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混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9888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混合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锥形混批机。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行业厂家,尤其是三元高镍动力型镍钴锰酸锂的应用与推广加速,厂家对产品的磁性物质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锥形混批机在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一般是将混批机的仓体内部进行负压化,并通过管道进行负压输送。然而负压输送过程中物料的移动速率非常快,极易使物料与混批机的仓体之间产生摩擦,不仅加大了对设备的磨损,且进一步增加了磁性异物的引入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磨损少、产品产出磁性异物含量低、生产效率提高的锥形混批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锥形混批机,包括锥形混批机本体,还包括一用于缓存物料的缓存料仓以及能使缓存料仓的内腔呈现负压环境以进料的罗茨风机,所述缓存料仓设于所述锥形混批机本体的顶部,缓存料仓的底部通过一出料控制机构与所述锥形混批机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罗茨风机设于所述缓存料仓上,罗茨风机的进风口与缓存料仓的内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所述缓存料仓的一侧中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缓存料仓的另一侧顶部设置所述的罗茨风机。

优选的,所述出料控制机构为蝶阀。

优选的,所述锥形混批机本体包括锥形混料桶,所述锥形混料桶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盖上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伸入所述锥形混料桶内并连接有一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组件,所述锥形混料桶的底部设有下料口。

优选的,所述缓存料仓设于所述桶盖上。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为两条不对称悬臂桨叶螺杆。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为公转自转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锥形混批机,在现有锥形混批机的基础上增设一负压缓存料仓,并在缓存料仓的底部设置出料控制机构,通过罗茨风机使得缓存料仓中形成负压环境,输送物料时,先通过罗茨风机使缓存料仓形成负压进料,再打开缓存料仓底部的出料控制机构,即可使缓存料仓中的物料通过自由落体进入到锥形混批机内腔,该结构一方面可避免在锥形混批机的腔体内部直接出现负压环境时将导致的物料与腔体之间的磨损,以降低产品中磁性物质的产生几率,另一方面可减小负压腔体容积,使负压输送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物料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公转自转电机;2、桶盖;3、桨叶螺杆;4、锥形混料桶;5、下料口;6、蝶阀;7、进料口;8、缓存料仓;9、罗茨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一种锥形混批机,包括锥形混批机本体、用于缓存物料的缓存料仓8以及能使缓存料仓8的内腔呈现负压环境以进料的罗茨风机9,缓存料仓8设于锥形混批机本体的顶部,缓存料仓8的底部通过一蝶阀6与锥形混批机本体的内腔连通,罗茨风机9设于缓存料仓8上,罗茨风机9的进风口与缓存料仓8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在现有锥形混批机的基础上增设一负压缓存料仓,并在缓存料仓的底部设置出料控制机构,通过罗茨风机使得缓存料仓中形成负压环境。输送物料时,先通过罗茨风机使缓存料仓形成负压进料,再打开缓存料仓底部的出料控制机构,即可使缓存料仓中的物料通过自由落体进入到锥形混批机内腔,该结构一方面可避免在锥形混批机的腔体内部直接出现负压环境时将导致的物料与腔体之间的磨损,以降低产品中磁性物质的产生几率,另一方面可减小负压腔体容积,提高负压输送效率,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物料输送。

本实施例中,锥形混批机本体为现有技术,其包括锥形混料桶4,锥形混料桶4的顶部设有桶盖2,桶盖2上设有公转自转电机1,公转自转电机1的输出端伸入锥形混料桶4内并连接有一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组件(本实施例中为两条不对称悬臂桨叶螺杆3),锥形混料桶4的底部设有下料口5。缓存料仓8设于桶盖2上,缓存料仓8的一侧中部设有进料口7,罗茨风机9设置于缓存料仓8的另一侧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关闭缓存料仓8和锥形混料桶4之间的蝶阀6,打开罗茨风机9,制造缓存料仓8内腔的负压环境,将物料通过进料口7抽入至缓存料仓8内部;待抽料时间到达标准要求时间后,关闭罗茨风机9并打开蝶阀6进行下料作业;缓存料仓8中的物料即通过自由落体进入到锥形混料桶4内部并通过下料口5下料;待物料下料完毕后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锥形混批机的下料作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