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CR系统烟、氨混合气均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4413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SCR系统烟、氨混合气均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CR系统烟、氨混合气均布装置,属于烟气脱硝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CR系统烟、氨混合气均布装置在脱硝烟气系统中广泛使用,是一种主流的烟气、氨气混合系统。该混合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烟气混合不够充分;传统的烟气、氨气混合系统在设计是考虑氨气出口的阻力在3000-5000Pa左右,让烟气和氨气顺利结合,混合度等不是很均匀。氨气在与烟气接触面是顺向接触,依靠烟气与氨气的压差混合,由于烟气的运行气压在1000Pa左右,往往在混合过程中容易造成氨气中心喷射区域与烟气混合不均的状态。

(2)安装检修复杂;传统烟、氨气混合器,都是根据氨气管线的数量来设置喷射模块的数量,为保证混合度,往往设置的模块较多,造成设备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SCR系统烟、氨混合气均布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两大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CR系统烟、氨混合气均布装置,其包括进气短管,连接管,连接短管和混合管,所述进气短管的一端与外部的氨混合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管相连接,连接管通过连接短管与所述混合管相连通,混合管的端部连通烟道,在混合管的下方设有作为防磨层的角钢,在混合管的上方分布有若干喷管和扩散钢板,所述喷管分别倾斜焊接在混合管上,并且相邻的喷管以不同倾斜方向设置在混合管左右两侧,所述扩散钢板设置在喷管的顶端,并且其上部设有出气孔。

所述喷管分别以30°的倾斜角度焊接在混合管的左右两侧。

所述混合管的端部设有安装钢板,混合管通过安装钢板与烟道壁焊接。

所述混合管的两侧设有支撑钢板,支撑钢板作为整个设备的支撑与烟道焊接。

所述连接管的下方也设有角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烟气、氨气的混合均匀度,大大减少现有技术由于局部的混合不均,造成烟道腐蚀情况。

其次,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在针对不同的项目时不需要改变本装置的组件,能够提高项目的安装和维护效率,大大减少用户维护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喷管和扩散钢板的布局示意图。

图中:1-进气短管,2-连接管,3-连接短管,4-混合管,5-角钢,6-喷管,7-扩散钢板,8-安装钢板,9-支撑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SCR系统烟、氨混合气均布装置,其包括进气短管1,连接管2,连接短管3和混合管4,所述进气短管1的一端与外部的氨混合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管2相连接,连接管2通过连接短管3与所述混合管4相连通,混合管4的端部连通烟道,在混合管4的下方设有作为防磨层的角钢5,在混合管4的上方分布有若干喷管6和扩散钢板7,所述喷管6分别倾斜焊接在混合管4上,并且相邻的喷管6以不同倾斜方向设置在混合管4左右两侧,所述扩散钢板7设置在喷管6的顶端,并且其上部设有出气孔。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喷管6分别以30°的倾斜角度焊接在混合管4的左右两侧。所述混合管4的端部设有安装钢板8,混合管4通过安装钢板8与烟道壁焊接,同时安装钢板8也作为混合管4的中间隔断。所述混合管4的两侧设有支撑钢板9,支撑钢板9作为整个设备的支撑与烟道焊接。所述连接管2的下方也设有角钢5。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氨/空气混合气的通过顺序为:进气短管1→连接管2→连接短管3→混合管4→喷管6,氨气混合气在通过以上路径前的气体压力在5000Pa左右,通过以上路径后将为1000Pa左右。而烟气的运行气压大概在100OPa左右,能够在不形成局部涡流的情况下,整加两种气体的混合均匀度。

烟气从整个喷氨隔栅的整体下部外部穿过,再通过扩散钢板7的扩散与氨气混合气混合。在两种气体混合的过程中,其他由于在接触面有30°以上的混切角度,能够大大提高接触面,从而提高了混合的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小组件都是可以作为标准间,在不同大小的烟道中安装。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个机械设备,安装在运行设计压力为±5000Pa、温度为320-450℃的烟道中。整体的运行是一个单气相双流体的气气混合过程。

下面以150t/h锅炉的脱硝运行过程来举例本实用新型的运行:

表1是烟气的运行参数。

表1烟气主要参数

氨气混合气的参数如下:5%氨气浓度,95%空气,混合气压力5000Pa。

本实用新型垂直安装于烟道中,通过进气短管1与外部的氨混合管道连接,通过安装钢板8与烟道壁焊接,使整个喷氨隔栅固定在烟道中。安装时在烟道的较扁处,开出大小为1.2mx1.5m的检修孔,便于以后喷氨隔栅的检修维护。

烟气的运行速度控制在12-15m/s,在与氨气混合气混合的接触面上,两种气体相互切割。氨气混合气从喷管6中以30°的角度喷出,流速控制在20m/s左右,烟气在扩散钢板7的作用下,产生旋流。两种气体在通过以上处理后混合的均匀度高,很少有局部氨气大量累积的情况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