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化学镀镍工艺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30215发布日期:2018-06-19 19:24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化学镀镍工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学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化学镀镍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沉积镍的方式为电沉积镍,是利用外电流将电镀液中的镍离子还原在基底表面,需要基底为导电材料,限制了镀镍工艺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展了化学镀镍工艺,可以将基底扩展到非导电基底上,从而促进了镀镍工艺的产业化发展。

化学镀镍是用还原剂将化学镀液中的镍离子还原沉积在具有催化剂的表面。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优良的抗腐蚀性能,特别是在酸性镀液中形成的磷掺杂的镍合金镀层在盐,碱,氨和海水中具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能;(2)无外加直流电源,被镀基底可以是不导电材料;(3)热处理温度低,在400摄氏度以下热处理后便可以得到良好硬度的镍镀层;(4)化学镀镍层致密,表面光洁;(5)高硬度和高耐磨性;(6)化学镀镍层的成分和厚度均匀,不需要额外打磨加工。由于这些优点,所以化学镀镍工艺被广泛研究。

然而,当前成熟的化学镀镍工艺需要贵金属钯作为催化剂,极大地增加了化学镀镍工艺的成本,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将贵金属钯催化剂替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其它材料是关键。同时由于化学镀镍工艺生成的镀层有镍金属颗粒所组成,颗粒之间具有很强的接触电阻从而降低了镀层的导电性。

因此,如何发展其它的低成本的化学镀镍催化剂,并且提高镀层的导电性能,已成为该领域内众多前沿科研人员广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导电性能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包括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镍纳米颗粒。

优选的,所述镍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100n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第一溶剂中,得到第一溶液;

将镍盐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得到第二溶液;

B)将基底浸渍在第一溶液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

C)将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浸渍第二溶液中,烘干,得到催化剂前驱体;

D)将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在还原剂的存在下还原,得到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

优选的,所述氧化石墨烯在第一溶液中的浓度为1wt%~30wt%;所述第一溶液选自水、甲醇、乙醇、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镍盐分散在第二溶液中的浓度为0.1wt%~60wt%;所述第二溶液选自水、甲醇、乙醇、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镍盐选自硫酸镍、氯化镍、硝酸镍、乙酸镍和草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底选自三聚氰胺海绵、聚氨酯海绵、棉布,工程塑料、木材和金属制品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步骤B)所述浸渍的时间为30~60min;步骤C)所述浸渍的时间为10~20min;所述浸渍后还包括烘干;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00℃;烘干的时间为10~2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D具体为将所述催化剂前驱体浸渍在还原剂的溶液中、洗涤、烘干,得到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所述浸渍的时间为10~20min;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00℃;所述烘干的时间为30~40min。

优选的,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或者硼氢化钾;所述还原剂溶液的浓度为0.1wt%~20wt%;所述还原剂溶液中的溶剂选自水、甲醇、乙醇和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工艺,包括:

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70~100℃保持50~70min,得到镍镀层。

优选的,所述化学镀镍溶液中:镍源选自硫酸镍、氯化镍、硝酸镍、乙酸镍和草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原剂选自次磷酸钠、硼氢化钠、硼烷和肼中的一种或几种;络合剂选自乙酸钠或柠檬酸钠;抑制剂为硫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镍纳米颗粒。本发明从传统化学镀镍工艺入手,将高成本的钯催化剂替换成廉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纳米镍催化剂,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大片石墨烯与所形成的金属镍镀层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化学镀镍后的复合物的导电性较传统镀镍方式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进行化学镀的镀层的导电性高达24390S m-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使用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镍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的无钯化学镀镍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可以提高化学镀镍层导电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a)化学镀镍后的三聚氰胺海绵的光学照片;(b)化学镀镍后的三聚氰胺海绵SEM照片,插入图显示了断面结构;(c)化学镀镍后的三聚氰胺海绵的放大后的SEM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化学镀镍后的海绵的XRD图谱;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a)镀层的TEM图;(b)镀层的暗场相;(c)在图5b白框区域的磷元素扫描图;(d)在图5b白框区域的镍元素扫描图;(e)在图5b白框区域的碳元素扫描图;(f)镍的XPS谱图;(g)磷的XPS谱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化学镀镍工艺制备的材料导电性,以及本发明比较例1中的传统化学镀镍工艺制备的材料导电性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化学镀镍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在市场上购买的或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制备的即可。

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纯度没有特别限制,本发明优选采用分析纯的纯度即可。

本发明对所述无钯化学镀镍的定义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无钯化学镀镍的定义即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镍纳米颗粒。

首先,本发明提供的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

本发明对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具体选择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氧化石墨烯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材料情况以及产品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为保证和提高镍镀层的性能,本发明所述氧化石墨烯材料优选为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更优选为羧基化或羟基化的氧化石墨烯。

本发明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是在基底上原位形成的;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层的厚度优选为10nm~1μm。本发明对于所述羧基化或羟基化的氧化石墨烯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包括镍纳米颗粒;所述镍纳米颗粒的粒径优选为5~100nm。

本发明所述的镍纳米颗粒为通过还原工艺制备的镍纳米颗粒。本发明对于具体的制备工艺下述会有清楚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述催化剂为能够与化学镀液起化学反应,形成镍镀层的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第一溶剂中,得到第一溶液;

将镍盐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得到第二溶液;

B)将基底浸渍在第一溶液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

C)将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浸渍第二溶液中,烘干,得到催化剂前驱体;

D)将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在还原剂的存在下还原,得到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

本发明提供的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第一溶剂中,得到第一溶液。

本发明对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具体选择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氧化石墨烯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材料情况以及产品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为保证和提高镍镀层的性能,本发明所述氧化石墨烯材料优选为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更优选为羧基化或羟基化的氧化石墨烯。

本发明所述第一溶液优选选自水、甲醇、乙醇、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在第一溶液中的浓度优选为1wt%~30wt%;更优选为3wt%~28wt%;最优选为5wt%~25wt%。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底的克数g和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即为第一溶液)的毫升数为1:50~100。

本发明对于所述分散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本发明上述溶剂为氧化石墨烯的良溶剂,氧化石墨烯在其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本发明将镍盐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得到第二溶液。

本发明对于镍盐的具体选择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镍盐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材料情况以及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为保证和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所述镍盐优选选自硫酸镍、氯化镍、硝酸镍、乙酸镍和草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硫酸镍、氯化镍、硝酸镍和乙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按照本发明,所述镍盐分散在第二溶液中的浓度优选为0.1wt%~60wt%;更优选为1wt%~58wt%;最优选为2wt%~55wt%。

本发明所述第二溶液优选选自水、甲醇、乙醇、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甲醇、乙醇、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第二溶液为镍盐的良溶剂,氧化石墨烯的不良溶剂。也就是说,所述溶液中的镍离子能够容易地吸附到氧化石墨烯表面,同时很难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此溶液中。

得到第一溶液后,将基底浸渍在第一溶液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

本发明对所述化学镀镍用基底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材料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料情况以及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所述基底优选选自三聚氰胺海绵、聚氨酯海绵、棉布,工程塑料、木材和金属制品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对所述基底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化学镀镍用基底形状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料情况以及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所述形状为长方体块体或者海绵。

本发明优选将基底进行清洗,本发明对于所述清洗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定,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清洗方式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料情况以及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优选为在丙酮或甲醇中超声清洗20~30分钟,然后80~100℃烘干10~14小时;更优选为在丙酮中超声清洗25~30分钟,然后80~90℃烘干10~12小时。

将清洗后的基底浸渍在第一溶液中,烘干,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

本发明对于所述浸渍和烘干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按照本发明,所述浸渍次数为2~3次;每次浸渍的时间为10~20min;即为总浸渍的时间为30~60min;所述浸渍的温度为常温,即为20~35℃。所述烘干的温度优选为80~100℃;更优选为80~90℃;所述烘干的时间优选为30~40min。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底的克数g和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即为第一溶液)的毫升数为1:50~100。

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后,将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浸渍第二溶液中,烘干,得到催化剂前驱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的克数1g和第二溶液的毫升数为1:50~100。

本发明对于所述浸渍和烘干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按照本发明,所述浸渍次数为2~3次;每次浸渍的时间为10~20min;即为总浸渍的时间为30~60min;所述浸渍的温度为常温,即为20~35℃。所述烘干的温度优选为80~100℃;更优选为80~90℃;所述烘干的时间优选为10~20min。

得到催化剂前驱体后,将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在还原剂的存在下还原,得到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

按照本发明,上述步骤优选具体为将所述催化剂前驱体浸渍在还原剂的溶液中、洗涤、烘干,得到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浸渍的时间优选为10~20min;更优选为10~15min;所述浸渍的温度为常温,即为20~35℃。

浸渍后,无需烘干,直接用甲醇或丙酮清洗,而后烘干。

本发明对于所述清洗的具体操作和方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所述清洗的次数优选为2~3次。

清洗后为烘干;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00℃;更优选为80~90℃;所述烘干的时间优选为30~40min;更优选为30~35min。

此时催化剂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纳米镍颗粒被均匀覆盖在基底的表面。

本发明对所述制备镍纳米颗粒的化学还原剂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能进行上述反应的材料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材料情况以及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为了保证所形成化学镀镍层的性能,上述还原剂优选硼氢化钠、硼氢化钾。

本发明所述还原剂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wt%~20wt%;更优选为1wt%~18wt%;最优选为2wt%~16wt%。所述还原剂溶液中的溶剂优选选自水、甲醇、乙醇和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甲醇、乙醇和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催化剂为镍纳米颗粒负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贵金属钯的使用,同时由于石墨烯的存在解决了化学镀镍工艺过程中所形成的镍颗粒之间的接触阻抗问题,提高了化学镀镍层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镍纳米颗粒。本发明从传统化学镀镍工艺入手,将高成本的钯催化剂替换成廉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纳米镍催化剂,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大片石墨烯与所形成的金属镍镀层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化学镀镍后的复合物的导电性较传统镀镍方式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进行化学镀的镀层的导电性高达24390S m-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工艺,包括:

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70~100℃保持50~70min,得到镍镀层。

本发明对于所述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上述已经有了清楚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对所述化学镀镍中的其它成分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化学镀镍溶液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料情况以及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为保证和提高化学镀镍层的性能,所述化学镀镍溶液中:镍源选自硫酸镍、氯化镍、硝酸镍、乙酸镍和草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原剂选自次磷酸钠、硼氢化钠、硼烷和肼中的一种或几种;络合剂选自乙酸钠或柠檬酸钠;抑制剂为硫脲。

本发明对所述镍盐的具体选择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于化学镀镍的镍盐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材料情况以及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为保证和提高化学镀镍层的性能,所述镍盐优选选自硫酸镍、氯化镍、硝酸镍、乙酸镍和草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硫酸镍。所述化学镀镍溶液中镍盐的比例优选为0.1wt%~5wt%。

本发明对所述化学还原剂溶液的具体比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材料情况以及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为保证和提高化学镀镍层的性能,所述还原剂溶液的比例优选为1wt%~5wt%。

本发明对所述化学镀溶液中络合剂、抑制剂和改性剂的具体比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原材料情况以及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本发明为保证和提高化学镀镍层的性能,所述化学镀溶液中络合剂、抑制剂和改性剂的总和占所述化学镀溶液的比例优选为0.5wt%~20wt%。

本发明的详细流程参见图1,如图1所示,图1为为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使用镍纳米颗粒负载的氧化石墨烯作为催化剂的无钯化学镀镍工作流程示意图;首先通过浸润然后干燥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负载在清洗后的基底表面,然后将负载了氧化石墨烯的基底浸入镍的前驱体溶液中,之后,将干燥后的基底放入还原溶液中形成纳米镍负载的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纳米镍负载的氧化石墨烯作为催化剂),之后使用普通的化学镀镍工艺在基底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光滑的镍镀层。在镀层形成过程中,主要是镍沿着催化剂颗粒生长,最终形成大的镍颗粒互相堆积的镀层,由于颗粒之间的接触阻抗,所以镀层导电性受到影响。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可以提高化学镀镍层导电性的示意图。当在镍颗粒均匀负载在还原后的氧化石墨烯上的时候,电子可以优先通过整体的石墨烯从而降低了镍颗粒之间的接触阻抗,从而有效提高镀层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氧化石墨烯活化的无钯化学镀镍工艺,从传统化学镀镍工艺入手,将高成本的钯催化剂替换成廉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纳米镍催化剂,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大片石墨烯与所形成的金属镍镀层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化学镀镍后的复合物的导电性较传统镀镍方式显著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使用镍纳米颗粒负载的氧化石墨烯作为催化剂改进的化学镀镍工艺能够现在提高镀层的导电性能,从使用传统有钯化学镀镍工艺的3600S m-1提高到了该方法改进后的24390S m-1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化学镀镍工艺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化学镀镍用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镍纳米颗粒催化剂,其具体工艺可以参考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基底选择三聚氰胺海绵;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首先,1g三聚氰胺海绵在丙酮中超声清洗30分钟,然后80摄氏度烘干12小时。然后将清洗后的三聚氰胺海绵浸入100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十分钟后,将三聚氰胺海绵取出。这个过程重复三次目的是制备氧化石墨烯包覆的三聚氰胺海绵(GOMF)。然后将GOMF浸入50mL包含1g乙酸镍的甲醇溶液中。十分钟后,GOMF取出然后在80摄氏度下烘干,这个步骤重复三次。之后,将负载乙酸镍的GOMF浸入20mL包含0.5g硼氢化钠的甲醇溶液中10分钟。然后使用甲醇清洗三次后在80摄氏度下烘干,此时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纳米镍催化剂被均匀覆盖在三聚氰胺海绵的表面。将活化后的三聚氰胺海绵放入50mL的化学镀镍溶液中(包含1g七水硫酸镍,1.5g七水次磷酸钠,1.5g三水乙酸钠,0.05mg硫脲),在90摄氏度下保持50-70分钟。

对本发明上述步骤制备的镀层进行检测。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a)化学镀镍后的三聚氰胺海绵的光学照片。(b)化学镀镍后的三聚氰胺海绵SEM照片,插入图显示了断面结构。(c)化学镀镍后的三聚氰胺海绵的放大后的SEM照片;首先从图3a中可以看出化学镀镍后的三聚氰胺海绵的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开始的白色变成了银灰色,从图3b中可以看出三聚氰胺海绵表面有非常明显的镀层,从图3c中可以看出三聚氰胺海绵的表面有一层明显的镀层。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化学镀镍后的海绵的XRD图谱;从图4中可以发现,镀层的结构是金属镍的结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a)镀层的TEM图。(b)镀层的暗场相;(c)在图5b白框区域的磷元素扫描图;(d)在图5b白框区域的镍元素扫描图;(e)在图5b白框区域的碳元素扫描图;(f)镍的XPS谱图;(g)磷的XPS谱图;从图5中可以发现,镍镀层是由镍颗粒负载在石墨烯的表面,然后形成了整体的镀层,从XPS结果中可以发现,镍的表面有部分的氧化,同时发现镍镀层中有磷元素的掺杂。随后,我们对本实施例中的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四探针导电性能测试,发现所制备的样品具有高的导电性能(24390S m-1)。

实施例2

1g聚氨酯海绵在丙酮中超声清洗30分钟,然后90摄氏度烘干10小时。然后将清洗后的聚氨酯海绵30℃浸入100mL的5%wt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15min,80℃烘干30min,将聚氨酯海绵取出。这个过程重复三次,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氨酯海绵。然后将聚氨酯海绵浸入50mL包含2g硫酸镍的甲醇溶液中。十分钟后,GOMF取出然后在80摄氏度下烘干10min,这个步骤重复三次。之后,将乙酸镍负载的GOMF浸入20mL包含0.5g硼氢化钠的20mL甲醇溶液中10分钟。然后使用甲醇清洗三次后在90摄氏度下烘干30min,此时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纳米镍颗粒催化剂被均匀覆盖在聚氨酯海绵的表面。将活化后的聚氨酯海绵放入50mL的化学镀镍溶液中(包含1g七水硫酸镍,1.5g硼氢化钠,1.5g硼烷,0.05mg硫脲),在100摄氏度下保持60分钟。

随后,我们对本实施例中的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四探针导电性能测试,发现所制备的样品具有高的导电性能(35410S m-1)。

实施例3

1g棉布在丙酮中超声清洗30分钟,然后90摄氏度烘干10小时。然后将清洗后的三聚氰胺海绵30℃浸入100mL的5%wt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10min,80℃烘干40min,将棉布取出。这个过程重复三次,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棉布。然后将三聚氰胺海绵浸入50mL保护2g硫酸镍的甲醇溶液中。十分钟后,GOMF取出然后在90摄氏度下烘干10min,这个步骤重复三次。之后,将乙酸镍负载的GOMF浸入20mL包含0.5g硼氢化钾的mL甲醇溶液中10分钟。然后使用甲醇清洗三次后在90摄氏度下烘干30min,此时催化剂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纳米镍颗粒被均匀覆盖在三聚氰胺海绵的表面。将活化后的棉布放入50mL的化学镀镍溶液中(包含1g七水硫酸镍,1.5g硼氢化钠,1.5g硼烷,0.05mg硫脲),在100摄氏度下保持60分钟。

随后,我们对本实施例中的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四探针导电性能测试,发现所制备的样品具有高的导电性能(12500S m-1)。

比较例1

本比较例提供了一种传统的有钯化学镀镍方法所制备的镍镀层,

本比较例的基底选择三聚氰胺海绵;

本比较例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首先,三聚氰胺海绵在丙酮中超声清洗30分钟,然后80摄氏度烘干12小时。然后将清洗后的三聚氰胺海绵浸入50mL的氯化锡溶液中(包含0.75g氯化锡和3mL38%盐酸)。五分钟后,将三聚氰胺海绵取出,这一过程为敏化过程。然后将敏化后的三聚氰胺海绵浸入20mL包含0.01g氯化钯的水溶液中,溶液中加入0.2mL38%的盐酸,搅拌5分钟。之后,取出的三聚氰胺海绵水洗3次,这一过程为活化过程。之后,将活化后的三聚氰胺海绵放入50mL的化学镀镍溶液中(包含1g七水硫酸镍,1.5g七水次磷酸钠,1.5g三水乙酸钠,0.05mg硫脲),在90摄氏度下保持10-20分钟。随后,我们对本实施例中的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四探针导电性能测试,发现所制备的样品的导电性为3600S m-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化学镀镍工艺制备的材料导电性,以及本发明比较例1中的传统化学镀镍工艺制备的材料导电性比较图。由图6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出的是一种改进的化学镀镍工艺,由于石墨烯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镍镀层的导电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