水率高,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具有复杂流变性的半干性固体废物,它容量大、易腐败、不稳定、有恶臭,如不妥善处理,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活性炭是多孔吸附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很强的吸附能力。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净化空气、除臭、脱色、污水处理等,需求量增加。活性炭的原材料主要是煤和木材等含碳材料,成本较高,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具有被加工成含碳吸附剂的客观条件,利用污泥热解法制备活性炭活性炭,不仅能获得廉价的活性炭,将污泥中可溶性重金属转化成难溶物固定在活性炭中,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将污泥活性炭运用于污水处理、空调净化、脱色、有毒有害物质等处理。但是活性炭成本较高,制约着活性炭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原料廉价易得的新型活性炭吸附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性炭吸附剂,其创新点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污泥40-80份、杏壳40-80份、椰果壳40-80份、油菜秸秆40-80份、玉米秸秆40-80份、氧化锌10-20份、硅酸镁5-10份、氧化铝5-10份、膨润土10-30份、木炭10-20份、二氧化硅5-10份、硅酸钙3-5份、聚乙烯醇1-3份、氧化钙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3-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在活性炭吸附剂制备配方中加入杏壳、椰果壳、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等天然废弃物质,原料廉价易得,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约了原材料、保护了环境生态,而且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具有大量的微孔,吸附容量大,处理程度高,效果稳定,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一种活性炭吸附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污泥40份、杏壳40份、椰果壳40份、油菜秸秆40份、玉米秸秆40份、氧化锌10份、硅酸镁5份、氧化铝5份、膨润土10份、木炭10份、二氧化硅5份、硅酸钙3份、聚乙烯醇1份、氧化钙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3份。

实施例2

一种活性炭吸附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污泥80份、杏壳80份、椰果壳80份、油菜秸秆80份、玉米秸秆80份、氧化锌20份、硅酸镁10份、氧化铝10份、膨润土30份、木炭20份、二氧化硅10份、硅酸钙5份、聚乙烯醇3份、氧化钙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5份。

实施例3

一种活性炭吸附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污泥60份、杏壳60份、椰果壳60份、油菜秸秆60份、玉米秸秆60份、氧化锌15份、硅酸镁7份、氧化铝7份、膨润土20份、木炭15份、二氧化硅7份、硅酸钙4份、聚乙烯醇2份、氧化钙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4份。

本发明在活性炭吸附剂制备配方中加入杏壳、椰果壳、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等天然废弃物质,原料廉价易得,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约了原材料、保护了环境生态,而且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具有大量的微孔,吸附容量大,处理程度高,效果稳定,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污泥40‑80份、杏壳40‑80份、椰果壳40‑80份、油菜秸秆40‑80份、玉米秸秆40‑80份、氧化锌10‑20份、硅酸镁5‑10份、氧化铝5‑10份、膨润土10‑30份、木炭10‑20份、二氧化硅5‑10份、硅酸钙3‑5份、聚乙烯醇1‑3份、氧化钙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3‑5份。其优点在于:本发明在活性炭吸附剂制备配方中加入杏壳、椰果壳、玉米桔杆、油菜秸秆等天然废弃物质,原料廉价易得,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约了原材料、保护了环境生态,而且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具有大量的微孔,吸附容量大,处理程度高,效果稳定,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科力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8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