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拉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6403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拉缸。属于有机合成常用器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锈钢拉缸在底部安装的都是万向轮,虽说可以朝各方向运动。但是在刚推动的一刹那,往往前轮方向为非前进方向,常常会产生很大的阻力,不仅不方便,如若拉缸中装的是液体更是容易溢出。而且现有技术的不锈钢拉缸虽然也有扶手,但是该扶手的设置位置并不理想,会使得转弯等操作变得困难,当然也跟全万向轮有关,所以转弯的时候也需要使用很大的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锈钢拉缸。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不锈钢拉缸,包括缸体和安装在所述缸体底部的轮子,所述轮子分为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为定向轮,所述后轮为万向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前轮数量为1,后轮数量为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它还包括一个扶手,所述扶手安装在所述缸体外壁上,并且该扶手设置在所述前轮的正对侧的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缸体为双层缸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缸体的双层之间设置有螺旋形的水冷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缸体的双层之间设置为真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轮子设置在缸体底部的缘口上,其中所述前轮设置在90°方向,一个后轮设置在-40°~-50°方向,另一个后轮设置在220°~230°方向,且两个后轮相对于前轮所在直线对称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将前轮设为一个定向轮,后轮设为两个万向轮。不仅转向方便,还有效降低了启动时的阻力,具有明显的技术效果。尤其是扶手设置在所述前轮的正对侧的上部,也就是说扶手通过缸体壁与后轮直接相连,由于后轮是万向轮,因此具有转向更为方便、灵巧的优点。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充分考虑了过弯、转向、启动、侧翻等因素限定了前后轮具体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轮,2-后轮,3-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任何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不锈钢拉缸,包括缸体和安装在所述缸体底部的轮子,所述轮子分为前轮1和后轮2,所述前轮1为定向轮,所述后轮2为万向轮。所述前轮数量为1,后轮数量为2。它还包括一个扶手3,所述扶手3安装在所述缸体外壁上,并且该扶手3设置在所述前轮1的正对侧的上部。所述缸体为双层缸体。所述缸体的双层之间设置有螺旋形的水冷却管。所述的轮子设置在缸体底部的缘口上,其中前轮1设置在90°方向,一个后轮2设置在-40°方向,另一个后轮2设置在220°方向,且两个后轮相对于前轮所在直线对称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不锈钢拉缸,包括缸体和安装在所述缸体底部的轮子,所述轮子分为前轮1和后轮2,所述前轮1为定向轮,所述后轮2为万向轮。所述前轮数量为1,后轮数量为2。它还包括一个扶手3,所述扶手3安装在所述缸体外壁上,并且该扶手3设置在所述前轮1的正对侧的上部。所述缸体为双层缸体。所述缸体的双层之间设置为真空。所述的轮子设置在缸体底部的缘口上,其中前轮1设置在90°方向,一个后轮2设置在-45°方向,另一个后轮2设置在225°方向,且两个后轮相对于前轮所在直线对称设置。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一种不锈钢拉缸,包括缸体和安装在所述缸体底部的轮子,所述轮子分为前轮1和后轮2,所述前轮1为定向轮,所述后轮2为万向轮。所述前轮数量为1,后轮数量为2。它还包括一个扶手3,所述扶手3安装在所述缸体外壁上,并且该扶手3设置在所述前轮1的正对侧的上部。所述缸体为双层缸体。所述缸体的双层之间设置为真空。所述的轮子设置在缸体底部的缘口上,其中前轮1设置在90°方向,一个后轮2设置在-50°方向,另一个后轮2设置在230°方向,且两个后轮相对于前轮所在直线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拉缸。属于有机合成常用器具的技术领域。一种不锈钢拉缸,包括缸体和安装在所述缸体底部的轮子,所述轮子分为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为定向轮,所述后轮为万向轮。本发明将前轮设为一个定向轮,后轮设为两个万向轮。不仅转向方便,还有效降低了启动时的阻力,具有明显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文祥
技术研发日:2017.11.12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