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7263阅读:1497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境工程水处理工艺中,往往需要向其中投加药剂实现水质净化,药剂投加的目的有pH中和、化学沉淀、化学还原等,如果投加量过大必然会造成药剂的浪费,而且影响废水处理效果,针对有些药剂投加要求严格的情况,不精确的药剂投加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厌氧反应中产甲烷菌需要pH条件为6.8-7.2,超出该范围产甲烷菌无法正常生存,导致厌氧系统酸化,严重影响出水效果,又如三价铬的加碱去除中,碱投加量少三价铬去除不完全,碱投加过量,三价铬生成络合物仍留在水相,药剂投加的精确控制不仅仅是药剂的浪费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问题。因此系统加药的控制至关重要,能否实现药剂投加自动化准确化,是影响废水处理效果优良和运行费用高低的关键,目前现有的加药系统仅通过计量泵进行投加,药剂投加量为以固定值,一般适合水质水量稳定的运行工况,无法根据水质水量变化进行实时调节,同时由于投加量固定,对体系最终控制指标的控制不准确,很容易造成药剂投加过少或过多现象。实际水质水量具有很大波动性,固定投加量与实际废水对药剂的需求有很大差别,采用目前的投药方式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药剂浪费或处理效果不佳,因此开发一种根据实际水质水量情况及时进行调节加药量的自动加药系统,实现系统投药量精确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畜牧养殖业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法处理总磷指标一直是个难题,湿地除磷要求面积大,处理效果受温度影响,维护困难,采用加药除磷成为养殖业主的一个选择方向,人工投药费时费力,机械自动投药代替人工投药成为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投药准确的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 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包括架设在污水池上方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中的药斗,所述药斗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药斗中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进料绞龙传送管和出料绞龙传送管,所述支架上靠近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均设置有微电脑计重感应器以计量流进所述进料口的进料量和流出所述出料口的出料量,污水反应池中设置有污水液位感应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污水液位感应器和微电脑计重感应器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器进行信号传输,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污水液位感应器发送的水量感应信号以判断是否要向污水反应池中投药,并通过所述微电脑计重感应器反馈回的信号判断加入所述药斗的药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以及投入污水反应池的药量是否达到预设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绞龙传送管的出口与所述出料绞龙传送管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进料绞龙传送管和出料绞龙传送管均设置为带螺旋叶片绞龙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药斗顶部和所述进料口顶部分别盖设有总密封盖和进料密封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设置为开口朝上的漏斗状,所述进料口开设在所述药斗的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药斗中为支撑所述进料绞龙传送管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药斗中为保护所述出料绞龙传送管设置有保护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所述药斗底部的水平延长线上,所述出料管有一部分外露在所述药斗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四根支架腿,所述微电脑计重感应器设置在支架腿上,所述支架与所述药斗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与所述进料绞龙传送管和出料绞龙传送管连接传动,所述变频电机与所述污水液位感应器、和所述微电脑计重感应器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的开口朝向污水反应池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该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通过在药斗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微电脑计重感应器以分别计量流进进料口的进料量和流出出料口的出料量,并在污水反应池中设置有污水液位感应器,另外还设置有控制器,污水液位感应器、微电脑计重感应器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控制器进行信号传输,控制器接收污水液位感应器发送的水量感应信号以判断是否要向污水反应池中投药,并通过微电脑计重感应器反馈回的信号判断加入药斗的药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以及投入污水反应池的药量是否达到预设值,该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可根据水质水量变化对是否要通电加药进行实时判断,并对所加药量的多少进行控制调节,实现机械自动化系统投药代替人工投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的侧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包括架设在污水反应池上方的支架10和设置在支架10中的药斗20,支架10与药斗20为一体成型,药斗20上设置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进料口21设置为开口朝上的漏斗状,进料口21开设在药斗20的侧边,药斗20顶部和进料口21顶部分别盖设有总密封盖(图未示)和进料密封盖(图未示),药斗20中设置有连通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的进料绞龙传送管23和出料绞龙传送管24,出料管24有一部分外露在药斗20外,进料绞龙传送管23和出料绞龙传送管24均设置为带螺旋叶片绞龙状,以使所加药物能够有效利用药斗20内的存储空间,药斗20中为支撑进料绞龙传送管23设置有支撑架60,药斗20中为保护出料绞龙传送管24设置有保护架70,进料绞龙传送管23的出口与出料绞龙传送管24的进口相连通,支架10包括四根支架腿11,微电脑计重感应器30设置在靠近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的支架腿11上以分别计量流进进料口21的进料量和流出出料口22的出料量,出料口22开设在药斗 20底部的水平延长线上,出料口22的开口朝向污水反应池(图未示)设置,污水反应池中设置有污水液位感应器(图未示),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污水液位感应器、微电脑计重感应器30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控制器进行信号传输,控制器接收污水液位感应器发送的水量感应信号以判断是否要向污水反应池中投药,并通过进微电脑计重感应器30反馈回的信号判断加入药斗的药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以及投入污水反应池的药量是否达到预设值,支架10上还设置有变频电机50,变频电机50与进料绞龙传送管23和出料绞龙传送管24连接传动,变频电机50与污水液位感应器和微电脑计重感应器30电连接。

综上所述,该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通过在药斗20的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设置微电脑计重感应器30以分别计量流进进料口21的进料量和流出出料口22的出料量,并在污水反应池中设置有污水液位感应器,另外还设置有控制器,污水液位感应器、微电脑计重感应器30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控制器进行信号传输,控制器接收污水液位感应器发送的水量感应信号以判断是否要向污水反应池中投药,并通过微电脑计重感应器30反馈回的信号判断加入药斗的药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以及投入污水反应池的药量是否达到预设值,该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装置可根据水质水量变化对是否要通电加药进行实时判断,并对所加药量的多少进行控制调节,实现机械自动化系统投药代替人工投药。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 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

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