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机、操作手柄及其换向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1915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机、操作手柄及其换向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操作手柄、换向调速装置及应用该操作手柄、换向调速装置的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是使得物料混合均匀的常用方法,主要针对流体,按物相分为气体、液体、半固体及散粒状固体搅拌,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食品加工行业、建筑行业、化工行业。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903821U、公告了一种减震搅拌机,包括用于提供旋摆动力的机身、与机身相连的搅拌杆、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与机身套接配合,该机身与所述手柄之间设置偏摆环,该偏摆环的外壁对称两侧与所述操作手柄枢接,以使该偏摆环可在所述操作手柄内摆动;上述设备使用时,仅能实现单向搅拌,搅拌效果差,效率较低;众所周知,单相交流电机使用时,只需要将电机的串接电容的绕组的接线的一端调整到交流电源的另一端,即可实现,因此为实现搅拌机的双向搅拌,在搅拌机中使用单相交流电机提供旋转动力即可;然而如何实现上述单相交流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的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具有正反转双向旋转和调速功能的搅拌机用操作手柄及其换向调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机用操作手柄,包括适于形成一空腔的上手柄壳体和下盖板,所述空腔内设置换向调速装置,该换向调速装置包括用于对搅拌机的交流电机进行分压的可控硅调压组件、用于改变交流电机接线方向的换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换向组件运动且可摆动的拨杆组件;还包括用于改变可控硅调压组件的调节电阻阻值大小和控制交流电机电路通断的滑动组件、控制滑动组件运动的解锁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盖板的下方,以使所述滑动组件可上下滑动;所述拨杆组件的顶端穿过所述上手柄壳体设置在该操作手柄的上方,该拨杆组件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滑动组件的上方,以使所述滑动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交流电机的电路断开,交流电机停止工作,所述拨杆组件可摆动,所述滑动组件向上滑动后,交流电机的电路导通,交流电机开始工作,该滑动组件对所述拨杆组件进行阻挡限位,避免可控硅调压组件的调节电阻阻值改变的过程中进行换向;所述解锁组件置于所述下盖板的下方,使用时,操作者用手握住操作手柄,大拇指置于操作手柄的上方,以拨动所述拨杆组件使得换向调速装置的换向组件完成换向,手掌下压解锁组件使得滑动组件可滑动,其余四指推动滑动组件向上滑动,使得交流电机的电路导通,同时调整可控硅调压组件中调节电阻的阻值大小,以改变交流电机的分压情况,实现调速,此时滑动组件与所述拨杆组件的底端相接触,对拨杆组件进行限位,避免在转动过程中误操作转动拨杆组件,造成电机损坏;需要反向旋转时,滑动组件复位脱离拨杆组件,交流电机的电路断开,交流电机停止工作,摆动拨杆组件使得换向组件动作完成交流电机接线方向的改变。

一种换向调速装置,包括:换向组件、可控硅调压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可摆动的换向盘、a静触片、b静触片、c静触片、d静触片,所述a静触片、b静触片分别与交流电源两个接线端电连接,所述c静触片、d静触片分别与交流电机的接线端电连接,该换向盘上设置相互绝缘的第三动触片和第四动触片,该换向盘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三动触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静触片、d静触片导通,所述第四动触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b静触片、c静触片导通,所述换向盘摆动后,所述第三动触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b静触片、d静触片导通,所述第四动触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静触片、c静触片导通,完成交流电机输入电流的换向;所述可控硅调压组件包括可控硅调压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可控硅调压器、第一开关与所述交流电机串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开关导通后,可通过可控硅调压器调节所述交流电机的输入功率,实现电机输出转速的调整;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可控硅调压器并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同时导通后,可控硅调压器短接。

进一步,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由右壳体和左壳体构成的换向盒、置于该换向盒内的换向盘安装座,所述a静触片、b静触片、c静触片、d静触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换向盒左壳体的内壁上,所述a静触片、b静触片、c静触片、d静触片呈田字形分布且相互之间绝缘设置;所述换向盘的轴心与所述换向盘安装座枢接,以使所述换向盘可绕其轴心摆动;所述第三动触片和第四动触片设置在所述换向盘的前端面,装配时,所述第三动触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静触片、d静触片相贴合,所述第四动触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b静触片、c静触片相贴合。

进一步,所述换向盘的前端面平行设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三动触片和第四动触片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还设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换向盘固定相连,该第一弹簧的相对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动触片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换向盘固定相连,该第二弹簧的相对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动触片的中部固定相连,以使所述第三动触片、第四动触片与所述换向盘弹性配合,使得换向盘摆动过程中第三动触片、第四动触片受到挤压时可向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移动,减少换向盘摆动时的摩擦阻力,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换向调速装置还包括拨杆组件,所述拨杆组件包括内拨杆,所述内拨杆的中部与所述换向盒右壳体的端部枢接,所述内拨杆的前端置于所述换向盒内且与所述换向盘的边缘固定相连,以使拨动所述内拨杆的尾端时,可带动所述换向盘摆动。

进一步,拨杆组件还包括外拨杆,该外拨杆的尾端与所述内拨杆的尾端固定相连,使得波动外拨杆的前端时,可带动内拨杆绕其中部摆动,利用杠杆效应减小了内拨杆的拨动力,易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换向盘的后端面边缘设置换向盘拨杆,所述内拨杆的尾端设置与所述换向盘拨杆相适配的第五插孔,装配时所述换向盘拨杆穿过所述第五插孔设置;所述换向盘安装座上还设有可弹性伸缩的钢珠,所述换向盘摆动时,所述换向盘拨杆的柱面与该钢珠的球面相接触,使得使用外力拨动外拨杆时,带动内拨杆、换向盘拨杆摆动,换向盘拨杆下压钢珠,完成换向盘的摆动;外力撤去后,钢珠弹出复位,对换向盘拨杆形成限位,避免换向盘自动摆动,失去控制。

进一步,可控硅调压组件还包括由调速盒右壳体和调速盒左壳体构成的调速盒,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可控硅调压器设置在所述调速盒内。

进一步,换向调速装置还包括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包括压板、推杆、推杆弹簧,所述推杆的前端与所述压板固定相连,所述推杆的尾端置于所述调速盒内,所述推杆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速盒的底壁固定相连,该推杆弹簧的相对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尾端固定相连,以使所述推杆可在所述调压盒内下压和复位。

进一步,滑动组件还包括锁杆,该锁杆的前端与所述压板固定相连,该锁杆上设置相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宽,以使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换向调速装置还包括解锁组件,该解锁组件包括可伸缩设置的按钮,该按钮的前端面设置限位杆,该限位杆的前端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宽相适配,所述限位杆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宽相适配,装配时,按钮未下压时所述限位块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对锁杆的限位台阶形成阻挡,使得压板和推杆无法在调速盒内下压,对压板和推杆形成锁定;按钮下压时,限位块脱离所述限位台阶,压板和推杆的锁定解除,压板和推杆下压或复位时,第二滑槽与所述限位杆滑动配合。

一种搅拌机,包括上述操作手柄或换向调速装置。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调速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换向盘和4个静触片相配合,通过换向盘的摆动,使得不同的静触片导通,可轻松的完成交流电机的换向;(2)换向盘拨杆采用可伸缩的钢珠进行限位,换向盘拨杆的柱面与钢珠之间形成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阻力,易于换向;(3)内拨杆与外拨杆构成Y字形的拨杆组件,利用杠杆效应,使用较小的外力即可推动换向盘摆动,便于操作;(4)锁杆上设置不同槽宽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与按钮上的限位杆、限位块相配合,使得锁杆随压板移动时,可由按钮进行锁定;(5)第三动触片、第四动触片与换向盘弹性配合,使得换向盘摆动过程中第三动触片、第四动触片受到挤压时可向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移动,减少换向盘摆动时的摩擦阻力,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调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拨杆组件和换向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换向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解锁组件和压杆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杆帽的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调速盒右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杆组件和可控硅调压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操作手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可控硅调压组件1,调速盒左壳体11,调速盒右壳体12,锁杆插孔121,环状凸台122,轴向滑槽123,可控硅调压器13,第一开关14,第一动触片141,第一拉簧142,第一接线柱143,第一弯折部144,第二开关15,第二动触片151,第二拉簧152,第二接线柱153,第二弯折部154,调节电刷16,电刷固定支架161,第一支架17,第二支架18;

拨杆组件2,外拨杆21,第一插孔211,第二插孔212,第一插杆213,外拨杆手柄214,内拨杆22,第一固定轴221,第二固定轴222,第三插孔223,第四插孔224,第五插孔225,横向连接杆226;

换向组件3,换向盒右壳体31,第三固定轴311,换向盒左壳体32,a静触片321,b静触片322,c静触片323,d静触片324,换向盘安装座33,安装孔331,钢珠332,钢珠弹簧333,换向盘34,第三动触片341,第四动触片342,第一弹簧343,第二弹簧344,第一安装槽345,第二安装槽346,中心轴孔347,换向盘拨杆348;

解锁组件4,按钮41,限位杆411,限位块412,连接杆42,限位凸台421,按钮弹簧43;

滑动组件5,压板51,推杆52,第一楔形部521,第二楔形部522,锁杆53,第一滑槽531,第二滑槽532,限位台阶533,推杆弹簧54,限位筋55,限位柱56;

上手柄壳体6,拨杆插槽7,下盖板8,摆杆9,压板安装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0所示,一种搅拌机用操作手柄,包括适于形成一空腔的上手柄壳体6和下盖板8,空腔内设置换向调速装置,如图1所示,该换向调速装置包括用于对搅拌机的交流电机进行分压的可控硅调压组件1、用于改变交流电机接线方向的换向组件3、用于控制换向组件3运动且可摆动的拨杆组件2;还包括用于改变可控硅调压组件1的调节电阻阻值大小和控制交流电机电路通断的滑动组件5、控制滑动组件5运动的解锁组件4;滑动组件5设置在下盖板8的下方,下盖板8设有适于滑动组件5通过的压板安装槽10,以使滑动组件5可上下滑动;上手柄壳体6上设有适于拨杆组件2顶端穿过和摆动的拨杆插槽7,以使拨杆组件2的顶端穿过上手柄壳体6设置在该操作手柄的上方,且该拨杆组件2的顶端套接摆杆9,该拨杆组件2的底端设置在滑动组件5的上方,以使滑动组件5处于初始状态时,交流电机的电路断开,交流电机停止工作,拨杆组件2可摆动,滑动组件5向上滑动后,交流电机的电路导通,交流电机开始工作,同时滑动组件5对拨杆组件2进行阻挡限位,避免在可控硅调压组件1的调节电阻阻值改变的过程中进行换向;解锁组件4置于下盖板8的下方,使用时,操作者用手握住操作手柄,大拇指置于操作手柄的上方,以拨动拨杆组件2顶端的摆杆9使得换向调速装置的换向组件3完成换向,手掌下压解锁组件4使得滑动组件5可滑动,其余四指推动滑动组件5向上滑动,使得交流电机的电路导通,同时调整可控硅调压组件1中调节电阻的阻值大小,以改变交流电机的分压情况,实现调速,此时滑动组件5与拨杆组件2的底端相接触,对拨杆组件2进行限位,避免在转动过程中误操作转动拨杆组件2,造成电机损坏;需要反向旋转时,滑动组件5复位脱离拨杆组件2,交流电机的电路断开,交流电机停止工作,摆动拨杆组件2使得换向组件3动作完成交流电机接线方向的改变。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换向调速装置包括换向组件3、可控硅调压组件1、拨杆组件2、解锁组件4和滑动组件5;如2和图3所示,换向组件3包括由右壳体31和左壳体32构成的换向盒、置于该换向盒内的换向盘安装座33,该换向盘安装座33的中心设置安装孔331;换32向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孔331内的可摆动的换向盘34,换向盘34的轴心与换向盘安装座33枢接,以使换向盘34可绕其轴心摆动;换向盒左壳体32的内壁上固定设置4个静触片,分别为a静触片321、b静触片322、c静触片323、d静触片324,a静触片321、b静触片322、c静触片323、d静触片324呈田字形分布且相互之间绝缘设置;a静触片321、b静触片322分别经导线与交流电源的两端电连接,c静触片323、d静触片324分别经导线与交流电机的接线端电连接,换向盘34的前端面平行设置第一安装槽345和第二安装槽346,第一安装槽345和第二安装槽346内分别设置第三动触片341和第四动触片342,第一安装槽345内还设有第一弹簧343,该第一弹簧343的一端与换向盘34固定相连,该第一弹簧343的相对另一端与第三动触片341的中部固定相连;第二安装槽346内设有第二弹簧344,该第二弹簧344的一端与换向盘34固定相连,该第二弹簧344的相对另一端与第四动触片342的中部固定相连,以使第三动触片341、第四动触片342与换向盘34弹性配合;装配后初始状态时,第三动触片341的两端分别与a静触片321、d静触片324相贴合,以使a静触片321、d静触片324导通,第四动触片342的两端分别与b静触片322、c静触片323相贴合,以使b静触片322、c静触片323导通,换向盘34摆动后,第三动触片341的两端分别与b静触片322、d静触片324导通,第四动触片342的两端分别与a静触片321、c静触片323导通,完成交流电机输入电流的换向。

如图2所示,拨杆组件2包括置于换向盒外的外拨杆21和前端置于换向盒内的内拨杆22,外拨杆21呈ㄣ字形设置,内拨杆22与外拨杆21镜像设置,内拨杆22的尾端设置第一固定轴221和第二固定轴222,外拨杆21的尾端设置与第一固定轴221相适配的第一插孔211、与第二固定轴222相适配的第二插孔212,外拨杆21的内侧壁中部设置第一插杆213,内拨杆22的内侧壁中部设置与第一插杆213相适配的第三插孔223,装配时第一固定轴221插入第一插孔211、第二固定轴222插入第二插孔212、第一插杆213插入第三插孔223,以使内拨杆22尾端与外拨杆21的尾端固定相连后形成Y字型的换向拨杆;换向盒右壳体31的端部设置第三固定轴311,内拨杆22的中部还设有第四插孔224,以使内拨杆22的中部与换向盒右壳体31的端部枢接;内拨杆22的前端置于换向盒内,换向盘34的后端面边缘设置换向盘拨杆348,内拨杆22的尾端设置与换向盘拨杆348相适配的第五插孔225,装配时换向盘拨杆348穿过第五插孔225设置;换向盘安装座33上、换向盘34的摆动中线上还设有钢珠安装槽,该钢珠安装槽内设置钢珠弹簧333和钢珠332,钢珠安装槽的顶端设置带有通孔的盖板,该通孔的直径小于钢珠332的直径,以使盖板固定后对钢珠332和钢珠弹簧333进行压缩,且钢珠332的球面可凸出盖板的上端面设置;换向盘34摆过摆动中线时,换向盘拨杆348的柱面与该钢珠332的球面相接触,使得使用外力拨动外拨杆21时,带动内拨杆22、换向盘拨杆348摆动,换向盘拨杆348下压钢珠,完成换向盘34的摆动;外力撤去后,钢珠332弹出复位,对换向盘拨杆348形成限位,避免换向盘34自动摆动。外拨杆21的前端设置外拨杆手柄214。

如图4和图9所示,可控硅调压组件1包括由调速盒右壳体12和调速盒左壳体11构成的调速盒,调速盒内设置第一开关14、第二开关15、可控硅调压器13,第一开关14与可控硅调压器14串联设置,第二开关15与可控硅调压器13并联设置;第一开关14包括第一动触片141、第一接线柱143和第一支架17,第二开关15包括第二动触片151、第二接线柱153、第二支架18,第一动触片141的中部经第一拉簧142与调速盒右壳体12相连,第一动触片141的尾端与第一接线柱143相连通,第一动触片141的前端设置第一弯折部144,第二动触片151的中部经第二拉簧152与调速盒左壳体11相连,第二动触片151的尾端与第二接线柱153相连通,第二动触片151的前端设置第二弯折部154;滑动组件5包括压板51、推杆52、推杆弹簧54、锁杆53,推杆52的前端与压板51固定相连,推杆52的尾端置于调速盒内,且推杆52的尾端两侧设置第一楔形部521和第二楔形部522,装配时第一动触片141前端的第一弯折部144贴合在第一楔形部521的尾端侧壁上,第一支架17置于第一楔形部521的前端,第二动触片151前端的第二弯折部154贴合在第二楔形部522的尾端侧壁上,第二支架18置于第二楔形部522的前端,且第二楔形部522的长度大于第一楔形部521的长度;调速盒的底壁设置限位柱56,推杆弹簧54的一端套接在限位柱56上,该推杆弹簧54的相对另一端与推杆52的尾端固定相连;可控硅调压器13的调节电位器为碳膜电位器,该碳膜电位器的调节电刷16经电刷固定支架161固定在推杆52上,以使推杆52在调压盒内下压时,推杆弹簧54被压缩,第一动触片141受到第一楔形部521的挤压,第二动触片151受到第二楔形部522的挤压,使得第一动触片141的第一弯折部144相对于第一楔形部521移动,第二动触片151的第二弯折部154相对于沿第二楔形部522移动,第一弯折部144移动至第一楔形部521前端的尽头处后,第一弯折部144与第一支架17导通,此时第二动触片151的第二弯折部154仍贴合在第二楔形部522上,第二开关15处于断开状态,继续压缩压板51和推杆52时,调节电刷16随推杆52移动,以改变碳膜电位器的电阻值;推杆52移动至第二动触片151的第二弯折部154位于第二楔形部522前端的尽头处后,第二动触片151的第二弯折部154与第二支架18导通,此时可控硅调压器13被短接;撤去压板51上的外置压力时,推杆52在推杆弹簧54的作用下复位。

为防止误操作,换向调速装置还包括解锁组件4,如图7所示,该解锁组件4包括可伸缩设置的按钮41、连接杆42、按钮弹簧43;该按钮41的前端面设置限位杆411,该限位杆411的前端设置限位块412;如图6所示,滑动组件还包括锁杆53,该锁杆53的前端与压板51固定相连,该锁杆53上设置相连通的第一滑槽531和第二滑槽532,第一滑槽531的槽宽大于第二滑槽532的槽宽,以使第一滑槽531与第二滑槽532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533;限位块412的宽度与第一滑槽531的槽宽相适配,限位杆411的宽度与第二滑槽532的槽宽相适配;如图8所示,调速盒右壳体12的侧壁上设置适于连接杆42穿过的锁杆插孔121,连接杆42的尾端设置限位凸台421,限位凸台421的外径大于锁杆插孔121的内径,避免连接杆42脱离锁杆插孔121;调速盒右壳体12的侧壁绕该锁杆插孔121的边缘设置环状凸台122,该按钮41的相对内侧设置与环状凸台122套接配合的盲孔,环状凸台122上还设有与限位杆411滑动配合的轴向滑槽123,该轴向滑槽123贯穿调速盒右壳体12设置;装配时,连接杆42的前端由调速盒内向外穿过锁杆插孔121设置,连接杆42尾端的限位凸台421置于调速盒内,按钮弹簧43套接在在连接杆42上,且置于环状凸台122内的按钮弹簧43的一端与调速盒右壳体12的外侧相接触,按钮弹簧43的相对另一端与按钮41固定相连;锁杆53置于调速盒右壳体12内,按钮41未下压、按钮弹簧43未被压缩时限位杆411前端的限位块412穿过调速盒右壳体12且置于第一滑槽531内,对锁杆53的限位台阶533形成阻挡,使得压板51和推杆52无法在调速盒内滑动,对压板51和推杆52形成锁定;按钮41下压、按钮弹簧43被压缩时,限位杆411推动限位块412脱离限位台阶533,压板51和推杆52的锁定解除,压板51和推杆52可下压或复位,此时第二滑槽532与限位杆411滑动配合。

使用时,交流电机的两接线端分别经导线与c静触片323、d静触片324连通,a静触片321、b静触片322分别经导线与交流电源的两接线端电连接,第三动触片341的两端分别与a静触片21、d静触片324相贴合,以使a静触片321、d静触片324导通,第四动触片342的两端分别与b静触片322、c静触片323相贴合,以使b静触片322、c静触片323导通,在此状态下,下压按钮41使得限位杆411推动限位块412脱离限位台阶533,压板51和推杆52的锁定解除,同时下压压板51使得推杆52压缩推杆弹簧54,第一动触片141的第一弯折部144移动至第一楔形部521前端的尽头处后,第一弯折部144与第一支架17导通,使得交流电机与交流电源之间导通,此时第二动触片151的第二弯折部154仍贴合在第二楔形部522上,第二开关15处于断开状态,继续压缩压板51和推杆52时,调节电刷16随推杆52移动,以改变碳膜电位器的电阻值,用于调节交流电机的分压值,以调整交流电机的转速;推杆52移动至第二动触片151的第二弯折部154位于第二楔形部522前端的尽头处后,第二动触片151的第二弯折部154与第二支架18导通,此时可控硅调压器13被短接失去作用,交流电源的全部电压都施加在交流电机上,交流电机的效率达到最大;撤去压板51上的外置压力时,推杆52在推杆弹簧54的作用下复位,第二开关15首先断开,使得可控硅调压器13恢复分压功能,随着调节碳刷16的移动调节交流电机的分压值,推杆52移动至第一动触片141进入第一楔形部521使得第一开关14断开,则交流电机断电;需要进行反向旋转时,通过外拨杆21和内拨杆22相配合转动换向盘,换向盘34摆动后,第三动触片341的两端分别与b静触片322、d静触片324导通,第四动触片342的两端分别与a静触片321、c静触片323导通,完成交流电机输入电流的换向。为防止交流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换向盘34被转动,压板51的端面上突出设置限位筋55,压板51被外力压缩后,限位筋55对内拨杆22的横向连接杆226形成阻挡限位,使得压板51处于下压状态时内拨杆22无法被转动。

实施例3

一种搅拌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操作手柄或换向调速装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