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过滤处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8965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体过滤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液体过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排放的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也越来越多,而且,工业生产排放的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中成分也趋于多样化,在对含有污染物的液体处理上无法做出及时的、针对性的过滤处理方案,尤其是现有一些污染程度大、黏稠度高的油性液体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过滤处理才可以进行排放或回收利用,而现有的过滤处理设备及方法对这种油性液体的处理速度比较慢,效率比较低,不能对其实施针对性的过滤处理,使资源无法重复利用,能源消耗大,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过滤处理装置,同时基于该液体过滤处理装置公开了一种液体过滤处理方法,有效提高对油性液体的过滤处理效率和效果,可以根据不同来源需要过滤的油性液体进行针对性的过滤处理,提高过滤的多样性以及适用范围,使资源得已重复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企业运营成本,改善企业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体过滤处理装置,包括圆柱形的过滤本体,所述过滤本体包括底座部和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固定设置在底座部的顶部中心位置,在所述底座部和过滤部的内部设置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入口位于底座部的底部并与外部液体输送管道连通,所述输入管的出口位于过滤部的顶部,所述过滤部的顶部是球面形结构,所述过滤部的侧面环绕固定设置有用于过滤液体的过滤环,所述底座部上形成有环形的回收槽,所述环形的回收槽环绕过滤部的底部边沿一周,在所述回收槽的底部、底座部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与外部液体输出管道连通的输出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过滤部的顶部和底部的直径大于过滤部的中部直径,且过滤部的顶部和底部的直径相对于过滤部的中部直径呈线性增加;使待过滤液体可以贴合过滤部的表面缓慢流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过滤环包括第一过滤环、第二过滤环和第三过滤环,所述第一过滤环、第二过滤环和第三过滤环从上到下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三个过滤环可以设置相同或不同的过滤材料,实现根据不同来源需要过滤的油性液体进行针对性的过滤处理,提高过滤的多样性以及适用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过滤环是孔隙率为45%~50%的多孔陶瓷基体材料;所述的第二过滤环是粒径1.2~1.5mm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所述的第三过滤环是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多孔陶瓷基体材料过滤精度高,再生性能好,液体与多孔陶瓷基体材料充分接触,液体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及微生物等污染物质被阻截在多孔陶瓷基体材料表面或内部,过滤效果良好,而且多孔陶瓷基体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用气体或者液体进行反冲洗,即可恢复原有的过滤能力;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可分别与液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有效去除液体中的金属离子,尤其是对电镀废液处理后的液体有更好的效果;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可以滤除液体中的颗粒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过滤环、第二过滤环和第三过滤环的厚度相同,且第一过滤环的宽度大于第二过滤环宽度,第二过滤环的宽度大于第三过滤环的宽度;设置不同宽度的过滤环可以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有效节省所需过滤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环形的回收槽内部设置有环形的过滤弧形板,所述过滤弧形板是活性炭材料,活性炭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进一步截留液体中的悬浮物和杂质,提高过滤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过滤弧形板的厚度是回收槽深度的四分之一,提高过滤弧形板的过滤效果和回收槽的回收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输入管的轴线与底座部和过滤部的垂直轴线重合,提高整体的结构性。

一种液体过滤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待过滤液体输入:待过滤液体经外部液体输送管道进入输入管,然后从过滤部的顶部中间冒出,冒出后的待过滤液体向球面形结构的过滤部顶部四周漫延流动,直至漫延流动到过滤部的侧面;

(2)待过滤液体过滤:漫延流动到过滤部侧面的待过滤液体通过过滤环过滤后继续向下流动;

(3)过滤后液体回收:过滤后的液体向下流动到回收槽的内部,经输出管将过滤后的液体输出到外部液体输出管道,完成过滤过程。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优选,待过滤液体在输入管中的流速是每秒10cm;保证待过滤液体的流动性以及过滤部的过滤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提高对油性液体的过滤处理效率和效果,三个过滤环可以设置相同或不同的过滤材料,实现根据不同来源需要过滤的油性液体进行针对性的过滤处理,提高过滤的多样性以及适用范围;提高过滤的多样性以及适用范围,使资源得已重复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企业运营成本,改善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底座部,2-过滤部,3-输入管,4-第一过滤环,5-第二过滤环,6-第三过滤环,7-过滤弧形板,8-回收槽,9-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液体过滤处理装置,包括圆柱形的过滤本体,过滤本体包括底座部1和过滤部2,过滤部2固定设置在底座部1的顶部中心位置,在底座部1和过滤部2的内部设置有输入管3,输入管3的轴线与底座部1和过滤部2的垂直轴线重合,输入管3的入口位于底座部1的底部并与外部液体输送管道连通,输入管3的出口位于过滤部2的顶部,过滤部2的顶部是球面形结构,过滤部2的侧面环绕固定设置有用于过滤液体的过滤环,底座部1上形成有环形的回收槽8,环形的回收槽8环绕过滤部2的底部边沿一周,在回收槽8的底部、底座部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与外部液体输出管道连通的输出管9。

本实施例中,过滤部2的顶部和底部的直径大于过滤部2的中部直径,且过滤部2的顶部和底部的直径相对于过滤部2的中部直径呈线性增加;使待过滤液体可以贴合过滤部2的表面缓慢流动。

本实施例中,过滤环包括第一过滤环4、第二过滤环5和第三过滤环6,其中第一过滤环4、第二过滤环5和第三过滤环6从上到下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三个过滤环可以设置相同或不同的过滤材料,实现根据不同来源需要过滤的油性液体进行针对性的过滤处理,提高过滤的多样性以及适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环4是孔隙率为45%的多孔陶瓷基体材料;第二过滤环5是粒径1.3mm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第三过滤环6是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在实际应用时,第一过滤环4也可以设置孔隙率为48%或50%的多孔陶瓷基体材料;第二过滤环5也可以设置粒径是1.2mm、1.4mm或1.5mm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其中,多孔陶瓷基体材料过滤精度高,再生性能好,液体与多孔陶瓷基体材料充分接触,液体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及微生物等污染物质被阻截在多孔陶瓷基体材料表面或内部,过滤效果良好,而且多孔陶瓷基体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用气体或者液体进行反冲洗,即可恢复原有的过滤能力;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可分别与液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有效去除液体中的金属离子,尤其是对电镀废液处理后的液体有更好的效果;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可以滤除液体中的颗粒物。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环4、第二过滤环5和第三过滤环6的厚度相同,且第一过滤环4的宽度大于第二过滤环5宽度,第二过滤环5的宽度大于第三过滤环6的宽度;设置不同宽度的过滤环可以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有效节省所需过滤材料。

本实施例中,在环形的回收槽8内部设置有环形的过滤弧形板7,过滤弧形板7是活性炭材料,活性炭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进一步截留液体中的悬浮物和杂质,提高过滤效果;同时,本实施例中,过滤弧形板7的厚度是回收槽8深度的四分之一,提高过滤弧形板7的过滤效果和回收槽8的回收效率。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待过滤液体经外部液体输送管道进入输入管3,然后从过滤部2的顶部中间冒出,冒出后的待过滤液体向球面形结构的过滤部2顶部四周漫延流动,直至漫延流动到过滤部2的侧面;漫延流动到过滤部2侧面的待过滤液体通过过滤环过滤后继续向下流动;过滤后的液体向下流动到回收槽8的内部,经输出管9将过滤后的液体输出到外部液体输出管道,完成过滤过程;在实际应用时,本发明也可以采用阵列的形式设置若干个液体过滤处理装置,若干个液体过滤处理装置可以同时工作,用以增大过滤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一种液体过滤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待过滤液体输入:待过滤液体经外部液体输送管道进入输入管3,然后从过滤部2的顶部中间冒出,冒出后的待过滤液体向球面形结构的过滤部2顶部四周漫延流动,直至漫延流动到过滤部2的侧面;

(2)待过滤液体过滤:漫延流动到过滤部2侧面的待过滤液体通过过滤环过滤后继续向下流动;

(3)过滤后液体回收:过滤后的液体向下流动到回收槽8的内部,经输出管9将过滤后的液体输出到外部液体输出管道,完成过滤过程。

本实施方法中,待过滤液体在输入管3中的流速是每秒10cm;保证待过滤液体的流动性以及过滤部2的过滤效率。

本发明有效提高对油性液体的过滤处理效率和效果,三个过滤环可以设置相同或不同的过滤材料,实现根据不同来源需要过滤的油性液体进行针对性的过滤处理,提高过滤的多样性以及适用范围;提高过滤的多样性以及适用范围,使资源得已重复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企业运营成本,改善企业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