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偶氮净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859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偶氮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偶氮净化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偶氮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家居布料等染色及印花工艺。当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与人体直接接触后,某些类型的偶氮染料与人体正常代谢物(如汗液)混合,发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而再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危害极大;在偶氮染料检测过程中,含有偶氮染料溶液用硅藻土柱净化的程序,目前相关标准均未明确偶氮净化时净化柱和烧瓶连接的装置,这导致偶氮染料测试,净化的操作步骤出现不一致,可能出现倾倒而造成试验失败及危害到实验人员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偶氮净化操作时固定净化柱和烧瓶的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偶氮净化固定支架,包括上支架、中支架、下托架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可滑动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套筒,所述第一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杆上,且套设在第二滑杆内,与第二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套设在套筒内,且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对称固定在下托架两端,其套筒与下托架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中支架和下托架两端都分别设有固定块,且长度由下至上递增,所述下托架通过两端设有的固定块与套筒连接,所述中支架通过两端设有的固定块与第二滑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也通过两端设有的固定块与第一滑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托架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且对称分布,所述中支架和上支架上也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且与第一定位孔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中心点垂直对应。

前述的第二定位孔直径略大于烧瓶口外径,第三定位孔直径略大于净化柱。

前述的套筒和第二滑杆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按钮。

前述的套筒底部设有固定座。

前述的下托架、中支架、上支架、伸缩杆均为铝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伸缩杆对称固定于下托架两端,且套筒底部设有固定座,保证了整套装置的稳定性及美观性,也保障了试验的安全性,下托架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中支架和上支架上上也分别设有与之数量相同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达到可以做批量试验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下托架、中支架、上支架、连杆材质均为铝合金,保证了固定支架耐有机溶剂腐蚀,使用寿命较长;保证了固定支架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也方便于实验人员取放等操作;上支架、中支架和下托架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滑动伸缩进行距离的调节,增加适用的范围,可以适用与不同长度的净化柱,不同高度的圆底烧瓶,套筒和第二滑杆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按钮,能够提高其稳定性;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中心点垂直对应,能够便于实验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偶氮净化固定支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支架4、中支架3、下托架1和伸缩杆,下托架、中支架、上支架和伸缩杆均为铝合金制成,伸缩杆包括可滑动第一滑杆2、第二滑杆5和套筒6,第一滑杆2设置在第二滑杆5上,且套设在第二滑杆5内,与第二滑杆5滑动连接,第二滑杆5套设在套筒6内,且与套筒6滑动连接,伸缩杆对称固定在下托架1两端,其套筒6与下托架1两端固定连接,上支架4、中支架3和下托架1两端都分别设有固定块9,且长度由下至上递增,下托架1通过两端设有的固定块9与套筒6连接,中支架 3通过两端设有的固定块9与第二滑杆5固定连接,上支架4也通过两端设有的固定块9与第一滑杆2固定连接,套筒6和第二滑杆5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按钮 8,套筒6底部设有固定座10,下托架1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7,且对称分布,中支架和上支架上也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孔11和第三定位孔12,且与第一定位孔7数量相同,第二定位孔11直径略大于烧瓶口外径,第三定位孔12直径略大于氮净化柱,且第一定位孔7、第二定位孔11和第三定位孔12中心点垂直对应。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伸缩杆对称固定于下托架两端,且套筒底部设有固定座,保证了整套装置的稳定性及美观性,也保障了试验的安全性,下托架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中支架和上支架上上也分别设有与之数量相同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达到可以做批量试验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下托架、中支架、上支架、连杆材质均为铝合金,保证了固定支架耐有机溶剂腐蚀,使用寿命较长;保证了固定支架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也方便于实验人员取放等操作;上支架、中支架和下托架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滑动伸缩进行距离的调节,增加适用的范围,可以适用与不同长度的净化柱,不同高度的圆底烧瓶,套筒和第二滑杆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按钮,能够提高其稳定性;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中心点垂直对应,能够便于实验的操作。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