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644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机。



背景技术:

破碎机一般用于处理较大块的物料。在破碎机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破碎机构中转动的刀片对物料进行破碎。现有的破碎机中,虽然会在外筒内壁上安装刀片刮板配合转轴上的刀片对物料进行破碎,但是,由于外筒一般是固定设置的,其破碎效率仍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破碎机,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驱动外筒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提高了破碎机的破碎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破碎机,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料机构、破碎机构、出料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外筒、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外筒中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上的刀片架,所述破碎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外筒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外筒内壁上的刮板组件。

优选地,所述破碎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外筒上的第一滚圈、与所述第一滚圈相抵触的用于支撑所述外筒的第一托轮组,所述第一托轮组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一底座上。

更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滚圈上的齿圈、用于驱动所述齿圈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与所述齿圈啮合的齿轮。

更优选地,所述破碎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外筒上的第二滚圈、与所述第二滚圈相抵触的用于支撑所述外筒的第二托轮组,所述第二托轮组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二底座上。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滚圈和所述第二滚圈同轴心线分布。

优选地,所述刮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筒内壁上靠近所述进料机构一端的进料刮板、设于所述外筒内壁上靠近所述出料机构一端的长刮板、设于所述外筒内壁上位于所述进料刮板和所述长刮板之间的常规刮板。

优选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的用于在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时将物料推送向所述破碎机构的第一螺杆、设于所述第一螺杆上方的进料筒、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与所述外筒连通的出料罩壳、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出料罩壳下方的用于输出物料的第二螺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

更优选地,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出料罩壳下方的出料筒,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料筒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破碎机,通过在外筒内壁上设置刮板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外筒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转动的刮板组件更好的配合刀片架完成对物料的破碎工作,提高了破碎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破碎机的主视图;

附图2为破碎机的俯视图;

附图3为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进料机构;11、第一螺杆;12、进料筒;13、第二驱动电机;2、破碎机构;21、外筒;22、驱动组件;221、齿圈;222、第一驱动电机;23、刮板组件;231、进料刮板;232、长刮板;233、常规刮板;24、第一滚圈;25、第一托轮组;26、第一底座;27、第二滚圈;28、第二托轮组;29、第二底座;3、出料机构;31、出料罩壳;32、第二螺杆;33、第三驱动电机;34、出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4所示,上述一种破碎机,用于对物料进行破碎,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料机构1、破碎机构2、出料机构3。

破碎机构2包括外筒21、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该外筒21中的转轴、设于该转轴上的刀片架,该转轴和该外筒21同轴分布,其轴心线均沿水平方向分布。

该破碎机构2还包括用于驱动外筒21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22、设于该外筒21内壁上的刮板组件23。该刮板组件23,用于配合刀片架对物料进行破碎。该外筒21可以与转轴同向转动,也可以与转轴反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外筒21与转轴反向转动。通过设置与刀片架反向转动的刮板组件23,能够更好的配合刀片架完成对物料的破碎工作,提高了破碎机的工作效率。

该破碎机构2还包括套设于外筒21上的第一滚圈24、与第一滚圈24相抵触的用于支撑外筒21的第一托轮组25,该第一托轮组25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一底座26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托轮组25包括两个等高分布的第一托轮,分别抵设于第一滚圈24上,用于支撑外筒21,以及配合第一滚圈24的滚动。两个第一托轮的轴心线均平行于外筒21的轴心线。

该破碎机构2还包括套设于外筒21上的第二滚圈27、与第二滚圈27相抵触的用于支撑外筒21的第二托轮组28,该第二托轮组28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二底座29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托轮组28包括两个等高分布的第二托轮,分别抵设于第二滚圈27上,用于支撑外筒21,以及配合第二滚圈27的滚动。两个第二托轮的轴心线均平行于外筒21的轴心线。该第一滚圈24和该第二滚圈27同轴心线分布。

该第一滚圈24和第二滚圈27均可以具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圈24和第二滚圈27均为一个,分别位于外筒21的两端。

该驱动组件22包括套设于第一滚圈24上的齿圈221、用于驱动该齿圈22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222。该齿圈221的宽度小于第一滚圈24的宽度,该第一托轮组25抵设于第一滚圈24上未被该齿圈221覆盖的部分。

该第一驱动电机222的输出端上设有与齿圈221啮合的齿轮。

该齿圈221与该第一滚圈24同轴分布。

该刮板组件23包括设于外筒21左端(参见图3所示,图3中的左端即为这里的左端)内壁上的进料刮板231、设于外筒21右端(参见图3所示,图3中的右端即为这里的右端)内壁上的长刮板232、设于外筒21内壁上位于进料刮板231和长刮板232之间的常规刮板233。通过分别设置进料刮板231、长刮板232和常规刮板233的大小和角度,进一步提高了破碎机的工作效率。

该进料机构1还包括设于第一螺杆11上方的进料筒12、用于驱动该第一螺杆11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3。该进料筒12用于为第一螺杆11进料,该进料筒12中还设有用于搅拌物料使其均匀分布的第一搅拌机构。

该出料机构3包括与外筒21连通的出料罩壳31,该出料罩壳31设于外筒21的右端,用于防止破碎机构2输出的物料向外飞溅,造成安全事故,该出料罩壳31向下开口,用于使破碎后的物料向下掉落。

该出料机构3还包括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出料罩壳31下方的用于输出物料的第二螺杆32、用于驱动该第二螺杆32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11和第二螺杆32均沿水平方向分布,第一螺杆11垂直于第二螺杆32。

该出料机构3还包括设于出料罩壳31下方的出料筒34,该第二螺杆32的一端位于该出料筒34中,用于向外输出该出料筒34中破碎的物料。该出料筒34中还设有用于搅拌破碎的物料使其均匀分布的第二搅拌机构。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物料从进料筒12进入,经过第一搅拌机构搅拌后,向下落至第一螺杆11上,随着第一螺杆11的转动输送至破碎机构2,破碎机构2中的转轴和刀片架同步转动,同时外筒21与转轴反向转动,将物料破碎的同时沿转轴的长度延伸方向将破碎的物料输送至出料筒34中,第二搅拌机构将出料筒34中破碎的物料搅拌均匀,最后随着第二螺杆32的转动将出料筒34中破碎的物料输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