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用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449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用压滤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用压滤机。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使混合液中的固体提取出来,实现固、液分离的作用,在18世纪初就应用于化工生产,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目前现有的压滤机结构复杂,性能不够稳定,而且操作不方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现有的压滤机壳体耐腐蚀性能差,缩短了压滤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用压滤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用压滤机,包括压滤机壳体、安全阀、压力表、芯轴、滤叶、空心轴、金属板、除渣刮板、原液入口、排渣口、回收残渣出口、滤液出口、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固定底座,所述压滤机壳体上侧左端安装过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右侧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滤机壳体内固定有芯轴,所述芯轴上固定有滤叶,所述芯轴外侧设置有空心轴,所述滤叶底部设置有金属板,所述压滤机壳体内部下侧设置有除渣刮板,所述除渣刮板下侧设置有原液入口,所述压滤机壳体下侧左端设置有排渣口,且压滤机壳体下侧右端设置有回收残渣出口,所述回收残渣出口下侧设置有滤液出口,所述滤液出口下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固定在固定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滤机壳体内壁上设置有聚氨酯防腐材料层,其厚度为2-5mm,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提高了压滤机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滤叶设置有多片,且水平排列。

优选的,所述滤叶内腔与空心轴相通。

优选的,所述滤叶为一层细金属网,且滤叶和空心轴均有第一电机带动。

优选的,所述该化工用压滤机过滤的动力为压力,滤饼卸料则利用离心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化工用压滤机结构简单,灵活性强,过滤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等优点,并且单位体积生产能力较大,过滤的动力为压力,滤饼卸料则利用离心力,合理有序,更具实用性,且压滤机壳体内壁上设置有聚氨酯防腐材料层,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提高了压滤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滤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滤机壳体,2、安全阀,3、压力表,4、芯轴,5、滤叶,6、空心轴,7、金属板,8、除渣刮板,9、原液入口,10、排渣口,11、回收残渣出口,12、滤液出口,13、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5、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化工用压滤机,包括压滤机壳体1、安全阀2、压力表3、芯轴4、滤叶5、空心轴6、金属板7、除渣刮板8、原液入口9、排渣口10、回收残渣出口11、滤液出口12、第一电机13、第二电机14和固定底座15,压滤机壳体1上侧左端安装过有安全阀2,安全阀右侧设置有压力表3,压滤机壳体1内固定有芯轴4,芯轴4上固定有滤叶5,芯轴4外侧设置有空心轴6,滤叶5底部设置有金属板7,滤叶5设置有多片,且水平排列,滤叶5内腔与空心轴6相通,滤叶5为一层细金属网,且滤叶5和空心轴6均有第一电机13带动,压滤机壳体1内部下侧设置有除渣刮板8,除渣刮板8下侧设置有原液入口9,压滤机壳体1下侧左端设置有排渣口10,且压滤机壳体1下侧右端设置有回收残渣出口11,回收残渣出口11下侧设置有滤液出口12,滤液出口12下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4,且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固定在固定底座15上,且压滤机壳体1内壁上设置有聚氨酯防腐材料层1-1,其厚度为2-5mm,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提高了压滤机的使用寿命,该化工用压滤机过滤的动力为压力,滤饼卸料则利用离心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化工用压滤机时,该化工用压滤机过滤的动力为压力,滤饼卸料则利用离心力,滤叶5设置有多片,且水平排列,滤叶5内腔与空心轴6相通,滤液从内腔流入空心轴6,从底部流出,滤叶5为一层细金属网,且滤叶5和空心轴6均有第一电机13带动,可以一起旋转。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