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5012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制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



背景技术: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湿法混合制粒机的加浆方式都是固定式连续加浆,造成了两个桨叶之间的物料很容易就形成大颗粒,而要制出合格的颗粒,就需要切碎刀将大颗粒切碎,一方面对切碎刀的转速要求较高,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制粒的时间,不利于药厂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间歇加浆方法及采用其的湿法混合制粒机,能够降低对切碎刀转速的要求,缩短制粒时间,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间歇加浆方法,包括:

利用搅拌桨搅拌物料锅内的物料,并实时检测桨叶的位置;

当桨叶位于加浆喷头下方时,控制加浆喷头开始加浆,当桨叶通过加浆喷头下方以后,控制加浆喷头停止加浆。

优选地,以搅拌轴的中心线为中心、以加浆喷头与搅拌轴中心线所在平面为基准面,当桨叶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时,判定桨叶位于加浆喷头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包括:加浆喷头、物料锅、搅拌桨、搅拌轴、定位传感器和控制器;

加浆喷头设置在物料锅的上方、且伸入物料锅内;

搅拌轴设置在物料锅的下方,搅拌轴的上端贯穿物料锅底部伸入物料锅内、且与搅拌桨可拆卸地连接;

定位传感器设置在物料锅的外侧,用于探测搅拌桨的位置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定位传感器发送的位置信息判断搅拌桨中桨叶的位置;当桨叶位于加浆喷头下方时,控制加浆喷头开始加浆,当桨叶通过加浆喷头下方以后,控制加浆喷头停止加浆。

优选地,湿法混合制粒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切碎轴和切碎刀;切碎轴设置在物料锅的侧壁上,切碎轴的一端贯穿物料锅侧壁伸入物料锅内、且与切碎刀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加浆喷头与切碎刀不在同一铅垂线上。

优选地,加浆喷头下方为:以搅拌轴的中心线为中心、以加浆喷头与搅拌轴中心线所在平面为基准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的扇形区域。

优选地,定位传感器设置在物料锅的外侧;当定位传感器探测到搅拌桨的位置信息时,判定桨叶位于加浆喷头下方。

优选地,定位传感器设置在搅拌轴上;位置信息为:搅拌轴的转动角度或者转速信息;

控制器根据定位传感器发送的位置信息、以及预存的搅拌轴初始位置信息判断搅拌桨中桨叶的位置。

优选地,物料锅包括:敞口的物料锅本体、以及设置在物料锅本体上方的锅盖,物料锅本体与锅盖之间密封设置;锅盖上设置有安装孔,加浆喷头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孔上,且贯穿所述安装孔伸入物料锅内。

优选地,物料锅的上侧设置有开口,加浆喷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物料锅上侧的开口上;连接件与物料锅之间密封设置。

优选地,湿法混合制粒机进一步包括:驱动结构,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加浆喷头开始加浆或停止加浆。

优选地,驱动结构包括:泵、两通阀和输送管;两通阀包括两个输送路线,当桨叶位于加浆喷头下方时,输送路线Ⅰ导通、输送路线Ⅱ关闭,加浆喷头开始加浆,当桨叶通过加浆喷头下方以后,输送路线Ⅰ关闭、输送路线Ⅱ导通,加浆喷头停止加浆。

本实用新型中,当桨叶位于加浆喷头下方时,加浆喷头开始加浆,当桨叶通过加浆喷头下方以后,加浆喷头停止加浆。通过采用间歇性的加浆方式,使得加浆的均匀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制粒效果对切碎刀转速的依赖性降低,同时也缩短了制粒时间,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采用间歇加浆方法的湿法混合制粒机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湿法混合制粒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加浆喷头;2、锅盖;3、物料锅;4、切碎轴;5、切碎刀;6、搅拌桨;7、搅拌轴;8、定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湿法混合制粒机间歇加浆方法,包括:

利用搅拌桨搅拌物料锅内的物料,并实时检测桨叶的位置;

当桨叶位于加浆喷头下方时,控制加浆喷头开始加浆,当桨叶通过加浆喷头下方以后,控制加浆喷头停止加浆。

优选地,以搅拌轴的中心线为中心、以加浆喷头与搅拌轴中心线所在平面为基准面,当桨叶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时,判定桨叶位于加浆喷头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加浆方法的湿法混合制粒机,如图1所示,包括:加浆喷头1、物料锅3、搅拌桨6、搅拌轴7、定位传感器8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

加浆喷头1设置在物料锅3的上方、且伸入物料锅3内;

搅拌轴7设置在物料锅3的下方,搅拌轴7的上端贯穿物料锅3底部伸入物料锅3内、且与搅拌桨6可拆卸地连接;

定位传感器8设置在物料锅3的外侧,用于探测搅拌桨6的位置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定位传感器8发送的位置信息判断搅拌桨6中桨叶的位置;当桨叶位于加浆喷头1下方时,控制加浆喷头1开始加浆,当桨叶通过加浆喷头1下方以后,控制加浆喷头1停止加浆。现有技术中连续加浆时,桨叶附近的物料的搅拌均匀性较好,而两个桨叶之间的物料的搅拌均匀性较差,容易形成大颗粒,使得整个物料锅内物料颗粒的均匀性较差。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歇性的加浆方式,当桨叶位于加浆喷头下方时,加浆喷头开始加浆,当桨叶通过加浆喷头下方以后,加浆喷头停止加浆,使得加浆的均匀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制粒所得物料颗粒尺寸的均匀性较好。

此外,采用固定式连续加浆的方式时,为了将两个桨叶之间的大颗粒切碎,一方面往往需要在物料锅内设置切碎刀,这种结构对切碎刀的要求也较高,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制粒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制粒效率;而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歇性的加浆方式,制粒效果对切碎刀及其转速的依赖性降低,甚至可以不使用切碎刀,同时也缩短了制粒时间,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湿法混合制粒机可以进一步包括:切碎轴4和切碎刀5;切碎轴4设置在物料锅3的侧壁上,切碎轴4的一端贯穿物料锅3侧壁伸入物料锅3内、且与切碎刀5可拆卸地连接。切碎刀5能够在切碎轴4的驱动作用下转动,并在转动的过程中切割物料颗粒。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切碎刀5与切碎轴4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搅拌制粒时,物料在搅拌桨的旋转作用下做多维切变运动和旋转运动,搅拌桨将物料甩向物料锅中心侧壁,在侧壁制粒刀的高速切割与搅拌桨作用下不断被切碎。物料的运动越剧烈,切碎刀5的切碎效果越好,若直接从切碎刀5的正上方加浆,物料在与切碎刀5接触之前的运动剧烈程度较弱。因此,为了尽量提高切割效果,可以使加浆喷头1与切碎刀5不在同一铅垂线上。

加浆喷头1下方可以为:以搅拌轴2的中心线为中心、以加浆喷头1与搅拌轴7中心线所在平面为基准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的扇形区域。在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从搅拌桨6即将到达基准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15°)到搅拌桨6即将离开基准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15°)的过程中,加浆喷头1加浆。

定位传感器8可以设置在物料锅3的外侧、;当定位传感器8探测到搅拌桨6的位置信息时,判定桨叶位于加浆喷头1下方。

定位传感器8也可以设置在搅拌轴7上;位置信息为:搅拌轴7的转动角度或者转速信息;控制器根据定位传感器8发送的位置信息、以及预存的搅拌轴7初始位置信息判断搅拌桨6中桨叶的位置。

在图1示出的优选实施例中,物料锅3包括:敞口的物料锅本体、以及设置在物料锅本体上方的锅盖2,物料锅本体与锅盖2之间密封设置;锅盖2上设置有安装孔,加浆喷头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上,且贯穿所述安装孔伸入物料锅3内。

当然,也可以在物料锅3的上侧设置有开口,加浆喷头1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物料锅3上侧的开口上;连接件与物料锅3之间密封设置。

湿法混合制粒机可以进一步包括:驱动结构,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加浆喷头1开始加浆或停止加浆。优选地,驱动结构包括:泵、两通阀和输送管;两通阀包括两个输送路线,当桨叶位于加浆喷头1下方时,输送路线Ⅰ导通、输送路线Ⅱ关闭,加浆喷头1开始加浆,当桨叶通过加浆喷头1下方以后,输送路线Ⅰ关闭、输送路线Ⅱ导通,加浆喷头1停止加浆。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