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洗的搪瓷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7921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清洗的搪瓷反应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清洗的搪瓷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即为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反应釜的结构设计和参数配置,可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等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及冶金等领域,反应釜的材质一般有碳猛钢、不锈钢、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等。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持续较长后,反应釜的内壁上会形成一层结晶层,所述结晶层若不进行清洗,将可能会影响下一轮不同反应物之间的反应的顺利进行,因此操作人员需要时常对反应釜进行清洗。然而,现有的反应釜通常为一个一体成型的容器,且所述一体成型的容器的体积通常比较大,而为了反应物不溅出至反应釜外伤害旁人或保证反应釜内的气压环境的原因,反应釜上通常只设一个较小的开口,而反应釜较大的体积及其较小的开口通常会导致清洗困难。 因此,急需一种清洗方便的反应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易清洗的搪瓷反应釜,通过气管向套管内注气或抽气调节气压从而实现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即可调节搅拌杆与釜体内壁间的距离,灵活性强,一方面可提高搅拌效果,另一方面,将搅拌杆推动至与釜体内壁相接触时,可作为刮板对内壁进行清洁,一物两用,实用性强,配合透视窗口调控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易清洗的搪瓷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轴、套管,所述釜体侧壁上连通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釜体内设有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端连有电机,所述搅拌轴侧壁外套设有所述套管,所述套管上部侧壁连通设有气管,所述套管下端侧壁沿周向连通设有多个副套管,所述副套管内可活动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外端设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外壁与所述套管内壁间设有多个固定加强杆。

优选的,所述气管端口设有相配套的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副套管至少设有2个。

优选的,所述套管与所述副套管间通过密布有通孔的套管侧壁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釜体侧壁上设有透视窗口。

优选的,所述釜体下方设有支撑脚。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管向套管内注气或抽气调节气压从而实现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即可调节搅拌杆与釜体内壁间的距离,灵活性强,一方面可提高搅拌效果,另一方面,将搅拌杆推动至与釜体内壁相接触时,可作为刮板对内壁进行清洁,一物两用,实用性强,配合透视窗口调控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截面图;

图中:1釜体、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透视窗口、104支撑脚、2搅拌轴、201电机、3套管、301气管、302通孔、4副套管、5活塞杆、6搅拌杆、7固定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易清洗的搪瓷反应釜,如图1、2所示,包括釜体1、搅拌轴2、套管3,所述釜体1侧壁上连通设有进料口101、出料口102,所述釜体1内设有所述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上端连有电机201,所述搅拌轴2侧壁外套设有所述套管3,所述套管3上部侧壁连通设有气管301,所述套管3下端侧壁沿周向连通设有多个副套管4,所述副套管4内可活动设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外端设有搅拌杆6。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2外壁与所述套管3内壁间设有多个固定加强杆7,加强套管与搅拌轴间的固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气管301端口设有相配套的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副套管4至少设有2个,图中为4个。

优选的,所述套管3与所述副套管4间通过密布有通孔302的套管3侧壁相连通,保证套管、副套管内气压一致。

优选的,所述釜体1侧壁上设有透视窗口103,用于观察活塞杆的推拉运动长度,便于调控。

优选的,所述釜体1下方设有支撑脚104。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管向套管内注气或抽气调节气压从而实现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即可调节搅拌杆与釜体内壁间的距离,灵活性强,一方面可提高搅拌效果,另一方面,将搅拌杆推动至与釜体内壁相接触时,可作为刮板对内壁进行清洁,一物两用,实用性强,配合透视窗口调控性好。

具体的,先根据需要向套管、副套管内填充或抽取气体,调节搅拌杆至合适的长度(可通过透视窗口监控),完成后将气管端口用密封盖密封,然后进行进料、搅拌、反应、出料等常规操作,待整个工艺完成后需对釜体进行清洗时,同样通过填充气体调节气压使得搅拌杆与釜体内壁相触,然后打开电机,使得搅拌杆作为刮板对内壁进行清洁,简单便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