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5949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多肽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肽键结合而成。在生物体内发现的多肽已达数万种,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及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已日益受到药物研发工作者的重视。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肽合成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活性多肽已被开发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农业及畜牧业等领域。合成多肽的方法主要是指化学合成法,其中液相合成和固相合成是最主要的合成方法。液相合成多肽主要有逐步合成和分段合成两种途径,它在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与经典的液相合成多肽方法相比,固相法合成多肽更以其省时、省力、省料、便于计算机控制、便于普及推广的突出优势而成为肽合成的常规方法并扩展到核苷酸合成等其它有机物领域。

多肽合成是一个重复添加氨基酸的过程,合成一般从C端(羧基端)向N端(氨基端)合成。首先将目的肽第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以共价键的形式与固相载体相连,再以这一氨基酸的氨基为合成起点,经过脱去氨基保护基并同过量的活化的第二个氨基酸反应,接长肽链。重复(缩合→洗涤→去保护→中和及洗涤→下一轮缩合)操作,达到所要合成的肽链长度,最后将肽链从树脂上裂解下来,经过纯化等处理,即得所要的多肽。

现有的多肽合成装置操作繁琐,在一个装置内只能安装一个多肽固相合成管进行合成,实验效率低,同时出现氮气不稳定的现象。在进行合成反应时,为了加快反应,经常采用氮气搅拌的方式,加速树脂和反应液的合成反应。氮气搅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氮气不稳定的现象,即进入多肽固相合成管的氮气压力不稳定,造成反应物由多肽固相合成管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现象,影响反应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包括多肽固相合成管和抽滤系统,所述多肽固相合成管包括管体、与管体相连通的进料管、与管体相连通的反应管体,所述管体顶部连接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端螺纹连接有进料旋盖,所述管体底部连接所述反应管体,所述反应管体内设有砂芯滤芯;所述抽滤系统包括进液管、与进液管相通的连接管、与连接管相通的出液管、抽滤瓶,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反应管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顶部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通过其外侧壁上套有的和抽滤瓶口相匹配的橡胶塞与抽滤瓶密封连接,所述抽滤瓶侧壁上设有抽气口,抽气口连接真空泵。

作为优选,所述多肽固相合成管设置为多个,所述进液管为多个且数量与所述多肽固相合成管一致,多个进液管均与一个连接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为球形或倒圆台形。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管体为倒圆台形且其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磨口,所述进液管上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磨口相配合的第二磨口,所述反应管体通过第一磨口与第二磨口相配合与所述进液管紧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为旋塞阀。

作为优选,还包括T形三路活塞,所述T形三路活塞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管体顶部密封连接有顶管,所述顶管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连接氮气瓶,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容量的反应管体,能够适用于不同剂量树脂的合成;整体装置简单,可同时安装大小相同或不同的数个多肽固相合成管进行同步合成,也可以用于单个多肽固相合成管的合成,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取样分析方便,采用氮气进行搅拌时通过合理的设置不会出现氮气不稳定的现象,肽键合成与脱保护反应的循环周期短而节省肽链合成所需要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1为多肽固相合成管,1-1为管体,1-2为反应管体,1-3为砂芯滤芯,1-4为第一磨口,1-5为进料管,1-6为进料旋盖,1-7为顶管,2为抽滤系统,2-1为连接管,2-2为抽滤瓶,2-3为进液管,2-4为阀门,2-5为第二磨口,2-6为出液管,2-7为橡胶塞,2-8为抽气口,2-9为真空泵,3为T形三路活塞,3-1为第一连接管,3-2为第二连接管,3-3为第三连接管,3-4为控制阀门,4为氮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包括多肽固相合成管1和抽滤系统2,所述多肽固相合成管1包括管体1-1、与管体1-1相连通的进料管1-5、与管体1-1相连通的反应管体1-2,所述管体1-1侧壁连接所述进料管1-5,所述进料管1-5顶端螺纹连接有进料旋盖1-6,所述管体1-1底部连接所述反应管体1-2,所述反应管体1-2内设有砂芯滤芯1-3;所述抽滤系统2包括进液管2-3、与进液管2-3相通的连接管2-1、与连接管2-1相通的出液管2-6、抽滤瓶2-2,所述进液管2-3上设置有阀门2-4,所述进液管2-3的一端与反应管体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2-1的顶部相连,所述连接管2-1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液管2-6,所述出液管2-6通过其外侧壁上套有的和抽滤瓶口相匹配的橡胶塞2-7与抽滤瓶2-2密封连接,所述抽滤瓶2-2侧壁上设有抽气口2-8,抽气口连接真空泵2-9。

上述结构中,将反应管体1-2与进液管2-3相连,再将出液管2-6与抽滤瓶2-2相连,抽滤瓶2-2通过抽气口2-8连接真空泵2-9,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个多肽固相合成管的安装及合成。其安装完毕后如图3所示。反应时,关闭阀门2-4,将树脂、Fmoc氨基酸等通过进料管添加至反应管体1-2中的砂芯滤芯上,反应完毕或洗涤完毕后抽滤时,先打开进液管2-3上的阀门2-4,随后打开真空泵2-9,抽负压,抽除反应管体1-2内的反应液或洗涤液到抽滤瓶2-2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多肽固相合成管设置为多个,所述进液管2-3为多个且数量与所述多肽固相合成管1一致,多个进液管2-3均与一个连接管2-1相连通。如图2所示,选择四个多肽固相合成管2配合四个进液管2-3,图2显示的为安装完毕后的状态。安装完毕后,根据实际实验的需要,安装数个多肽固相合成管,各个多肽固相合成管以及阀门的开闭如实施例所述。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这里提供一种反应管体1-2与进液管2-3的连接方式,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反应管体1-2为倒圆台形且其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磨口1-4,所述进液管2-3上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磨口1-4相配合的第二磨口2-5,所述反应管体1-2通过第一磨口1-4与第二磨口2-5相配合与所述进液管2-3紧密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装置,包括多肽固相合成管1和抽滤系统2,所述多肽固相合成管1包括管体1-1、与管体1-1相连通的进料管1-5、与管体1-1相连通的反应管体1-2,所述管体1-1侧壁连接所述进料管1-5,所述进料管1-5顶端螺纹连接有进料旋盖1-6,所述管体1-1底部连接所述反应管体1-2,所述反应管体1-2内设有砂芯滤芯1-3;所述抽滤系统2包括进液管2-3、与进液管2-3相通的连接管2-1、与连接管2-1相通的出液管2-6、抽滤瓶2-2,所述进液管2-3上设置有阀门2-4,所述进液管2-3的一端与反应管体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2-1的顶部相连,所述连接管2-1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液管2-6,所述出液管2-6通过其外侧壁上套有的和抽滤瓶口相匹配的橡胶塞2-7与抽滤瓶2-2密封连接,所述抽滤瓶2-2侧壁上设有抽气口2-8,抽气口连接真空泵2-9;还包括T形三路活塞3,所述T形三路活塞3包括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3-2和第三连接管3-3,所述管体1-1顶部密封连接有顶管1-7,所述顶管1-7与第一连接管3-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3-2与所述连接管2-1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3-3连接氮气瓶4,所述出液管2-6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2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3-4。

上述结构中,将反应管体1-2与进液管2-3相连,再将出液管2-6与抽滤瓶2-2相连,抽滤瓶2-2通过抽气口2-8连接真空泵2-9,第一连接管3-1与顶管1-7相连,第二连接管3-2与连接管2-1相连,第三连接管3-3与氮气瓶4相连,完成整个装置的连接。反应时,打开进料旋盖1-6往反应管体1-2内添加反应物,此时打开氮气瓶减压阀通气,此时通过T形三路活塞3控制关闭第一连接管的通道,使得氮气经第三连接管3-3流通至第二连接管3-2,此时打开进液管2-3上设置的阀门2-4和第二连接管3-2上设置的控制阀门3-4,关闭出液管2-6上的控制阀门,此时通入的氮气经过进液管进入多肽固相合成管1内使瓶内液体产生气泡起到搅拌均匀的作用。反应完毕后,打开出液管2-6上的控制阀门,通过T形三路活塞3控制关闭第二连接管的通道,使得第一连接管3-1流通与第三连接管3-3相通,使得氮气经过第三连接管3-3再经第一连接管3-1进入至多肽固相合成管1内,使得多肽固相合成管1内产生正压,使得反应管体1-2内的液体流入至抽滤瓶2-2中,整个过程保持了整个装置内的气压稳定,避免了氮气不稳现象的出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得出: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容量的反应管体,能够适用于不同剂量树脂的合成;整体装置简单,可同时安装大小相同或不同的数个多肽固相合成管进行同步合成,也可以用于单个多肽固相合成管的合成,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取样分析方便,采用氮气进行搅拌时通过合理的设置不会出现氮气不稳定的现象,肽键合成与脱保护反应的循环周期短而节省肽链合成所需要的时间。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